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婆婆 (2008-4-14) lesli1109 · 孩子的教育观 (2013-1-3) blackbird
· 工伤保险Workcover------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2007-11-19) xingbu · 腹肌翘臀背肌,一个都不能少 --- 女,6块腹肌,7个引体向上 (2018-12-14) ta_xi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216|回复: 63

[行情讨论] 关于房价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2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有时候房事和股市有共同点,先是量价齐升,然后缩量高位盘整,堆积大量获利盘;一有政策等风吹草动,卖盘就出来了,量上去了带动价格下跌,更坏的情况是利息上涨太多,融资盘(杠杆玩家)断了杠杆,被迫出售,那就带动房价进一步下跌。跟房价上涨一样,现在房价相当一部分都是低利率高杠杆玩家带上去的,涨的有多狠,将来弄不好跌的就更深。

不是危言耸听,有时候还是未雨绸缪更好些。现在房价涨幅已经放缓,量也明显缩了。政策面也愈来愈趋于不利,有50%以上的可能买房几年内收获不到理想中的涨幅,相反50%以上的几率被套牢资金,动弹不得,

虽然足迹有很多大神通过各种渠道能把利益做到最大化,比如负扣税等等。但是从各种帖子来看,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单向看多,一有看空的帖子,回复的那种轻蔑,不屑一顾,真是挺让人觉得奇怪的。纵观总体房价走势,也不是只涨不跌,从来都是起起伏伏,看见那些大神们基本不给风险提示,仿佛只要买了房就跟捡钱了一样,谁不捡谁就是傻子那种态度。谁都知道房价和黄金等长期趋势几十年为一个周期,都是向上的。但是关键是这几十年的,或者少说些,几年内的周期里能不能平安度过呢。比如国内一些城市的房价譬如海南,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内房价也是起起伏伏,并不是所有炒房的都是赢家,有的人确实发了家,有的人赔的惨不忍睹。有时候人性使然,愿豪赌,但不见得你是都输得起的。

包括国内,有的人说房价不会轻易暴跌,腰斩,毕竟社会稳定会更重要。但很多时候不可抗拒因素太多。根据现在的持续媒体报道,可以看到因为历史性的低利率,很多澳洲本地人能买房的都开始买房,甚至不少人高杠杆操作,可是将来如果整体经济环境不好,失业率升高,导致房子供款困难,会不会产生多米诺效应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高杠杆的玩法,不是所有人都是high risk的玩家。人跟人不同,还是选好自己的投资方式,太保守固然不好,太激进也容易死得快。如果盲目看多,忽视一些已经出现的征兆,还是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吧。


当然自住房刚需的另当别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轻喷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xingqing88 + 4 我很赞同
hellobottle + 4
zhkug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2 23: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ling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ling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觉得自住房现在买合适吗?还是等一两年?

发表于 2017-7-23 0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道理,呵呵。

发表于 2017-7-23 0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20001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20001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道理,投资需谨慎。不过自住房看着合适就买吧

发表于 2017-7-23 0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ykk75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ykk75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事是房间里的事,房市是房产的市场。先把这俩东东搞清了,再来说事或市。

发表于 2017-7-23 0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ijian_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ijian_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08: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分析很理性
先不管房价是不是会继续涨
现在华人的投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按照前两天的统计帖子来看
如果在有1-2次加息缩表的实际行动
论坛里就该哀鸿一片了

发表于 2017-7-23 0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ykk759 发表于 2017-7-23 07:14
房事是房间里的事,房市是房产的市场。先把这俩东东搞清了,再来说事或市。 ...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不过欢迎您来咬文嚼字

发表于 2017-7-23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08:29
楼主的分析很理性
先不管房价是不是会继续涨
现在华人的投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跟股市一样,从1000点涨到2000点了,散户一片欢呼,2000点涨到3000点,散户开始狂喜了,3000点涨到4000点,散户疯狂借钱也得冲进去享受盛宴了。不过历史告诉我们,越是疯狂的时候,越要小心了。

很多人的思路是买涨不买跌,因为涨的趋势一旦建立就会一直涨,反而跌的时候你看不到低,不适合买。我觉得这样,反而容易被套牢。有时候惯性思维跟从众行为真的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发表于 2017-7-23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疯狂中保持冷静

发表于 2017-7-23 08: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过去十几年股票赚钱的是少数,房产赚钱的是大多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ppyling0 发表于 2017-7-22 23:13
楼主觉得自住房现在买合适吗?还是等一两年?

我觉得刚需的话,负担的起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买都可以。有买房的打算,可以先关注自己心仪的区域,周末有空去实地看看卖房情况。亲眼所见,才能对房价走势有更好解读。

如果为买房,手里钱不太够,真是咬着牙“”想尽办法“”贷款买房的话,还真是要多掂量掂量,多评估自己的风险,万一要是利息上涨,面临失业等问题是否会给自己造成经济上很大的困难。

总而言之,You Only Live Once,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开心,让家人幸福最重要。买房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让自己生活的更幸福的手段。

发表于 2017-7-23 09: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17-7-23 08:58
过去十几年股票赚钱的是少数,房产赚钱的是大多数。

房子几十年内大周期升值的情况我不会否认,我只是点明一下在几年内的小周期里还是会有风险的。

买房子毕竟也是一种投资,投资就会有风险。 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发表于 2017-7-23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lobott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lobott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07,08年朋友有炒股的, 见好就收的 炒赢一套房子的钱出来, 一直不肯松手的 现在牢牢套在里面了....

发表于 2017-7-23 0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iting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iting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7-23 08:59
我觉得刚需的话,负担的起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买都可以。有买房的打算,可以先关注自己心仪的区域,周末有 ...

赞同

发表于 2017-7-23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llobottle 发表于 2017-7-23 09:37
记得07,08年朋友有炒股的, 见好就收的 炒赢一套房子的钱出来, 一直不肯松手的 现在牢牢套在里面了.... ...

落袋为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old77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old77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这种理性发帖,当然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看个人选择了

发表于 2017-7-23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old7781 发表于 2017-7-23 09:52
喜欢这种理性发帖,当然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看个人选择了

我觉得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也要看时间点,比如现在这时间点就很大概率不成正比了。

比如这轮房价好区涨的快,涨的凶,但当大部分买家手里钱不再够支撑买好区的房的时候,就会涌向相对差点的区,从而好区量下降,差一点的区量价会上去,依次类推。 在目前政策大幅度限制外来资金炒房,卡外来移民量的情况下,在相对好区能负担起买房的人愈来愈少,就会在自己资金能负担的相对差区买房,等差区都炒上天的时候,房市就真的不稳了。到时候就会总体都量价齐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好区房价涨幅相对稳定多了,而一些相对差区房价近期反而“”出乎意料“的”发力了

有时候股市和房市还是有共同点的,白马股涨,然后黑马股涨,概念(相对房市来说是学区房等等),炒预期(对应楼市为楼花),都炒完了,然后最后炒一轮垃圾股,垃圾股都上天了。股市就基本见顶了。

每一轮股市上涨,伴随着的是市值上涨,市值的上涨就意味着你要持续上涨就需要更大的资金量去推动,当资金量推不动的时候,就是量的下跌,量的下跌积累起来会带动价格的松动。

量价关系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个人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stardust058 + 3 我很赞同
hellobottle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23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old77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old77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7-23 10:15
我觉得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也要看时间点,比如现在这时间点就很大概率不成正比了。

比如这轮房价好区涨的快 ...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炒房的听不进去的,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我就一套自住房,无所谓
你好像瘦了,头发也变长了,背影陌生到让我觉得,见你是上个世纪的事,然后你开口叫我名字,我就想笑,好像自己刚刚放学,只在楼门口等了你五分钟而已

发表于 2017-7-23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old7781 发表于 2017-7-23 10:18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炒房的听不进去的,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我就一套自住房,无所谓 ...

想起了一首北岛的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发表于 2017-7-23 1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ling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ling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7-23 08:59
我觉得刚需的话,负担的起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买都可以。有买房的打算,可以先关注自己心仪的区域,周末有 ...

谢谢,自住房也得做好加息的准备,买月供负担得起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1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感觉风险最大的是那些用最大杠杆买了自住房的人,如果自住房贷款不多,有些投资房,其实风险并不会那么大,毕竟利息的损失可以负扣税,损失10000,拿回4000,情况也不算太差。况且利率高的时候,租房的需求反而会上升,不用太担心租不出去的情况。anyway,风险意识的确要有,但千万不要完全听空军的一直等低点买自住房,屁股决定脑袋,空军和多军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谁都不是活雷锋,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财务状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ellobottle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23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llo 发表于 2017-7-23 12:07
楼主,大实话都难听的。 买卖房子成本高,前有印花税后有增值税,再说真套现了钱干嘛呢?不是所有人都会炒 ...

说的对

发表于 2017-7-23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17-7-23 12:08
我感觉风险最大的是那些用最大杠杆买了自住房的人,如果自住房贷款不多,有些投资房,其实风险并不会那么大 ...

没错,说的好

发表于 2017-7-23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ppyling0 发表于 2017-7-23 11:04
谢谢,自住房也得做好加息的准备,买月供负担得起的。

不客气,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发表于 2017-7-23 12: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_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_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17-7-23 12:08
我感觉风险最大的是那些用最大杠杆买了自住房的人,如果自住房贷款不多,有些投资房,其实风险并不会那么大 ...


我一直好奇怎样才算最大杠杆买自住房,比如两种情况:一个买1.5的房子贷1.2但offset里有60万,另一种1.5的房子贷60万offset没有钱,哪个算最大杠杆?
我自己觉得还是前面一种更安全一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12: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_XY 发表于 2017-7-23 12:40
我一直好奇怎样才算最大杠杆买自住房,比如两种情况:一个买1.5的房子贷1.2但offset里有60万,另一种1.5 ...

净收入10万,贷200万

发表于 2017-7-23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old77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old77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12:55
净收入10万,贷200万

好可怕,这个已经是疯子行为了吧,我以为我贷的不少了,一比之下我这简直是小儿科
你好像瘦了,头发也变长了,背影陌生到让我觉得,见你是上个世纪的事,然后你开口叫我名字,我就想笑,好像自己刚刚放学,只在楼门口等了你五分钟而已

发表于 2017-7-23 1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old7781 发表于 2017-7-23 13:36
好可怕,这个已经是疯子行为了吧,我以为我贷的不少了,一比之下我这简直是小儿科 ...

不要以为没人这么干
房价要是大涨
人家就是商界精英
我们就是傻瓜

发表于 2017-7-23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_XY 发表于 2017-7-23 12:40
我一直好奇怎样才算最大杠杆买自住房,比如两种情况:一个买1.5的房子贷1.2但offset里有60万,另一种1.5 ...

没offset,比如10万年收入贷款80%买100万的房子基本就属于有些夸张了。一旦利息上涨到5%-6%,pi基本就还不起了。

不过中国家庭好在愿意吃苦,分租出去两间,每天吃咸菜,或者再向父母要些钱,估计也可以扛过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