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The Devil Wears Prada - 你被说服了吗? (2007-8-13) 东食西宿 · 批判虎妈 - 遗传基因才是孩子将来成就的主宰(一篇让亲子版关门歇业的文章) (2011-5-19) patrickzhu
· 悉尼各区面面谈(一):南区重镇 – 好市围 (2005-7-22) horseanddragon · 在那木措湖边,我们四目凝望——周瑜传 (2005-12-19) 铁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老猫

接触了几个私校的孩子:极为震惊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看,谣言就是这么出来的。你们就寒蝉我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老虎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0:56 发表
你只看到了一面,忽略了另外一些。

我所听过的例子:

据说有父母普通的华人打工阶层,辛辛苦苦的供孩子读私校,结果有一天送孩子去学校时,孩子哭闹着说什么也不肯上学。他们很奇怪,就问原因,结果是原来其他同学的父线都开Benz ...

问题就出在‘据说’这2字上面,这样的例子我们听说的太多了,实际有没有发生过,发生的是不是极端的例子呢?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贡献一个听说的

私校的bully比公校少多了,只要家长投诉,学校就会全力保障小朋友的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老虎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3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第一名 于 2011-1-13 11:23 发表
再贡献一个听说的

私校的bully比公校少多了,只要家长投诉,学校就会全力保障小朋友的安全。

这一条太吸引我了。是不是女校也会比混校更安全些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有限,所以很多观点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听说”的基础上,包括:私校生都气质高贵,私校生都虚伪攀比,公校生都是小流氓,公校生都是书呆子。。。。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云淡风轻 于 2011-1-13 11:25 发表

这一条太吸引我了。是不是女校也会比混校更安全些

贡献一个实际发生过,不是道听途说的例子
某私校,一个1年级的孩子在课间玩的时候被同学把沙子扔进他的衣服里,小朋友回去告诉家长,家长第二天马上去学校投诉,学校老师当天要求小朋友道歉,发reflection sheet(小警告),通知家长.并且给学校每个老师email那个被扔沙子和扔沙子小朋友的照片,要求所有老师严密关切这2个小朋友的动向,并在之后的几个星期定期email给家长报告小朋友在学校的动态, 让家长放心此类事情不会再发生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2 收起 理由
vikkimarlene + 2 感谢分享
小黑皮 + 3 谢谢奉献
sydneybird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3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京吉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京吉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1:33 发表

贡献一个实际发生过,不是道听途说的例子
某私校,一个1年级的孩子在课间玩的时候被同学把沙子扔进他的衣服里,小朋友回去告诉家长,家长第二天马上去学校投诉,学校老师当天要求小朋友道歉,发reflection sheet(小警告),通知家 ...


is it a bit overreaction for year 1 kids?

发表于 2011-1-1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每次看第一名的帖子都笑喷。明明是挺平常的一个陈述句,挺平常的一个小道消息。看到最后一句,感情就急转了720度。可怜我的键盘呀。
你家叶多要习了你这个幽默感的糊弄多少个小妹妹呀。

不过我真的考虑让孩子去啥学校了。混校近,走路就可以。女校远要做半小时的火车。纠结呢

发表于 2011-1-13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96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96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1:33 发表

贡献一个实际发生过,不是道听途说的例子
某私校,一个1年级的孩子在课间玩的时候被同学把沙子扔进他的衣服里,小朋友回去告诉家长,家长第二天马上去学校投诉,学校老师当天要求小朋友道歉,发reflection sheet(小警告),通知家 ...



之前肯定还有其他事情吧, 要不就是那个欺负人家的本来就是个问题少年

发表于 2011-1-13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老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老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13 11:07 发表


我表达不清,产生歧义了吧

我说5房 = 5 bedroom house啦,中文不都说3房,4房,5房HOUSE吗。


呵呵 原来是这样啊 还真产生歧义

发表于 2011-1-13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名,你的帖子呢?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3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13 11:13 发表
看看,谣言就是这么出来的。你们就寒蝉我吧

我咋一看就看懂了呢?
d妈妈表达没有问题,问题是你在大家心目中就应该是有5个房的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缓缓 + 3 我一定不辜负大家,20年内达到目标,反正娃也不 ...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北京吉普 于 2011-1-13 11:36 发表


is it a bit overreaction for year 1 kids?

我觉得这样很好,从小教育小朋友bully这种行为是学校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13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0:15 发表

问题就出在‘据说’这2字上面,这样的例子我们听说的太多了,实际有没有发生过,发生的是不是极端的例子呢?


我觉得上面的两个例子“是否极端”有个前提,就是在哪一个范围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例子如果是与全部读私校的家庭中相比较,那肯定“极端”,但如果是与故事发生的人类似的家庭环境中相比较,就未必能称得上“极端”。

攀比心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本能,所以好朋友之间相比较,甚至兄弟姐妹之间相比较是很一种很泛的现象。这种心理如果利用得当,会是提高生活质量或者成为完善人生的动力,但如果利用不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正如同硬币的两面。因为这些,我认为这两个案例是对于普通家庭选择是否送孩子读私校是很有价值的,它反映了孩子在就读私校时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这样就有了一个预先的心理准备。

所以问题的本身不是在“据说”或者“听说上”,而是其本身是否合理。知道了这两个案例,那么家长就可以预先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不会因为如果某一天孩子闹着如果不换好车就不上学,不会因为没有出国旅行或者用上好的东西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情况发生时,会有好的应对措施,而不会被弄得手忙脚乱,甚至背上更沉重的财务负担。

自始至终,我都相信私校是物有所值的,但正如同奢侈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消费的一样,中国人性格中“宁可苦了自己也要排除万难培养孩子”的思想都非常重,所以多知道一些自己没想到,但听来却是逻辑上非常合理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最终即使真的是虚构的,但也是未雨绸缪的一个过程。

[ 本帖最后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0: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vikkimarlene + 2 感谢分享
now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云淡风轻 于 2011-1-13 11:41 发表
第一名,你的帖子呢?删了?

举例重复了就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旋木 + 5 你举什么例子了? 不会是一样的删了吧? ...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1:48 发表


我觉得上面的两个例子“是否极端”有个前提,就是在哪一个范围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例子如果是与全部读私校的家庭中相比较,那肯定“极端”,但如果是与故事发生的人类似的家庭环境中相比较,就未必能称得上“极端”。

攀 ...

同意你的观点,攀比心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本能, 但是这和私校,公校没有什么大关联,难道在公校读书的孩子就不攀比了? 如此这般,那在国内99%都是公校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环境里, 没人攀比,一切祥和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3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老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老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这么多贡献  偶也贡献也贡献一个实际发生过,不是道听途说的例子

朋友家 就在 一中学对面, 这中学的排名还过得去。
他们家的儿子 刚开始就读家对面的中学,男孩是学吹 "萨克斯" 的, 估计人也长比较“潇洒”点,
据他父母说, 每天早上 甚至都有 该校的女孩 到他们家门口 等那 男孩子一起上对面的中学, 他妈妈虽然是很不高兴,但也不能说阻止别人家的女孩儿去他们家等他儿子去上学吧,

男孩的妹妹也很不喜欢那些女孩老是缠着他哥哥, 下课了这些女孩还跟着那男孩去学校操场打篮球。

后来 朋友想这样子下去可不行,男孩再好,这么多女孩天天缠着,总不是个理,还读书不?
一咬牙,就把男孩转到SCOCH 男校了。
这下好了, 这些女孩一看男孩已经转校了,平时碰不到了,也就不来早上的骚乱等待了。

那男孩在 SCOCH 继续他的"萨克斯"  学习,表现也很不错。  今年还去了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交流 由学校乐队组织的。 现在偶那朋友就放心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老虎 于 2011-1-13 11:58 编辑 ]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13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0:51 发表

同意你的观点,攀比心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本能, 但是这和私校,公校没有什么大关联,难道在公校读书的孩子就不攀比了? 如此这般,那在国内99%都是公校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环境里, 没人攀比,一切祥和了? ...


有关联。不同环境和不同阶级攀比的东西不会一样,至少通常公校的孩子不会攀比父母开的什么车,假期去哪里度假,而这些会在某些时候,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财务计划的。
醒着做梦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13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13 10:13 发表
看看,谣言就是这么出来的。你们就寒蝉我吧


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被富婆”了吧。
醒着做梦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1:58 发表


有关联。不同环境和不同阶级攀比的东西不会一样,至少通常公校的孩子不会攀比父母开的什么车,假期去哪里度假,而这些会在某些时候,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财务计划的。 ...

至少通常公校的孩子不会攀比父母开的什么车,假期去哪里度假,
请问这是你的切身经验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发表于 2011-1-1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老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老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妈妈 于 2011-1-13 00:46 发表
mark一下
大致有4类情况:
1 没钱没资产从来不考虑私校的人送公校(没钱没资产小孩特别优异考取私校的人在少数所以忽略不计)
2 有钱有资产肯定考虑私校不送公校 (有钱有资产考虑到以后孩子发展的人脉很少有人会考虑公校所以忽略不计)
3 有一定资产和收入愿意牺牲一定的生活质量来贡孩子私校的
4 有一定的资产和收入的在struggle是否送私校会影响到生活品质的
1和2很清晰明白,纠结的就是在于最后一类。---------------
可是,又何必为此纠结那么多呢,孩子是不是开心我们考虑到了吗?


H 妈妈归纳清晰!

提供一个另类的想法 对于“纠结的就是在于最后一类:
,也许现在没足够的钱 ,但过几年就有足够的钱了,但那时孩子们也 已经过了这初级教育的年龄阶段了,该上大学的都上大学了,该去TAFE 的去TAFE 了,就算想补偿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机会,孩子们也不稀罕了。人家不愿意读了,咋的。

时间也是钱。要不咋说时间是金钱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13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1:07 发表

至少通常公校的孩子不会攀比父母开的什么车,假期去哪里度假,
请问这是你的切身经验吗?


拜托,你这不是难为人吗,不是一定什么都要切身经历过后才会有答案的,也并不是切身经历过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一定正确的……

这个问题你去问送孩子读公校的父母他们都没办法回答你的。所有一切话题是基于正常推理的情况下得出的推论。

当周围的车都是豪车时,开一辆普通的车会可能被比较,当周围的人全传着西装时,穿T恤的可能会被拿来比较,当周围全是西人时,亚裔脸孔的可能会被拿来比较,这是因为比较稀少或者另类才会有比较的行为。

你觉得在一个大部分都是家长开普通车的学校里,大部分孩子会比较某某的家长开豪车吗?当然可能会存在小孩子之间存在讨论,但那种情如果形容成“攀比”应该不太合适,而且这种讨论的结果也不太可能上升到因为这个不上学,一定要家长换好车的地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雪初晴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老虎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3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2:16 发表


拜托,你这不是难为人吗,不是一定什么都要切身经历过后才会有答案的,也并不是切身经历过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一定正确的……

这个问题你去问送孩子读公校的父母他们都没办法回答你的。所有一切话题是基于正常推理的情况下 ...

我不是想难为人,只是希望讨论问题时少些道听途说,多些亲身体会:)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发表于 2011-1-13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lla_h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lla_h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私校,学生看上去气质好,不是听说的阿,是明白着的吗.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13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1-13 11:20 发表

我不是想难为人,只是希望讨论问题时少些道听途说,多些亲身体会:)


好吧,如果按这个说法,没有读私校的家长就不应该讨论公校还是私校哪个好,因为他们没有亲身体会过私校,全都是道听途说;

如果孩子没有过同样经历的就不应该讨论同样的话题,因为他们没有亲身体会过,全都是道听途说。

我不明白的是,符合和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和处事方式的东西,为什么就好像垃圾一样一点价值都没有,而一定要放在必须亲身经历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imqiu + 4 请不要谈逻辑,这里不兴这个,原创才给力。 ...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3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绝大多数私校比绝大多数公校要好,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发表于 2011-1-13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闹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闹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感觉家长如果有这个经济条件,最好还是把小孩送私校,私校里出来的孩子素质阿,举止阿肯定要比公校里出来的高和好,这点绝对是不能否认的,的确是有很多公校的学习成绩要比私校高,但毕竟我们不在中国,不是光比成绩的,一个人的仪态仪表 也是很重要的。我读过私校也进过公校,自己深有感触的,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私校里出来的人都很斯文,彬彬有礼的,无论他们是走路还是做公交车都有个样,看上去就舒服。上私校的时候校长,老师教导的,出了校门,就要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从私校里出来的,穿了毛衣,外面就一定要穿西装外套,毛衣是永远不可以济在腰上的,看到了就要处罚。
我在公校的时候,放了学,男男女女吆喝着跑上大街,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要显酷跳FENCE, 坐在公交车里还不时的来几句F*** S***, 毛衣是腰上系着,头上盖着,肩上批这,手里摔着。。。。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wwwgjhxx.w5 + 4 感谢分享
飘啊飘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3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雪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雪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亲身经历:我家孩子的同学妈妈, 也是我的好朋友,和我说,孩子总是羡慕我们家(都是公校生)。

羡慕我们家有辆漂亮车 (其实也就一TOYATO, Prius, 新点所以看着还不错)
羡慕我们家孩子有Wii, 有Nintendo,有Ipad。。。(其实平时都不让玩的,仅仅是拥有而已)
羡慕我们家孩子总有零花钱(其实我都会要他报账的, 因为希望能培养他自己管理好自己, 不要给一块钱就花一块)

。。。

不过好在这个妈妈还比较会教育孩子, 和孩子说, 人家XXXXX, 我们家XXXXXX。。。 孩子也理解了,后来再也不攀比了。

所以我觉得,在哪里都可能有攀比,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1-1-13 11:58 发表


有关联。不同环境和不同阶级攀比的东西不会一样,至少通常公校的孩子不会攀比父母开的什么车,假期去哪里度假,而这些会在某些时候,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财务计划的。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Echo2006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3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个提议:坛子里有过不少上私校的家长,能不能把私校里教的礼仪方面的东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好叫我们这些没有实力让孩子上私校的家长有个借鉴和概念。然后照葫芦画瓢的教一教自己家的孩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