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选车日记(已更新,69楼已上图) (2012-4-17) duudu · 小孩学中文之我见 (2015-2-2) daniello
· 今天宝宝作了皮肤测试 (2006-12-19) 红袖 · 《年底税务知识分享(2) - 如何让你在两个月中拿超过11%的‘投资’回报》 (2008-6-10) Artco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72|回复: 15

<<我们不敢老>>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0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0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u017 于 2016-3-17 18:34 编辑

  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动荡年代长大,成为各种牺牲品。有着各种头衔,红小兵,红卫兵,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大集体工人或国营职工,下岗职工…,还有各种光荣,“造反有理”,“下乡光荣”,“晚婚晚育好”,“独生子女光荣”,“上山下乡好”,“知识青年光荣”,“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扫街,洗碗,喂猪都光荣”,不知提不提倡“下岗也光荣”。经历很多,知识很少。
       也许这些特殊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有一种使命感,不遗余力培养下一代,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有知识,有能力,建设我们的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希望孩子们过上好生活。
       就这样我们默默地付出,过着完全没有自我的生活。“女人能顶半边天”,所以女人付出的更多,即工作,又养家,又教育孩子。全力以赴的工作,呕心沥血的培养下一代,全身心的赡养老人……然而我们现在老了,可是肩上的担子没有几个真正卸下来的,我们不敢老。
        我们都有老人,在敬老孝老的路上,我们都有故事。记得我们的长辈,早就开始依赖子女,我们大多很小就做饭,做家务,带弟弟,带妹妹;成人以后被父母呼来唤去。他们是被解放,被政治的一代人,好像他们也不属于自己,更不懂得怎样培养子女,怎样爱子女,但养儿防老是懂得的,依赖儿女天经地义。在那政治加贫穷的年代,他们是怎样孝敬老人的,不敢恭维。好像“孝敬老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喊的响亮,养老敬老是天经地义的,可对于社会来说,却同“上山下乡光荣”、“独生子女光荣”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应该做什么!?我们的同辈人甚至成为了父母的专职保姆,有的不堪重负先白发人而去。
        现在我们同辈人已经老了,但是我们不敢老。我们的老人被我们孝敬得能活一百岁,我有个同学听到什么好偏方就弄来给父母,牛奶,鸡蛋好吃好喝自不必说了,什么冬虫夏草,什么蛋白粉,海参,牛初乳等等,可是自己没时间吃,虽然自己也六十岁了。上要孝敬老人,下要带孙子,工资低的还要继续打工,晚婚晚育的还在供养子女念研究生,念博士,出国留学,晚婚晚育的儿女还没结婚,还在操持着为儿女买房,攒钱结婚;很多人成了房奴,……,我们不敢老。
       确实我们的物质生活和过去不能比了,好了很多,不愁吃,不愁穿,生活也方便了,可是我们不敢老。
       所谓的想明白了,就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吃点饭,出去旅旅游,可是悲催的是,很多人为了给子女攒钱不能去,有的因为打工也出不去,有的出去了,因为还肩负着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带孙子的任务,只能匆忙出行,一路忐忑不安,完全没了旅游的心情,回来发几张照片,算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我也想开了,我也出去旅游了!殊不知,出去一趟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还着急回家。各种的放不下,我们没为自己活过,因为放不下,所以我们不敢老。
       老的不管,没人管!小的不管?靠幼儿园,靠学校?我不说,你懂的。恨不得上大学都自己带,多少孩子在大学期间堕落了!中国的教育怎么了!?真是各种不放心,无奈,痛心啊…所以孙辈的培养教育又落到了我们的肩膀上。我们的父母不会爱我们,可我们懂得怎么去爱我们的子女。因为我们的孩子也不容易,他们怀着父母的无限寄托,拼命在考试的路上挣扎,拼命在职场上挣扎,竞争成了这一代人的宿命,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另一方面他们要竞争。小小年纪,有的还未结婚就是房奴了,…更何况社会发展如此之迅速,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任落在了他们的肩上。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累,可是诸多无奈,他们已经上车了,中途是下不来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相信国家,相信孩子,前程一定美好。
      我们的独苗风尘仆仆的远走高飞了,我们不敢老,我们不能像我们的长辈那样也对孩子呼来唤去的,孩子们被挤到了发达国家的门口,他们看到了耀眼的光芒,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奔过去,我们怎么忍心把他们从亮处拉回到黑暗处呢!
      我们不敢老,我们寄托于各种养生,寄托于各种锻炼,寄托于榜样(各种不老的女神,键硕的老先生),各种聚会(老朋友,老同学经常聚一聚,权当“天伦之乐”了,相约互助养老,我已经看到报道了,有的已经实施了,一些老人找了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盖了房子一起生活。)我们互相鼓励,有病不找子女,找老朋友,老同学,群策群力。我们变得无比娇气,身体稍有不适,就尽快治疗,不敢吃这,不敢吃那,偏偏我们的食品又让人各种不放心,不是我们怕死,实在是没有依靠,更不能连累儿女,更何况,我们这个年龄大多还在发挥着余热,承担着重任,孝敬老;培养孙辈;挣钱养家……
      一路走来,我们实在不易,但愿我们有一个幸福晚年。
      中国梦,晚年幸福,然而仅仅是儿女能够给予的吗?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0 收起 理由
178078020 + 1 感谢分享
白雲山民 + 10 你太有才了
hzsunnyba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17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ng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ng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货真价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u017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3-17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monteawith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monteawith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人真的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u017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3-17 1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标题,还纳闷,为什么我们不敢老转贴?难道足迹规定了必须原创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u017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3-17 17: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0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0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6-3-17 18:32
看标题,还纳闷,为什么我们不敢老转贴?难道足迹规定了必须原创么? ...

改动了一下,应该好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好可爱啊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3-17 17: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rmerz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rmerz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开门,查水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u017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17 1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017 发表于 2016-3-17 18:37
改动了一下,应该好些....

我是开玩笑啦,你还真改啊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6-3-17 19: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0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0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6-3-17 19:36
我是开玩笑啦,你还真改啊

知道是玩笑,但确实容易误读。

发表于 2016-3-17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代人比较坎坷

发表于 2016-3-17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ar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ar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独生子女现在光想给父母养老都头大。
四个孩子养父母我觉得合适

发表于 2016-3-17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渔妇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渔妇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个帖子说,中国1950-1965年生人的,最乐观、坚忍。
这个帖子,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坚忍。
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过生活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18 06: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ao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ao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确实很丰富,积累了许多财富。

发表于 2016-3-19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cr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cr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此文有点奋老的感觉。正如一家不知一家事,一代也有一代的苦与乐。

发表于 2016-3-25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6-3-25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送上50年代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鼓励大家。

发表于 2016-3-25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家人33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家人33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不过还是应该放手孙子辈的让孩子们自己承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