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铁枪记载:男人当吃遍天下 (2005-12-21) 铁枪 · 2025 美味台北 好吃不贵 (2025-4-16) 胡须康
· 最近干的几件事(mel) (2008-9-27) big_beast · 【原创】在养老金之外还是之内购买生命保险,这是一个问题! (2016-1-24) stevek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go

[其他] [原创] 回不回国, A$150K悉尼或RMB800K北京(11月6日更新最后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isco 于 2009-9-4 07:32 发表

在开卡车和医生律师之间选择,应该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做苦力吧.我们也会把孩子送去补习,如果他不是太强烈反对的话. 但我们家的教育理念基本就是只要他不学坏,他愿意干嘛就干嘛去. 他要开卡车,就开,他要当医生,就当 ...


你太理想化了!“只要不学坏,愿意干嘛就干嘛”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的,我觉得很多孩子都不是天生很懂事很自觉的,都需要家长的指导和控制,如果他/她想玩就玩,不想学习就不学,小孩子爱玩是天性,怎么能保证他/她考上精英中学,不是说普通中学就不能上了,但看看澳洲很多普通中学里那些孩子们,大街上那些男男女女搂搂抱抱、叼着烟卷--到时候你想让孩子“只要不学坏”恐怕也不那么容易控制了,中国的古话“近墨者黑”啊!我也供不起我的孩子上私校,所以我现在就得考虑什么时候要让她开始补习了。当然,如果孩子能上大学,未必要考到医生律师那么好的成绩,那么他/她愿意做工程师就做工程师,愿意做记者就做记者,想学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我们是不会管的,但如果是我的孩子将来只能做个cleaner或kitchen hand我是会很伤心的,没有瞧不起这些工作的意思,只是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活得这么辛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4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个话题还是放到亲子版比较好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4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LG原来在国内一个人就挣得比我们现在在这里多, 但是考虑到不想孩子们以后还要象我们一样做第一代移民,也不希望分开太多太久,  我们放弃了国内大部分的东西, 现在在这里扎根了, 选择对不对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是对的. LZ还年轻, 考虑的问题跟我们不一定一样, 肯定还想在事业上拼一拼, 我们都是四十来岁的人, 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孩子们在这里好好培养长大, 给父母公婆养老送终, 过平静的生活. 钱够用就好了.

国内事业发展的机会确实比这里多, 但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个人很不喜欢国内生意圈中的生活方式, 觉得很不养生的, 在这里钱肯定要少挣了,但是生活方式健康, 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后代. 一家之见, 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villa + 8 有共鸣
chinara + 2 想的一样。但是我老公在国内没挣那么多钱, ...
frankielynna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4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go 于 2009-9-3 14:07 发表


回#9,#10
现在澳洲公司找人的可不多,我们公司也Hire freeze了。我觉得鬼佬们还是比较死心眼的,比中国人更注重关系,比较新人曾经打过交道的,哪怕多花钱也不用新人。估计我要真是走了,他们肯定用回原来的Co ...

澳洲公司的效率真是低,比很多中国国企还低。政治斗争也不少,整起人来比国企还狠。接触过美国公司,和美国欧洲来的鬼佬混过,相比之下澳洲公司实在太没竞争力了,难怪澳洲企业除了卖矿很少能走出大洋洲,有能力的都到欧美去单干了。
like hell

发表于 2009-9-4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打了很多字,还是删了
祝LZ好运,相信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混好
上面很多人说的所谓的困难,多数都是可以克服的

发表于 2009-9-5 0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09-9-4 20:35 发表
我LG原来在国内一个人就挣得比我们现在在这里多, 但是考虑到不想孩子们以后还要象我们一样做第一代移民,也不希望分开太多太久,  我们放弃了国内大部分的东西, 现在在这里扎根了, 选择对不对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是对的 ...


在这里培养孩子还可以,可如何给父母养老送终呢?把他们接过来?他们肯定住不习惯,而且年纪大了,如果不是移民来这里,医疗根本没保障。如果父母还很年轻的也许还可以考虑把他们移过来。这也是我们纠结要不要蹲完移民监就回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5 0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racecheng_323 于 2009-9-4 14:04 发表
楼主的MBA在哪里读的?UTS的有了解吗?


MBA 在UTS今年毕业了,不过感觉上当了。如果想混文凭,坚决推荐。。。。 otherwise 还是 MQ or Syd

发表于 2009-9-5 0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ainewu2000 于 2009-9-5 00:28 发表


在这里培养孩子还可以,可如何给父母养老送终呢?把他们接过来?他们肯定住不习惯,而且年纪大了,如果不是移民来这里,医疗根本没保障。如果父母还很年轻的也许还可以考虑把他们移过来。这也是我们纠结要不要蹲 ...


关于接父母的问题,我觉得也要因情况而定。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如果退休前工作不错的话,医疗、要老都是非常有保证的。像我父母,医疗完全不用操心,单位全包,退休金也不低,我妈一个人的足够老两口生活得很好的了,我爸的全部存起来,两人还经常啄麽着买个车呀,办个美容卡什么的,动不动还旅游、国内、国外不少去,加上我们家在北京远亲近邻一大把,年龄相仿三五天一聚,感觉生活丰富多彩,不亦乐乎。 唯一想的就是孙子...

前年我妈在这住了几个月,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回去了。

发表于 2009-9-5 02:00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疑虑-中国政局的稳定

此文章由 l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和一朋友聊起了回国的想法,又谈到了另一个国内的风险:政局的稳定

不知到3-5年内国内的政治局面是否能够一直维持目前的状态,即便能够维持,不稳定因素会不会持续增加。比如社会上的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少、腐败越来越严重、一线、二线城市和穷山沟差距越来越大、即便在大城市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实际通货膨胀远高于官方数字(基于不透明的统计方法)。传说2011年换届是个坎,容易出大事....

政治的不稳定可是决定性的影响到经济呀。。。

发表于 2009-9-5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3 16:37 发表

谁说的,我看您还是别在足迹上浪费时间,赶快去找个会计或者投资顾问吧,我都替您心疼。




其实这些我们都知道:

投资房 - 我们也退,买一个也就退个万把块了不起了.想把税都退回来要买十个,哈哈拿不出这么多首期.
投资其它靠利息退税 - 哈哈,07/08年要是借了很多钱投进去,不知道退回来的税够不够capital loss的一半.

我们并不是哭穷,只是很理解楼主的心情.在澳洲说穷不穷,说富不富,感觉吊在半空中.人说这里福利好,可几乎挨不上.收入一旦超过15w,在新政策下就啥都没了,比如:

baby bonus $5000 (超过半年$75,000就没了)
family tax benefit 就不提了
前面有人提的parent tax offset, 提醒一下15w以上也没有!

如果一视同仁也就算了,可偏偏cash收入的人非但不打税,还拿着centrelink.论净收入,比15w的还多。这对于中高收入的人太不公平了,也是为什么澳洲留不住人才的原因之一。

话又说回来,这里的生活环境的确好,而且工作的压力和时间也是比较平衡的,而且人与人的关系比较好相处,有益身心健康。

至于楼主回国还是留下,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在收入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和钱不钱的没关系。我同意之前有人说的(不要意思,不常来),2倍可以暂时不顾其它,先资本积累再说。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5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ainewu2000 于 2009-9-5 00:28 发表


在这里培养孩子还可以,可如何给父母养老送终呢?把他们接过来?他们肯定住不习惯,而且年纪大了,如果不是移民来这里,医疗根本没保障。如果父母还很年轻的也许还可以考虑把他们移过来。这也是我们纠结要不要蹲 ...


我们给两边父母都付费移民, 他们喜欢这里的, 公婆在这十年了, 没有不习惯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09-9-5 09:45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5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go 于 2009-9-5 00:47 发表


关于接父母的问题,我觉得也要因情况而定。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如果退休前工作不错的话,医疗、要老都是非常有保证的。像我父母,医疗完全不用操心,单位全包,退休金也不低,我妈一个人的足够老两口生活得 ...



你的父母肯定还年轻, 而且可能身边有其他子女, 等真老了什么朋友之类的都靠不住, 还是要在子女身边.我们的父母的医疗也全包, 退休金也不少, 朋友也很多, 但是我还是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在国内住着. 移了民也可以回去住住的么, 如果他们喜欢的话, 起码老了想来养老了不会来不了.

发表于 2009-9-5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go 于 2009-9-5 01:00 发表
今天和一朋友聊起了回国的想法,又谈到了另一个国内的风险:政局的稳定

不知到3-5年内国内的政治局面是否能够一直维持目前的状态,即便能够维持,不稳定因素会不会持续增加。比如社会上的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收 ...


这个我觉得你不用特别担心,你现在是澳籍,真的不稳定,就回澳洲。我想再找相似的工作,你还是有信心的。这个也是我移民的一个原因,给自己,小孩多一点选择。

发表于 2009-9-5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kes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kes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娘哦。。。这个帖子越来越牛了,年薪超过30万的还攒不下钱,而且还不买奢侈品。(paopaobing(14)) 我们没房贷车贷,但一年花5万AUD在吃喝玩乐上我觉得我们过的很好了,每年到圣诞再带孩子出国旅游或者回国一次在1万AUD左右。总的来说我算了我们一年6万过的相当的好了。我还挺满足了,当然不能跟那些富翁比啦。这个30万还存不到钱,我无法理解(paopaobing(14))

发表于 2009-9-5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看来,12万到18万的所谓中产是有资格喊“不公平”的,尤其第一代移民面临父母养老和孩子教育的问题。年薪过了20万以上的还喊穷,就有点作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akesake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5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盐商格格 于 2009-9-5 08:51 发表




其实这些我们都知道:

投资房 - 我们也退,买一个也就退个万把块了不起了.想把税都退回来要买十个,哈哈拿不出这么多首期.
投资其它靠利息退税 - 哈哈,07/08年要是借了很多钱投进去,不知 ...

晕,您不清楚有refinance一说吗?买投资房还要首期?您这收入的银行巴不得借钱呢。没有税务知识,在这赚多少钱都是作贡献,活的都不爽。
俺跟媳妇说了这个情况,俺媳妇说有挣这几万块的功夫还不如去学学财务知识怎么避税,大不了做个cash生意,不为赚钱就为避税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5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你们的收入我很郁闷,真想转职做放射医生

发表于 2009-9-5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kes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kes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5 12:19 发表
在我看来,12万到18万的所谓中产是有资格喊“不公平”的,尤其第一代移民面临父母养老和孩子教育的问题。年薪过了20万以上的还喊穷,就有点作作了。

我很赞同,20万以下的除去税,要还房贷车贷,养老,孩子读私校可能存不下什么钱,但20万以上的还要说没钱,那就矫情了。如果真的是存不下钱,那说明理财大大的有问题了。刚跟朋友聊起这个,她说她跟她老公税后收入在13万左右,房贷3200一个月,没车贷。给国内父母每年汇3万RMB,两个女儿学钢琴,跳舞,画画。她自己美容健身,名牌一样没落下。一年至少还能存个3万块钱呢。现在打算再买套投资房了。

发表于 2009-9-5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09-9-1 20:45 发表
楼主,我知道大概1000人500Million~1billion turnover左右的公司Corporate Business System Manager的工资能到28万。澳洲的人力市场,除非你去的是美欧,否则一个来回就得退步。所以,劝你还是留下。

楼主, ...


Agree

Don't need to be 1000 ppl big company. Our company has only got >100 ppl and the system manager can get $270K+bonus+shares

You'll find more chances in Sydney

发表于 2009-9-5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as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as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盐商格格 于 2009-9-3 15:56 发表
同意楼主省不下钱的情况,真的是省不下来钱啊。我有2个小孩,我老公工资加奖金有30万,而且我也全职上班(因为基本没什么福利可享受,我上班还可以多点钱)。我们只有38万的房贷,但是钱还是省不下来啊:(本来想送孩 ...



根据你说的, 你要么不会过日子,或是故意叫穷. of course, 叫穷也是有钱人才有的毛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5 1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们都盯着盐商格格干吗, 人家不会过日子就不会过呗,也没有损害谁, 何必这样呢, 说话还是都客气点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5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盐商格格, 有些同学说话不太好听不要放心上, 有些还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去工作只赚几万还不如好好学习点理财的知识, 可能比去工作更值得, 回报更大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新闻达人 三奖

发表于 2009-9-5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areycat 于 2009-9-1 21:22 发表


child care rebate这个应该还有吧?

LZ 拿的是tax rebate, 但老婆不工作,好像不能拿的,除非老婆读书或part time 工作,或者慌报家庭状况。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发表于 2009-9-5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看来还是很希望妇女独立, 出去工作就给钱,否则就不给哦。。

发表于 2009-9-5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ey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ey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花生 于 2009-9-5 17:20 发表

LZ 拿的是tax rebate, 但老婆不工作,好像不能拿的,除非老婆读书或part time 工作,或者慌报家庭状况。


看来最惨的是家里两个都刚好超过7万5的。。。又不能一个不上班,这样收入会少太多,两个都上又没有福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olinloop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5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linlo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linlo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areycat 于 2009-9-5 19:32 发表


看来最惨的是家里两个都刚好超过7万5的。。。又不能一个不上班,这样收入会少太多,两个都上又没有福利。。。


这种情况下,可以主动要求公司减工资吗?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人主动跟雇主要求减工资的?--一支有这个疑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5 2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吼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吼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09-9-5 17:14 发表
盐商格格, 有些同学说话不太好听不要放心上, 有些还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去工作只赚几万还不如好好学习点理财的知识, 可能比去工作更值得, 回报更大

说的很中肯。

发表于 2009-9-6 0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ny.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ny.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linloop 于 2009-9-5 21:10 发表


这种情况下,可以主动要求公司减工资吗?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人主动跟雇主要求减工资的?--一支有这个疑问


可以申请缩短工作时间啊,比如一个星期上三到四天。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9-6 0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有没有人主动要求给雇主钱的?

发表于 2009-9-6 0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09-9-5 09:44 发表


我们给两边父母都付费移民, 他们喜欢这里的, 公婆在这十年了, 没有不习惯


那你们倒是很幸福的,我身边认识的老人没几个喜欢这里的。我自己的父母虽然还没来过,但我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愿意在这里久呆的,他们在国内的大学里,明年爸爸退休时就70了,他们在国内的生活肯定比这里质量高多了(除了自然环境),可就是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将来真是老了病了怎么办?但有时我看看周围那些不得不在这里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们,真受罪啊(她们跟我聊天时亲口说的),又觉得如果我也把父母弄过来像他们一样可真是太不孝了!我的公公就更不能来了,80岁的人了,虽然身体还可以,但叫他来旅游都不愿意,怕长途颠簸身体出意外。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虽然有方,但游得也太远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