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融危机以来,负面的坏消息不断的见诸于报端,其实我一开始的心境完全是以一个“局外人”来看这件事,好像这些事情只是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我只是一个看(watch)新闻的人而已。
我想可能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吧。。。
但是上个星期我们公司裁员的事情,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也以非常近的距离来体验了现实的残酷,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个星期五,我到公司的另外一个堆场检验集装箱,下午才回来。结果回到公司,看到上上下下同事们的脸色都很难看,从办公室的到铲车司机,个个表情怪怪。我就问了一个焊工,结果他就说了一句话,everyone sucks,我吓得不轻啊。。。
回到办公室坐定,一个车间里的工人从会议室出来,和我握了下手,就下楼了。
然后我两个徒弟中的一个Dan也被叫了进去,Dan原来是车间里的焊工,是个本地白人,人挺好的,后来跟着我学如何检验集装箱写估价单,再后来被老板挑出来做了我们公司卖二手箱的Sale。5分钟他出来和我握手说再见也走了。。。结果这个下午一个小时里,我们堆场裁了4个人,一个gate-house的coordinator,一个sale,两个工人。要知道我们公司两个堆场人加起来也不过20来号人而已啊!!!
老板一个接着一个,自己去车间和外场和没被裁员的人单独谈话,我有幸是最后一个,在我的座位上谈的。他的第一句话就是,Patrick你不要担心,我保证你是我们公司最后一个被裁的人!!!呵呵,听上去有些怪怪,在那样的气氛下,我也不知道到底他是在安慰我呢还是在说反话。
反正他说了一大堆,大意是:
1. 我们公司经营没问题!
内陆公路和铁路用的特种集装箱生意大好,我们还来不及做(这个是事实,我们一直非常忙,我现在白天基本上就忙到也不能上来灌水了)。
2. 我们的银行有问题!我们公司在年初上马的新项目(买新堆场建罐式集装箱的清洗,法定维护和修理,占用了大量的资金,结果变成了我们有一大堆“资产”但是现金寥寥,虽然我们的新项目已经开始运作,钱也在进来,但是在目前阶段远远抵不上支出。原来没什么很大的问题,银行还是能够有商业上的贷款来支撑公司日常的运作。但是金融风暴以后,这些被用来担保贷款的“资产”在银行看来已经不是“钱”的一种了,银行只认可现金,只有公司帐户有超过一定数量的现金银行才认为你是“正常的”公司,所以我们被银行警告要立刻改善现金流的问题。
3.老板家族早上开会,提出的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在4-5个月里把开支降低30%,这样就能够有足够多的现金重新取得银行的“欢心”。其中具体的立刻裁减4个人,所有的工人和焊工全部都变成subcontracting,降低他们的时薪15%。
4.最后,要求我们这些“幸存者”要紧紧地“团结”在老板周围,工作要更努力才行。
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的工作量会更大,因为人少了。所以我又“升官了”了,挂了一堆头衔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不过这个年头,没被裁没被减薪我已经够幸运的了,还能要求更多吗?
好了,故事说完了,谈谈感想。
我入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裁员的事情,更多的经验都是在如何在公司政治斗争中生存下来。在中国的时候,我知道在所谓的大公司里有两类人,一种是“蚂蚁”,还有一种“甲虫”,他们平时都在地上爬,但是当“巨人们打架的时候,蚂蚁因为太小,被踩一脚可能还在”缝隙“里幸存,而”甲虫“往往就倒霉了,因为背太高,个子相对较大,所以很容易被踩死。
可是来了澳洲,我再也没有干过大公司的工作,都是小公司+家族小作坊之类的,没有”甲虫“只有”蚂蚁“,公司政治简单了,但是私人老板就更无情了,作为”蚂蚁“的我更没了安全感了。
想想很多人都有房贷,突然没了工作(被动的接受),生活就会起了大变化。想想的确很令人害怕,尤其是对我这样的不再年轻本钱越来越少的人而言,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我的工作因为非常特殊,行业面又很狭小,来澳以后本身我就是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在职场里打拼,所以相对来说好混一些。里面最关键的是你在公司里的地位是不是”无可替代“的,这个在整体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是在公司里立足和生存的根本。
不过我也承认本质上任何人在一个公司都可以被替代,在老板眼里就是个”替代性“的大小和”替代“的先后顺序而已。所以有些时候也要靠运气的,不是技术能力强就一定有用。
最后再说些积极正面的话,我从来不是一个悲观的人,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工作,积极的态度就是我的信条。再坏的形势,工作不会没有,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工作,他们永远在那里,就看你是不是积极想去找,没有什么难关是我们不能渡过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