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悉尼BOTANIC GARDEN大头贴--继续死马小黑,死扛JMMS的DZP放毒 (2010-6-28) kur7 · 关于焦段的选择~ (2011-3-12) 碧邪
· 兔小D的蒜泥面包 (2009-6-6) 我是兔小D · 8月美食活动——厨房小窍门之》》无烟厨房 (2009-8-22) 风再起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006|回复: 38

[行情讨论] Opal Tower业主恐两年内无法卖房脱手,房价大跌批贷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 21: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ftus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ftus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日前,房产估价师向他们的银行客户发出Opal Tower公寓“贷款警告”,称业主可能需要等待至少两年才能出售物业,并且面临超过16%的损失。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知名估值公司Preston Rowe Paterson表示,Opal Tower事件还会引发更多问题,包括“租金可能下降”,“保险费增加”及物业公司的法律诉讼。

Preston Rowe Paterson首席执行官Greg Sugars指出,“就我们了解,目前至少有一家贷款机构已不认可将该公寓作为抵押物,直至另行通知。毫无疑问,这栋大厦遭受了重大的声誉损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1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之麻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之麻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悲催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1-11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仙人抚我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仙人抚我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opal塔事件就像是悉尼2018年房市的缩影和2019年房市的开门一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1-11 22: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聪明的屁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聪明的屁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可怜了

发表于 2019-1-11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高楼这种裂缝简直很常见啊,感觉这次媒体有点阴谋论了,本来市场就不好,非拼老命夸大报道这个事情,连要塌了这标题都打,自由党真的感觉是要凉凉了今年。

不过确实,业主是最惨的,卖不掉,租不出,自住不敢住,房子基本属性都丧失了。

发表于 2019-1-11 22: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ang0032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ang0032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999 发表于 2019-1-11 23:36
国内高楼这种裂缝简直很常见啊,感觉这次媒体有点阴谋论了,本来市场就不好,非拼老命夸大报道这个事情,连 ...

国内的商品房很常见这种裂缝? 能具体一下国内哪个大开发商的楼住进去半年就出现这种情况? 有真实案例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1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ang003261 发表于 2019-1-11 23:41
国内的商品房很常见这种裂缝? 能具体一下国内哪个大开发商的楼住进去半年就出现这种情况? 有真实案例吗 ...

请搜索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塌楼事故

当然,楼塌算太极端了,裂缝,漏水有太多了,不好报道,不敢报道而已

发表于 2019-1-11 22: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ang0032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ang0032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999 发表于 2019-1-11 23:45
请搜索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塌楼事故

当然,楼塌算太极端了,裂缝,漏水有太多了,不好报道,不敢报 ...

首先国内楼盘的数量和悉尼是不能比的 所以同样出现一个问题楼盘 基数不同比例完全不一样
至少我身边这么多朋友亲戚 这么多年没看到谁买的房子出现了这种裂缝。
再者两国公寓设计和质量 大家应该还是深有体会吧 墨尔本的垃圾公寓就不提了 就拿悉尼最近5年新建的公寓 这偷工减料的层度 能够在10年后还不出问题的 ,恐怕都是谢天谢地了

发表于 2019-1-12 0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是个大笑话:验收部门居然不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居然builder可以自己选择私人审核公司,不出事情才怪呢!
20年以来,澳洲公寓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这个该死的系统!一旦出事,不论大小,都是业主倒霉。业主得自己掏钱维修,业主一旦选择打官司,等于先自伤自伤800,builder宣告公司破产太容易。所以很多业主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很有可能选择大事花小,反而帮助builder去隐瞒事实。这次的事件只不过太极端,有外加媒体的介入,所以现在业主除了一条道走到黑,坚决打官司以外别无他法。本人深表同情,希望这件事成为澳洲公寓制度改革里程碑式的事件,大家都应帮帮这些业主,给政府施压,做些好事情,少看笑话。澳洲在消费者权益上一直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买个汽车都有可靠的退货和更换保证。怎么轮到住房,最贵的消费需求时,现有的体制却对消费者如此的不公平?!是时候集体呐喊了,不然都不敢去市中心逛街了,全是危楼!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Pandasue + 2 你太有才了
Zexi1935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2 0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chi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chi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999 发表于 2019-1-11 23:45
请搜索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塌楼事故

当然,楼塌算太极端了,裂缝,漏水有太多了,不好报道,不敢报 ...

澳洲這種已經算嚴重了. 國內的可能能接受, 可其它的國家應該沒人會接受這樣的標準吧?

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 就是這樣搞死的!

发表于 2019-1-12 0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chi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chi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9-1-12 01:03
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是个大笑话:验收部门居然不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居然builder可以自己选择私人审核公司 ...

澳洲這種已經算嚴重了. 國內的可能能接受, 可其它的國家應該沒人會接受這樣的標準吧?

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 就是這樣搞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2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chi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chi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9-1-12 01:03
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是个大笑话:验收部门居然不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居然builder可以自己选择私人审核公司 ...

所以....澳洲也沒比較進步文明一點....應該只是歐美的第二排吧.....

发表于 2019-1-12 0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isl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isl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跌幅只有16%也太少了,估计现在没人愿意也没人能接盘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1-12 1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王者之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王者之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个半价不知道有没有人敢接盘

发表于 2019-1-12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lg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lg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现在贸贸然进去住人,房子塌了出了事情,谁来买单?保险公司?

发表于 2019-1-12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zhang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zhang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reg Sugar 和我说 他只是不想把话说绝而已   16%? 61% 都没人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1-12 1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ockcomments.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ockcomments.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lgl 发表于 2019-1-12 11:12
如果现在贸贸然进去住人,房子塌了出了事情,谁来买单?保险公司?

楼不会倒的,
继续裂就是了。
然后继续修。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2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chi11 发表于 2019-1-12 01:57
所以....澳洲也沒比較進步文明一點....應該只是歐美的第二排吧.....

看一个国家的好坏要看出了问题以后是否系统能够被及时修复。澳洲在这方面应该是有潜力的,只要把问题彻底整明白了,该怎样就得怎样。如果这次事情之后还是不了了之,现有系统无法修复漏洞,那这个国家真是岌岌可危了。

发表于 2019-1-12 13: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总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总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isler 发表于 2019-1-12 08:31
跌幅只有16%也太少了,估计现在没人愿意也没人能接盘了

手里有现金的不在乎银行贷款。可以考虑半价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1-12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九月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九月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反正正常的人不会去买那栋楼了,跌多少谁知道。

发表于 2019-1-12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999 发表于 2019-1-11 23:45
请搜索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塌楼事故

当然,楼塌算太极端了,裂缝,漏水有太多了,不好报道,不敢报 ...

是吗?别人楼是到了,但是就是倒了楼体也没看到裂缝。你说别的我还不知道,这个楼倒的时候我就在上海。
现在倒楼的照片网上还有,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有没有裂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2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tos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tos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9-1-12 01:03
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是个大笑话:验收部门居然不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居然builder可以自己选择私人审核公司 ...

现在感觉不管哪里都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P民在哪里都只能被收割啊,哎

发表于 2019-1-12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极度深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极度深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9-1-12 01:03
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是个大笑话:验收部门居然不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居然builder可以自己选择私人审核公司 ...

不光房子验收政府机构不监管,在房子的设计和建造审批方面, 政府也是想方设法的给开发商开绿灯,把开发商当做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个情况在若干年前澳洲矿业热消退,房产收入成为政府主要来源后就更加严重了。所以给了众多开发商谋求暴利的机会,所以你们看过去几年有多少家中国过来的国内二三流的听都没听说过开发商(这里包装个漂亮的英文名字)也在澳洲高价抢地然后低价建造危房差房(业主还要不断自己掏钱去大修小补),然后高价出售给国内和当地的同胞。


所以这次Opal塔事件,短期是苦了那些业主(听说一半是我们的华人TB),当时从长远来看,希望政府以此为鉴,出台强有力的政策管理房地产市场上的这种乱象,才能够有真正意义上的房产投资价值。。。

发表于 2019-1-13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玩具的主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玩具的主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跌幅只有16%

发表于 2019-1-13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rstste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rstste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保险费都要坑死人

发表于 2019-1-16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25262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25262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卖卖不了 自住又不敢 租又租不上价格 面对着越来越高的Strata费用 越来越贵的保险 当时间一天天的过 离builder warranty结束越来越近 这种滋味很酸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1-16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ngqikejia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ngqikejia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ongqikejia008 于 2019-1-16 23:53 编辑

土澳楼脆脆 就等一阵神风 把遮羞布全部吹开神风过后 一切都是肛肛开屎

发表于 2019-1-16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anbab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anbab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交那末多保险费,保险部门也应赔付点。澳洲政府很不作为,就只顾收钱,缺乏监管。就拿土地税来说,年年涨,政府说你这个房子升值啦就要多交税,现在这个房子降价了,政府怎么不减税呢。说涨就涨,没有文件没有通知。我很不喜欢这种不负责任的管理部门。

发表于 2019-1-17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oice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oice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999 发表于 2019-1-11 23:45
请搜索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塌楼事故

当然,楼塌算太极端了,裂缝,漏水有太多了,不好报道,不敢报 ...

说来说去也就只能举出楼倒倒一个例子。。。
作为中国和澳洲都参与过房地产项目的人,负责任的说,中国的建筑质量比澳洲高很多

发表于 2019-1-17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ylltznyllt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ylltznyllt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才16%?60%还差不多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