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学中文那点儿事儿 (2018-3-13) 虞宅与美丽 · 那就写游记吧:悉尼—横滨—名古屋—高山—松本—河口湖—箱根—东京—完 (2024-4-2) 清墨水
· 水果和蔬菜名字(中英文对照) (2005-2-13) 花正红 · 选校之路-私校印象 (2011-4-15) Spidermonke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333|回复: 0

[养生保健] 中医体质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4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白中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白中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开始重视中医体质:体质寒、体质热、体质阳虚、体质阴虚、阴阳两虚、气虚、血虚等等。
    其实,这些话语只是描述一个大概而已,不能用来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还不如【三焦+八纲】来得准些。三焦,一般是指胸部附近、胃部附近、肚脐下;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更精细些是某经络某脏腑。这样来指导开方、用药,才比较精准。
         体质的形成,是一个较为长的时间,才会形成的;坏的体质,多是源于坏的生活习惯、长期积累而来的。所以,要想改良体质,必须需要长时间调理,才有可能逆转。当然,你也可以用药物盲目破坏身体、让身体进入其他病态。
         中医的五脏六腑,包含神识、气、形质,三个层面,远超西医的单纯说形质;常特指五脏六腑之气,如肝气、脾气等。
  中医的气血,概念较为广。血指的是津液,包括汗水,血液,胃液等等水分。气,主要看语境,多指流动的清气与浊气、包含气与血,有时特指清气、阳气。说气血,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状态、病机,方便描述而已。中医的诊断与治理,多是执大象、不拘小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