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记录三年留学的心路历程 (2016-7-6) WayneZ · 读书笔记2019--新年寄语! (2016-1-13) Dreamland
· 参加活动:介绍一本我读过的好书《月亮和六便士》 (2011-8-16) big_beast · 石头城记(照片正贴,文字updated) (2005-9-1) biz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812|回复: 58

怀斯曼自救生存手册——更新:车祸求生和空难求生。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书为英国皇家特种部队绝境求生的秘密,是掌握现代人自救、自我保护的生存技巧。

任何人,只要喜爱远足、旅游、探险、行车的普通读者,都可能会被意外隔绝在地球上的任一地点:茫茫沙漠、热带雨林、无际大海……本书描述了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面临的各砷危险,同时也揭示了相应的生存机会,提供详尽的求生方法与技巧。

书中附有大量绘图,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更增强了直观性与实用性本书的宗旨是解决所有生存难题:如何装备,雨林中如何施放求救信号,怎样辨认有毒植物,用刀片制作指南针,如何蹬水过河,制作各类环、结和绳套,如何点燃潮湿的火柴,如何搭建天然帐篷,如何急救、逃生、救援等等。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存必需
 幸存之道 
 救生宝盒
 急救箱
 刀具
 正视灾难
 基本需要
第二章 求生策略
 求生策略
 车祸求生
 空难求生
第三章 气候与地形
 气候带
 极地地区
 高山地区
 海滨
 岛屿
 不毛之地
 热带地区
 车辆
第四章 食物 
 食物及其价值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可食物植物 
 根与块根
 水果 
 坚果
 有毒植物
 树木类
 真菌
 可食用真菌
 有毒真菌
 北半球及极地植物 
 沙漠植物 
 有毒热带植物 
 海滨植物 
 海草和海藻类
 陷阱及其布置 
 狩猎
 捆绑猎物
 鱼类及捕鱼方法 
第五章 有关扎营的技术 
 避身场所与扎营
 取火
 烹饪 
 营地的组建 
 工具
 营地的设备 
 动物制品
 衣服和装饰
 绳索和线
 打结
第六章 标记信号的阅读 
第七章 回归之旅 
第八章 健康 
第九章 海上求生
第十章 营救
第十一章 灾害
后记


=================================

基本需要

生存的基本需要是食品、火、庇护所和水,它们各自

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沙漠地区水是最首要的

问题,在极地圈中避寒场所和水是最首要的。在获得幸存

的努力中,确定你的首要需求是步骤之一。


  只有历经长时间的饥饿,才会导致一名健康者死亡,

因为人体贮存的能源也能使生命维持很长时间。毫无掩蔽

地暴露在风雨与寒冷之中,即便在温带地区也是致命的。

浸在极地冰水中即使是几分钟也将导致死亡。通常食物很

少可能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即便在难寻之处,

首先要面临的可能还是其他方面。在极端条件下,首要的

是蔽身之所--不仅是指身处天寒地冻的极地或者酷暑沙

漠,还包括云烟氤氲的山区。在这些地区,火源也是至关

重要的。


=====================================

[ 本帖最后由 Tiger_Karen 于 2008-11-26 21:5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58 收起 理由
冯三儿 + 2
villa + 20 感谢分享
孔武 + 12

查看全部评分

高龄儿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6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需要--水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


  绝大多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都会把水看作当然

的资源。他们如此习惯于开关水龙头,除非极端干旱导致

水资源短缺,否则他们不会想到还会有缺水问题。然而,

对于海难或洪灾之后的幸存者来说,尽管四周被水包围,

却得不到可以饮用的水。世上也有许多地方,除非下雨,

否则就得不到水。其他生存必需品本书随后介绍,但水对

于普天下万物都是最重要的。


  生命离不开水。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

都含有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

天也活不了。水需要优先考虑,不要等到水都用光了才想

到去找水。保留你珍贵的存水,尽最大努力去寻找水源。

流动的水源最理想。尽管将水煮沸或者利用化学净化剂都

可以杀菌消毒,但流动水还是更好一些。


  人体的75%是水。水使人体维持恒温,使肾脏行使

排泄功能,使人拥有清醒的头脑,使心脏正常跳动。但是

体液是有限的,身体消耗的水分必须及时得到补充,否则

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无从言及。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分损失※


  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即使静卧者每天也

要消耗大约1升水。正常呼吸会从人体带走水分,随着工

作强度加大和气温的升高,深度呼吸和出汗也会促使人体

失去水分。病人的呕吐和腹泻更会增加水分丧失。必须不

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通过饮水和食用含水食

品可以补充水分。


如何维持体液平衡?  


为了使水分消耗降至最低程序,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 多休息,少活动。

□ 不要抽烟。

□ 呆在荫凉场所。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 不要躺在热腾腾的地面上。

□ 不要饮食或尽可能少进食。如果身体得不到水
  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
  会加速脱水。脂肪很难消化,需要大量水分。

□ 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 不要谈话--不要用嘴呼吸。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寻找水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寻找水源首选之

地是山谷底部地区。如果谷底见不着明显的溪流或积水池

,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试着向下挖很可能植被之下

就有水源。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

其是沙石地带。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

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

大的海水层上。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在

悬崖入海处应注意生长茂盛的植物,包括羊齿类和苔藓类

植物。在岩石的断层间你很可能会发现湿地或泉眼。


  如果找不着淡水,通过咸水蒸馏也可得到(见本篇“

日光蒸馏器和蒸馏”部分)。


警告:

对于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周围出现

动物残骨的地方的其他水源要保持警惕,这些水源可能已

被靠近地表的化学物质污染。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

性的。池塘里的水总要煮沸才能饮用。沙漠地区会有一些

无活水源头的死湖;它们逐渐形成盐湖。盐湖里的水只有

经过蒸馏才能饮用。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露的收集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工业化国家中出现的会增加土壤污染的酸雨外,

各个地方雨水几乎都能饮用,你所做的仅不过是收集而已

。尽可能选取大面积的集水区,利用各种可能的容器收集




  在地面上挖个洞,四周用粘土围住很大一块地方,可

以有效地收集雨水,但要防止洞里的水渗走。如果没有防

渗的薄片材料,金属材料或者帆布材料都可很好防渗。如

果对水的安全性有所怀疑可以在饮用前烧开。


  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当它凝结

在金属体上时,可以揩抹下来或者直接舐吸。


  你可用衣服浸透水,然后再拧出来。一种方式是将干

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以将水拧出

来或者吮吸。


  切记:

可以控制少流汗,但不要限定饮水。如果必须

限量就小口吸饮。在长时间缺水后,一旦发现了水源,千

万不可豪饮,开始也应吸饮。大量豪饮猛灌会导致脱水者

呕吐,造成大量宝贵体液的丧失。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需要--水--动物找水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哺乳动物□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定期补水。草食性动物通常永不会

离水源太远--尽管有些种类为了避开旱季可能会长途迁

徙上千公里--因为它们早晚都需饮水。留意跟踪动物的

足迹经常会找到水源;下山时可以跟随其后。肉食性动物

饮水一次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它们可以在捕食其他动物时

获取水分。所以哪里出现肉食性动物,并不一定在附近就

有水源。


□鸟类□


  谷食性鸟类,如雀类和鸽类,是不会远离水源的,它

们也早晚饮水。当它们径直低飞时,那一定是渴求水源。

饮足水后它们会停在那里,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经常性

歇息。密切留意它们的飞行方向,可能会找到水。


  水鸟即便不停下来吃喝也能坚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

它们的出现也不一定预示周围就有水。隼、鹰以及其它肉

食性鸟类能从捕获物中得到水分,所以也不能作为有水的

信号。


□爬行类□


  它们不是水源指示者。爬行类动物可以吮吸露水,也

可从捕获的小动物中获取水分,从而即便无水也能生存很

长时间。


□昆虫类□


  昆虫是很不错的水源指示者。尤其是蜜蜂:它们通常

远离蜂巢或蜂房至多不超过6500米。但是饮水时间没

有规律。蚂蚁也离不开水,一队向着一颗树行军的蚁群很

可能是去地下蓄水池饮水。这样的蓄水之地即便在不毛之

地也有可能找到。大多数昆虫会在水源半径90米范围内

不停地飞行,尤其那种飞行时露出明晃晃绿身体的欧洲石

蜂。


□人类踪迹□


  人的脚印常能带你导向一口井或水坑。为了减少蒸发

,它们上面可能会覆盖着灌木或石板。用后应重新盖好。
高龄儿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需要--水--凝结水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植物根部可从地下吸收水分。有的树木根部可延伸到

地下15米或更深处获得水分。个人就是费力也挖不了那

么深。当然,你也不必如此,可以让树来帮你。在一段树

木的嫩枝叶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袋内产生凝结水。





  挑选健壮、枝叶浓密的嫩枝条。袋口朝下,袋的一角

靠下,以便收集凝结水。





  将一聚乙烯薄膜覆在任一生长良好的植株上就可以收

集到水分。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上升与薄膜接触时遇

冷,会凝结成水滴。如左下图,将薄膜顶端收口并悬吊起

来,或者用有弹性的垫棍支撑起来。凝结的水珠中。应让

之沿着薄膜内壁流入底部收集皿中。不要让树叶触动薄膜

,否则会碰掉凝结的水珠。





  甚至将刚砍断的新鲜植物枝叶放在大塑料里,温度升

高时,也会产生凝结水。用干净的石块垫在枝叶下面,以

方便凝结水的收集。用石块使袋子绷紧,弹性垫棍支撑袋

顶,这样以免枝叶触及袋面。塑料袋应微微倾斜使里面的

凝结水珠顺着壁滑至收集点。当枝叶变蔫不再有很强蒸腾

作用时,小心地再换上一批新鲜枝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03 |显示全部楼层

水--日光蒸馏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日光蒸馏器□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

部中央放一收集皿,如图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条

。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

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条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

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

地区。塑料条比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水汽凝结非常明显

。此类蒸馏器在24小时内至少能收集1品脱(55毫升

水)。


  这类蒸馏器还有陷阱的功能。塑料条能吸引昆虫和小

蛇,它们会沿塑料条滑到弧形的底部,在蠕动时掉进收集

皿中。


  日光蒸馏器也可用于从有毒或污染水中收集蒸腾凝结

水。





  塑料条中央部分吊一石块确保塑料条呈弧形,以便水

滴能顺条滑至中央底部并落入收集皿中(如上图)。塑料

条的两端也用石块压住。将收集皿固定,以免掉入陷阱的

生物打翻它。


  如果可能,用一虹吸管将收集皿里的水引入更低位置

的容器里(如图a)。这样就可不断地取水了。


警告:无论何时也不要饮用海水和尿液,但是,通过

蒸馏,两者都可用来产生可饮用水--海水的残余物同时

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盐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冰雪化水□


  溶冰比熔雪容易--只需较少热能,可以更快更多地

化出水来;同样的热能,前者能产生双倍的水量。如果只

能用雪,应先熔化小块的雪在罐子里,然后逐渐加多,一

次性放入大量雪块的弊端在于,底部雪先融化成的水会被

上部的雪浸吸,这样会产生中空,不利于进一步传热甚至

会把锅烧坏。


□海上冰块化水□


  海上的冰块含盐高--化成水也无法饮用,除非年代

很古老的冰,含盐量较少。年代越近的冰块,含盐量也就

越高,这些冰轮廓粗糙,一般呈乳白色。古老的冰块由于

气候交替的影响,边缘会不那么光滑,一般呈天蓝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ileswei2006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水--取水植物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根部取水※


  在澳大利亚,水树、沙漠橡和血木的根部都靠近地表

,很容易挖出来。将树根砍成约30厘米一节,剥去根底

皮,吮吸汁液,或者直接刮到树根髓部,挤出树汁。


  除非你曾看过经验丰富者的演示,你很难找着那些最

有价值的沙漠橡树根。澳洲土著人能确认一种长在类似球

状球根上的细小嫩须,它可以救命。但除非确知如何能找

到,否则不要瞎费力气。


※棕榈类※


  扁形棕榈、椰子树和夏柏榈都含有富含糖分的树汁,

相当可口。先弯曲花茎至顶端砍断。这份浓稠汁液流出之

后,可以在24小时内重新恢复。努力做到每天能收集一

夸脱体积的汁液。夏柏榈的嫩枝从基部长出,所以你可以

从地面水平开始。对于其它种来说,你可能必须爬到枝叶

茂盛的树干上部才够得着开花的枝茎。


  椰子汁富含水分,但成熟椰子中的果汁有很明显的轻

泻功能;饮用过多会引起腹泻,从而失去更多的水分。


※仙人掌类※


  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蕴含丰富水分。但并非

所有种类的汁液都可安全饮用--西夸茹是生长于亚利桑

那的一种巨型多指仙人掌,汁液毒性很强。注意避开仙人

掌刺。一旦弄上皮肤,很难去除,尤其是那些纤如毛发的

棘刺,更会疼痛难忍并会引起化脓感染。


  啤酒仙人常(见“食物”篇中的“沙漠植物”)能高

至120厘米,生长于美国南部至南美洲一带。需要费相

当的力气,才能切开它那粗糙多刺的外皮。最好的方法是

从顶端向下切开,将茎皮剥去,内部切皮片状,取出吮吸

。或者将茎髓捣碎。吸取汁液。有些种类的汁液会无色无

味,有些种则难以下咽。一般来说,高100厘米的筒仙

人掌能产一升乳汁液。与通常乳汁植物都有毒不同,这类

仙人掌是个例外。





  分布于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州地区的多指仙人掌晴

人巨,高达5米,富含大量汁液--但是有毒。可以将汁

液收集,经日光蒸馏器蒸发冷凝,在冷夜里重新凝结,得

得可饮用水。


  仙人掌属植物--多汁梨果或隐花果类,具大型耳状

赘疣,产卵形浆果,成熟时转变成红色或金黄色。它们的

棘刺较大,易于去除。果实和赘疣都饱含汁液。


※动物中取水※


  动物的眼眶里贮含水,通过吮吸就可得到。


  所有鱼类,体内都有可饮的流汁。尤其是大鱼,沿鱼

刺延伸,贮有许多新鲜流汁。将鱼解剖并取出内脏,保留

脂肪并除去骨架。小心不使鱼体内的流汁流走,你可以直

接饮用它们。


  除非你非常缺水,要留心不去吸吮鱼肉部分的浆汁,

因为它们富含蛋白,消化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分。


  沙漠动物也可成为流汁的来源。在澳洲西北部地区的

旱季里,当地人经常挖开干粘土层,寻找沙漠青蛙。这些

蛙通常在旱季钻入土层夏眠以求生存。蛙体内贮有水分,

可以榨取饮用。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可以根据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俺会按需所求贴出来,不用按顺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21 2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ger_Karen 于 2008-11-21 20:11 发表
大家可以根据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俺会按需所求贴出来,不用按顺序。


面对凶恶的狗熊袭击,如何自救先?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书中还真没特别指出过,俺的常识就是,1 爬树,2 装死。(paopaobing(14))

发表于 2008-11-21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装死可以减少熊攻击人的兴奋程度,但也有相当大的危险。另外,熊是会爬树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指旁边的人说:“他比我胖。”:o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1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提是,那熊是你扮演的。。

发表于 2008-11-22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用,加分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2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谢支持,还没贴完呢,欢迎继续关注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猎物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尽可能不浪费猎物的每一部分资源。预处理工作做得

好,会担供最大限度的食物来源。你也可以充分利用不能

食用的其他部分。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放血:如果肉要贮存,该步骤是必需的。放血后的

瘦肉味道更加鲜美。


  □剥皮:皮革可制作衣物,也可在建棚时挡风避雨。

(猪类不需剥皮,因为其皮下的脂肪层很有价值。鸟类则

需拔毛,通常无需剥皮。)


  □开膛:除去内脏及杂碎。


  □解肉:从关节处切断,把肉分解成大小合适的条块

,以便于随后用各种方法烹烧。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11 |显示全部楼层

预处理猎物--放血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浪费了动物血液,其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

盐分。这些正是求生者急需的东西。牛血是许多非洲牧人

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人族土著通过饮用敌人的鲜血来

增加力量、改善健康状况。动物血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引

起的眩晕症。





  将猎物头朝下悬挂能放出更多的血液。用绳绑住猎物

腿部肘关节(注意不是踝部--这样易滑落),吊在树丫

或自构建的支架上。地面上放置容器以便收集血液。


  需要一些结实的木料来构建支架。支架的两端相互交

叉,牢牢捆紧,并固定于地面,支架上架有一横木,用来

悬挂猎物。


  割开猎物颈部的主静脉或颈动脉以便放血。悬挂着的

猎物颈静脉与颈动脉都很明显,易于找到。切口位于耳后

根部,同时要刺断颈两侧的颈静脉。可可开口更低一些,

在主动脉弓分支前割开,形成“V”字形切口。如果没有

匕首之类的刀,选择后一种方式较好。还可将颈部及喉咙

断开,但这样做可能会同时割断食道,使得胃部食物倒出

来,污染收集的血液。不过如果刀锋前端不是很锋利,也

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了。


  对于猪类猎物放血尤其重要。猪肉组织里有高含量的

水分和脂肪,血液若留在组织中,会加速新鲜肉的腐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猎物--剥皮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动物体温尚未降下来之前,剥皮还是很容易的,放

完血后即可进行。首先要除去可能会腐败肉类的味腺。同

样的原因,除去雄性动物的睾丸也是明智之举。紧贴皮下

部位开口小心剥皮,按图示的切割线下刀,关键步骤如下







  1、后腿膝关节上部洞环线切开皮肤,留意不要切断

了绑绳。


  2、在前腿相应位置也切开环线。


  3、沿后腿内侧向下切开,至两腿分叉处,小心沿生

殖器周围切一环线。


  4、沿腹中线向下切开至颈部。留意刀锋不要伸入过

多,以免切破胃部或其他内脏器官--用手扒开皮肤,插

入两指,刀尖紧贴两指,刀刃朝外,缓缓向下切开皮肤。


  5、沿图中虚线所示部位切开前腿内侧的皮肤。





  这种方法可以使你避免刀尖过度内送,切中内脏。手

指挑起皮肢,刀刃朝外,缓缓滑动,沿腹中线向下切,直

至颈部。


  勿需匆忙,别伤着自己。小心别弄坏了完整的兽皮,

这会为以后利用时带来方便。


  接下来,将兽皮从后腿部切口开始从鲜肉上撕开。尽

可能少用刀。将剥下的兽皮里朝外翻起,再使劲向下拽。


  后腿部兽皮剥离后,沿尾部周围切一环线(生殖器周

围已经切开)。当剥至背部时,可直接用手将皮与肉分开

。接下来剥前腿。这样你即会拥有一块完整的兽皮。当剥

至颈部时,喉部断口会不停地滴血,将头部狠狠扭曲,可

以阻断流血。兽皮上粘连的肌肉组织应随后切除。


◆一人独干◆


  悬挂大型猎物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如果仅有自己一

人,也可在地上完成剥皮和解肉的过程。为了阻止猎物卷

缩,可切下有蹄动物的四足垫在下面。


  猎物可以自然躺放。在地面挖个坑,以便放置收集血

液的容器。遵循同样的剖腹程序,然后先由一边剥至背部

脊骨处,展开兽皮后,将猎物翻过来,压在剥开的兽皮上

,再剥完另一半--这样可以避免鲜肉直接与地面接触。


◆小动物剥皮◆


  对兔类和其他小型动物可先从胃部以上切开小口(小

心别切破内脏),用手可以很容易将皮肤从肉上撕开。腿

与头部都砍断弃去。


  如果没有刀,可先折断猎物后腿,露出裂口后,用断

裂物的锐利边棱切开兽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猎物--开膛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剥皮后的猎物仍悬挂在支架上。剖开膛,除去肠管,

将有用的内脏分开。


  先向里挤压腹部,夹住腹中线上一块肌肉,用刀切一

道裂口,可容得下你伸进去两个指头。不要直接用刀刺入

肉中,这样会很容易刺破内脏。在手指牵引下,刀尖向外

向上将腹部切开直至肛门,向下切直至胸腔。用手阻住内

脏外滑。





  夹住腹中线上一块肌肉,用刀切开一道小口,能允许

伸入两指的宽度就可以了。如同剥皮法一样,在手指牵引

下,先向上,再向下,切开腹腔与胸腔(用手背阻止内脏

外滑)。


  开膛后,让内脏器官滑落出来,允许其向下悬吊着,

这样可以便你检查,除去肝脏和双肾。


  胸腔内脏器外面覆有胸膜,小型猎物的胸膜易被忽视

。切开胸膜,取出心脏、肺与气管。


  确认肛门部位已被清除干净--白天时间应该能看清

(大型动物可用手完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Unless + 3

查看全部评分

高龄儿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猎物--解肉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沿脊椎骨劈开成左右两半。各自在第十与第十一肋

骨间切成两截,这样分出了四大块。后块包括排骨肉、腰

部肉以及臀部和其他类型的上等肉;前块多筋,烹烧所需

时间较长。


  根据猎物类别和烹烧方法的差异,解肉的刀法也各有

差异。






□  
 1、腰部肉  最鲜嫩的肉--仅占总体积百
分之一,是贮存的首选品。

 2、上腰肉  比腰部肉稍稍次之,剥去指肪
后可以贮存。

 3、臀上肉  煎炒很适宜,只需稍加烹烧。
可切成条形,风干保存。

 4、臀下肉  多为腿上部肌肉,口感相对粗
糙,可加以焖烧,或切成小块
沸煮。

 5、顶臀肉  后腿前上部肌肉。烹烧方法同
臀下肉。

 6、最佳臀部肉  后腿外上部肌肉。烧熟后极香。

 7、后肋腹肉  腹部肉,适于焙蒸和煨炖。

 8、腿肉  口感粗糙,肌腱很多,切成小
块加以煨炖。

 9、肋腹肉  腹部肌肉向前的延伸。适于煨
炖相当长时间,才会煮烂至口
感鲜嫩。

10、胸部肉  烹烧方法同上。

11、前腿肉  最好切成小块煨炖。

12、颈部
□  
13、颈肉  煨炖很不错。肌腱组织比腿肉
少。慢慢烹烧。

14、颈后肉  比较鲜嫩,通常切成块煨炖。

15-18、肋条肉  适于烧烤,也可慢慢烹烧。




◆悬挂贮存◆


  内脏杂碎应尽快食用,剩下的肉可以悬挂保存。常温

下可以悬放两至三天。气候炎热时,最好腌制保存,或者

直接烹烧成熟肉。


  杀死动物后,尸体肌肉中会释放酸类物质,坏肌纤维

,使肉变得松软。存放时间越长,肉会越松软变嫩,易切

割,口感甚佳--前提是尚未腐坏,同时还能杀死肉中有

害寄生菌。必须将鲜肉与各类飞虫隔开:如果它们在肉上

产卵,肉会加速腐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龄儿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3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期预告:识别一些有毒和无毒的蘑菇。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1-24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期的题目好吓人的说~

发表于 2008-11-25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nle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nle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孔武 于 2008-11-24 23:51 发表
这期的题目好吓人的说~


G'day Mate!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6 17: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孔武 于 2008-11-24 23:51 发表
这期的题目好吓人的说~


生存就是残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alex1031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高龄儿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1-26 17: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现在越来越佩服虎妞了。如果万一虎妞不幸碰到歹徒(乌鸦嘴,呸呸呸哈),歹徒肯定不会得逞,说不定还烙下后遗症的说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08-11-26 17: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10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10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21 請問有沒有電子版供下載?

我比較關心第二章、第六章至第十一章的内容:si89 謝謝:)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6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久以前在网上下载的,你再上网搜搜,实在找不到我这里慢慢贴!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26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车辆求生

此文章由 Tiger_Ka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_Ka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行车途中车刹失灵,应立即换挡并启用手刹。必

须同时做到几件事:脚从加油踏板上抬起,打开警示灯,

快速摇动脚刹(它可能仍连着),换低挡,手刹车制动。

不要猛拉手刹,由轻缓逐渐用力,直至停车。


  如果来不及做完以上整套动作,可以先从加油踏板上

抬脚,再换低挡,抓手刹制动。除非确信车辆不会失去控

制,否则不要用全力。小心驶离车道,将车停在你能走离

公路的地方,最好是边坡,或者松软的上坡。


  如果车速始终无法控制,比如遇到了下坡,为了减速

可以不断冲撞路边的护栏或护墙。还可利用前面的车辆帮

你停车--在距离许可的条件下靠近它。使用警示灯、按

喇叭、闪亮前灯等手段使前面的司机接收到你的求助信号

--你处于可能会导致相撞的车道上,需要帮助。


□撞车□


  如果撞车已势在必然,保持冷静,掌握好方向盘以便

尽可能将自己及他人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为了减速可以

试着冲向能够阻速的障碍物。较软的篱笆比墙好,灌木丛

比参天大树要好。它们可使你逐渐减速直至停车。撞墙和

树都很可能是致命的,尽管它们可以使你猛然停车。


  安全带(在许多国家开车必须系上安全带)将阻止你

在紧急刹车时冲向挡风玻璃。没系安全带最好不要试图硬

撑着去对抗冲撞。极少情况下这样会管用,很可能比顺其

自然受伤更严重,因为减速冲撞更突然。在栽向冲撞点的

瞬间应尽可能早地远离方向盘,双臂夹胸、手抱头。这似

乎很难做到,但必须记住,撞车时,方向盘会高速撞向你

的胸膛。后排乘客也应同样双臂夹胸手抱头部并向后躺,

以避开前排的靠背。


□跳车□


  除非车辆即将冲出悬崖,在车上必死无疑,否则不要

随便企图从急驶的车辆中跳下。跳车前做好必要的准备:

打开车门,脱开安全带,身体抱成团--头部紧贴胸前,

脚膝并紧,肘部紧贴于胸侧,双手捂住耳部,腰部弯曲,

从车上出。可以顺势动,不要与地面硬抗。
高龄儿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