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新疆大盘鸡 (2004-12-14) sduwei · 参加活动,秀秀我的藏书2——万水千山走过 (2011-7-22) llkk
· 卖房记( 坑已填平) (2007-9-22) pangpang · 带我走吧-TIRAMISU (2009-10-7) cct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0046|回复: 16

[NSW] 木虾平衡原理解析1——拖线泳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7 0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arpening 于 2016-9-7 12:42 编辑

泳姿是木虾的神髓,基本可以归纳为平衡姿态,下沉角度和下沉速度几个方面。其他功能,比如glow,响珠,warm jacket以及各种图案设计都是附属品。

网上google一下木虾改装,都是凭感觉操作,基本没有从理论上解释木虾平衡原理的,这里说下我自己的理解。

分析见下图。



首先木虾翘尾垂头泳姿为上,反之则为次品。

没什么特别高深的理论,初中物理知识就可以解释了,不过这个建模我也是想了有几天才搞定。

核心理论是力矩平衡原理,木虾支点为鼻环,重力作用在重心(重心位于铅块附近),浮力作用于浮心(浮心位于身体中央靠后一点)
A是重力,B是浮力,XY轴交点为O,OA长度为O到重心距离(设为X),OB为O到浮心距离(设为Y),OA与X轴夹角为α,OB与X轴夹角为β。

等式1 为力矩平衡状态

等式2 右侧部分就是木虾与X轴夹角状态
假设重心不变的情况,铅块越重A越大,等式右侧部分越大,从而得到α变大,β变小,也就是木虾垂尾。

不从理论分析,凭空想象的话,好像铅块越重,就会越垂头的感觉,其实这是完全错的。

等式3 铅块动态模型

等式左边出现了一个因数ʘ,这个因数是分别从A和X里面提取出来两个因数然后相乘得到,从A中提取出的因数用来模拟加重后重量的变化,从X中提取出的因数用来模拟加重后重心改变后力臂的变化。

ʘ=1,木虾保持原始泳姿
ʘ>1,木虾垂尾
ʘ<1,木虾翘尾

说得通俗一点,要给木虾加重,就必须使其重心前移,这个前移的量少了还不行,重量增加的比例和重心前移使力臂减少的比例相乘要小于1才行,不然肯定垂尾。

各种厂商也出了木虾深场专用的木虾配重头盔,但是不满足上述平衡条件,加什么都垂尾。

木虾配重绝对是个技术活,每一款新模型都要经过多次设计和改进才能达到良好状态,当然一旦建模成功,再加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噱头就是N种木虾。淘宝虾大部分在设计上投入小,所以基本都是模仿外形而做不到良好泳姿,无神髓。

最后看下岛国钓友给的一组对比测试,看到Yozuri新款仿真虾的时候,我顿时眼镜碎了,最近刚想烧几只... 设计师脑子里想啥呢?还是我 too young, too naiv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2 收起 理由
jslsxky + 2 感谢分享
maXu + 5 感谢分享
redzod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9-7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fy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fy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头上或头下我倒觉得不影响鱿鱼去抱木虾的,对挂底率影响大才要命。

钓鱼时,观察过面前水中真实虾米的泳姿,Yozuri的设计符合仿生学的。至于挂底,挂底多木虾才卖得多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aXu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7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fym 发表于 2016-9-7 10:23
头上或头下我倒觉得不影响鱿鱼去抱木虾的,对挂底率影响大才要命。

钓鱼时,观察过面前水中真实虾米的泳姿 ...

如果说yozuri那个仿真虾的姿态是符合仿生学,那岂不是所有淘宝虾和K虾都是放生学设计...

发表于 2016-9-7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fy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fy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pening 发表于 2016-9-7 10:35
如果说yozuri那个仿真虾的姿态是符合仿生学,那岂不是所有淘宝虾和K虾都是放生学设计... ...

淘宝虾和K虾长得不像虾呀?像小鱼多点,虾和小鱼泳姿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6-9-7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z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z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楼主收下我的膝盖!

敢问楼主之前研究的UV灯有结论了么?哪家最强?

发表于 2016-9-7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zod 发表于 2016-9-7 11:05
请楼主收下我的膝盖!

敢问楼主之前研究的UV灯有结论了么?哪家最强?

那个我单独发帖了,理论上肯定是波长越短的UV灯效果越好,但是实际上,由于荧光材料的性能限制,强光头等(400-900LM)和365nm 日亚UV 的效果相差不大,UV并没有带来明显更长久的发光续航,不过快速操作的话,UV还是好一点,介于UV对眼睛的影响,个人觉得强光头等就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xfym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9-7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fym 发表于 2016-9-7 10:55
淘宝虾和K虾长得不像虾呀?像小鱼多点,虾和小鱼泳姿不一样的。

其实我一直也纳闷,日本叫饵木,也没提海老这个词,国内统称木虾,当然从手法上看肯定是模拟虾的动作了。不过现在好多木虾都是做成鱼的样子,小鱼像虾一样跳动... 我觉得像啥不重要了,泳姿够风骚就行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9-7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绝对是学术贴,赞一个。

不过兄弟的观点和楼主不同,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并砸砖
实在不好意思,不会画图
==========================================
1)木虾以恒定速度动态下沉的状况
此时鼻环不是支点,至少不是固定支点,或许可以假设鼻环上有小小的拉力(人为或PE线的浮力)。且需要增加流体动力学因素,哪怕不考虑洋流影响,毕竟木虾下沉时同时承受水流阻力的,受力点和木虾形状有关,受力大小主要和下沉速度有关。
我们假设浮力和阻力的受力点重合,称作浮阻力。

如果暂时忽略鼻环拉力(抽木虾的状况不考虑),假设木虾是恒定速度下沉的,那么重力和浮阻力是平衡的,且重力和浮阻力的受力点应该在垂直方向上成一直线。既然重力受力点靠前往下,浮阻力受力点靠后向上,那么稳定状态下,那么其姿态肯定是头下尾上。
         
          如果外挂铅坠的话,只要挂在现有铅坠之前,那么重心会更前移,会加剧头下尾上的状态。如果挂在现有铅坠之上,那么也不应该破坏这种平衡。

          如果考虑鼻环拉力,且拉力达到一定程度,那我不否认可能会破坏头下尾上的状态。

==========================================
楼主的模型应该更符合沉底后的静态平衡。
假设海底水平且木虾的左右完全平衡(不侧倒),那么根据木虾的形状其姿态有3种可能:
(1)鼻环为支点 --- 理想状态
(2)铅块为支点 --- 中间状态
(3)虾尾为支点(或虾尾和铅块同时支撑) --- 烂虾状态

如果木虾在中间状态达到平衡,那么重力和支撑力+浮力达到平衡,且在垂直方向成一直线。理想状态下,重力和支撑力都作用在同一个点,那么浮力就也应该在该点的垂直方向。
但由于浮力的受力点一般是在铅坠后方的,因此上述平衡会被破坏,木虾尾部会翘起以寻求新的平衡姿态。

同样,如果外挂铅坠的话,只要挂在现有铅坠之前,那么重心会更前移,会加剧头下尾上的状态。如果挂在现有铅坠之上,那么也不应该破坏这种平衡。而且很多铅坠是软连接的,触地后就可以忽略它的存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Sharpening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9-7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u 于 2016-9-7 11:07 编辑

那个视频的思路应该是错误的。它不应该挂住鼻子让虾在水中平衡。照他这么测试,世界上就没有好虾了。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他是下沉的,那么拉住一头,他的整体姿态肯定下垂。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9-7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fym 发表于 2016-9-7 09:23
头上或头下我倒觉得不影响鱿鱼去抱木虾的,对挂底率影响大才要命。

钓鱼时,观察过面前水中真实虾米的泳姿 ...

不能再同意了。头上脚下不好是因为会挂底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7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pening 发表于 2016-9-7 11:13
那个我单独发帖了,理论上肯定是波长越短的UV灯效果越好,但是实际上,由于荧光材料的性能限制,强光头等 ...


我告诉你个最好的方法保持虾一直发光吧。
把你的荧光虾拿到ANSTO的中子辐射源照个几十分钟,你的虾就可以基本终身发光了,永远不用充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9-7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u 发表于 2016-9-7 12:05
那个视频的思路应该是错误的。它不应该挂住鼻子让虾在水中平衡。照他这么测试,世界上就没有好虾了。

不管 ...

你分析下沉和沉底后状态都没错。不过我分析的模型就是他视频里面演示的模型,这个模型决定了拖线时木虾在水中的泳姿,只不过拖线时比静止悬浮在水中多了一个向前的动能而已。我觉得沉底后的状态可能影响不是那么大,泳姿基本分为你分析的下沉状态和拖线状态两种,不矛盾。

发表于 2016-9-7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ingtao 发表于 2016-9-7 12:14
我告诉你个最好的方法保持虾一直发光吧。
把你的荧光虾拿到ANSTO的中子辐射源照个几十分钟,你的虾就可以 ...

你给的都是不现实的方案,我倒觉得装配个氚气管更现实些,听你的就是越整越偏...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9-7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pening 发表于 2016-9-7 11:19
你分析下沉和沉底后状态都没错。不过我分析的模型就是他视频里面演示的模型,这个模型决定了拖线时木虾在 ...

游戏规则只考虑拖线啊,白写了那么多了

那个视频绝对是Yamashita做来黑Yo-zuri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7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pening 发表于 2016-9-7 12:27
你给的都是不现实的方案,我倒觉得装配个氚气管更现实些,听你的就是越整越偏... ...


254nm的灯管很容易买到,在中国很便宜,就是需要做个保护装置防止光泄漏。
你太没有幽默感了 。ANSTO就在你们悉尼,方便的很,他们的主管爱喝酒,送他一瓶GARAGE,肯定能让你照一照你的虾。我敢保证终身不用充光,永远发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aXu + 5 你是个坏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7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u 发表于 2016-9-7 12:28
游戏规则只考虑拖线啊,白写了那么多了   

那个视频绝对是Yamashita做来黑Yo-zuri的: ...

我再发一个下降角的模型出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9-7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pening 发表于 2016-9-7 11:41
我再发一个下降角的模型出来。

lz不用太较真了。
楼上大师说了,不考虑敲底(挂底)的话,头上头下角度大小没有多大关系的。不影响抱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