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打工找工的那些时光。 (2011-1-25) CDCD · 发帖纪录我的sourdough - 345 ancient grains (2020-6-28) 胡须康
· 参加活动 --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2014-5-6) daniello · 菲利浦岛游记 (2007-9-11) hao_h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xu514

[全澳] 私校的利弊——更新1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9-4-5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tak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tak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想想20年后什么工作还会存在就想破脑袋了,未来真的很不确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5 1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aaa 于 2019-4-5 12:04 编辑

也许对钱有帮助,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没帮助,内心也许还是很自卑的。因为华人认为的电工水工赚钱多,马路上举牌子的赚钱多,只是嘴上说说的,没有几个会往那个方向去培养孩子的。大数据表明,无论精英还是私校,读好书才有饭吃。

所以政府对于中学排名的唯一评判标准,是HSC或者IB,还是成绩。至于哪个学校出来的校友们以后取得啥成就,不排名的,因为太虚了。

发表于 2019-4-5 1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婆是C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婆是C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弊就是烧钱咯

发表于 2019-4-5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rl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rl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rry78 发表于 2019-3-29 07:11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个人的看法是,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更加重要。父母对孩子,不肯花 ...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9-4-5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rl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rl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3-29 17:30
谢谢你真诚的分享,确实很有同感。
原来孩子活动很多,但是要东跑西跑的,现在基本上学校一站式解决了。 ...

我娃第一年到私校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感觉的,你形容的真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5 1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婆是CPA 发表于 2019-4-5 12:01
弊就是烧钱咯

最直接的弊端,远不止学费的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5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m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m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514 发表于 2019-4-5 11:56
富裕家庭对教育的一个观点是: 成绩不重要。

精英家庭对教育的一个观点是:好分数,进好大学,入好专业 ...

这样看问题有点狭隘了
谁说富裕家庭对教育的一个观点是成绩不重要。。。。。。

发表于 2019-4-5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bhorns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bhorns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emeo 发表于 2019-4-5 13:03
这样看问题有点狭隘了
谁说富裕家庭对教育的一个观点是成绩不重要。。。。。。
...

非常同意  说富裕家庭不在意成绩那是大错特错的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4-5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9-4-5 19:22 编辑
joelucie 发表于 2019-4-5 11:44
小小白虎 你给大伙说说具体啥 大目标啊? 要求高还是期望高?

Jacky Wu说 孩子就是 陪伴 欣赏 和无私付 ...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很难在一个回帖里面说清,不过虎妈的标准已经在很多个帖子里出现过了吧。随便谈谈吧~

Jacky Wu说“孩子就是 陪伴 欣赏 和无私付出的。“
父母的在陪伴中,帮助小孩建立自信去寻找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听上去很美!?

陪伴 欣赏和无私付出,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予取予求么?是完全放手的任由其发展么?是有情饮水饱的清贫乐道天天陪着孩子么?

孩子并不是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他接触的人,接触的周边,阅读的书本,经历的事情等等,都会影响他的自信、期望和目标。
父母即使想只充当旁观者陪伴者角色,这是不可能的。孩子大概率是会继承父母的爱好为爱好。大概率会继承父母的性格脾气。大概率会继承父母的气魄(如果父母够自信,孩子也会容易获取自信)。大概率会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他的择业和理想。

孩子成长成什么样的人,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不能说自己只是陪伴 欣赏孩子,身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份天性带来的责任感。只是如何引导和教育,该如何把握度那就是值得做一辈子的学问了。

每个孩子都会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家长对孩子未成年之前的养育也会受限于家长自己的眼界和能力。我的要求很高但其实也不高,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目标一直是很稳定的:
希望他能成为的是一个健康,强壮,博学,多才,通达,又富有责任意识的正直的好人。

至于他现在学习上得多高分,获多少奖。这事可以为了短期目标认真准备一下,但不影响大局。
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赚多少钱。我和他爸爸会努力挣钱,让他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不用考虑经济压力。
将来选择另一半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我是一点都不介意。
还有其他的我还没想过

这就是我的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5 收起 理由
佘太君122 + 2 感谢分享
joelucie + 4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3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9-4-5 18: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hael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ael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4-5 18:21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很难在一个回帖里面说清,不过虎妈的标准已经在很多个帖子里出现过了吧。随便谈谈吧~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6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luc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luc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4-5 17:21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很难在一个回帖里面说清,不过虎妈的标准已经在很多个帖子里出现过了吧。随便谈谈吧~ ...

感谢分享!

言传身教 和 训教说教 不同
陪伴小孩 和 百依百顺 不同

相处时互相感觉舒服 是 最佳的陪伴。大人和小孩充分 提前 沟通,相处就容易双方都舒服。

另外我还有个不同的愚见 我会同小孩尽早讨论全家的经济压力,小孩问我财务方面的问题我会尽量不做保留,直到他们听不下去。今后小孩到选专业,择业,以及交友等等做决定的时候,我都希望他们自己考虑下经济压力,自己估出今后的财务,知识和情感回报。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天然赐予本一样,神仙不同世界俩。
时势造就自由风,独立平等人梦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6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luc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luc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正常家庭里 父母对小孩做到 陪伴 欣赏 和无私付出 足以。不要再多“要求”了。很多要求最后都证明是瞎操心。往往小孩不愿父母陪伴就是家长要求太多。

现实是学校(私校)老师,爷爷辈,同级华人家长小孩带来的要求已经足够了,看看其他华人小孩报的课外班多少带来的无形压力。

陪伴,小孩生活习惯和父母合拍 互相处得舒服就已经是个大课题了,小学阶段处理这个就好。到中学再处理学习课业。

欣赏,小孩自信胜过很多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开放陌生环境中。父母的欣赏在小学阶段尤其珍贵。

无私奉献,我小孩独爱冷门也是基本的乐器recorder,那是全城找老师,牺牲时间去就老师的时间。听了1个月噪音后 现在终于能听到比较完整的曲子了。想想那时劝小孩去学钢琴,凭智力也可能会弹得不错,考个级什么的。一样的付出,我还是会选择支持小孩做的选择。我的另一个小孩对课外班兴趣有小小的反复无常,我们的欣赏,鼓励,陪伴和陪练,现在能固定Futsal和Chess2个兴趣。小提琴等等的在课外就不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天然赐予本一样,神仙不同世界俩。
时势造就自由风,独立平等人梦想。

发表于 2019-4-6 19: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4-5 18:21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很难在一个回帖里面说清,不过虎妈的标准已经在很多个帖子里出现过了吧。随便谈谈吧~ ...

我很赞同虎妈说的全部,除了最后一句,另一伴是男的女的黑的白的,这个我会比较介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4-6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lass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lass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tlassian 于 2019-4-6 20:38 编辑

教育不是一种商品。 如果教育都要用性价比来衡量的话,那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发表于 2019-4-6 1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ttleKing 发表于 2019-4-6 20:30
我很赞同虎妈说的全部,除了最后一句,另一伴是男的女的黑的白的,这个我会比较介意。 ...

保守路线, 倾向于选私校。先锋派,倾向于公校。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4-6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lass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lass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514 发表于 2019-3-28 15:38
私校不会这样攀比。投资房这样的东西,他们不太在乎。

他们比的东西很多是,别人一辈子努力都达不到的。 ...


“”他们比的东西很多是,别人一辈子努力都达不到的。“”


你无非就想说是私校里面的各种有钱人的攀比,对吧。

你对私校了解多少?去参观过多少私校,跟多少私校校长或者老师聊过,跟多少私校学生交流过,自己周围有私校的朋友的孩子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6 1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tlassian 发表于 2019-4-6 20:35
教育不是一种商品。 如果教育都要用性价比来衡量的话,那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投入都是要讲效率的,投资讲回报,行动要看结果,选择要看结果,真理也是要用实践来检验。

教育是投入,是投资,是行动,是选择,更是信仰。

发表于 2019-4-6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514 发表于 2019-4-6 20:43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投入都是要讲效率的,投资讲回报,行动要看结果,选择要看结果,真理也是要用实践来 ...

我偏向于认为送孩子去私校是消费, 不是投资, 我看重的是孩子在私校那6-13年孩子和家长的用户体验。至于孩子走出学校以后, 长成什么样, 成就高还是低,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不是孩子是否去了私校就能决定的。在教育上花钱花时间, 功利性不能太强。 毕竟这是养育孩子长大不可或缺的部分。华人的文化, 养育孩子的功利性目的性都太强, 连带着教育的功利性也强。
孩子长成什么样, 成就高还是低, 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孩子的家庭背景, 家长遗传的基因吧。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小鸡仔 + 2 感谢分享
一切的美好 + 3 感谢分享
Atlassia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6 20: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m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m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孩子身上谈投资回报率其实很可笑。
如果我把孩子当作一个项目,我根本不会投。
太多不确定因素,太多的不可预见性。

虽然我经常跟孩子开玩笑说我投资了要有收益。
其实做为父母所要的收益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就是:不要浪费钱。只要孩子认真学了,不论进度快慢,我们都可以接受,只要他有学到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你往何处去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4-6 20: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9-4-6 21:53 编辑
joelucie 发表于 2019-4-6 18:43
感谢分享!

言传身教 和 训教说教 不同


言传身教我是赞同的,家长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我对自己做事是什么要求标准和态度,是非准绳在何处,也会同样传递给他。不会因为他是孩子而放宽松。
经济上面呢,主要是想让他看到我们通过努力会获取回报这种良性循环,不是让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哦。成年之前,我们会乐意承担他的经济压力,成年之后会适当赞助他(如果他决定要继续追求学问的话)。希望他在选择职业和前程的时候不以金钱为第一优先级的考虑。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4-6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lass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lass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tlassian 于 2019-4-6 22:23 编辑
xu514 发表于 2019-4-6 20:43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投入都是要讲效率的,投资讲回报,行动要看结果,选择要看结果,真理也是要用实践来 ...


商品投资,短期或者长期见效结果。

所谓投资教育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教育不是商品。任何形式的教育可能10多年后才能最后看到结果,甚至会更久,教育影响的是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你认为教育也可以谈性价比的话,那么你就是”送私校不如以后送一套房“”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你往何处去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6 2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u514 于 2019-4-6 23:10 编辑
Atlassian 发表于 2019-4-6 22:19
商品投资,短期或者长期见效结果。

所谓投资教育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教育不是商品。任何形式 ...


对于那些教育投资这个提法,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是不完全认同这个提法,没办法,从上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出现后,人力资本的概念被广泛认同。  

人力成为资本,任何技能,知识的增长都会带来相应的收益增长,教育投资的观念已经广泛得到认同。

不过你还是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另外,我的建议是:既送私校教育,又送投资房。两个东西不矛盾啊,如果可能的话,还送个慈善基金会给孩子。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4-6 2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lass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lass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tlassian 于 2019-4-7 00:52 编辑
xu514 发表于 2019-4-6 23:03
对于那些教育投资这个提法,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是不完全认同这个提法,没办法,从上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 ...


不同意你的观点。你有点本末倒置啊, 人力成本是企业公司才会去考虑的问题。教育是一个家庭价值观和整体素质的体现。父母承担选择的教育责任,决定用什么样的教育带给并未有选择权的未成年的子女。你怎么能用人力成本跟教育来相提并论?

所谓“送私校不如送一套房”的观念就是宁愿每年贴钱上万养投资房,却不愿花贴的钱给孩子上私校。 所以这个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而现在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其实是很可悲的。

我想问一下,你自己,你的爱人,或者你周围朋友当年都是怎么来澳洲的,肯定有先来留学后移民的。尤其80后和90后前期的那批人也就是现在大部分移民的年轻人主力, 当年这些人的父母出钱办留学的时候是什么想法,为何不选择不出国,留钱给他们在国内买投资房嘛,10多年后到现在国内可能几套房,可以价值几千万嘛。那按照这个逻辑,这批人是不是回头要去批判父母当年出资留学的错误决定?

所以很简单的道理,价值观决定家庭素质,最终影射出家庭的教育理念。




发表于 2019-4-7 06: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tlassian 发表于 2019-4-7 00:48
不同意你的观点。你有点本末倒置啊, 人力成本是企业公司才会去考虑的问题。教育是一个家庭价值观和整体 ...

其实周围的确有当年出国留学的人现在在埋冤自己的父母不值得当年花很多钱送他们出国读书,觉得浪费钱。而是应该给他们买房....

发表于 2019-4-7 08: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lily 发表于 2019-4-7 06:47
其实周围的确有当年出国留学的人现在在埋冤自己的父母不值得当年花很多钱送他们出国读书,觉得浪费钱。而 ...

这样的人太多啦。 尤其是国内房价疯狂上涨的情况下。

发表于 2019-4-7 08: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u514 于 2019-4-7 08:18 编辑
Atlassian 发表于 2019-4-6 23:48
不同意你的观点。你有点本末倒置啊, 人力成本是企业公司才会去考虑的问题。教育是一个家庭价值观和整体 ...


父母出钱出国留学,可能是你的人生轨迹,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的。

技术移民,配偶移民,亲属移民,投资移民。。。各种不同情况多了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4-7 0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forjewelle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forjewelle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inforjewellery 于 2019-4-7 08:55 编辑

隔一段时间就有这种帖子,私校公校说白了,最热衷讨论的就是钱不够多,在投资房和孩子教育之间非常犹豫的人。那就大方承认下,私校确实不错。
试问下,如果给你家孩子全奖你去不去?你还犹豫吗?你还喷私校吗?
我也是屌丝一枚,并且认为房子更实在,没有付费去读私校的打算。但我仍然认为私校能提供的教育资源要比公校好很多。硬件软件都是。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8 收起 理由
spb + 1 去年状元不是放弃多家私奖去了JR.
风举荷 + 5 我很赞同
MissPearl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7 0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d1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d1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钱钱钱钱

发表于 2019-4-7 0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5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5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forjewellery 发表于 2019-4-7 08:52
隔一段时间就有这种帖子,私校公校说白了,最热衷讨论的就是钱不够多,在投资房和孩子教育之间非常犹豫的人 ...

非常直白,有钱和没钱是定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4-7 0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lass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lass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lily 发表于 2019-4-7 06:47
其实周围的确有当年出国留学的人现在在埋冤自己的父母不值得当年花很多钱送他们出国读书,觉得浪费钱。而 ...

这个想法的根本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倒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harmer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