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入手高大上版camry---Lexus ES300h - 提车了,更新驾驶感受 (2014-5-21) 命运之锤 · 谢谢曾经的朋友,无内容,勿进 (2008-7-14) toolaa
· 美食接龙活动助兴甜品 (2010-4-14) 大胃 · 悉尼港SAILING ----- AF-S NIKKOR 17-55/1: 2.8 G ED 试镜 (2013-4-16) autra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611|回复: 22

[心情小品] 不是价值观的问题 [复制链接]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0-5-4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不是价值观的问题

        大概两,三年前左右,回上海,收到一个电邮,学校同事发的,说他和太太马上要到上海了,约个时间,找个酒吧去喝一杯。

        那天,我去了,同事的儿子在中国什么地方工作,知道老爸和老妈来了,所以也带着媳妇一起来上海和父母聚聚。在那里聊得很开心,同事还讲了一个有关他和他儿子的一件事。

        那年,他儿子十八岁(儿子现在已三十多岁),中学毕业,考上了大学,但还是住在家里不走,他老爸暗示了几次,无效。有一天,老爸趁他不在,到他房里,把他的东西打包,放在门口过道上,等儿子回来,跟他说,我帮你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什么时候搬出去?

        当他们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抱怨解释,也没有bad feeling,就好像是在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看我写的“明年的今天……”)。

        他们父子就象普通人的父子,互相尊重,说话的时候也是充满着爱。

        人类在很多地方上都相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很多价值观即使有不同,相差也不会太远。有时,我们在谈论所谓的价值观不同,其实,本质上不是价值观的不同,而是我们衡量价值观的标准有异。

        常听人说,西方人缺少家庭温暖,人情淡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西方人,东方人,对家人都很重视,但是,在具体表示爱的时候,方法很不同。比如说,早上有学生迟到,查他的日记本,父母给的原因是“睡懒觉”;去露营,看到一个学生穿得很少,提醒他父亲,(他父亲开车送行李来学校)是否多应该带一些衣服,父亲的回答是,“不用担心,他会学会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以前是,现在已习惯了),学校有好几个智力能力有问题的学生,平常是去特殊学校,但他们父母坚持要把孩子放在一般的学校里一星期一到两天,理由是,孩子大部分人生将是在正常的社会里度过的,他们要让孩子尽早接触、习惯一个比较艰难,但终将面对的环境。

        这些做法是不是都“不近人情”?但谁能说这不是爱?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带有远见的,深切的爱?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多年以前看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一个年轻的母亲,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深爱着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十二、三岁。有一天,这个母亲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癌症,被告知,只有一年可活。

        晴天霹雳,悲痛欲绝,但这一年还是要活的,怎么活?作为母亲,最大的牵挂当然是女儿了;怎样和她一起度过最后的一年。还没到家,她已经知道了。

        下午,女儿放学回家,这母亲没有把得病的事告诉女儿,只是把她叫到跟前,很严肃地对她说,(大意是)从今天开始,家里的事你也得承担起来,特别是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女儿很不习惯(因为以前被惯坏了),有时还会哭闹,耍脾气,但是,母亲没有心软。

        故事的结局是,当母亲扛不住了,不能再隐瞒自己的病情时,女儿已经一是个很能干的孩子了,已经能独立生活了。

        这个母亲没有改变对女儿的爱,她只是对孩子的爱和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哪一天我不得不离开她的时候,我能放心的走。

        价值观就是你赋予某个事物或者观念多少价值。绝大多数人对家庭,家人是赋予最大价值的,但我们选择衡量标准是天差地别的。

        在这些父母心目中,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诚实,坚强,能做决定的人,才是父母最大的爱的体现。爱,一样的,但用什么方法去体现爱,去完成爱,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在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少去朝“价值观”这方面研究,多去调节一下你的衡量价值观的标准,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都差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18 收起 理由
SKYTRAVELLER + 2 感谢分享
XQ66 + 4 我很赞同
apchyd1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5-4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发表于 2020-5-4 11: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SK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SK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5-4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读了开头好几次才看懂楼主在上海聚会的同事是西人,对吧?

Tough love,这是西方社会对这种爱的叫法。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0-5-4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0-5-4 12:31
我读了开头好几次才看懂楼主在上海聚会的同事是西人,对吧?

Tough love,这是西方社会对这种爱的叫法。 ...

是的,学校同事

发表于 2020-5-4 18: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r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r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5-4 19: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H77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H77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好 值得大多数中国人去读

发表于 2020-5-4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x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x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动物本能。授之以渔

发表于 2020-5-5 12: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t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t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看来,对同一客观事物的不同看法(也就是你提到的标准),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发表于 2020-5-5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楼上。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的观点 ,从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原本就是个性倾向性范畴。楼主的例子正是价值观的不同,只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可能相同而已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0-5-5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oodywup 于 2020-5-5 14:22 编辑

这个三观没有对错之分, 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分别。。。

社会结构,习惯, 处境, 家庭不同,自然价值观人生观不同。

对中国人(包括东亚)来说, 大部分家庭孩子的 Priority 不一样,
不是竞争较少,没有后顾之忧的西方国家。。。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5-5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对子女之爱, 为之计深远。

父母怎么养育孩子很体现父母的的三观的, 还有父母在要孩子这件事上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发表于 2020-5-5 16: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TRAVELL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TRAVELL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20-5-5 16: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a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a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民族性的不同,白人比較獨立,同樣亞洲最獨立的日本人也是一樣冷習性,發覺南歐的意大利人不少現在還是跟越南人一樣三代同堂

发表于 2020-5-5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anessaliao5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anessaliao5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5-5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cob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cob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5-7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a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a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5-8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犹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犹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ugh love是可以 但别忘记了 鬼佬老了都去了老人院 我们中国人还是希望有子嗣赡养的

发表于 2020-5-8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LZ的观点,对孩子不能溺爱,有时狠一点反而是爱。我也讲个我知道的真事吧。

这家老头在单位里(大企业)是个人物,自己的孩子可以随便打点安置的。他有两个女儿都是本科毕业,大女儿乖巧听话,小女儿倔强叛逆。自然大女儿深得老人的宠爱,所以他给大女儿最好的安排,虽然她啥都不会(既不会人情世故也不会任何技能),但是却进了企业最肥的科室:上班就是喝茶聊天,还拿着高工资。小女儿成天跟父母唱反调,自然父母也不帮她,大学毕业后就跟工人一样在企业里三班倒,做最累的活。那时候我们的老一辈把她们当作典型:听话和不听话的对比。但是10年20年后再看,大女儿因为没有任何能力也从没培养任何能力,后来随先生出国后,本以为能当少奶奶,但是她却没有任何工作的能力,她先生的能力也不强,想回国但是又没有能力再挤进原来的肥差,结果她的生活质量一下子落到低谷,比吃救济的人过得还差,最后整天就靠睡觉来逃避现实。而小女儿虽然从底层做起,但是培养了不少能力,没干几年就当了科间组长,然后是科长,再然后处长。20年后,原来很风光的姐姐已经很落魄,而当年只是一个小工人的妹妹已经是该大企业的重要人物,风光、名利都不愁了。

所以有时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发表于 2020-5-10 14: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h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h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0-5-8 22:45
同意LZ的观点,对孩子不能溺爱,有时狠一点反而是爱。我也讲个我知道的真事吧。

这家老头在单位里(大企业 ...

这个不是父母爱的问题吧?大女儿两口子如果不出国,在国内单位肥差上待一辈子,生活也很舒适的

发表于 2020-5-10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shell 发表于 2020-5-10 14:02
这个不是父母爱的问题吧?大女儿两口子如果不出国,在国内单位肥差上待一辈子,生活也很舒适的 ...

才不会呢,等她家老头没权势了,她那肥差肯定被别人挤掉了。这种事情已经在身边好几个人身上发生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5-21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方式不一,是以父母自己的经验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还是以“促进孩子自身成长独立”的方式,结果也不一样。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0-5-25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唉,有了良好意愿,还得有合适手段,也得有机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