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ooper 在 2005-10-13 01:45 AM 发表:
因为取样率的问题,如果是歌曲节奏变化非常快,意思就是这个歌曲的波形幅度变化非常剧烈,那么取样率比较低就会造成一些节奏信息的丢失,所以有些软件在波形比较平缓的时候降低取样率,而在高音区提高取样率,来减 ...
1。节奏变化引起的bit rate变化并不大,因为再快也快不过sampling rate. 音量的变化更是无关紧要。真正有影响的是混音的复杂程度,比如说交响乐团演奏时小提琴独奏和多种乐器大合奏的对比,小提琴拉得再急,所需要的bit rate也没多少,但每多一样乐器,就要有相应的数字表达,bit rate也会迅速增大。
2。vbr不是用来减少音乐信息丢失的,而是在保证不失真的情况下尽量减小mp3文件的尺寸。如上所述,如果一首mp3使用恒定的bitrate,那么这个bitrate就必须等于或高于歌曲中任何部分可能需要的bitrate,造成在小提琴独奏时的bitrate必须和二十件乐器合奏时的bitrate相同,从而导致巨大的浪费。如果采用vbr,则在没有必要的时候降低bitrate,在需要的时候增加bitrate,既保证了音乐的质量,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3。采样率在同一首mp3里面是不会变的。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根据傅立叶变换,采样率要高于最高频率两倍才能保证不丢失信号,这是为什么高质量的mp3的采样率在44000。降低采样率到小于40000会导致音乐细节的丢失,但在文件尺寸限制严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提高采样率到高于44000没有任何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