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女儿考私立学校奖学金的一点经验,希望帮到有的妈妈 (2014-5-14) dna · 【参加活动】如果可以选择一个城市生活--皇后镇 (2016-3-7) belle_jia
· [图文全部更新!] 巴厘岛-不去一辈子后悔,去完后悔一辈子 (2014-1-14) Infibaby · 近期拍摄的银河 (2015-5-20) bluephyne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586|回复: 40

[评书论文] 重读《水浒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3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没看完,不过,跟小时候看的感觉像两个位面的世界,观感完全不一样
晁盖外表豪义,实则草包
宋江阴险狡诈
李逵杀人狂,纯宋江的打手
鲁智深也算是有缺陷的英雄,远没小时候看的高大形象
其他“好汉”也多是些杀人不眨眼的人渣

有点毁三观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8 感谢分享
superdigua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8-13 23: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elscombin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elscombin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就这么觉得了的人路过……

发表于 2016-8-14 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elscombined 发表于 2016-8-13 23:45
小时候就这么觉得了的人路过……

分享一下

发表于 2016-8-14 0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m_mingt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m_mingt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观点和 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很像。
水浒的社会很深,所以说少不读水浒,长大才能明白里面的体现的社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咋地办哩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4 1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m_mingtan 发表于 2016-8-14 00:09
这个观点和 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很像。
水浒的社会很深,所以说少不读水浒,长大才能明白里面 ...

很系统很深刻,把我模模糊糊不知怎么表达的都说出来了

发表于 2016-8-14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ggy3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ggy3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初一读水浒时候发现高俅是个治国之能臣啊,以匪治匪,虽被高天一坑了,但绝不失为一个政坛的老艺术家。现在三观的变化这么快,以前高大上的正面人物形象,例如刘备,唐僧等等已经被历史小车轮碾碎了。。。。
足迹三不回:1 喷子不回,2 球盲不回,3 长得丑的不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8-14 15: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潘金莲,千古留名

发表于 2016-8-14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ggy302 发表于 2016-8-14 15:20
初一读水浒时候发现高俅是个治国之能臣啊,以匪治匪,虽被高天一坑了,但绝不失为一个政坛的老艺术家。现在 ...

为啥你们小时候都这么聪明啊,我小时候就笨多了,现在重看书才觉得书里政府固然黑暗,但“好汉”比宋政府更黑,对高俅也恨不起来
刘备倒是小时候很喜欢,中二的时候改喜欢曹操,现在认为两个人都是大英雄,尤其刘备倒霉了几十年最终割据一方,也是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要致敬的

发表于 2016-8-14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ggy3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ggy3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咋地办哩 发表于 2016-8-14 15:45
为啥你们小时候都这么聪明啊,我小时候就笨多了,现在重看书才觉得书里政府固然黑暗,但“好汉”比 ...

不是聪明,那时候哪懂人情世故,现在想想可能年轻开始叛逆,自带鬼佬说的Critical Thinking光环。当时很多老评书艺人,田连元,袁阔成,单田芳评述的时候已经给人物正反定了调了,人们容易被引导。
足迹三不回:1 喷子不回,2 球盲不回,3 长得丑的不回。

发表于 2016-8-14 17: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者施耐庵也没有为这些英雄歌功颂德,无非就是基本每个人展示了一下武功而已,定调就是落草和招安。
着重描写了5-10个人。

发表于 2016-8-14 1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nykelly 发表于 2016-8-14 17:16
作者施耐庵也没有为这些英雄歌功颂德,无非就是基本每个人展示了一下武功而已,定调就是落草和招安。
着重 ...

确实是,而且施耐庵也不吝惜笔墨写“好汉”们各种蒙汗药吃人心,刀板面,馄饨面,虽然没明写作者的态度,但应该还是贬义的居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8-14 1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b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b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路过…… read twice

发表于 2016-8-14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牵黄擎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牵黄擎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学时看到李逵就着李鬼尸体的大腿肉吃完一锅饭,就有点懵。后来到征方腊久没啥兴趣看下去了。

另外水浒传的故事,可以套用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起义,只消把名字改一改即可

发表于 2016-8-14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本来就是一本“黑社会” 主题的畅销小说。  里面情色,杀人,血腥,阴谋都有。

只是硬被套上了阶级斗争色彩, 强盗杀人,防火造反 才被宣传出了光环。  

正常人是读不出那些高大上的。
如是心﹐如是境﹐如是念彌陀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8-14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Oken 于 2016-8-15 22:49 编辑

转载 作者 冰临神下


初更时分,“武行者立在岭头上看时,见月从东边上来,照得岭上草木生辉。”
  《水浒传》当中,这一场景最令我印象深刻,它是一幅充满象征意义的画面,正是以蜈蚣岭为界,武松的人生前后截然不同,他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抛掉从前的幻想与原则,成为一名真正的江湖人。
  水浒诸好汉的形象与性格,大都出场即定型,从头至尾极少变化,唯有武松是个另类,有一个清晰可辨的转变过程,依稀就是一名从小痴迷蛊惑仔电影、对江湖充满热情的青年,守在江湖的门口却不被允许进入,最终发现一切皆虚,唯有手中的刀最为真实,于是将规矩踩在脚下,反而一步迈进了江湖的中心。
  三次杀人,解释了一切。
  初时的武松,一心想成为江湖人,可惜递上的却是一份不光彩的履历:他在家乡打伤了人,以为对方死了,结果那人只是昏迷,过后又活过来。
  武松随口将这件事说给宋江,想必也随口说给了柴进庄上诸人,全然不知这会给自己的名声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柴进以孟尝君自居,所救助的人越是犯法横行,越显得他仗义疏财,杀人的武松与打架的武松,在他眼里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柴大官人的眼光,就是江湖的眼光。
  声名显赫者如宋江,初出江湖时尚且要将“杀阎婆惜”一事挂在嘴上,直到江州题了反诗,才算有了更光辉的履历,武松误以为自己杀人,怎能不惹人耻笑?
  柴进对武松先恭后倨,其实与武二郎的“气性刚”无关,他的庄上惯常接纳亡命之徒,武松绝不是最刚烈者,他输在事迹上,比如投名状,别人送上一颗乃至数颗人头,他却只有将人打昏的一拳,差别相当于会捕猎的狼与发疯咬人的狗。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武松对“狼”的江湖一心向望。
  跟所有江湖人一样,他喜欢吹牛,在众口相传的世界里,这是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好比现在的网络名人,哪怕花钱买,也得存几个能逗人会心一笑的段子。
  他也知道自己的事迹不佳,所以初见宋江时才会说“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想象武二郎当时的样子,脑子里得存着三五好友酒桌比斗的场景,“只一拳”就是他最值得炫耀的本事了,在正常的世界里,这足以使他鹤立鸡群,在江湖,不过是笑柄。
  宋江比柴进有眼力,看出武松是真正的江湖人,是石头包裹的璞玉,他的热情接纳、十里相送,在这块石头上凿出了第一个孔眼。
  武松希望融入江湖,但他也是普通人,遵守社会中的一般准则,所以,他的第一次杀人是为兄报仇。
  同样是杀“淫嫂”的情节,武松的手段与另一位梁山好汉石秀几乎处处相反。
  武松要证据,这证据是给街坊、给官方、给天下人看的,所以他要仔细探访,甚至一件小事也要人证物证俱全。石秀也要证据,却只是给义兄杨雄一个人看,潘公待他不薄,石秀从未想过要给这老儿一个交待。
  武松要当众杀人,遍邀左邻右舍,不准不来,然后他记下口供,拔出刀来,“只一剜”,取出潘金莲心肝五脏,祭奠亡兄,然后又一刀割下妇人头,接着又去酒楼杀西门庆。石秀与杨雄将潘巧云与丫环骗到荒山野岭,暗中杀人,并无他人得见。
  武松杀过人自来见官,石秀、杨雄望后山逃亡,径投梁山泊。
  此时的武松,与真正的江湖人天差地别,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守法。
  武松守法,而且知恩图报,知县让他当都头,他不能甩手就走,石秀对潘公毫无交待,更不在乎官府的看法,潘巧云死后,地方官只能猜测真相,就连不愿落草的杨志,丢了生辰纲也是甩手就跑,没回去向恩主说个明白。
  武松主动提供了一切证据,事情在这里发生了有趣的转变,即使放在现在,仍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武松的拿出的证据是“错误”的。
  法律中的正义与普通人的想象有很大区别,武松执行了普通人的正义,杀死淫嫂与奸夫,除了西门庆的家人,满县称赞,但是在法律上,即使有一百个理由,主动杀人也是重罪。
  知县是个懂法的人,与手下小吏将武松送上的供词稍作修改,于是主动杀人变成了争执中不慎杀人,带有正当防卫的性质。
  守法却不会利用法律,向望江湖却不懂江湖规则,这时的武松就是如此尴尬,他第一次杀人,得来的名声仍然不如此前的打虎,十字坡张青听得姓名,问的是“莫不是景阳岗打虎的武都头?”
  因此,发配孟州的路上,张青、孙二娘劝武松落草是不可能成功的,武松尚且记挂着两名押解公人的好处,这样的人如何混得了江湖?
  在这种情况下,武松与张青喝酒时的场面不免有些喜感,书中写“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关键是武松一样不沾,他杀嫂也不是江湖手段,却与真正的江湖人张青说得兴高采烈。
  两个公人听到这些话,吓得呆住了,只是下拜,武松劝慰道:“我等江湖上好汉们说话,你休要吃惊,我们并不肯害为善的人。”
  哈哈,每次读到这一段文字,我都忍不住要笑,此时的武松何其形象、何其真实、何其可爱?
  也算在江湖上混迹过的人,武松还是显得那么稚嫩,张青刚刚说过孙二娘不分青红皂白地下迷药杀人,武松却说“我们并不肯害为善的人”,夫妻二人听在耳中该是何等心情?
  武松终于能与江湖人搭上话了,但他还是未得其门而入。
  孟州牢营里,施恩拉拢武松这一段文字,必须与柴进庄上宋江的行为对比着观看,才有大意思。
  论江湖手段,施恩也是个愣头青,手段笨拙得像是初经云雨的青涩少年。
  送饭人已经将事情从头到尾备说一遍,连主人姓施名恩人称“金眼彪”都透露了,末了却说“小管营吩咐小人道:‘休要说知备细’。”施恩之猴急心态跃然纸上。
  回过头再看宋江,喝酒、赠银、送行,无一刻倦怠、无一字相求,却将武松的心牢牢拢住。
  施恩是管营公子,放在如今算是不大不小的官二代,没多少江湖经验,做人不说,尤其不会说话,先是让仆人透露实情,接着又故作矜持,求人帮忙,却说让他“将息三五个月”,这话在武松听来,无异于怀疑自己的本事,当然很不顺耳。
  等到施恩同意武松举石墩证明实力,两人的交情也就止于此了,金眼彪只是一个小混混,成不了宋江,甚至当不得张青。
  书中着力描写施恩之愣,最明显也是最有趣的对比发生父子之间。
  说起快活林的生意,施恩极为直白,“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之人到那里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她去趁食……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
  这一番话格调极低,尽是**、银子的事,那一句“营里弃命囚徒”,在武松听来必定更为刺耳,原来施恩根本没将他当成江湖好汉看待。
  都说官场也是江湖,老管营一开口就与儿子有云泥之别,说起同样的生意,老管营道:“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杰气象。”
  “壮观孟州增添豪杰气象”,将一件肮脏生意说得如此大气磅礴,老管营证明,官场才是更高级的江湖,宋江当小吏无所作为,在江湖中却混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他那一套笼络人心的本事,放在官场里实在不值一提。
  读懂这两番话的区别,差不多也就能看透一多半的日报文章了。
  武松要去醉打蒋门神,这一回他没有杀人,其实连打人也不是重点,他隐约明白了江湖中名声的重要,他要扬名,所以一路喝酒,一路无所谓,非要将施恩等人镇住不可。
  武松还是没有领悟行走江湖的窍门,在他身上,缺少亡命之徒的气质,与石秀、李奎这些人相比,他太谨慎了,勉强达到鲁智深的水平:先要挑事,然后再打。
  官场与江湖,虽有共通之处,手段却截然不同,这很正常,强健者觉得力量最重要,聪明人觉得智慧最重要,人人都选自己的长处当标准,江湖人有刀剑,为官者掌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当然各自要用最擅长的手段。
  阳谷知县利用法律救了武松一命,张都监则要用同样的方法杀他。
  武松不懂官场,就跟他不懂江湖一样,张都监将武松留在身边,大概是怕老管营看出破绽吧。
  武松的“不懂”并非愚钝,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极有自制力的人,后者才是他处境不上不下的根源。
  江湖中有太多不能宣之于口的规则,说出来就显得势利,会坏了交情,武松怀着理想,以至于无法看破这层窗户纸,他也没交到真正的知己,宋江、张青夫妇都不可能对他坦诚相待。
  张都监的家宴上,武松生怕酒醉之后失了礼节,不敢痛饮,早早拜退,结果落入陷阱。
  事发之后,施恩“慌忙入城和父亲商议”,果然还是老管营立刻看清真相,“眼见得是张团练替蒋门神报仇,买嘱张都监,却设出这条计策陷害武松。”
  在老管营的指点下,武松勉强保住性命,他的梦想是江湖,虽然当过都头,对官场却只是远观,从未涉足,第一次接触,头破血流的是他。
  官场固然黑暗,江湖也绝非光明,武松的梦想即将轰然坍塌。
  官场的手段是法律,但是当法律不能完全达成目标时,张都监等人打算破坏规则,也要借助于刀剑。
  江湖的手段是义气,施恩却只能做到一半,他不是鲁智深,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胆量,做不到有始有终,更做不出野猪林飞铲救人的事迹。
  武松只有一个人。
  在飞云浦,武松杀死两名意欲害他的公差,开始他第二次杀人,他“提着朴刀,踌躇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念头,武松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变成了江湖人。
  他不想再要证据,那是官场的手段,与江湖何干?他不想当众杀人、沿途喝酒,那不过是虚名,在险恶的江湖里毫无意义。
  一个念头,武松捅破了心里的那层窗户纸,即使如此,他仍然保留了几分从前的性格:自制而谨慎。
  他永远也不会像李奎那样杀进仇人家里。
  血溅鸳鸯楼一段写得极为细致,连更换衣裳、上墙跳墙、刀放何处这样的小事都不遗漏,通观《水浒传》,再无一处如此详尽。
  为兄报仇时,武松只杀淫嫂与奸夫,连王婆都留给官府,十字坡酒店里,他坚决拒绝伤害押解公人,快活林中,他拳拳皆有分寸。
  飞云浦的一个念头,让武松变了一个人,他杀马夫、杀女使、杀养娘玉兰、杀张都监夫人,等等,不问善恶、不多一言,他终于用上了江湖手段,画蛇添足的是,他在墙壁上血字书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杀人留名后来成为许多江湖小说的桥段,其实在《水浒传》这部书里,留名绝非标准行为,武松此一举动显露出的更多是稚嫩,而不是凶狠。
  多年前有一部专拍武松的电视剧,里面放大了养娘玉兰的情节,武松对她颇为心动,为了情节合理,只好安排玉兰自杀,而不是被武松杀死。
  这一改动,让武松保留了更多从前的性格,也推迟甚至断绝了武松的江湖之路,大大减少了江湖的血腥气。
  在张青的店里,武松换上了头陀的行头,从此不再是“打虎武松”,他拥有了更值一提的伟大事迹,即使放眼江湖也是出类拔萃。
  初更时分,武行者来到蜈蚣上,将要进行他第三次杀人,象征他的彻底转变。
  首先他的念头就跟从前不一样,“刀却自好,到我手里不曾发市,且把这个鸟先生试刀。”武松的谨慎没有了,这次杀人既不为报仇,也无关交情,他只想“试刀”。
  其次打法也不同,再无各种挑衅,也没有安排退路,拿起石头砸门,一刀杀死道童,直奔道人,大战十数合,砍下人头。
  直到杀人之后,武松才问明缘由,放妇人下山,搁在从前,武松会先问后动手。
  武松是江湖人了,从此以后的故事便是江湖老套:惹事生非、不打不相识、落草为寇。
  那个谨慎而自制、守法守规则、满怀梦想的武松消失在蜈蚣岭上。
  相比蜈蚣岭之后的快意恩仇、行走江湖,我更怀念武松从前的稚嫩与爱吹牛,甚至觉得他就生活在我身边,举起屠刀的武松,与普通人再无瓜葛,也无法得到普通人的理解。
  有意思的是,金圣叹在点评中往往胜赞武二郎,将其视为“天人”,唯独对于蜈蚣岭这一段觉得索然无味,“武松蜈蚣岭一段文字,意思暗与鲁达瓦官寺一段相对,亦是初得戒刀,另与喝彩一番耳,并不复关武松之事。”
  所见不同吧,我在蜈蚣岭上看到两个鲜明的武松,一个死去,一个出生。
  江湖人从来就没有想象中美妙,若干年之后,武松将领悟这一点,失掉一条臂,真正出家为僧。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koala2008 + 2 感谢分享
青豆哥哥 + 2 你太有才了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4 20: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牵黄擎苍 发表于 2016-8-14 20:11
中学时看到李逵就着李鬼尸体的大腿肉吃完一锅饭,就有点懵。后来到征方腊久没啥兴趣看下去了。

另外水浒传 ...

我看到吃黄文炳就已经要吐了,小时候这章节没印象,可能和谐了,不然真是童年阴影。难怪说“少不读水浒”,原来是儿童不宜的意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8-14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演义的各种版本里面没有提到方腊是武松擒住的,不明白为何后来的两个电视剧都拍成武松单臂擒方腊?

发表于 2016-8-14 21: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nykelly 发表于 2016-8-14 20:54
演义的各种版本里面没有提到方腊是武松擒住的,不明白为何后来的两个电视剧都拍成武松单臂擒方腊? ...

感觉电视剧和谐和粉饰了很多,以前懵懂的年纪看了认为宋江是个软弱的好人,现在再看那就是个枭雄,借用楼上的天涯的帖子的话就是一个让众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纳头便拜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窝囊的人。电视当原著的同人本看就行了

发表于 2016-8-14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ky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ky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还是很真实的,混社会的描写还是挺传神的。
不像近现代那些政府提倡的和谐立志之流。
其实觉得就鲁智深为人还可以,当然了,有一段觉得也不咋样,好像的到了一个山寨,对方酒肉招待他,他觉得对方不是爽快大方的人,就把银盘子折了,打包跳窗户走了。

发表于 2016-8-14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skyv 发表于 2016-8-14 22:04
写得还是很真实的,混社会的描写还是挺传神的。
不像近现代那些政府提倡的和谐立志之流。
其实觉得就鲁智深 ...

对的,非常写实,名著就是名著,一些以前荒谬矛盾的地方现在都秒懂什么意思
鲁智深相比其他抢劫杀害无辜路人,砍小孩子的头的人来说,真的算可以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8-15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桔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桔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水浒传》,最大的感受就是男子间的情谊,不管你多少落魄,总有人出手帮助。个人最喜欢的角色是燕青,最悲情的角色林冲,最值得敬佩的是武松,最不喜欢宋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8-15 1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桔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桔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ken 发表于 2016-8-14 20:24
初更时分,“武行者立在岭头上看时,见月从东边上来,照得岭上草木生辉。”
  《水浒传》当中,这一场景 ...

顶礼膜拜啊

发表于 2016-8-15 17: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按照天朝的审查模式居然没把水浒列为禁书。反政府,黑社会性质,打家劫舍,杀人如麻,目无法纪,拉帮结派,不和谐

发表于 2016-8-15 18: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nt 发表于 2016-8-15 17:51
按照天朝的审查模式居然没把水浒列为禁书。反政府,黑社会性质,打家劫舍,杀人如麻,目无法纪,拉帮结派, ...

为什么要禁呢?反政府一点都说不上,真正是官府逼上梁山的就林冲几个,大部分反而是被宋江和吴用逼上梁山。而本来就是强盗或开黑店的,就是占道混口饭吃的,欺负手无寸铁的过路百姓还行,让他们起义就太抬举了他们了,黑洗白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8-15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篇是我转载的,原作者是 “冰临神下”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6-8-15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ken 发表于 2016-8-14 20:24
初更时分,“武行者立在岭头上看时,见月从东边上来,照得岭上草木生辉。”
  《水浒传》当中,这一场景 ...

这么一分析果然很有意味。

抛却小说的黑白道立场,确实有几个人物刻画得还是很有色彩的,也很反映当时的世道人情。比如林冲,武松。

一直不喜欢宋江,看过李雪健演的宋江之后,更无法喜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8-18 0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1234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1234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小就觉得鲁智深是水浒里唯一的英雄,只有他打架杀人是路见不平,是替天行道,是帮助弱小,是狭义心肠。
其他107人都是强盗流氓,彻彻底底的社会垃圾。林冲上梁山是老婆被调戏,武松是哥哥被杀,宋江是为了收买人心给土匪通风报信,晁盖是为了抢钱......无一人是路见不平,除了鲁智深。那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就出手只适用于鲁智深一人。

发表于 2016-8-18 1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123456 发表于 2016-8-18 08:54
从小就觉得鲁智深是水浒里唯一的英雄,只有他打架杀人是路见不平,是替天行道,是帮助弱小,是狭义心肠。
...

对的,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其实没几个,很多是被宋江吴用逼上梁山的,敢不上的就是死全家,如秦明。吴用要攒谁上梁山,谁就要准备家破人亡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8-18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1234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1234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梁山上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但做的都是打家劫舍,偷鸡摸狗的勾当。能算得上替天行道的就鲁智深一人,也就他能为一个不相干的歌女出头,能为了几个受欺负的和尚去拼命,能为了被强逼做压寨夫人的姑娘和朋友翻脸,他所有犯的事中无一件和自己有关。在他心中只有公理二字,远比哥们义气重要。他可以认尚有良知正气的林冲作大哥,却绝对看不上宋江王英这些鸡鸣狗盗之辈。所以一身侠骨的鲁智深不但被官府通缉,还被其他匪盗排挤。 真正混得开的是地癞子宋江,吴用这些人。水浒好就好在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一个真实的社会。

发表于 2016-8-18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su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su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浒满篇找不到一点爱情的踪迹。

好汉就不可以近女色。

古时候的英雄传奇人物描述得都不近人情,不够浪漫温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