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那一窝幸福壮大着的故事(现在进行时) (2008-11-7) 手指尖 · Time to Say Goodbye (2010-5-23) 微风细雨
· 我来说一说瓷砖。 (2010-10-21) ausslink · 图文说明屋顶维修 (2008-1-28) chinar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029|回复: 9

[NSW] -------------转---------------那些被误解的名句,你造吗?-----------可怜的孔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jrlisa 于 2015-12-28 17:47 编辑

那些被误解的名句,你造吗?

http://xibei.ifeng.com/news/zong ... /25/3339624_0.shtml


中国汉语言文化历经了千年的发展积淀,博大精深。其中一些经典名句、成语仍然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在这其中,有很多名句成语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断章取义,很多名言名句的意思早已被曲解,和原意大相径庭。而那些说过这些名言成语的人也算是受尽千夫所指了,那么都有哪些被曲解了的名句成语呢?

孔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句话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了“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者们的代言,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侮辱,其实这种解读是严重错误的,完全去接了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思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原文原本是这样的: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奸以为直者。“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矣,其终也已。”

联系全文不难发现,现如今的解释是根本无法与之衔接的。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孔子说:“只有你这样的人啊(指子贡)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了。相近了会看你不顺眼,远离了又会埋怨你。”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孔子研究院指导下于2005年9月出版的《论语新译》一书,对此有全面考证,发现《论语》中收入孔子所说18个“女”字都是通假字,通“汝”意为“你”,都是代词,不是名词,指代说话者的另一方。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话如今已经演变为情侣之间许诺彼此相爱一生,永不分离,永不背弃的一句话。虽然看似浪漫,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解读是完全错误的。

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如果直译应是这样的意思:“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表达了战士之间同生共死的深厚感情。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动容。戍边的战士们通过互相鼓励,互相倾诉的情景。
---------------------------

愚不可及

现多为愚蠢之意,但原意却是装傻充愣的意思。

诗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原话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这滑头,国家有道时丫就展露智慧,国家无道时丫就装傻充愣。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孔子的意思是: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类似于这样的误读还有很多,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体社会对名言古句及成语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是曲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普及和传承,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为那些被打入“冤狱”的传统文化“拨乱反正”,从意识上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会,才能更好的做到传承发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8 1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jrlisa 于 2015-12-28 17:49 编辑

为什么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论语·阳货》里记载孔子曾经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就这句话来看,孔子认为女人和小人都犯同一类毛病,那就是和她/他走的近乎,就没有规矩;疏远她/他就抱怨个不休!所以在孔圣人眼里,女人和小人都十分难与相处!



为什么会是这样?

有人认为这是人们的误解!孔子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孔子说过上面的话,那里面的“女子”并不是指性别,其中的“女”应该为其通假字“汝”,即“你”的意思。



为什么会是这样?

孔子时代“女”和“汝”混用?



“你”从哪里来?



甲骨文中首现“女”,到春秋时代大量使用“女”代指“你”,此时也有用“汝”代指“你”,但比较不常见;到了战国时期,“女”和“汝” 都被用于代指“你”,使用频度基本相当,此时“尔”字也悄悄地被用于代指“你”,但不常见;到了汉朝、南北朝时期,大部分用“汝”代指“你”,用“女”代指“你”变得不再时髦!从南北朝的北周开始,“你”字出现,并逐渐替换“汝”。五四运动之后,“汝”字则基本废弃不用,而出现了“您”,现在“你”和“您”混用,并且很多人倾向使用“您”代指“你”。



因此,从“女”到“汝”再到“你”和" 您”这样一路走来,慢慢地有用“您”取代第二人称的趋势。



因此,即使孔子真的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那么,其中的“女子”则应该为“你”,而不是指女人。



即:唯有你和小人一样难于相处!和你们走得近乎了,就一点礼数也不讲,和你们疏远了,你们又抱怨个不停!



这话是对谁说的?



《论语-阳货(阳虎)》里有这么一段: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接着上面一段,孔子脱口而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上面子贡问的“君子亦有恶乎?”应该是向“夫子”请教“君子”的品性,而不是指“孔子”本人。所以孔子就这个“君子”之品性回答了子贡的询问!接着孔子反问子贡:“赐也亦有恶乎?”,于是子贡就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和孔子进行了汇报。

但为什么紧接着孔子就来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难道是训斥子贡?



为什么要训斥子贡?这种解释似乎于理不通!子贡不是很受孔子喜爱么?孔子曾经赞许子贡为“瑚琏之器”。



因此,我们不认为孔子会无缘无故地训斥他的爱徒子贡!

难道这是在训斥“阳虎”?



阳虎何许人也?

这里的阳虎即阳货也。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从上段文字的描述来推测,孔子很不愿意见阳货,但由于接受了他的一只烤乳猪,出于礼貌,就选择人家不在家的时候去回访,偏偏与到偏偏,在路上遇到...



由于《论语阳虎》都是一段段的文字,很难完全排除::“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里的“女子”不是指的“女人”。



这成了一个不解的迷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8980-698914.html

发表于 2015-12-28 17: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r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r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阳虎是当时鲁国执政的家奴,相当于大管家的地位,孔子有一次仗着自己是没落贵族的身份上人家家里蹭饭,被这个阳虎给轰出去了,由此结怨,后来阳虎事实上成了鲁国的宰相,地位更由不得孔老二实施报复,所以孔子就不跟阳虎朝面。

发表于 2016-1-2 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把女子解释成汝子根本解释不通嘛

其实这就是孔子的一句过激的话,是出于一时所激还是固有的偏见就不得而知了



发表于 2016-1-2 1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就是感慨“ 女生难相处” 这么一个个人感受,其实就是现在的很多直男癌也这么抱怨,不是吗?
不用担心他连母亲也一块骂了,这个“女子 ”里不会包括他妈,古籍里说“女子”没有指母亲大人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母亲属于“父母”这一高阶层, 而非男女之分的低阶层。
您可能怀疑了:逻辑呢?
不好意思,我国古人的逻辑不强,也不是线性逻辑。
孔子的意思很简单,他在上文辨别了各种好的品行和不好的品行,这里批评的是令他这个君子感到难以相处的人和事,他老人家显然不太善于应对女人咯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1-2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拨乱反正,就交给学术界了吧。新移民父母需要清晰的答案简单的语言,然后传递给下一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2 1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看过,
还有 “以德报怨 ”,其实孔子的观点是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还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zjrlisa + 8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3 0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春来草自青 发表于 2016-1-2 17:55
他就是感慨“ 女生难相处” 这么一个个人感受,其实就是现在的很多直男癌也这么抱怨,不是吗?
不用担心他 ...

就是嘛,孔子又不是神,说“错”一句话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何况“红颜祸水”是古今中外的“共识”,孔子不过比喻一句,不符合现代人思想意境而已,作为学术争议可以,但实在没必要百般另解。这句话孔子的重点确实是在后面两句,前面那句女人小人之比被后人利用也没法子,实在是人自己就有这种想法,不过借了孔老先生的名更加理直气壮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3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16-1-2 18:40
以前看过,
还有 “以德报怨 ”,其实孔子的观点是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还有  ...

打错字了。是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3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笨鸟飞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笨鸟飞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里的原话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而不是泛指天下所有的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