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东北兔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东北兔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东北兔子 于 2017-3-7 01:31 编辑
写了这么多,也快要收尾了,上面写的其实都是做Local的司机经验,我不跑长途,最远到Dubbo,当天也可以跑回来。在我们的Yard,我作为一个去的时间最短的司机,排的时间并没有那些干了最少5-6年的司机满,我自己中间有一个月还吃饱撑的跑另外一个公司干了一个月的全职,加上这个财年自己给自己放假,差不多休息了也有两个月,不过今年税前收入达到10万以上一点没有,而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也就在40多个小时。所以对我来说,这个工作算是Life&Work的完美平衡,而周一到周五的固定模式反而是极其不适应。
其实还应该写一写跑长途司机的情况,不过本人实在是没有跑过,也没有兴趣跑,还希望有经验的同学补充。不过据我曾经待过的公司了解的情况,长途司机都是按公里数算钱的,每公里是4毛多,像哪些快递公司是在两地中间的位置换拖车,然后司机还是回自己的depot。所以收入完全取决于跑哪,比如跑悉尼墨尔本的话,就是7-800公里,一晚上收入应该是4-500?但是这样挣钱的线路基本都被老司机霸占了,新人只能跑个近点的,每周收入估计在税后14-500的可能,甚至更低。
但是跑长途是真的很累,尤其都是高速,打开定速巡航以后,司机就没啥事了,很容易犯困。像我从Dubbo回来,一路基本没法开定速巡航,反倒是一点瞌睡不打,但是要是跑堪培拉或者Nowra那边,回来路上基本就是每不到两个小时必须小睡15分钟。
其实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被别人整天看在眼皮底下的人,或者不喜欢坐办公室更喜欢在户外,那么这个工作就很合适,而且可以遇到许多不同的人,强迫你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性格也会让你变得更加开朗。所以我很高兴这个转行的决定,也觉得现在做的事情比以前更加有意义的多。
我们这些司机整天在路上跑,有点什么事情就会八卦,结果一八卦才发现,上了新闻的司机都认识。就说圣诞节前后在King George路上M5的入口,凌晨两点,一个卡车撞到路边的水泥护栏,整个车头全部烧成废铁。结果哪个司机是以前公司的韩国同事,这小子我知道的故事就不少,没想到这次整个大的,M5整个堵了一天
说到跑长途或者乡下,如果超过距离自己的depot一百公里半径的区域,是需要填写log book的,其实local司机现在也需要随身携带,但是警察或者RMS的人哪天没犯病的话,好好说都没事。Log book 这个事很重要,一定要按规定填写正确,否则乱填,公司会把司机开除,RMS会罚的你哭爹喊娘。
出悉尼三个方向全部有卡车的检查站,如果开放的话,在高速路上卡车必须进检查站,再根据显示屏幕的提示,回到高速或者进检查站进一步检查。北边的检查站是在Mt White,西边的是在blue mountain过了Kamtooba再不远,南边的比较远,在Marulan距离Gourlburn二十五公里左右。我在头一次开卡车出悉尼就没有进,结果来回两次给我发了两张罚单,当时我写信说第一次,看标识牌但是没找着检查站在哪,结果就两张单子都给我免了
澳洲路上跑的卡车主要分三大系:
一个就是Hino,Mitsubishi,ISUZU的日系,主要是小型和中型的硬式货车为主,变速箱也是带同步器的手动挡占多数,车头不是特别多,带同步器或者road ranger的变速箱也是从欧美引进的,也有自动挡,但是和欧洲车比起来,极其难用,而且故障率很高。
其次是美系车,这类基本都是大马力的车头为主,主要牌子有Kenworth、Freightliner,他们和欧系车头比较起来,是马力大,但是噪音更大,舒适度更是没法比了。这种车如果是18速Road ranger还好,如果要是自动挡的话,那么就自求多福了,开过的Strerling如果没挂拖车只有车头的话,基本就是和袋鼠走路方式一样,是蹦着来的!
最后就是欧系车了,包括Volvo、Mecedes、MAN、Scania、DAF等,这些大部分都是自动挡,车内噪音很小,尤其是新出的车型,基本可以轿车媲美,空气悬挂也比美系车要软的多,如果像欧洲多山地区可能不好,会有晕船的感觉,但是在澳洲路面是十分的舒适!而且自动变速箱要比美国车的要顺畅多了,基本不会有顿挫感。
为什么要说这些车型呢?因为每个公司都会有许多不同的车型,所以作为一个好的司机,也要熟悉不同的车,开起来就可以走,不需要多少适应过程,这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时间磨炼的过程,也是新手和老手司机的区别。许多美国车都已经跑百万公里以上了,密密麻麻的按钮,许多上面的字都已经磨没有了,所以作为司机需要在没有提示的情况知道哪些按钮的作用。如果你想问我怎么才能熟悉这么多车型呢?那么我给你的答案就是:跳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