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忘记之前, 写点什么(完整)-8.1更新 (2006-7-27) 海芋 · 金融危机征文-80后的"美好"生活 (2008-11-1) 飞天小猪
· 为了忘却的纪念 (2005-9-22) yarra · 推荐一盘我最喜欢的专辑 ---《 the Corrs unplugged 》 (2010-1-10) kim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73|回复: 31

zt美国高中生妖魔化“中国妈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0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高中生妖魔化“中国妈妈”?

------------------------------------------------------------------------

凤凰网    2009-04-28 11:15:54


“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美国校园贬义词!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以别人为标杆,人家孩子学钢琴,“中国妈妈”的孩子也要学;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鲁,“中国妈妈”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因此,“中国妈妈”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

在美国学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不少妈妈对此感到委屈,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也有家长反省,认为潜意识里的溺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而人的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教育。在家长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有句名言就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因为童年影响一生。

美国人将“中国妈妈”当成贬义词,并非人家有意妖魔化“中国妈妈”,应该把它看成是对“中国妈妈”的一个提醒、一次警示。在西方家庭,孩子说自己喜欢做面包,长大了要做个面包师,父母是高兴的、鼓励的;如果换作中国家庭,父母要是听到自己孩子的“志向”是做个“厨子”,大抵会一脸不高兴,认为孩子“没出息”,脾气暴躁的家长甚至可能抡起巴掌掴过去。

管得太多太死,孩子没希望。溺爱、攀比、模子化,把我们的孩子弄成了火柴盒里统一的火柴一般,彼此同一个“身材”、同一张“面孔”。人本来就是多样性的,教育生态当然要多样性,“因材施教”就是这个基本道理。而且社会上的岗位也是多样性,需要各种各样有个性、有特点、有特长的人。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和阴魂。家庭教育则是跟着学校教育走的,同样也属于“计划教育”,根本无法培养个性人士、尖端人才。

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好的品格、好的德行,知识多学一点少学一点,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管得太多太死的家教,往往顾不及品格品德那码子事。在“攀比教育”中,甚至会激发学生的嫉妒心中的兽性。某地就曾发生过邻居两位学生一个杀伤另一个的悲剧,起因仅仅是由于两位考试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被家长比来比去,你第一还是我第一,于是一个就去把另一个“干掉”了。

管得太多太死,不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没有任何自我发挥的余地,甚至可能比责骂、羞辱孩子效果更坏。中国的家教,总喜欢把孩子的一切给规定好、安排好,生活要安排好,人生也要安排好,目标给你定好了,道路给你找好了,等等,等等。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那简直是做梦。中国妈妈和中国爸爸,确实是世界上最辛劳的,但最终却可能是只有苦劳不见功劳。孩子最后都成了一生安分的人,没有自我突破,更别谈社会突破了。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自由成长。“自由”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门既科学又艺术的教育孩子的学问。这其中,最需要“无为而教”的那种洒脱。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33 收起 理由
风玲 + 10 感谢分享
Ritacow + 20 挣扎啊!
JuliaBear88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5-1 0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Be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Be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 is very very true.

发表于 2009-5-1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京洋娃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京洋娃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管的是比较严,但是管的多点好,还是像鬼佬的孩子那样放任自流疯疯癫癫好呢?
(是疑问句,吧是反问。。。。。。呵呵)

发表于 2009-5-1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管得太多固然不好,放任自流就更不行了。掌握好这个尺度,好难啊。如有这方面的达人妈妈,请指教。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09-5-1 16: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咋办好呢?在孩子教育方面,真的很难做到洒脱啊。

发表于 2009-5-1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lf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lf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gre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5-1 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关往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关往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父母的,真难.

发表于 2009-5-1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跟LS这么多同学有共同的疑问,所以转贴过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18: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号入座一下。我现在越来越 typical Chinese mum 了。我跟儿子说了:你别不乐意,有本事让你爸换个洋妈妈去!(paopaobing(3))

自我安慰一下:其实老外放任自流后,也未见每个孩子都有大作为,大突破。

发表于 2009-5-1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光猪五壮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光猪五壮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我老娘多少年前就很前卫了,我考不好从来不说我,也不拿我和人家比,就说一句'你尽力了的话, 考的怎样无所谓, 自己觉的过的去就好'

发表于 2009-5-1 1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迁移的笨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迁移的笨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确实是个狠严重的问题。选择澳洲,当初的想法之一也是为了逃避无休无之的相互攀比,不仅是父母方面的还有同学/同事/朋友方面的,觉得在国内总是要被人比来比去,好不爽!!!难道我活着就是为了比过别人的么???? 我不要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但是如果哪一天我的孩子对我说她的理想是当面包师/开小店,我想我反会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要的结果么?
笨鸟的最大梦想就是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但是到目前为止,笨鸟还在为实现理想到处奔波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孩子的学业不费劲就很突出,你让他开小店他都不会乐意。反之如果学习很费劲,你逼他考大学他也很为难。

孩子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比父母想让他们做什么重要的多。

发表于 2009-5-1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rry199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199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5-1 20:45 发表
如果孩子的学业不费劲就很突出,你让他开小店他都不会乐意。反之如果学习很费劲,你逼他考大学他也很为难。
孩子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比父母想让他们做什么重要的多。


如果孩子的学业是:
费劲也很难突出,用些功就中上,不费劲就落后。

是考大学好呢还是开小店好呢?

这个问题很严肃,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类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3

查看全部评分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9-5-1 20:59 发表


如果孩子的学业是:
费劲也很难突出,用些功就中上,不费劲就落后。

是考大学好呢还是开小店好呢?

这个问题很严肃,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类型。


费劲了,功课中上了,然后呢?这种成绩能维持多久?父母能push多久?考上大学以后怎么办?继续push吗?如果考上的是好专业,学起来费劲吗?毕业之后工作中能出色吗?如果工作不得心应手,孩子的精神能保持健康状态吗?有家庭负担之后,还有魄力换行当吗?经济危机被裁员了,孩子有再就业的能力吗?

这些问题呢?

你所说的这种不上不下的类型,是父母光用成绩来衡量的。抛开成绩,其他的方面呢?总有某个方面是孩子擅长或有浓厚兴趣的。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就算是擅长做菜以后当个好厨子又有什么不好呢?当不了好厨子还能当个美食评论家。不管做那一行,只要做到得心应手的,就有机会做到这一行当中的最好。好过做最好行当中的平庸一员。

如果孩子在一个父母看来体面的行当里做得很辛苦,真不如开一家小店过得开开心心家庭幸福。一个人最终的幸福,是心底里的放松。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光鲜。

当然如果孩子价值观认定了表面的光鲜,那么孩子将来不管费劲与否,只有在体面的行当里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观,才能因此感到幸福。

可为什么要在还是白纸的时候填上沉重的颜色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江上往来人 + 2 我很赞同
veralhx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就是有朱版那种疑问

塔塔没出生时,我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有一项技能,能糊口的,最好是与自己兴趣相结合,能更自由地生活,能背着行囊到处流浪。。。

随着他越来越长大,我对他的期望有所减少了。那天跟LG聊天,LG说,只要他活得快乐,做个出租车司机也很好啊(TASMAN跟TAXMAN只差一个字母哦)。我说,为了三餐,整天奔忙的出租车司机,能有多快乐?然后就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吵架".

我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我知道生活并不容易.步入社会,更知道没有学历没有知识的苦处,为了三餐为了赶上平均学历水平,我失去了很多,至少十年来,我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过几本长篇小说.(生活的快乐,在物质条件到达平均水平后,在午后的阳光下,席地而坐,读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是很幸福的事情)我不想我的孩子走我当年的路.然而我又不能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塔塔的身上,只能是用大家所说的"引导".

怎样的"引导"才是正确的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5-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人最终的幸福,是心底里的放松。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光鲜。

我同意叶多妈妈这句话

这是我最真切有感受

心底里的放松,是最重要的,否则精神状态就是不健康的了.

但是,生活没有保障,心底里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放松

我是平庸的一员,我也希望自己也能像狄奥根尼那样"犬儒".但真的很难做到,特别有了家庭和孩子后.

[ 本帖最后由 Tasmanzhu 于 2009-5-1 22: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tac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tac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不是太不够资格来参加这个讨论了。。。毕竟我还没生呢。
但是这个话题同样是我考虑,思想斗争的

那一个例子来说吧 - 我小时候

我家,我妈说,你为家里做的家务活是天经地义,应该的。培养的是我的孝顺,爱家,之类的美德

我们家 next door, 小孩每一次帮爸妈洗车,做 gardening 之类的大一点的活,爸妈会给他们奖赏 = $$。 培养的是他们的独立,理财的本领

哎,真难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smanzhu 于 2009-5-1 22:16 发表

我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我知道生活并不容易.步入社会,更知道没有学历没有知识的苦处,为了三餐为了赶上平均学历水平,我失去了很多,至少十年来,我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过几本长篇小说.(生活的快乐,在物质条件到达平均水平后,在午后的阳光下,席地而坐,读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是很幸福的事情)我不想我的孩子走我当年的路.然而我又不能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塔塔的身上,只能是用大家所说的"引导".

怎样的"引导"才是正确的呢?


你的经历不是被错误引导,而是根本没条件被引导。什么样的引导是正确的,取决于每个家庭不同的信念。我的蜜糖,你的砒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Ritacow + 5 最后几个字不错哦,是原创吗?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5-1 22:22 发表


你的经历不是被错误引导,而是根本没条件被引导。什么样的引导是正确的,取决于每个家庭不同的信念。我的蜜糖,你的砒霜。


叶多妈妈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我也这么觉得,我父母没有引导我,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呵呵~~可能这样也是好事.

我现在得好好整理一下,什么样的"引导"才是我所认为的正确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第一名 + 5 我被臊着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itacow 于 2009-5-1 22:21 发表
我是不是太不够资格来参加这个讨论了。。。毕竟我还没生呢。
但是这个话题同样是我考虑,思想斗争的

那一个例子来说吧 - 我小时候

我家,我妈说,你为家里做的家务活是天经地义,应该的。培养的是我的孝顺,爱 ...


取决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吧.所以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smanzhu 于 2009-5-1 22:21 发表
但是,生活没有保障,心底里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放松


我很同意这句话。

我的观点只是 ---- 成绩与好专业并不是生活的保障的唯一来源。当然朱版可以说它们是个比较容易可行的来源等等。。。

不只把眼光放在学业上,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更费劲的事。因为你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路,并且在能放手孩子独立行走之前,想方设法维持他们跌跌撞撞的步伐。每个人每条路的走法都不同,而学业的走法,已经被社会简化成程序了。盯着学业其实更容易些。

我只是觉得我们的孩子应该拥有比这更有好的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3 很中听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朱版和叶多妈妈等同学

我这人就是一时一个样,意志不坚定,偶尔看到一些观点,就开始怀疑自己了.

谢谢你们的回贴,我学习了很多.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1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5-1 22:30 发表


我很同意这句话。

我的观点只是 ---- 成绩与好专业并不是生活的保障的唯一来源。当然朱版可以说它们是个比较容易可行的来源等等。。。

不只把眼光放在学业上,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更费劲的事。因为你要找到最 ...

我还没有说呢,话就被你讲完了。

各位晚安。

发表于 2009-5-2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no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no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 我不相信西方社会大家就不攀比了,只是攀比起来比我们中国人隐晦,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完全地进入他们的社会阶级圈,又或者是因为双方的世界观的差别导致攀比的实质内容不一样,就像大家的审美观的区别一样.
至于孩子该怎么教育的问题, 我认为首先做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哪些该管的就一定要管,比如未婚先育(至少我一定会管).有些可以让孩子自己自由发挥的就任他发挥,但主线父母得控着.简而言之,就是父母是把舵的人,孩子未来的方向你得把好,至于成绩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得有一颗积极向上进取的心.
另外,我并不认为中国的传统就一定是糟粕,而老外的习惯就是美德. 所以语言教育,5讲4美,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以前我们思想品德上学的我还是会教育他滴~

发表于 2009-5-4 2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lf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lf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9-5-1 20:59 发表


如果孩子的学业是:
费劲也很难突出,用些功就中上,不费劲就落后。

是考大学好呢还是开小店好呢?

这个问题很严肃,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类型。

在澳洲,开小店不必考大学差,关键是他自己的兴趣喜欢干什么.
当然啦,你可以说他就喜欢打游戏,那就是父母的教育没到位啦.10多年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发和培养孩子对某件事情的兴趣,同时这件事情可以谋生.
一个人一辈子以自己喜欢的事作为职业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5-4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lf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lf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smanzhu 于 2009-5-1 22:21 发表
一个人最终的幸福,是心底里的放松。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光鲜。

我同意叶多妈妈这句话

这是我最真切有感受

心底里的放松,是最重要的,否则精神状态就是不健康的了.

但是,生活没有保障,心底里不可能达 ...


我觉得自由发展从来就是对少部分有天赋的孩子来说的 (不一定是天才,而是对某件事情有特殊爱好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那是要管教,要家长逼的.
我有个同学,2001年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硕士,毅然放弃7000元/月的收入,做自由撰稿人(那是夸他,实际就是自己写点打油诗),以每月400~500元的家教收入维生.
2004年考上华东师范哲学博士,现在可能还没有毕业.他爸妈都快愁死了.
典型的一个天才被耽误的案例.18岁以前一直在顺着考大学的大潮前进.上了大学,有了自由,才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到现在才初步转行. 如果这个自由来的更早一些,现在他可能已经学术上有所作为了.
...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5-4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olfa 于 2009-5-4 20:22 发表


我觉得自由发展从来就是对少部分有天赋的孩子来说的 (不一定是天才,而是对某件事情有特殊爱好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那是要管教,要家长逼的


这是一道很难掌握的线,恰如其分就是引导和帮助,过了则是管教和逼迫

发表于 2009-6-18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很多移民来澳洲的人都是想让孩子和家长都有个相对宽松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反正我是觉得只要学习上不用象国内那样加班加点也可以有个中上以上的水平、工作不管做哪行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生活上天天T恤牛仔也没人嫌弃就行了:)

发表于 2009-6-18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racewang 于 2009-6-18 18:47 发表
其实很多移民来澳洲的人都是想让孩子和家长都有个相对宽松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反正我是觉得只要学习上不用象国内那样加班加点也可以有个中上以上的水平、工作不管做哪行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生活上天天T恤牛仔也 ...

非常同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