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31 07: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Tung 于 2024-3-31 15:57 编辑
最近網飛開播《三體》的歐美改編電視連續劇,在華人論壇上反響還是蠻大的,我也湊熱鬧去網上找資源看劇,一口氣花幾天時間把第一季八集全看完,説實話感覺挺好看的,有點意猶未盡,就寫寫感想吧。
三體這個故事的想像力很震撼,面對種族滅絕、外星人入侵的威脅時,人類的反應和應對也十分精彩,但是用真人把故事演繹出來的方式肯定不能跟小説的描寫一樣,因為兩者是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比較去年大陸拍的騰訊版和今年網飛上映的歐美版,我本身更喜歡後者,原因是我覺得大陸演的電視劇表現出的特徵之一就是「不會講故事」。同樣是描述第一本書的內容,騰訊版花了三十集,網飛版只花了八集。前者因為情節太拖沓,我最終並沒有耐心全部看完,後者則是一氣呵成、情節緊湊,看了一集馬上就想追下一集,八集看完已經在期待第二季了。當然前者的所有描述都在忠於原著,中國人拍中國作家的作品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一點可以理解。大量的情節都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解釋給觀眾聽,楊冬的粒子對撞實驗提前出現結果,並且全部錯誤,對她的打擊為什麼會大到讓她自殺?眼球上投影出倒計時對汪淼的心態有多大影響?星空閃爍自然出現的可能性為什麼低至令葉文潔的學生都開始神神叨叨不正常了?等等、等等,光要説明一個概念就得用掉一兩集。期間許多人物對於整個劇情的推進其實是沒什麼作用的,例如葉文潔的這個陪汪淼觀察星空閃爍的學生(我連名字都不記得)或者汪淼的老婆和女兒(甚至還有大史帶汪淼的女兒課後去小飯館吃東西的場景),騰訊版也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描述。網飛版就把這些統統刪掉了,編劇也知道這種理論性的東西不需要解釋太多,因為其實大多數看劇的人都不懂硬殼的科學原理,看劇是為了娛樂,網飛版的汪淼就是Auggie Salazar, 光是一個跟朋友聚會時的心不在焉、納米技術發佈會的反常再加上她之後偷偷啟動納米機器、倒計時馬上又出現這幾個鏡頭描寫,就已經很好地傳達出她的恐懼了,根本不需要解釋她為什麼會這麼恐懼。騰訊版還描述了汪淼去看眼科專科醫生,借醫生的口説明倒計時不可能,既然他/她都是天才科學家了,這種東西他們自己不明白,還得聽醫生的「權威意見」,不是很可笑嗎?還有一個令我感受比較強烈的情節是那個三體遊戲。原著是登錄進入電腦玩遊戲,騰訊版進了一步,搞了一整套模擬器材套在身上頭上玩。但既然是科幻片,為什麼就不能更天馬行空一點?既然本來就超出了地球的科技太多,為什麼就不能更匪夷所思一點?網飛版這一點就做得非常好,直接就是一個金屬頭罩,沒電源、沒任何觸感裝置,戴上就如親歷其境,用過的人都知道不是地球上的東西,那之後知道有外星人入侵,能夠坦然接受、甚至有些人想反擊,也就順理成章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騰訊版只是照本宣科,書上怎麼寫、它就怎麼演,連台詞都基本不做修改,缺乏想像力。如果電視劇、電影只是把書上寫的東西直接讓真人做出動作、念出上面寫的對話,那編劇就不會是一個專門的職業了。
兩者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中外價值體系的不同,以致於故事表現手法和人物演繹方式的差異。作者本身是中國人,他的故事就很好地表現出中國人歷來的特點:單打獨鬥。故事貫穿了四百年,汪淼最後怎麼樣沒有説,好像他的出現只是為了引出三體人來襲這個引子,以及他的納米技術在殺掉evans的降臨派上發揮了作用。羅輯倒是活了很久,先是把接力棒交給了程心,最後臨死前也見到她交代了遺言;而程心反反覆覆被冷藏,她的作用就是接觸了之前被她發射到太空去的雲天明(可惜她得到的情報並沒有被好好利用,還把研究方向正確的韋德弄死了。現在想想網飛版裏面的大史的上司wade應該就是原著裏的韋德);一直沒搞懂程心有哪裡特別厲害嗎?所有重大事件都有她的參與,但沒覺得她有什麼優點能讓她得到這樣的待遇(網飛版就解釋得多一些,説她是相關領域的天才,是她這輩人中的第一人)。章北海好像從頭到尾都是自己行動,我忘記了他為啥要在外太空殺掉某些人,好像是對方阻礙了什麼研究方向?後來他的艦隊是唯一在外太空漂流生存下來的?三體人在羅輯交班後的幾秒內就開始攻擊地球了,沒想到章北海的艦隊同時把太陽系暴露,於是地球人暫時逃過一劫,但是艦隊和地球當時已經失聯了,所以艦隊作出的動作完全是機緣巧合、誤打誤撞救了地球人。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沒有羅輯,就是李輯,不是程心,就是李心,不是章北海,就是章東海。改個名字完全不影響整個故事的發展,「人」在原著故事裏是無關緊要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局。
相比之下網飛版對整個故事架構進行的大幅修改,主要角色全部變成同一時期的人,而且這些人本來就在一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有矛盾、有合作,故事表現出來的內核始終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也是符合歐美價值觀的,西方社會一直以來都強調個體特色的同時又宣揚合作共贏,改編後的故事仍然是這樣的基調,對每個人的優缺點都有刻畫,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是他們在一起卻辦成了一些改變人類社會的大事。雖説格局似乎比不上原著宏大,但價值觀上更接近受眾,畢竟網飛的目標客戶群不是中國人,在選角上也好、講故事的方式上也好,都不能用中國的那一套,否則在它的目標客戶群裏是討不了好的。至於中國客戶喜不喜歡,因為本來網飛就進不去大陸,它對於這部分客人的需求是完全不考慮,而能看網飛的世界其他地方的華人,雖然有些人看了不喜歡,但也有受眾,這不就是一種歐美價值觀通過娛樂進行的文化輸出嗎?經過改編之後,每個角色都鮮活了起來,例如印度版章北海,劇中介紹了他的原生家庭、他在職業生涯裏的各種優異成績,還有一個韋德讓他開窗的笑點,刻劃出一個優秀但偶爾犯個小迷糊,思維謹慎縝密的同時又有點 overthinking 的可愛形象。雲天明對程心的暗戀,還有他臨死前羅輯和汪淼一直陪伴在他身邊,但他的姊姊姐夫(?)多年未見後,在他病床旁一開口就要求他媽留下來的遺產在他死後應該留給他們;這些經歷都解釋了他為什麼會願意貢獻自己的大腦、參加這個計劃。傑克雖然死得早,但跟程心玩遊戲、給雲天明兩千萬遺產,都讓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章北海和汪淼都參加了「古箏行動」,但兩人的反應完全不同。章北海認為這是任務,所以不告訴程心細節,對於整船人包括小孩子死光光他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完全表現出了一個鐵血軍人的特色,這也為他以後的所作所為進行了鋪墊(話說這個場景太血腥了,我都不忍直視)。但汪淼就受到很大的打擊,經常晚上哭泣、用酒精麻痺自己、半夜被噩夢和酒精折磨到嘔吐,對韋德也產生了強烈的厭惡,最後選擇離開這些人,斬斷所有的聯繫。程心的表現依然聖母{女表},但跟原著相比又合理立體了很多。比如韋德説要找一個願意貢獻大腦進行太空漂流的人,需要符合什麼條件,她和汪淼都馬上想到雲天明,但是告訴了韋德後又後悔了,説要去勸雲天明不要答應。那妳完全可以不告訴韋德嘛,告訴了又去跟雲天明假惺惺地説,妳別答應他,我們還有別的人選。那人家雲天明都要死了,加上又是為了深愛的人的研究工作出力,怎麼可能不答應?而且雲天明也説,如果妳叫我不答應,我就拒絕,她最後不也説不出口?也就是説她其實也是想雲天明答應的(不過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覺得反正也沒得治了,送給三體人還有一線希望,答應了也無妨)。人家還活著的時候她也沒表示,非要等到最後韋德告訴她星星是雲天明買給她的,才感動,想回應,卻已經太遲,早幹嘛去了?
最後説説我對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期待:羅輯通過自己面壁人的資源找回汪淼,一起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日子;中世紀的四維碎片掉下來,讓那個女人臨時有了超越維度的超能力;艦隊互相殘殺後把另一個艦隊的人的屍體都變成食物儲備這麼黑暗的話題不知道會不會拍出來?水滴大戰艦隊的四維空間如何表現?記得還有一個人在摔進黑洞的過程中,在我們的維度已經死亡,在另外一個維度沒死,那個解釋也很炫,也能拿來説明後面的鎖死星球,避免被滅亡的做法,但不知道網飛版怎麼表現出來?原著的結局有點悲傷,雲天明跟程心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見,跟不認識的艾AA過了一輩子;程心一眨眼醒過來時已經過了億萬年,跟原本不認識的某某(名字都不記得了,艦隊的第N代後代裏的某人)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後跟智子一起走向未知,希望網飛版可以給他們不一樣的結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