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illtop-bear 于 2018-6-22 17:08 编辑
澳大利亚悉尼的海边, 是浩瀚的南太平洋。
海和天的交界,跨越国际日变更线,
那里是法属波利尼亚French Polynesia。
法属波利尼亚,地球赤道上的一条珍珠腰带。
微不足道的珊瑚虫就是那位辛苦劳作的针织手。
岁月有功,数百上千年的积累,
形成了如今法属波利尼亚的数百个珊瑚礁岛。
2009年的复活节假期,没有太多准备,我们来到了法属波利尼亚,
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大溪地(Tahiti)。
从澳洲去大溪地,没有直航,一定要取道新西兰。悉尼到奥克兰,4小时;奥克兰来到大溪地,5小时。辗转来到大溪地已经是当地凌晨2点钟。
走下飞机,迎面扑来的是热带闷热而潮湿的空气;揉着懵松的睡眼,我们踏上了这片梦幻般的土地。
凌晨的机场大堂,一片寂静。
我冲向海关,一心想着赶快办好入关手续。这时候耳边忽然响起热情的音乐,两位中年妇女身穿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手端着一蓝白兰花向我们走来。接过她们手上的白兰花,幽香扑鼻。我方才注意到还有2个当地老人娴熟地演奏着当地的传统乐曲,且歌且舞。凌晨时分受到这样的接待,每个人都忍不住微笑起来。对啊,这里是大溪地,这里是人们忘记烦恼,尽情享乐的地方!
大溪地岛Tahiti
法属波利尼亚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她的首府,大溪地Tahiti。这里,曾经与世隔绝,却因为法国殖民者的登陆而逐渐被开发为现代文明社会。这里,曾经杳无人烟,却因为著名画家高更的传奇而闻名遐迩,成为后人避世的天堂。
大溪地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那种热带特有的氛围:原木建筑,巨型贝壳吊灯;檀香木床,柳木蚊帐盏;遮阳茅舍,泳池水吧,鸡尾酒,爵士乐。酒店里的侍应们,古铜的肤色,上身赤裸,下身围着当地传统的染布;敏捷的为客人跑来跑去,为这幅热带风光平增了神秘诱人的色彩。
早上醒来的时候,早已日上三竿。从窗口望去,越过草坪,就是一望无际的海。面对阳光,绿树和海,加上温暖湿润的天气,就是最懒惰的人也会忍不住跳起来,跑去享受这样美好的大自然。
大溪地的美丽是无需解释的。多姿妖娆的椰树,雪白的沙滩,然后便是彩蓝的海。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彩的海水。从岸边到水平线,海水从青色逐渐变深。远远的望去,翻腾的海水热情的勾画出一条白色的曲线。那里,是珊瑚礁的边缘。白线以内的lagoon,是热带鱼类天然的栖息地;越过这条白线,便是几百米深的海洋,海色深蓝。
大溪地黑珍珠 Tahitian Peal
大溪地是法属殖民地,法语是官方语言。
除了法语,当地人也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土语。当地货币(FrenchRank),与欧元挂钩,60 French Rank 大约是1澳币。大溪地的旅游业相当发达,当地的物价水平几乎和欧洲持平。当地政府不征收个人收入税,主要收入来自于消费税以及旅游产业相关的税费。
来到大溪地,不得不说的就是这里的名产,大溪地黑珍珠。不问不知道,世界上只有2个地方可以出产黑珍珠。原来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母是一种会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海水的纯度直接影响珍珠的颜色和级次。接近无污染的海水让大溪地黑珍珠比南洋黑珍珠名气更甚。近年来政府为了提高大溪地黑珍珠的国际地位,规定直径少于8毫米或者珠层浅于0.8毫米的珍珠要全部销毁。每年据说只有30% 的珍珠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大溪地黑珍珠因此更加名贵。
大溪地的城区到处可见珠宝店。琳琅满目的黑珍珠散发着神秘的色彩。原来黑珍珠除了黑色,还可以有至少7种色彩,比如孔雀绿,樱桃红,深紫,甚至金属银。最名贵的黑珍珠应该是黝黑的同时散发着不同的色彩。看一颗珍珠是否名贵,除了尺寸,珠层的厚度和色彩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圆滑度。据说每年只有5%的珍珠可以称为“圆珠”。此外,一串大小形状相似的珍珠又要比同等数量的散珠要贵重得多,因为收集足够珍珠去配成一条项链往往需要几年的功夫。
莫利亚岛 Moorea
法属波利尼亚的国际机场坐落在大溪地岛。从大溪地前往其他岛屿,由于路途遥远,大部分都需要飞机代步才可以成行。我们前往的莫利亚岛,则是少数可以在大溪地岛乘坐渡轮前往的临近岛屿。
远古时代的莫利亚岛
是一座火山。
强烈的地壳运动把火山一劈为二,依然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如今的莫利亚岛。
在渡轮上我看到这个宁静的绿岛漂浮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当年的法国殖民者是如何发现这颗人间珍珠的呢?少了人工开发的痕迹,莫利亚岛得以保留着她最原始的风貌。几百年来的她依然是那个无忧无虑,不吃人间烟火的人间天堂。
莫利亚岛只有一条环岛公路,
岛上人烟稀少,约摸只有1万多人。从码头到酒店,我们尽情地领略着岛上特有的小岛风光。路边是成片的椰林,鲜艳的花丛。一不小心阳光又泄露了外面的碧海银滩。偶尔还会看到当地人自己搭建的木屋,自家整染的彩布晾在户外,迎风飘扬;自得其乐的看门狗还有悠然自得的走地山鸡无异是一幅丰衣足食的渔家乐。
透明的海,追魂的鱼
莫利亚岛,是我去过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花团锦绣的珊瑚礁把茉莉亚岛点缀成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海水透明,千姿百态的珊瑚礁,色彩斑斓的鱼群,尽收眼底。这里,蓝天没有一丝云影,明媚的阳光,
投射在海面,波光粼粼。日光照射在雪白的海底,把整片海笼罩在一种奇异的澄蓝之中。蓝光之中只有珊瑚和鱼,中间空无一物。水光交错之间,我开始忘记自我,忘记海与陆地的代沟;我的眼里,我的心里,都只有这片澄蓝。我的脑海开始变得空白,仿佛尘世间的喜怒哀乐都与这里无关。
唯独是这份色彩,
这样的水,让我执著的想要跃进,做高更诗里的那条追魂的鱼。是这透明的海吧,让我的心也变得透明起来。
在这里,我甚至无法高声赞美;要怎样的温柔才配得上这片含情脉脉的海?原来有一种美丽,让你无法不拜倒在创物主的脚下。我真的语拙了。。。。
水上木屋 Over Water Bungalow
大部分在法属波利尼亚开设的五星级度假酒店都建有水上木屋。
这种原居民建在水边的特色民居如今成为了奢侈酒店的代名词。我们下榻的酒店建有100多间水上木屋。这些水上木屋外观古朴,犹似干草搭建而成的茅屋;室内舒适现代,俨然与一般酒店套房无疑。木屋建在离岸边很远的海面上,从阳台纵身就可以跳进海中畅游。阳台上还设有淋浴花洒,方便住客游泳后可以立即洗去一身海水。
住在水上木屋,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在床上就可以欣赏到雄伟的海上日出。当太阳调皮的跳出海平线为世界带来万缕金光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跳下床去露台感受热带温暖的晨曦。
阳光普照下莫利亚岛的美,怎么也看不厌。温柔的海水大部分的时候都纹丝不动。随意瞟上一眼,就可以看到水中五颜六色的鱼群和各种海洋生物。即使不跳入海中潜浮,越过透明的水,海底世界的千姿百态依然可以清晰可见。可是你还是不知不觉地要走进被这片梦幻般的海。温暖的海水,原来并不是太咸。穿上救生衣,踩着双濮,随着活泼友好的鱼儿们,不经意间已经飘到很远的地方。
那里除了自己就是海水和鱼。即使是这样,你也不必惊慌。海浪线以内的海水其实很浅,个子高点就可以碰着底了。可是你不会忍心踩上这些生机勃勃的珊瑚礁。因为它们,才会有这个奇异的海洋世界。
游泳归来,躺在露台上的躺椅看海,光阴便是这样的散去。黄昏的太阳把一切都镂上一层金色。我看呆了,就连海燕也看呆了。它们停在甲板上的绳缆上,一动不动,静静的随着那个红色的太阳沉入暮色中。
余晖散尽,轻快的音乐在水上屋村的水吧中响起。谈笑风生的人们依然沉浸在莫利亚的白日的美景之中。水吧边的灯光又引来了一群群的不速之客,慵懒的海鳗,高傲的鲨鱼,敏捷的鱿鱼,还有硕大的魔鬼鱼。
这些见惯市面的大人物引来人们的惊叫,然后平静的游开,周而复始,是小岛晚上独有的风光。
入夜的莫利亚岛依然没有睡去。赤脚坐在露台的木板上,趁着月色看着夜间出没的鱼群。海水低沉的沙沙声,偶尔传来的鸟鸣,脚下是涌动的鱼群。这是我最浪漫的夜晚。
后记:
在莫利亚岛的时候已经想要写下这里的一切,却终无法如愿。我真的语拙了。第一次,我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只想静静的欣赏这里的一切。就这样过了7天7夜。
当踏上飞机结束这次假期的时候,我居然轻轻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实在害怕自己会忍不住留下来,不愿意回家。
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因为我知道我终于回到了现实。这样超现实的美丽,或许只有亲身去过才可以真正体会。拍下的几张照片希望可以为大家解馋吧。恶
[ 本帖最后由 hilltop-bear 于 2009-4-20 19:4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