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MM今天考车栽在一名无良考官手上了(更新在20楼) (2006-1-16) error · [心情版活动贴] 命题故事会——本期关键词:雨衣,扫描仪,拖鞋,橙子。 (2008-10-4) Tiger_Karen
· 简单易做且美味可口的偷懒餐 - Quiche (2008-11-11) 西式唐人 · 参加活动——怀念丑丑 (2010-3-2) deepdeepse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yuko

澳洲税率高吗?低于中国,相当于美国 [复制链接]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7 0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y1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y1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较了收入当然还要比较工作强度。

我两边都工作过,税前,北京1万5每月,澳洲7万每年,北京平均每天10个小时,澳洲平均每天8个小时。
工作强度北京大大强于澳洲,性价比来看,澳洲完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0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iny118 于 2011-10-7 09:50 发表
比较了收入当然还要比较工作强度。

我两边都工作过,税前,北京1万5每月,澳洲7万每年,北京平均每天10个小时,澳洲平均每天8个小时。
工作强度北京大大强于澳洲,性价比来看,澳洲完胜!


这位同学,这是你自己的感受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还觉得北京完胜呢。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7 0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y1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y1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光看性价比,即工作强度与收入的比率。
当然北京工作做的事情可能比澳洲高级,大家都说中文好交流,但是劳动强度确实比澳洲大多了。

发表于 2011-10-7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劳动强度也是你个人的感觉。

就我个人来讲,在北京和澳洲都是相同工种,劳动强度澳洲就大于北京的。

这种东西,不能量化的,每个人感觉不同。

发表于 2011-10-7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回头望 于 2011-10-7 09:58 发表
劳动强度也是你个人的感觉。

就我个人来讲,在北京和澳洲都是相同工种,劳动强度澳洲就大于北京的。

这种东西,不能量化的,每个人感觉不同。

你说那种工啊?白领澳洲90% 早九晚五,或六(六点下班算是不幸的)。中国七点下班那是正常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澳洲工作强度大的。(paopaobing(77))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7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y1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y1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澳洲劳动强度大于北京,楼上的楼上不会是总监级别了把,澳洲当总监可能比较累,光是去board meeting发言就够准备的了,不过中国的总监好像也不轻松啊?难道是政府,这边的政府应该还是比中国轻松的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ko 于 2011-10-7 10:11 发表

你说那种工啊?白领澳洲90% 早九晚五,或六(六点下班算是不幸的)。中国七点下班那是正常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澳洲工作强度大的。(paopaobing(77))


你第一次听说不代表没有,我还知道几个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呢。
做IT的,在北京也不是国企,是私营企业,这里也不是华人公司。尽管澳洲的工作强度也不大,但不代表就一定比国内小。

发表于 2011-10-7 0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按数字比,澳洲是税重,中国是费重。
按支出比,澳洲是支出决定收入,中国是统收统支。
按分配比,澳洲是富有及中产阶级给困难者分配,中国是平穷及中产阶级给特权者分配。
按透明比,澳洲是金额比例公布给大众,中国是消费后汇报给大众






税收的负担,要拿使用来比。好比保险,不比较保障额度,交多交少,意义都是募捐。

[ 本帖最后由 格美 于 2011-10-7 10:27 编辑 ]
加分欢迎通知,可以开心一小会,嘿嘿。

发表于 2011-10-7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回头望 于 2011-10-7 10:19 发表


你第一次听说不代表没有,我还知道几个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呢。
做IT的,在北京也不是国企,是私营企业,这里也不是华人公司。尽管澳洲的工作强度也不大,但不代表就一定比国内小。

当然不是没听说过“个例”,而是没听说过认为总体澳洲工作强度大于中国。个例什么情况没有几个。
就奇怪了,怎么有些人周围的人竟是悲惨世界出来的呢?

发表于 2011-10-7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2the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2the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回头望 于 2011-10-7 10:19 发表


你第一次听说不代表没有,我还知道几个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呢。
做IT的,在北京也不是国企,是私营企业,这里也不是华人公司。尽管澳洲的工作强度也不大,但不代表就一定比国内小。


You must be kidding mate!

发表于 2011-10-7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知道的国内下层群众很多偷渡来的,中层很多移民来的,上层很多瞒着党和政府偷偷来的,还没见过澳洲人大规模去中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lainbbs 于 2011-10-7 08:11 发表
所谓有效税负,就是指广义上的纳税人负担,不论他是以什么名义被拿走的

不要纠缠在具体的数据上面,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你永远也不会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但是是看看哪个国家政府最财大气粗,哪个国家国富民穷最厉害,哪个国家的政府人员数量最多待遇最好最受追捧,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不知道你这个理论是从哪里来的,过于简单粗暴了。
第一,税的角度来说,除了国家和个人之外,还有企业和组织等实体,你的理论不考虑这些实体就太片面了,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第二,没考虑到贫富分化的问题。举个例子,两个国家,都是10个人,都是一年产生100单位,其中一个国家9个人收入是1,不交税,一个收入91交90%税,国家税收82。另一个国家9个人收入8,1个人收入28,都交60%的税,国家税收60。那个国家税收高?那个国家个人交的税高?你的理论在这里明显不适用。
第三,税收系统很复杂,一刀切的方式是没办法适用的,单以房屋买卖来说,有对经济活动的税,契税。也有对收益的税,增值税。这两种税怎么摊?根本无解。

发表于 2011-10-7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llca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llca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lainbbs 于 2011-10-7 10:47 发表
我知道的国内下层群众很多偷渡来的,中层很多移民来的,上层很多瞒着党和政府偷偷来的,还没见过澳洲人大规模去中国的



In 2009–10, 42 570 Australia-born people departed permanently. This figure includes the Australia-born children of former settlers.

http://www.immi.gov.au/media/fact-sheets/05emigration.htm

纠正你个小错。

每年有近5万澳洲出生的人永久离开澳村....................

算个比例,就算是0.3%吧。如果中国按照这个比例移民,最终数字是多少?4百多万?

中国一年往出移民400多万?开玩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emonctp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7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linlo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linlo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ko 于 2011-10-7 10:11 发表

你说那种工啊?白领澳洲90% 早九晚五,或六(六点下班算是不幸的)。中国七点下班那是正常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澳洲工作强度大的。(paopaobing(77))

我的工作强度也是澳洲远大于中国。在中国有时候即便有时候时间略长,但是上班时候的强度远小于澳大利亚的,中午吃一个半小时午饭很正常。而且这里也不是90%朝九晚五,我周围朋友同事加班多的去了,特别是做到中层以后。
中国人圈子里可能总的来说,在澳大利亚加班比中国少了,但是一方面也是工作职责的变化。很多人到了澳大利亚以后,职位和之前都不同了

[ 本帖最后由 dolinloop 于 2011-10-7 11:59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7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ko 于 2011-10-7 07:30 发表


这位同学太搞笑了。那澳洲“家庭”收入10万的和北京30万的比。
澳洲大本毕业生2010年刚毕业第一份专业工“平均”工资4.6万,悉尼4.9万。也就是说10万的家庭收入,是两个22岁普通毕业生的家庭。买60万的房子(远高于悉尼u ...


请你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再说搞不搞笑,我不是想讨论北京和澳洲哪里平均收入高、哪里大部分人生活好的问题,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平均生活水平肯定不如澳洲,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之所以拿澳洲10万跟北京30万比,是因为前面有TX说这个税率是按照10万澳元与60万人民币对比的,在澳洲10万澳元是比较普通的,而在中国60万人民币绝对是很高的收入(不包括做生意的),那税率能apple to apple的比吗?所以我说在北京的30万就要比澳洲的10万过得好,而有TX认为我这句话是在乱说,针对这句话我的分析有错吗?

发表于 2011-10-7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allcall 254# 帖子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很多人离开澳洲,但他们去了中国?这里比较的是中澳负担,不是澳美,或者澳欧等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ta 于 2011-10-7 11:28 发表
所以我说在北京的30万就要比澳洲的10万过得好,而有TX认为我这句话是在乱说,针对这句话我的分析有错吗?

当然有错。如果要找纯收之外的可比性,就应该找同类的人。刚毕业的大本生跟刚毕业的大本生比,工作5/6年以后的这些人再比一比。10万澳币家庭收入是两个刚毕业的大本的收入,就要和中国大本毕业比。我不信中国大本生“平均”起薪1万3一个月.

发表于 2011-10-7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linloop 于 2011-10-7 11:28 发表

我的工作强度也是澳洲远大于中国


真的啊?

就我个人而言,倒不是远大于,应该是略大于吧,主要是中国比较自由一些,而且公司负责很多开销,其实都是福利。
这还不是最关键问题,在澳洲做IT可能是十年如一日,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原因职位很难上升,也许是IT底层会一直很久,到了40岁以上也许还在原公司工作,但跳槽相对就不容易了。但在国内,很多以前的同事和朋友都转行做管理了,职位上升意味着空间的扩展,这应该不是我一个人面对的困境,应该是很多移民都面临的。

发表于 2011-10-7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lick 253# 帖子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企业税,组织税,个人税不过是朝三暮四的问题,所有的税最终都要由纳税人承担,都是要具体的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都是个人税

2. 我不考虑税收在不同人群中如何分配,我考虑的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从社会中拿了多少财富,这个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

3. 作为纳税主体的税额计算很复杂,但是作为社会广义税负的比较就不复杂,只要看看政府的收入(所有收入,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税收)和支出的构成就很清楚

发表于 2011-10-7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万美金收入,在不同国家,本就是不同level的人

完全不具可比性

而且澳洲除了个人所得税之外,各种杂税多如牛毛。

政府就算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门槛,在其他税收,又补回来了,而且更变本加厉。

这种朝三暮四 骗猴子的做法,用在愚民 甚为有效。

发表于 2011-10-7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iny118 于 2011-10-7 09:34 发表
扯了半天都没有扯到孩子啊,单身无孩当然国内好,就算花钱多也是享受,有了孩子你就郁闷了。
同样比较吧:
公立中学:
北京排名前三名(海淀或者东西城区),悉尼排名前三名(北区)
5年新学区公寓+车库价格:北京最便宜的一抢而空的 4万 ...


北京的好学校很多,没必要非得去前三名的学校,而且那些前几名的学校也不是买房在附近就一定能进的,里面的猫腻太多,但我周围的朋友、同事们也大都把孩子送去了不错的学校(不是前几名哈),没有哪个普通工薪阶层是花4万一平米买的房,各有各的办法。

有孩子哪里好是个复杂的问题,这要包括教育、压力等等,这个和收入、税收这个主题不完全相关,单说经济方面的问题,北京要把孩子跨区送到不错的学校要交赞助费,整个小学阶段几万元不等,而在澳洲最大的问题是有了孩子,父母有一方无法工作,就少了很多收入,虽然我知道也有很多双职工的家庭,但我身边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把家里的老人弄来做保姆,还得是夫妻双方的父母轮流来,花费大不说,父母过得也很辛苦,如果没有父母帮忙,孩子就要被送到各种Care,花费也不少,最关键的是时间被浪费了,孩子要学各种才艺、补习就没时间了,这个真的伤不起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11-10-7 11:52 发表
10万美金收入,在不同国家,本就是不同level的人
完全不具可比性
而且澳洲除了个人所得税之外,各种杂税多如牛毛。
政府就算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门槛,在其他税收,又补回来了,而且更变本加厉。
这种朝三暮四 骗猴子的做法,用在愚民 甚为有效。


反正我是觉得澳洲税收太高了,每年收入的近三分之一都给ATO了,而且也没啥福利,看病还要排队排很久,不是急的不行都没人管。
也许论坛里面觉得澳洲税率不高的同学都有好的避税方法,通过避税,已经把个税交的很少了。猜测而已。
老实交税的TZ伤不起啊。

[ 本帖最后由 回头望 于 2011-10-7 11:58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7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lainbbs 于 2011-10-7 11:39 发表
1. 企业税,组织税,个人税不过是朝三暮四的问题,所有的税最终都要由纳税人承担,都是要具体的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都是个人税

2. 我不考虑税收在不同人群中如何分配,我考虑的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从社会中 ...

1,还是举例子比较清楚,比如说外企,如果不收税,这笔钱作为企业利润存留,大部分将会流出,外国人受益。如果收税,国家税收增加,那么,能说个人税负也增加了吗?
2,按照你的理论,国家1的个人税负比国家2要高。可实际上呢?国家1的个人税负应该是9%,国家2是60%。
3,还是举例子,中国最近卖地赚了很多钱,个人缴税不变的情况下,能说中国个人税负增加了很多吗?
还有,如果国家在金融投资上有收益,是否可以认为个人税负增加?损失了就说个人税负减少?

[ 本帖最后由 click 于 2011-10-7 12:06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7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ve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坚决同意。在澳洲这个地方就是越老实、越勤奋的人越没有福利,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全部都补给那些吸毒的、不工作的要不就是老公在中国开公司,老婆带着孩子在澳洲拿着澳洲最高福利的人。最后人家还说你活该!谁让你自己纳那么多的税!

原帖由 回头望 于 2011-10-7 11:57 发表


反正我是觉得澳洲税收太高了,每年收入的近三分之一都给ATO了,而且也没啥福利,看病还要排队排很久,不是急的不行都没人管。
也许论坛里面觉得澳洲税率不高的同学都有好的避税方法,通过避税,已经把个税交的很少了。猜测而已。
老实交税的TZ伤不起啊。

发表于 2011-10-7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2the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2the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ovesydney 于 2011-10-7 12:20 发表
坚决同意。在澳洲这个地方就是越老实、越勤奋的人越没有福利,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全部都补给那些吸毒的、不工作的要不就是老公在中国开公司,老婆带着孩子在澳洲拿着澳洲最高福利的人。最后人家还说你活该!谁让你自己纳那么多的税!



True but you still "love sydney", why?

发表于 2011-10-7 11:4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lick 264# 帖子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逐条反驳你
1. 外企也是企业,当政府和企业,哪怕是外企站在一起时,税收逻辑并没有什么不同,除非你给外企设立单独的税率,但他还是可以通过利润转移的手段规避

2. 国家1的个人税负是9%?咋算的?
个人税负高低,不是指具体的张三李四税负高低,而是指作为整体的政府和民间社会财富比例,你的例子中显然国家1高,理由很简单,如此贫富悬殊的国家要想运行下去还拿到如此多的财富,政府就要投入大量的力量维稳,也就是说,这个社会的运行成本非常高

3. 卖地赚了很多钱,导致房价疯涨,最后还不是购房者个人承担?这个例子恰恰很好的反映了政府是如何通过非税收手段从社会攫取财富的

4. 国家为什么会在金融投资上有收益呢,首先是因为他把民间的资金收集起来作为自己的投资资本,这其实就是挤占了民间自由投资的机会,把私人可能获取的投资收益据为己有,正常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为了经济安全的,不是为了投资获利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in2theshine 266# 帖子

此文章由 kim_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m_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因其实可想而之,虽然都是不愿意,但是如果一定要选,我情愿送给瘪三们,也不留给贪官。

说来说去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公平vs效应。。。福利好了有人不愿工作了,福利低了又有觉得贫富差距大了。。

发表于 2011-10-7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lainbbs 于 2011-10-7 12:44 发表
逐条反驳你
1. 外企也是企业,当政府和企业,哪怕是外企站在一起时,税收逻辑并没有什么不同,除非你给外企设立单独的税率,但他还是可以通过利润转移的手段规避

2. 国家1的个人税负是9%?咋算的?
个人税负高低,不是指具体的张三 ...

1,答非所问,问题是,国家对外企税收的增加是否就是个人税负增加?
2,答非所问,就个人税负来说,税收以后,国家那这个钱维稳还是军费开支还是腐败了,跟个人税负无关。
我得出的国家1个人税负是9%,公式是(9*0%+1*90%)/10=9%。如果你认为不对,请指出错误并给出你的算法和结果。
3,答非所问,问题是国家卖地的收入是否应计入个人税负?另外,卖地收入增加与房价增加不是必然因果关系,恰恰相反,土地供给的增加往往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4,还是答非所问,国家的金融投资,是在税收完成后的行为,如果拿中国举例会让你产生联想的话,我们拿澳洲举例,如果澳洲在金融市场上收益了,你会认为自己的个人税负增加了吗?如果亏损了,你会认为自己的个人税负减少了?

发表于 2011-10-7 1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ydid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ydid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ta 于 2011-10-7 11:55 发表


北京的好学校很多,没必要非得去前三名的学校,而且那些前几名的学校也不是买房在附近就一定能进的,里面的猫腻太多,但我周围的朋友、同事们也大都把孩子送去了不错的学校(不是前几名哈),没有哪个普通工薪阶层是花4万一平米 ...




还在care来care去, 北京上海 随便一个care就是2000起,难道 国内的care不要钱? 国内一些小孩的启蒙班(非贵族) 一小时120. 我表妹就是带她孩子去的, 一星期也只能去1次,因为太贵. 小小孩吃喝开销 每月2000起, 其他费用还别提. 大了去稍微好一点的学校,通关系 搞赞助,不亦乐乎.国内有父母给你带孩子, 就可以双职工. 澳洲没父母 就必须要一个人带孩子,这个就是你的观点? 估计你混的是蛮惨的.

发表于 2011-10-7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ko 于 2011-10-7 11:35 发表

当然有错。如果要找纯收之外的可比性,就应该找同类的人。刚毕业的大本生跟刚毕业的大本生比,工作5/6年以后的这些人再比一比。10万澳币家庭收入是两个刚毕业的大本的收入,就要和中国大本毕业比。我不信中国大本生“平均”起薪1万3一个月.


你怎么看不懂我的话呢?再说一遍,我不是在比中澳哪里的平均收入高、哪里的平均生活水平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把的低收入人群,澳洲是发达国家,这么少的人守着这么多的资源,这个平均还用比吗?傻子都知道!我只是针对这个报告拿10万澳元和60万人民币的收入比税率,觉得很不靠谱,所以打个对折,按30万收入说,税赋的比例怎样一目了然。

另外,澳洲2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是很容易达到10万澳元,但一旦有了孩子,有一方就很难再工作了,如果双方都工作就要付出其它的代价,比如父母的探亲、移民费用,各种Care的费用,以及牺牲孩子学习才艺及补习的时间为代价,而在中国,2千多一个月请个保姆就能解决问题了,也不用牺牲一方的职业生涯。当然,这都是题外话,就不讨论了,要不然没完没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