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相约安娜春光里--尼泊尔徒步之旅 (2015-4-7) doudoudebaba · 阿布扎比,伦敦,冰岛,布鲁塞尔,从沙漠到冰川,追逐北极光之旅(完) (2017-11-29) eggwei
· 2010六月法意希游记 ( OK 83楼添加威尼斯 8月19日更新 ) (2010-7-1) garysu · 买车记 (2008-12-13) liyuef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OC

[NSW] 新州将大幅修改精英中学考试内容,降低补习学校的作用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2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猴王 发表于 2018-12-20 19:41
涨姿势了。芯片,好的锯床是靠手工业者来实现的,龙芯的确如此。

不知道你是故意曲解还是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我说的是在手工业被歧视的环境下,也不利于高科技的产生与发展。西方今日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是空中阁楼,是有它的历史一步步走来的。technology 这个词来源于希语,原本就是有craft和art的含义。对手工业工种的尊重利于标准的形成,而标准的形成才能保证质量和推动工业化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自己买国货的经历,你也许会碰上个质量特别好的,但不能保证下一个同样品牌的产品也同样的好。澳洲人对德国货的推崇也是因为他的质量标准。芯片听起来确实在太高端,但是制造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这是需要基础的。至于锯床的生产,不只是靠先进的流水线,也考的是高素质的工人。国产剧床的功能不差,就是不稳定和粗糙。这就是缺乏标准的表现。水管工是要有license的,有他的施工标准,尊重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也是尊重他的劳动价值。同理,科学上弯道超车可以提速,但是如果不尊重知识的产权一样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土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21 2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管工和医生没有可比性,都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所需要的技能,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同。
不是说医生考不上,刷下来只能去做水管工了,好~大家一起歧视水管工。那教师,金融从业者,IT,清洁工等等,是否是根据专业排名和收入成了一长条鄙视链了呢?
我个人理解,干哪一行都不容易。没有人说水管工工作辛苦环境恶劣不该拿这么多工资呀?反过来医生几天日夜颠倒连轴转,面对家属和患者顶着巨大压力,也不简单呐。
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就会觉得“坐办公室轻轻轻松”,我只能觉得是不能换位思考。数据出错或者计算失误会造成很大损失。脑力劳动者精神压力是很大的,强度很高。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1 20: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18-12-21 20:14
水管工和医生没有可比性,都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所需要的技能,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同。
不是说医生考不 ...

个体职业是很不容易的。高端的工作有很多隐性的福利。医院医生是比较辛苦的,但也有long service leave,加上加班倒休,可以几个月半年不上班。tradie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收入。所以我觉得抱怨什么水管工收入过高未免太mean了。澳洲医生工资在6、7万到40万之间,二水管工平均只有7万多。医生入门低但上涨快,空间也大。真正的医生恐怕是不屑于和水管工比较的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1 20: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好的地方是,各个行业都有自己上升的空间。各个行业没有一个压抑的天花板。不需要靠职业的转换。比如即使收入最低端的清洁工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客户成立自己的business。水管工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执照,能力强的客户关系好善于经营的收入也可以远高于平均水平。医生也是如此。

发表于 2018-12-21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12-21 20:46
个体职业是很不容易的。高端的工作有很多隐性的福利。医院医生是比较辛苦的,但也有long service leave, ...

那还有很多self employed,很多小企业主,都是不容易的。
每个人的心酸,自己可以细数。别人的累与泪,不一定能体会得到哦。
另外我觉得拿水管工和医生比,其实不合理。如果水管工和IT比,和教师比,和会计比,收入真的不相上下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通用ID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30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xx4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xx4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12-19 23:57
亚裔好读书,不喜欢改变,所以四书五经读了上千年,研究到极致,却没有发展出现代工业和科技。政治制度也 ...

再过几十年,你就会看到华人在各行各业能执牛耳。
大陆中国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几千年如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30 10: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xcellentcaro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xcellentcaro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dxx456 发表于 2018-12-30 10:19
再过几十年,你就会看到华人在各行各业能执牛耳。
大陆中国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几千年如此。 ...

非常同意  council 地区省议会 各级court 专科医生  会越来越多华人面孔 也希望我们一代要教育好二代,这样二代不忘本在有能力时为华人各行业发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31 0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xcellentcarol 发表于 2018-12-30 10:54
非常同意  council 地区省议会 各级court 专科医生  会越来越多华人面孔 也希望我们一代要教育好二代,这 ...

普通人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群体发声就好,精英有能力所以也有责任为社会发声,为正义发声,而不是自己的小群体,才会获得相应的地位

发表于 2018-12-31 0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 tand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 tand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路过

发表于 2018-12-31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hy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hy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nowry 发表于 2018-12-17 15:09
这个改革是猴子派来的逗逼吗?一个来自贫穷人家的有天赋的孩子在一个烂校里最终的结果是天赋被埋没,教育部 ...

其实这次改革就是白人主义作怪。西人孩子靠考试成绩上好精英中学的比率太少了,白人执政下的教育局负责人不服气。改改改,又不能太明显搞种族歧视。再说教育局仇视补习班有用吗?就算取缔补习学校,华人孩子还是会在家补习。靠公校老师教的内容能培养出高科技人才吗?澳洲政府搞什么技术移民,本国的孩子却打压重视学习。有毛病。

发表于 2018-12-31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hy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hy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ELY 发表于 2018-12-19 14:43
靠补习刷题出来的所谓精英没什么意义,精英学校是应该改革下的,现在到处是补习班,国人移民也应该很多是因 ...

其实国内那套补习论在澳洲也应该换种角度思考,澳洲的教育体制是小学老师教的太过于简单,如果没有精英中学根本培养不出高科技人才。想读书的就认真读书以后为澳洲社会做科技医学贡献,不爱读书的从tafe读起以后也会有不错的收入,现在是白人不服气,好的精英中学都是亚裔孩子,以后所谓好的职业都被亚裔面孔占领,他们心态不平衡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31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miya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miya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hylu 发表于 2018-12-31 10:40
其实国内那套补习论在澳洲也应该换种角度思考,澳洲的教育体制是小学老师教的太过于简单,如果没有精英中 ...

这里的教育体制,老师suppose是不会教的太简单的,老师可以讲的很深,关键是孩子的理解力有多少。
这里的老师不崇尚通过刷题来让孩子掌握某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而是教会孩子思考方法,扎实的学透概念后自己理解运用概念来解决问题。这个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捣糨糊,经常请假不好好备课,影响教育质量的。而且似乎每个学校都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只能自求多福不要遇到这类老师。最讨厌的是即使投诉到教育局也炒不掉这样的老师。这也是我觉得需要改革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31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0083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0083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miyaya 发表于 2018-12-31 12:42
这里的教育体制,老师suppose是不会教的太简单的,老师可以讲的很深,关键是孩子的理解力有多少。
这里的 ...

说的有道理,应试教育不可能出顶尖人才。最近新闻说美国麻省理工等几个大学已暂停招收中国来的留学生,高分低能,加州大学也抱怨中国留学生太多,一些常春藤的MBA中国毕业生去了华尔街以后能力平平,让公司失望,可他们当初靠考试拿了奖学金去上的学,挤掉了别人,所以这几个藤校今后准备减少博士硕士华人学生的录取人数。

       维州这方面还没那么严重,民风不同,这两三年私校已把那两所精英公校挤下了榜首,说明更多的学校和家长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要,也从某种程度表明墨大与悉尼大学为什么排名不同。
        

发表于 2018-12-31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沧海一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沧海一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藤校今年不招大陆学生,应该不是大陆学生的问题,政治原因可能更多

发表于 2018-12-31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y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y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发现测试过于简单。”

完全是放狗屁,哦,不好意思,找不到更好的文字来描述这帮脑残

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精英学校超过90%是移民背景的现状,还要加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我可以接着骂人吗?

发表于 2018-12-31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走自己的路,然后让别人无路可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31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裔占人口的10%,如果占精英中学的50%,我觉得可能基因能解释。但是占精英学校的90%,我觉得是制度给玩残了。

这么说,澳洲不是华裔建立的,中国人没来到澳洲以前,澳洲不是非洲落后国家,已经在科技各方面有一定的建树。而这些建树的祖先也不都比中国人笨。不要以为中国人来到澳洲以前,澳洲是蛮荒一片。

中国人的核心竞争力的确是考试。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考试的种族,这个不需要质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牵黄擎苍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31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phh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phh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phhyz 于 2018-12-31 17:27 编辑

像SBH这样的Selective School 再出几个Scott Morrison这样的政治人士不是坏事, 变则通。 学校里多些不同族裔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澳洲社会。

发表于 2018-12-31 1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o(∩_∩)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o(∩_∩)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8-12-31 16:14
华裔占人口的10%,如果占精英中学的50%,我觉得可能基因能解释。但是占精英学校的90%,我觉得是制度给玩残 ...

这要感谢几千年的科举制度。

发表于 2018-12-31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8-12-31 16:14
华裔占人口的10%,如果占精英中学的50%,我觉得可能基因能解释。但是占精英学校的90%,我觉得是制度给玩残 ...

请问哪所学校华裔占了90%

发表于 2018-12-31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易 发表于 2018-12-31 17:57
请问哪所学校华裔占了90%

我不知道悉尼有多少,一些美国类似的尖子学校就是90%华裔,而且都靠拿真题,补习。本来是给真正的天才儿童,结果一堆假天才占据了公共资源。我的孩子要是进不去我也会反对,即便我是华裔。如果是天生的神童,社会提供资源,没问题。用我的税钱给一堆假天才占据资源,堵住我家孩子上升的通道,反对。

华裔跟华裔的利益未必一致的,你家孩子做了律师医生难道分钱给我家的孩子?如果一群人不停钻规则空子,有违社会公益与和谐,自然社会会群起而攻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31 18: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8-12-31 18:05
我不知道悉尼有多少,一些美国类似的尖子学校就是90%华裔,而且都靠拿真题,补习。本来是给真正的天才儿 ...

谢谢分享美国的信息,可以负责任地说悉尼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华裔学生超过或接近90%

发表于 2018-12-31 22: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8-12-31 15:14
华裔占人口的10%,如果占精英中学的50%,我觉得可能基因能解释。但是占精英学校的90%,我觉得是制度给玩残 ...

同意,华裔基因如果真强,当年就不会被西方列强给打成那样。

发表于 2019-1-1 0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miya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miya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8-12-31 16:14
华裔占人口的10%,如果占精英中学的50%,我觉得可能基因能解释。但是占精英学校的90%,我觉得是制度给玩残 ...

你太小看其他亚裔了。日本韩国马来什么的考试起来也是杠杠的呀

发表于 2019-1-1 06: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易 发表于 2018-12-31 17:57
请问哪所学校华裔占了90%

没必要咬文嚼字。其实大家都明白,楼上层主想表达的是黑头发的亚裔。

发表于 2019-1-1 0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lily 发表于 2019-1-1 06:22
没必要咬文嚼字。其实大家都明白,楼上层主想表达的是黑头发的亚裔。

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点没问题,但如果这观点是基于没有任何出处的数据而得出的,我觉得有必要求证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纠正这个补习过度的情况很简单,其实真聪明的孩子在平时交往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最难准备孩子的不是问什么他回答什么,而是看他问什么问题。

现在有不少选拔制度必须老师提名,这就可以了,美国一部分天才选拔已经有老师把关,老师不提名的没有资格考试。我觉得这个制度比让大家拼命补习然后统一考试好。老师看了那么多年孩子,很有经验,补出来的还是天生聪明,其实接触一下马上知道。

发表于 2019-1-1 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社会公共资源给有机天然的聪明孩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其实是应该的。因为真正的天才,其实是上天给人类的礼物,带领文明的前进。

但是好多家长催逼的假天才也要占用这种资源,最后出来一堆痛恨自己职业的平庸医生律师,即赚不到钱又占着茅坑,这种情况就要杜绝。在选拔天才的时候,其实海选是无效的,任何海选必定有套路。只有一条,就是人与人沟通密集的选拔方式,老师先把关,然后学生互选。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公平而且知道哪些孩子是补习出来的,那些孩子是真聪明。这个选拔的方式应该退后,等到初中才开始,开始小学就各家各法,天才不会因为初中开始而耽误,补习出来的假天才到了初中就会落下。然后加上一个同学互选,老师把关的项目,这样选出来的天才比海选考试有效得多。

发表于 2019-1-1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且,即便你是天才,你的同学你的同事讨厌你,你也不会有大成就。所以同学互选必须是一个项目,必须要大家喜欢的孩子,让大家觉得让你上去心服口服才行。这就可以提早淘汰掉只会读书考试不会做人不会合作,以后社会上也不会有成就的孩子,节省公共资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ong13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hj 于 2019-1-1 17:26 编辑
小易 发表于 2018-12-31 18:12
谢谢分享美国的信息,可以负责任地说悉尼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华裔学生超过或接近90% ...


90%可能有点夸张。70%-80%并非罕见。

女儿原先就读的精英中学里。同班同学25人,除了半个欧裔,一个印度裔,其他全部华裔。

全年级150学生,从相貌和姓氏来看,超过100人来自中国大陆,10几个港澳台,东南亚华裔,10几个日,韩,印度等其他亚裔。具有明显西人外貌和姓氏的学生不超过20人。

当然,光凭相貌和姓氏并不能完全判断学生的族裔,尤其是混血学生。不过,欧亚混血学生的外貌通常都有很强的欧裔特征,尤其是女生。女儿同班的那位欧华混血学生,从相貌和姓氏来看,完全是西人一个。

这是3-4年前的情况。华裔学生在精英的比例似乎还在增长。之后几届学生,华裔学生的比例更高。

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并不代表各个精英学校的具体情况。这里只是给出一些具体数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金牛座的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