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这一季的金黄 -自制南瓜饼 (2005-6-7) leeshine · 上几款貌美又好吃的中式点心, 早餐餐桌不再单调,附菜谱。 (2014-5-18) fvalor
· Lanshan: 好吃又养眼-Cranberry Walnut Muffin 蔓越莓核桃松饼 (2012-10-28) lanshan · 宠物秀-我家帅哥-长耳 (2007-4-18) 笨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700|回复: 7

一寸江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兵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7-20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7-21 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韬光养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韬光养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打到帝国主义,收复失地。。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7-21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今天没事了, 来听我讲故事?

发表于 2008-7-21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抗日战争,重庆时期,国民政府动员当时在校读书的知识青年入伍,提出的口号。当时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入伍的,国民政府使用这些素质较高的兵源,组织了一些使用美式装备的主力部队,比如当时出国作战的远征军,新一军基本都是这些兵员。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7-21 0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谢楼上注解。

抗战胜利63周年就快到了, 希望国人不要忘记这些殉国的将军们。
国军抗战阵亡将领名单

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
郝梦龄 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王甲本 中将
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佟麟阁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
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
庞汉木贞 中将
秦 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
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
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
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
杨家骝 少将
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
马玉仁 中将
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
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
王竣 中将  
梁希贤 少将
陈文木已 少将
寸性奇 中将  
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
石作衡 中将
赖传湘 中将
李翰卿 中将
朱世勤 中将
戴安澜 中将
王风山 少将
胡义宾 少将
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
许国璋 中将
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
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香复 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
尉迟凤岗 少将
吴国璋少将
庞泰峰 少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
毛岱钧 少将
胡文臣 少将  
赵渭冰 少将
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 少将
林英灿 少将
郑做民 中将  
张 敬 少将
刘世焱 少将  
朱实夫 少将
吕旋蒙 少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7-21 00:31 |显示全部楼层

左权——抗战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左权——抗战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2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左权(1906-1942),湖南醴陵人。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抗战中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1924年,左权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 月到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 国后到中央苏区。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先后参与指挥了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黄崖洞保卫战等,为我军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8年4月,日寇纠集4万多人,分九路围攻八路军主力,妄图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左权按照总部统一部署,将我军主力迅速调集武乡,以急袭手段,打击敌人之主要一路。16日拂晓,在长乐村的沙石滩上,八路军以猛虎下山之势,把敌人切为数段,血战一天,全歼敌人。此战共消灭敌军4000多人,收复了辽县、黎城等18座县城,使上百万群众从敌人的残暴统治下解放出来。

日寇在屡次遭受我军打击后,不甘失败,于1942年5月,在晋东南周围又调集了3万多兵力,发动了空前残酷的 “铁壁合围”大“扫荡”,并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辽县麻田进犯。25日,为了掩护后方机关的同志们跳出包围圈,左权率部坚持指挥战斗,自己直到最后才开始突围。当队伍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他身前爆炸,左权不幸英勇牺牲。

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举国同哀。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颁发《关于追悼左权同志的决定》,号召全军将士继承左权遗志,坚持华北敌后更加艰苦的斗争,直到抗战最后胜利。太行人民把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并谱写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左权将军之歌》,以永远怀念这位把热血洒在这块土地上的英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7-21 19:44 |显示全部楼层

左权的烈死与子虚乌有的“托派”嫌疑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散 木


一、左权之死

1942年5月25日,抗战中的八路军首长、人称“朱彭左”之一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山西辽县(后易名为左权县)麻田与日军激战突围时不幸遭炮击,壮烈殉国。

左权是八年抗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级别的将领,他的英名永世长存。然而,仔细推敲左权的烈死,似乎有些蹊跷。他的战友回忆:左权是在部队突围中牺牲的,他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一再叮嘱战友卧倒,自己却依然继续前进,旁边也没有一个卫兵,结果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事后,彭德怀也不解地发问:当时日军向麻田十字岭我方发射了3枚炮弹,作为训练有素的高级指挥官,左权应该完全能辨别出炮弹飞行的角度和声音,但是他没有躲避。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让左权不惜以自己的死来予以说明?或许,他至死都不能忘却久积在心中的一桩不平之事,他为之抑郁和愤懑已久,但那一片笼罩在头上的阴云始终盘旋不去,使他终不能瞑目。

左权在牺牲之前的1941年11月,有一封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申诉书,那是他流着泪写的,信中倾诉了那后来令他决然以死相向的不平。他说:


我在1932 年曾受过党的留党察看一次,那是因为在肃反当中被反革命托派的陷害及调闽工作时遗落托陈取消派文件一件,那文件是希林锋从外面带来后(他从施简箱中拿出) 为不使反革命文件传播故而收藏。但不久我就和项英同志去江西了,该文件竟不知落到哪里去了。直到现在虽不断回忆,总没有证明回来。这是个错误,也是个疏忽,愿受应有的处分。唯被托派陷害一事,痛感为我党的生活中最大的耻辱,实不甘心。但当时中央书记处他们未发觉,虽是曾一再向党声明,亦无法为党相信,故不能不忍受党对我的处罚决定,在工作中斗争去表白自己。迄今已经10年了,不白之冤仍未洗去,我实无时不处于极端的痛苦过程之中。回溯我1925年2月在广州入党,那年冬即赴莫斯科。1930年6月回国,同年9月入苏区,直到现在已将近17年了。在这过程中,我未离党一步,一贯受党的教育与培养,在党内生活做党内工作。其中没有犯过有损于党的过失,也没有在任何斗争情况下动摇过,也没有消极,我一切为党工作,为党的路线斗争,虽由于我之能力低微,无所建树,在工作中还是有不少的弱点。但自问对党是真实的,对工作是负责的积极的——总以为真金不怕火炼,党有工作给我做,在斗争中表白这不白之冤,自有水落石出之一日来安慰自己。现在我觉得不应该再忍受下去了,故向党提出要求,请将我的问题作结论,洗涤这一不白之冤,取消对我留党察看的处分。我再以布尔什维克的真诚坦白向党声明:我没有参加过小组织活动,我与反革命托派无论在政治上、组织上均无任何相同之点,无任何组织关系。我并且可以向党担保,我是一个好的中国共产党员,希中央讨论答复。(转引自《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卷(中)》第624页,长征出版社,2000年)

二、“托派”嫌疑的由来

左权的上书提及一个党内久已存在的“托派”的问题,它曾经伤及许多无辜的同志。

左权是当时八路军将领中不多的一位既有长期的革命阅历,又是“科班”出身的高级指挥官之一:大革命中他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不久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由周恩来和陈赓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此后投身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屡建功勋。1925年11月,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他和邓小平、傅钟等是第一期第七班的学员,这个班还有国民党的谷氏兄弟(谷正纲、谷正鼎)、邓文仪以及林柏生等。说来也巧,邓文仪正是左权的湖南醴陵同乡和中学同学(湖南醴陵人中以军事指挥著称的,是分属国共两党的程潜和左权),也是左权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左权还参与发起和领导军校内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斗争,而后者中的骨干正是邓文仪。也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两个人“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让左权始料未及的是,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他在不久后竟遭到自己同志无端的猜疑,以致成为他以后被党内居心叵测的小人别有用心地横加诬陷的口实。

那时的莫斯科正酝酿着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的大风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反对派”的斗争达到白热化,这又影响和反映到中国革命中来,左权后来的积困就是因为当时对苏共一些“反对派”有些好感而带来的。后来他回答组织上的审查时说:“那时我才20岁,年轻幼稚,一方面相信列宁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中央是正确的,一方面又对托洛茨基与拉狄克有过某些英雄主义的崇拜。我当时还说过托洛茨基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拉狄克是中国问题专家。但不久,等到托洛茨基反革命的原形日益暴露时,我那些崇拜观念也就自然消失了。在整个反托斗争中,我是站在党的方面的,并真诚地向党声明,在组织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党内斗争的严酷不是年轻的左权所能想像到的,不久他就被牵涉进“江浙同乡会”——一桩王明等人残酷打击自己的同志、树立宗派的“处女作”。

192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向忠发率团抵达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米夫和王明“恶人先告状”,“揭发”所谓“江浙同乡会”问题。毫无理论水平只有简单思维功能的向忠发不经调查,马上宣布“江浙同乡会”是反党组织,说左权是其成员。原因是左权与孙冶方两人关系密切,他们经常一同探讨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有时还在孙冶方那里约了俞秀松、董亦湘等小聚。恰好一次被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王长熙撞见,汇报给王明,王明又报告给米夫,添油加醋,无限上纲,被认定是中国托派嫌疑的小组织:结果,孙冶方等受到严重警告的处分,左权则受到“行为不检”的党内劝告的处分。这桩冤案,后来经苏共中央派科尔诺娃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等调查,才完全否定了。但余音袅袅,后来此事又被回到国内的王明等作为对异己分子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杀手锏。与左权相同处境的,还有俞秀松、王若飞等人。

三、戴“罪”屡建奇功

左权后来因此继遭恶意构陷,是他学成回国之后被派往苏区从事军事指挥工作的事了。1932年中央根据地开展肃反,闽西新12军1团政委刘梦槐向临时中央检举红15军军长左权指挥部队攻打汀州时,收藏过“托陈取消派”的文件。关于“文件”一事,后来左权上书中央时作了说明,应该说那只是一个误会,再严厉也不过是有所失误而已,但临时中央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沾上“托派”的嫌疑,左权被当即撤职,从前线调回后方接受审查。当时,临时中央负责左权问题审查的是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任弼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

左权申辩之后,临时中央认为有继续审查的必要,1933年遂又派项英组织左权问题专案组,由于彭德怀、王稼祥等出面主持公道,才未以反革命论处,只是给了一个留党察看8个月的处分。

此后左权因“托派”嫌疑不被重用,一腔豪情郁郁不得伸展。直到不久后国民党发动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前线急需将才,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果断起用左权,授以红1军团参谋长,左权这才吐了一口长气。他摆脱委屈和不悦的情绪,戴“罪”上前线,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后来红军进行长征,他协助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连续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继又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屡建奇功。

长征抵达陕北,原来红1军团长也是左权黄埔同学的林彪赴红军大学任校长,即由左权代理红1军团。继直罗镇战役后,他又指挥击溃胡宗南所部的山城堡一役,圆满完成了国共两党在抗战爆发前的最后一战。

如果左权是原来中共左倾中央路线所认为的“反革命”,会有这样的“反革命”么?

四、冤案——“托派’’即“汉奸”?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斯大林亲手炮制了两起冤案: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审理的所谓“托一季反苏联合总部”和所谓“托洛茨基反苏平行总部”之案(苏联30年代大清洗中三大案件之一,主谋被指为托洛茨基父子)。这两个案件的审理把“托派”称为是德、日情报机关的“侦探”,是意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匪帮”。于是,苏共党内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的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随即,共产国际通过决议 (《关于与法西斯主义的奸细——托洛茨基分子作斗争的决议》),指令下属各支部“开展有系统的斗争以反对法西斯走狗——托洛茨基主义”,并“根据事实的材料来说明托洛茨基分子——这些阶级敌人的走狗——所进行的侦探勾当与奸细活动”。在当时披露的所谓“根据事实的材料”中,有托洛茨基指示让予日本库页岛上的煤油、允许日本开金矿、“绝对不去阻碍日本去侵略中国”等。于是,逻辑上,与托洛茨基有联系的中国的“托派”就不能洗清其“汉奸”的罪名了。然而,这又与早就和“托振”划清了界线的左权有何相干呢?

且不说左权与中国的“托派”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把中国的”托振”和“汉奸”作必然联系也是莫名其妙的,虽然那也许是空穴来风。当时,托洛茨基等虽然表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但是却不支持以蒋介石国民党为首的抗日;中国的“托派”也就提出两个口号——即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打倒国民党”相并列,当然也就反对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在一定程度损坏了全国的抗战局面。但这并不就能说明“托派”就是“汉奸”。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托派”的言论从整体来说是“拥护抗战,又批评其领导”。“拥护抗战”是其主要方面;至于“批评”,是要求国民党开放民主、开放党禁、召开普选的国民大会等等。其实这也是中共“全面抗战”的主张,不同的只是“托派”的主张显得僵化、乌托邦,如它要求以工农政府取代国民党政府来领导抗战等等,这在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

中国的“托派”始终是昧于国情、奉外国人(托洛茨基等)的理论为圣旨的一个小党派,它日益蜕变为脱离现实、远离群众的关门主义的极左小集团。既然它的理论悖谬,政治影响也有限,甚至它的人数也愈来愈少(后沦落为不足50余人),何况其内部又充满着矛盾和内讧而不时分裂,最终陈独秀也脱离了它。这不仅暴露了他们幼稚、执拗的一面,也说明他们必无什么政治实力可言。但他们的言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行动的本钱)却被夸大了,他们被人为地树立为“箭垛”,这也是现实政治的一种“需要”。不过说他们是“汉奸”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有之,也是部分人的个体行为(如“下水”当了汉奸的胡兰成——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次长、张爱玲的情夫,他曾是“托派”)。一如汪精卫(国民党的第二把手)当了汉奸并不能说国民党就是汉奸组织。

总之,客观地评价“托派”在抗日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这可以参照《邓小平文选(1938—1965)》中的注释:“抗日战争时期,托派在宣传上也是主张抗日的,但是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是由于当时在共产国际内部流行着托派与帝国主义国家间谍组织有关、中国托派与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组织有关的错误论断所造成的。”这两个“有关”,前者于1988年8月4日塔斯社公布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为“托派”平反的文件中已经证实是“捏造”的而予以“撤销”;那么,后者是从前者附会而来的,也应该被视为“捏造”而“撤销”了。

[ 本帖最后由 mileswei2006 于 2008-7-21 18:48 编辑 ]
Tian tian's Dad

发表于 2008-7-21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左权的烈死与子虚乌有的“托派”嫌疑

五、王明的一个“杀手锏”

左权感到自己因“托派”的嫌疑而受到的压力和歧视,是1937年11月29日王明、康生等10人从苏联返回国内、随即掀起反“托派”的高潮之后。

王明等得斯大林“圣旨”(王行前会见了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彼指令王回国后贯彻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外交政策,与国民党搞好统一战线,让中共真正服从“国际”的需要,斯大林尤其担心中共和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政策会使统一战线发生破裂,这样将拖不住日本而使苏联陷于两面作战的尴尬境地),回来后不久即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建议并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十二月会议”),以制定符合“国际”需要的方针。

会上,王明提出了后来被认为是“右倾”的政治路线,即反对洛川会议,反对毛泽东的路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主张放弃领导权,“一切为了抗日,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这与先前的洛川会议的精神形成了抵牾。但王明等在对“托派”的立场上丝毫没有“右倾”的迹象,他在代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报告中反而强调打击托派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并一 再批评中共中央“过去忽视托派危险”,和“对托派实质认识不够”,强调要“提高革命警觉性和加紧反奸细反托派的工作”(12月9日在政治局会 议上的报告大纲《如何继续全国抗战和争取抗战 胜利》)。在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央形成 之际,这“右”在对待“托派”时却是表现得十分“左”。所以如此,是王明利用他的“尚方宝剑”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托派”的强硬态度,来对付曾一度把中国的“托派”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的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并以此威胁毛泽东来作为争夺党内权力的胜券。所以不久,王明等为何在近乎诬陷的陈独秀系“汉奸”的问题上发难,也就可以理解了;后来,即1938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由于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赞同和拥护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王明同毛泽东的斗争告负,会上批评了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路线。但王明和与会者在发言中仍然继续抨击“托派”,因为在这一问题上王明仍持有“主流话语”,而且是他在党内仍发挥影响的重要砝码之一。中共中央反“托”是与共产国际和苏共保持一致的,于是“托派”继续受到猛烈的挟击,王明在大会上指责“托洛茨基奸徒是最狡猾的日寇奸细”。

于是,六中全会的《政治决议案》里也就将“厉行锄奸(汉奸、敌探、托洛茨基分子等)运动”列为“当前紧急任务”之一,并“特别唤起全党提高警惕性,以锐敏的注意力去严防日寇及其走狗——托洛茨基分子及一切汉奸和反共的分子们在共产党内部外部所进行的各种挑拨离间和破坏危害的阴谋诡计,以布尔塞克应具的党性来揭发和反对一切公开的和暗藏的(采取两面派方法的)反党的和危害党的分子”。会后,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反奸细斗争的决议》,认为“目前日寇汉奸正加紧奸细活动,以实行其诱降反共的阴谋。敌人不仅公开地在军事上围攻八路军,政治上破坏共产党,而且隐蔽地派侦探奸细混入我们的内部,来瓦解我们的军队与政权,破坏党的组织”。因此,必须在内部加紧“反奸”。

在这一背景下,左权的处境是可以想见的。

六、实事求是,冤案必翻

在中共中央一系列“反托”指示下,各抗日根据地相继进行了“肃托”运动,由于康生等完全袭用和效仿苏联“肃托”的做法(康生对此当然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大张旗鼓地开展“逼供信”等运动,在一些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冤案,其中最严重的是康生的故乡山东。

发生在1939年春至1942年夏的山东“肃清托洛茨基匪徒”运动,杀害了包括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北平学联常委王文彬(时任湖西区党委统战部长)在内的一大批(600余人,一说300多人)老党员和青年知识分子(详见丁龙嘉、张业赏《山东抗日根据地“肃托”冤案的发生及纠正》,转引自《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战卷》)。在晋察冀,也在锄奸行动中“挖出”了一些据称是潜入部队进行破坏和窃取情报的“汉奸”。为此,《解放》杂志还发表了《晋察冀边区汉奸托派的卖国罪状》的长文。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也肯定“关于锄奸工作,一般较大成绩,对托派破坏打击是尤其大的”等等。

这时,尽管左权被委以重用,抗战爆发后又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并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二纵司令员司令部情报处处长等,但是笼罩在他心上的仍然有那一块心病,他的政治经验告诉他:由于“托派”的嫌疑,很可能会成为别有企图的人落井下石的把柄。他决意上诉,讨还自己的清白。 ’

彭德怀对左权遭受到的不公很同情,他负责把左权的上书转给中央书记处,并以他个人的名义建议中央撤销对左权的不公道的处分。彭在电报上写道:“几年来,对于左权同志的处分虽在事实上早已撤销了,但在党的党规上从未作出明确的结论。致左权对此事时存苦闷不释。”可是,或者是因为战事倥偬,或者是因为上述的政治背景,书记处和中央一直未给左权以明确的答复,左权的“苦闷”至死都未能释然。据苏进将军回忆:左权牺牲前,毛泽东正着手准备解决左权的悬案,对左权的死,毛泽东深表遗憾。然而,就在左权牺牲后不久,又有了王实味等“托派”的冤案。

1979年,左权烈士的遗孀刘志兰致书中组部,要求彻底为左权平反昭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答复中说:“左权同志在历史上曾受王明路线打击迫害,但以后纠正了路线错误,当时虽然没有做出正面结论,但并未影响对他的信任和重用。左权同志牺牲后,中央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实际上为他平反昭雪了。”(见长征出版社《共和国元帅》中册)但是,刘志兰和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对之仍有一种心绪难平的感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历史上苏共内部引发的反“托派”斗争曾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牵连到许多无辜的革命同志,造成一桩桩骇人听闻的大冤案,这桩桩冤案随着1988年苏共的“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总部”案以及“托洛茨基反苏平行总部”案的平反已经烟消云散。这样不仅左权、王若飞等曾经一度表示同情所谓“托派” 的冤案应予昭雪,在苏联被错杀的俞秀松、董亦湘、周达文等,以及在苏区“肃反”中以“托派”的罪名被无辜杀害的余笃生等和在根据地被冤杀的王实味等一批冤案应当昭雪,就是曾经被王明、康生等诬为“托派汉奸”的陈独秀等也应给予昭雪了。

(原载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的《文史精华》2003年第2期)

[ 本帖最后由 mileswei2006 于 2008-7-22 02:21 编辑 ]
Tian tian's Da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