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L医生的随笔 (2018-2-10) dr.lxr · 无生意一身轻吗?????? (2011-2-21) qqxp
· 图片故事——黑天鹅成长跟拍记(精彩褪变~~毛色灰黑,而嘴巴也终于变成红色的了!!) (2010-8-26) Tiger_Karen · the Basin - Ku-ring-gai Chase NP - 游泳和露营的好去处 (18楼真人秀) (2007-12-3)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hine_on

[欧洲] 由世界边缘 (not quite) 到地之尽头——2016年初秋英国游记(完)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4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4 21:59
这条街很有名,还上了英国护照
结果有一天这里的一名住客买了一辆小黄车park在门外,就被游客指责碍眼, ...

多謝科普。 順便手動幫忙翻頁。
拒絕恐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5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7 Gloucester-Cardiff(一)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旅馆早餐室的墙上挂满了历史人物的照片,餐垫上还印着谜题,要你猜这些人物之间的联系。根据我认识的那有限的几张脸,我猜他们名字中都有Edward,不过没好意思向旅馆主人验证。

退了房到市中心逛逛。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些有趣的马赛克图案,描绘的是当地中世纪时手工业者的生活。






建于中世纪的旅馆New Inn,主体是座木质结构的三层小楼,四面回廊围出一个小小的庭院。1553年,致力于新教改革的少年皇帝Edward VI临死时,为免王位落入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虔诚的天主教徒Mary手中,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表侄女Lady Jane Grey;消息传出时Jane Grey正在Gloucester,传说中她就是在这间旅馆二楼的走廊上被宣告成为女王的。9天后Mary取得枢密院支持,夺下王位,Jane被判为篡位者,于次年被处死,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九日女王”。




在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交界处有St Michael's Tower。它本是座教堂钟楼,与之相连的先后两座教堂都被拆掉了,它却幸运的留存下来。



墙上有Richard III的徽标,纪念他500多年前颁给Gloucester特许状,从此该城自成一郡。



在去大教堂的路上有道小小的拱门(St Michael's Gate),同样建于中世纪;Edward II死后葬在大教堂,信徒去他墓前朝圣时便必经此地。



门边有Beatrix Potter纪念馆,因为她在《The Tailor of Gloucester》故事中画的裁缝店便是这里。



穿过拱门往北就是大教堂。它本是座修道院,Henry VIII解散修道院时,大约因为自己的先人墓葬于此,反而将它升格为主教座堂。




大教堂参观免费,照相许可£3,导览折页£2,在入口处的礼品店可以买到。我到的时候礼品店没开门,就自己四处走走看看;后来又跟着导览绕着教堂逆时针走了一圈,看到了不少之前没留意到的细节。

中殿由两排Norman时代的巨型石柱支撑而起。房顶最初是木制的,大约900年前遭遇大火,焚烧的木梁掉下来,把石柱都熏成了粉色。现今的石制拱顶完工于13世纪。




中殿南面有扇窗,描绘了Henry III在此教堂加冕的场景。Henry的父亲King John生前广征赋税,导致贵族不满,逼他签订了大宪章(Magna Carta)来限制王权;不过John不打算接受约束,企图废除大宪章,引发了贵族叛乱,史称First Barons' War。John在战争中弄丢了王冠,最后患上痢疾而死。Henry当时只有9岁,在保皇派拥戴下于Gloucester仓促加冕,成了最后一位在威斯敏斯特之外加冕的英王;因为王冠被John搞丢了,加冕仪式上还是用的Henry母亲的头饰来替代王冠。Henry即位后,摄政的贵族重新颁布了大宪章,平息了叛乱,大宪章也因此成了英国现代民主的起源。



我去的时候,为纪念Henry加冕800周年,教堂刚刚举办过一场加冕仪式重演,仪式所用的道具宝座就摆在窗下展览。



沿着南侧向里走,首先见到的是座小教堂(Seabroke Chantry),与众不同的是,教堂有盏长明灯,圣餐还是高挂于圣坛之上的。



南袖殿高墙上有座石雕,用来纪念14世纪时一名不小心从拱顶上摔下来的小石匠,他的师父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掉下去而无能为力。雕塑呈L型,代表了石匠所用的直角尺。



William the Conqueror的长子,Robert of Normandy也葬在这座教堂。墓穴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不过在南侧走廊设有他华丽的木制肖像,大约造于12-13世纪,躺在一个15世纪的木箱上。他个子矮,被他父亲取笑,得了个“短袜Robert”的绰号,但从这座肖像上看不太出来。Robert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诺曼底,后来在战争中败给了在英格兰做国王的弟弟Henry I,被后者囚禁了20余年,直至80多岁死去。



东南角的小礼拜堂有非常现代的彩绘玻璃窗。



教堂最里面是Lady Chapel,有个12世纪的铅制领洗池把门,很有历史感。



整个礼拜堂光线颇暗,有一种尘封的沧桑。小侧殿中有不久前才完工的现代彩绘玻璃窗,纪念音乐家Gerald Finzi和诗人Ivor Gurne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8 收起 理由
slau1 + 10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5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楼主教堂看多会审美疲劳吗?

发表于 2018-6-25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18-6-25 22:56
请问楼主教堂看多会审美疲劳吗?

在意大利会的
英国不会,可能我本身喜欢英国历史,感兴趣的点比较多,也可能我根本就没去多少教堂……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5 23: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5 23:01
在意大利会的
英国不会,可能我本身喜欢英国历史,感兴趣的点比较多,也可能我根本就没去多少教堂…… ...

嗯我在意大利真是感觉疲劳了

能感受到你很喜欢英国历史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5 2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能去喜歡的地方度假多幸福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5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7 Gloucester-Cardiff(二)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沿北侧走廊往回走,先是看到一座Osric纪念雕塑。Osric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一个小国国王,公元7世纪时在此处建了现在教堂的前身;雕塑上他手里捧着的,正是他所建的那座教堂的模型。



大教堂的“镇馆之宝”,Edward II墓——如果不是它,估计这座教堂早就被Henry VIII拆来卖掉了。



Edward II生前是个不得人心的君主,不仅丢掉了他父亲打下的苏格兰领土,还为了两个男宠与朝中贵族们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被自己的王后背叛,从法国引来侵略军逼他退位。退位后Edward被囚于Berkeley城堡,数月后便非常合时宜的死掉了,应该是被叛党所杀,以防他东山再起。后来还有更凄惨的传说,说他是被烧红的铁棍插入后庭而死,想来也是演义的成分居多。他的儿子Edward III命人造了这座豪华的墓,墓像手持权杖和主权之球,头顶有天使围绕,可以想象当年漆有鲜艳颜色、王冠镶有宝石时,比现在还要光鲜亮丽。一座巨型帝王墓葬,加上种种显灵的传说,吸引了大批朝圣者前来,为教堂带来大量捐赠,现今教堂最华美的部分,包括诗班席和回廊,都因为这些捐赠才得以重修,流传至今。



如果凑近了看,还能看到石像上的种种涂鸦,都是18世纪时驻扎在教堂的King's School学生们的大作。



另一位不得人心的英王Richard II,对这位先人可是非常着迷,花了很多心思和金钱,一心想要教皇封Edward作圣人,不过没有成功。他还曾在这里召开过一次议会,很是扰攘了一番,不过最后又很大方的补偿了教堂一笔。墓葬边的柱子上方漆有白鹿,是Richard II的个人标志,至今仍清晰可见。



当今女王加冕游行时用过的十字架:



从这里进入诗班席——屋顶、座椅、管风琴,无一不精美。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扇占据圣坛后整面墙的大东窗。它造于1350年前后,约有一个网球场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窗户。图案由下至上分别是贵族、君王、主教、圣人、使徒和天使,由俗世至天堂层级分明,使徒那行正中一左一右有圣母和耶稣。



刚好二楼回廊(Tribune Gallery)正对外开放,我便花了£2上楼去看。在回廊上可以近距离观赏大东窗,也有很多图片和文字导览,指出每片窗所对应的人物。



我最喜欢的,当属这个混在一众贵族徽标中的打高尔夫的人,人称'the Gloucester Golfer'。要知道高尔夫直到15世纪才在苏格兰起源,所以不管一个世纪前千里之外的这扇大窗上的人在玩什么,他玩的都不是高尔夫。后来人们推测这是14世纪流行的一种叫'Cambuc'的游戏,用填满羽毛的皮球来玩。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玩球的家伙,是怎么混到这里,跟赫赫有名的各大家族并驾齐驱的?



在大东窗后连接南北回廊的是条密闭通道,人称Whispering Gallery,说是从一端轻声细语,对面的人就会听到,可惜我一个人没办法试验。Whispering Gallery走到一半,会看到窗外展览的撒克逊时代的圣像,他身后即是Lady Chapel。



下楼继续行程。北袖殿墙面上的天文钟:



中殿北侧有几处大型墓葬,当中最显眼的是这对夫妇,膝下共13个孩子:



右转是修道院的四面回廊,因在数部哈利波特电影中出现而声名大噪。拍电影的时候,要用浅色地毡把地上的黑色墓碑一块一块盖起来,以防穿帮。







这里有英格兰最早的扇形屋顶,华丽而繁复。



回廊曾是僧侣们的生活中心。在墙边会看到一个个凹进去的座席,供僧侣们阅读、打坐。



僧侣们洗漱用的大水池。



回廊围绕出一个花园,是仰望教堂塔楼的最佳地点。




走回中殿离开教堂,右手边是明显新得多的大西窗。



回旅馆取行李的路上,在路边小酒馆的外墙上看到一块别致的'West Country Ales'标志牌。虽然这个酿酒厂已成历史,它的红塔瓷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是遍布西英格兰各个酒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lau1 + 4 你太有才了
violinlearner + 7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25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18-6-25 23:05
嗯我在意大利真是感觉疲劳了

能感受到你很喜欢英国历史


BBC的documentary没少看

发表于 2018-6-25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lau1 发表于 2018-6-25 23:06
能去喜歡的地方度假多幸福啊

能度假都是幸福的哈哈
很多地方虽然心里面没觉得有connection但还是很想去见识一下啊

发表于 2018-6-26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7 Gloucester-Cardiff(三)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坐火车去Cardiff,按旅馆主人的建议坐在了左手边,理论上可以看到壮阔的Severn河景,不过窗外一阵急雨,能见度很低,只能看到近处的河床,其他全靠想象。

在Cardiff住在Queen Street火车站对面的Premier Inn Cardiff City Centre,放下行李后走去参观Cardiff城堡。门票价格是£12,包含audio guide,加£3便可参加时长50分钟的House Tour(均已略涨)。单看门票可能有些不值,所以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参加House Tour,可以看到不少普通门票看不到的房间,导游知识也丰富,完全值回票价。



此处是军事要塞,在罗马时代便先后建有数座堡垒,Norman时代又重建了一个城寨城堡。后来城堡经过多次转手,在18世纪转入来自苏格兰的贵族Bute家族手中。该家族在19世纪初靠采煤和运输业积累了巨额财富,投入大笔金钱重修城堡,今天看到的城堡居住区域大量装饰华丽的房间,都是那个时候重建的。

居住区域始建于15世纪早期,后经过数次改造,最后于19世纪后期、在第三代Marquess of Bute的建筑师William Burges手中,定格成今天所见的样子。虽然外观上整体来说是座18-19世纪流行的哥特复兴式建筑,但仍不难看出之前各个时代的痕迹。



第三代Bute侯爵和Burges都十分热爱中世纪哥特美学,有了巨额财富作后盾,两个人联手把这里改造成了他们的理想国。我们House Tour的第一站是冬季吸烟房,一间以时间为主题的房间。房梁上四角雕有捧着太阳的天使,分别代表日出、正午、日落和夜晚时太阳的四种形态;天花板上则围绕一个小太阳、分春夏秋冬四季绘有黄道各宫图案。



整个房间没有一处留白。壁炉正中是一对恋人由春日狩猎到冬日滑雪的场景,上方写着Virgil 'Love conquers all...'的名句,壁炉后的背景则是一幅秋景。房间里有个用来摆吸烟用具和酒的柜子,大约是为了中和这间房的世俗气息,Burges还在房里装了几扇宗教意味浓厚的彩绘玻璃窗。



接下来是幼儿房,色彩明显明亮许多。墙上绘有一圈童话故事,壁炉则取材于乔叟的《House of Fame》,有一个天使形象的人吹响金色的号角,代表好名声,但他手中同时握有黑色的号角,警示小朋友做了错事坏名声也会随之而来。





侯爵本人的睡房:



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壁炉,用各种矿石和金属装饰而成,算是向Bute家族赖以发达的采矿业致敬。上面立有John the Baptist铜像,眼睛用黑玛瑙制成。再抬头看,会看到房梁上处处都有用希腊文写就的John这个名字,既向这位圣人致敬,又暗合了侯爵本人的大名。




通往洗手间的门上镶有8种大理石:



洗手间用了更多大理石来装饰。浴缸、洗手台、抽水马桶一应俱全,侯爵虽然热爱中世纪文化,本人可不是老古董,房子里通了电,有中央供暖系统,过得很是舒适。



屋顶花园是个四面柱廊围起的水池,现在因为怕漏水已经不再蓄水,好处是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池边和池底瓷砖的细节。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柱状的喷泉,上面雕着四只海狸,各捧着一条鱼,运作时水便会从鱼嘴喷出。




墙面上画的是旧约圣经中的故事,连注释都是用希伯来文写成。墙上还点缀有仿中世纪造型的木窗,漆成绿色作装饰,当然那些大窗平时真有在用,导游一上来就打开两扇给我们透透气。



小餐厅是没有访客时一家人吃饭的地方。餐桌正中有个孔,导游要我们猜是作什么用的。



原来Bute家自己种植葡萄,在餐桌正中也立有一株,随时取用。有图为证:



这间房原是侯爵母亲的客厅,装修朴素;Burges主要对天花板和壁炉作了改造,其他部分没有过多装饰。壁炉取材于《创世纪》,Abraham和Sarah一左一右,招待了三位天使而不自知;同时他们也象征了侯爵的父母,晚年才生下他们唯一的儿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slau1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26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7 Gloucester-Cardiff(四)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18-6-26 21:18 编辑

剩下的房间包含在普通门票里,每间房都有说明卡片供取阅,介绍房间的细节。

侯爵肖像:



大宴会厅是整座房子里最大的房间,呈长条形,由Burges将7间卧室打通而成。房顶特地造成中世纪教堂式木制拱顶,两侧有天使捧着漆有Coat of Arms的盾牌。



房间一端高处有围栏围出二层,举行宴会时乐队就坐在这里演奏;另一端则有一个巨型柜子,举行盛大仪式时也偶会兼作圣坛使用。




壁炉雕的是Robert Consul出征,与他城楼上的妻子挥别的场景。他是Henry I的私生子,造了此地Norman时代的第一座石堡。“短袜Robert”晚年就是被他关押在这座城堡,直至死去。



图书室与大宴会厅一样,也是由中世纪的房间打通而成。现在看到的书架和书桌都是真品,与百多年前的摆设一模一样。书桌下还有暖气片,可见当时这房间有多舒适。



图书室以文学和语言为主题,壁炉上的5个人分别代表5种古代语言:希腊文、阿拉姆语、希伯来语、埃及象形文字和Runic。



从这里可以瞥见背后八角形塔中Burges改造的楼梯,围绕一个印有蓝色狮子的石柱建成。蓝色狮子是Crichton家族标志,该家族在18世纪末期与Bute家族联姻,这个姓氏也从此写入Bute后代的姓里。楼梯底部有个大理石狮子,头顶头盔和飞龙;楼梯顶则能看到金色的鳄鱼露出头来。




整座房子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房间,是这间阿拉伯房(the Arab Room)。房间不大,本是给女眷作客厅用的,偶尔也用作客房,据说有客人曾说,就像睡在教堂里一样。房顶是仿伊斯兰建筑的蜂巢式结构,以木材制成,再盖以金箔;同时彩绘玻璃窗前装有水晶球,将房外射进来的光线反射至房顶。这是Burges临终前给城堡设计的最后一间房,也算是他个人生涯的巅峰之作,他死后侯爵和夫人为了纪念他,把他的名字刻在了这间房的壁炉上。




出口处的门廊是20世纪初由第四代Bute侯爵所建,相较之下非常简朴,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几扇彩绘玻璃窗,描绘了几任城堡的主人。城堡一度曾是Warwick 'the Kingmaker'名下财产,他死后城堡先是转入与他大女儿Isabel Neville结婚的Duke of Clarence名下,两人都死后又转给和二女儿Anne Neville结婚的Duke of Gloucester,即后来的Richard III。




门廊上方的Richard画像:



Richard死后城堡被Henry VII赐给了他的叔叔Jasper Tudor,Jasper死后城堡又回归王权,所以在这里也能看到Jasper、Henry VII和Henry VIII的画像。





Burges所设计的钟楼,色彩亮丽。钟楼里有更多金碧辉煌的房间,但只在周末和假期开放参观。




接下来去攀那座Norman时代的石堡。这是座标准的城寨城堡,建在高高的土丘上,围着土丘挖有数米深的“护城河”。中世纪时堡前曾有几个石质建筑,整体规模比现在大很多,但那些建筑都在18世纪时被拆掉了,在石阶两旁仍留有它们的遗迹。



现在所剩的结构是个12面墙的空壳,其实它本来就没有封顶,中世纪时堡内的建筑皆为木制,全部倚它内墙而建。攀上石阶,走到壳里,可以看到墙上有一个个方形的孔,就是搭制木制建筑的痕迹。




高耸的壁炉和烟囱:



沿木梯去登塔楼,也就是从前哨兵站岗的地方。路过一间小小的房间,旁边有指示牌介绍说,见过伦敦塔里还原的Edward I卧房吗,当年这里的内部装修应该跟那差不多,可是我看着这个阴暗潮湿又光秃秃的房间,全部装备只剩一个garderobe,即直通外面草坪的马桶,觉得落差过大,很难想象。

登上房顶后视野颇佳。往北看除了郁郁葱葱的Bute公园外,最显眼的当属市政厅的钟楼和国家博物馆的圆顶。



往南看则将城堡尽收眼底。连接石堡和门口Black Tower有一段低矮的石堤。这在中世纪时本是颇高的石墙,将城堡隔成内外两个Ward,主人在内侧居住,在外侧办公和处理对外事宜。石墙于18世纪被拆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slau1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6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7 Gloucester-Cardiff(五)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石堡下来略往东走便是城堡的北门。19世纪末给城堡作整修时,在这里挖出了一段罗马遗迹,于是侯爵便命人重新挖掘,埋在地下1600年的罗马城墙才得以重建天日。侯爵命人在罗马遗迹上重修城墙,在北门这里尤其明显,地上一米左右是罗马石方,然后以红砖相隔,再往上便是重建的了。



门口的游客中心也展出了一段罗马城墙。



城墙中间修了长长的甬道,在二战时开放给民众,用来作防空洞。



防空洞里还有个小餐厅:



走出甬道,来到城墙东南角。这里被称作'the Mount',历来都是观景的好去处。18世纪时人们来参观,向内可以将城堡一览无遗,向外则可以望到海。现在城市发展了,看海已经不可能,但视角仍然正对St John the Baptist Church那座中世纪的钟楼。



一个纪念战争英雄的雕塑:



草坪上有个叫'trebuchet'的装置。介绍上说,中世纪时人们用它来发射石块攻城,或发射动物尸体传播瘟疫,甚至发射人的尸体引起敌人恐慌。




离开城堡,在去Bute公园的路上会经过一段有趣的“动物墙”,有些是Burges设计的,有些是后人加上去的。





在Bute公园闲逛,遇见了小松鼠。






回家的路上经过市政厅和国家博物馆:



步行街中央有一个旋转木马:



晚饭在住处附近的Madeira Restaurante吃,吃的又是葡国菜。貌不惊人,但是味道很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10 感谢分享
slau1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6 2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還沒回血 白條一下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已經忘記看到哪裏來了 從後往前加分算了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對了 貓本世界各地美食都有 唯獨沒啥拿得出手的葡萄牙菜

发表于 2018-6-27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lau1 发表于 2018-6-27 19:24
對了 貓本世界各地美食都有 唯獨沒啥拿得出手的葡萄牙菜

其实我没去过葡萄牙,根本不懂葡萄牙菜
但是对他们大量使用从东方学来的coriander作香料这件事很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2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7 20:25
其实我没去过葡萄牙,根本不懂葡萄牙菜
但是对他们大量使用从东方学来的coriander作香料这件事很感 ...

沒辦法 咱們只有nando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2 我很赞同哈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拒絕恐同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把英国玩得很细致了

请问这是第几次去英国?准备一去再去吗?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18-6-27 22:15
lz把英国玩得很细致了

请问这是第几次去英国?准备一去再去吗?

記得沒錯的話樓主以前是住歐洲的
拒絕恐同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lau1 发表于 2018-6-27 22:21
記得沒錯的話樓主以前是住歐洲的

no wonder !

发表于 2018-6-28 0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18-6-27 22:15
lz把英国玩得很细致了

请问这是第几次去英国?准备一去再去吗?

以前一共去过几天
将来肯定还会再去,没见到St Kilda不死心啊
还想去苏格兰北部沿海和群岛看看
其实英国有很多做walking holiday package的公司,安排好行程,给你个详细地图,他们负责每天把你的行李运到下一站的B&B,你自己负责走就行了——我有好几条线路想走,但又觉得这些package那么完善舒适,四五十岁时来也能走,没有那种紧迫感
(相反Inca Trail再不走就真的走不动了啊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8 0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lau1 发表于 2018-6-27 22:21
記得沒錯的話樓主以前是住歐洲的

哪里有!在东欧上了几个月班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欧洲相对来说容易去,等我把其他想去的地方(比如你深度游过的中美南美)大致看过一遍了再去欧洲也不迟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08: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8 03:04
哪里有!在东欧上了几个月班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欧洲相对来说容易去,等我把其他想去的地方(比如你深度游过 ...

幾個月也算住過啦
我還在上海“住過”兩週
拒絕恐同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0: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8 03:04
哪里有!在东欧上了几个月班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欧洲相对来说容易去,等我把其他想去的地方(比如你深度游过 ...

几个月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发表于 2018-6-28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8 Cardiff-Penzance(上)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早晨乘只有一节车厢的小火车,去Cardiff Bay参观Doctor Who Experience。普通门票£16,花大约双倍价钱可以另外得到一个礼品袋,里面有T-shirt、画册、TARDIS钥匙等等小玩意儿,适合铁杆粉收藏。这个展览在去年9月租约到期后已经关闭。





前半部分是互动体验环节,每人发了一个类似pub呼叫你取餐的那种pager,在团长带领下去完成任务。一路还蛮惊险刺激的,当Weeping Angels突然出现在你身后,或是猛然听到Dalek"Exterminate!"的声音时,都不免心惊肉跳,我最后还有幸飞了一把TARDIS。个人认为单是这一部分已经值回票价啦。

后半部分是道具和服装展览。Doctor Who从来不是什么高成本制作,那些低保真的五毛钱特效反而让人倍感亲切。

数代TARDIS:









历任doctor的标志性服装:






几个我喜欢的角色:





坏人们:










我去的时候第10季还没开播,展览中逐集介绍的是第9季的剧情和所用道具,所以能看到Davros,还有Clara死去时的花花TARDIS。




门口礼品店里有一帧有趣的模仿Abbey Road的相片。



Lego拼成的Dalek:



部分主创人员和演员手印。我最喜欢的是Peter Capaldi的第12任docto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slau1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28 23:58 |显示全部楼层

Day 28 Cardiff-Penzance(下)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rdiff Bay的标志性建筑——摩天轮和Pierhead Building。Pierhead原是Bute Dock Company总部,现归威尔士议会所有,所以又被称为威尔士的Big Ben。




Wales Millennium Centre:



取了行李,坐火车去Penzance。适逢Severn Tunnel大修,原本经Bristol南下的路线被阻断,还要先北上Cheltenham再南下(一天之内原路返回Gloucester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五个半小时的车程一下子延长到了七个多小时。全程最大的亮点是位于Plymouth和Saltash之间的Royal Albert Bridge,为Brunel所设计,由两个鱼形结构组成,造型独特,特别引人注目。



行程后半段有幸与一班熊孩子同一车厢,颇受滋扰,好容易在天将黑时抵达Penzance。住的Camilla House有两个单人间可供选择:一是住在底楼,有ensuite;另一个是住二楼,有水景,浴室虽然独用,却不在房间里,要另爬一层楼才能到。我选了后者,哪怕是只能看到一咪咪水景,都能让人心情舒畅嘛。




房间有个飘窗,这是第二天一早坐在飘窗前看到的景色:



奔波了一天,我决定沿海滨大道走去Newlyn吃顿好的。这天是中秋,听潮水轻轻拍岸,看圆月映在水中的碎影,也别有一番情致。



Mackerel Sky Seafood Ba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8 感谢分享
slau1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9 0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對Dr Who不感冒。唯一印象深一點的一集是講Amy和Dr回到過去拯救梵高。後來梵高還是自殺了,不過那幅向日葵落款for Amy。

发表于 2018-6-29 0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lau1 发表于 2018-6-29 00:01
我一直對Dr Who不感冒。唯一印象深一點的一集是講Amy和Dr回到過去拯救梵高。後來梵高還是自殺了,不過那幅 ...

你记性还挺好的
我本来也只是随便看看,后来特别喜欢Peter Capaldi,觉得他演得出那种人文关怀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9 0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lau1 于 2018-6-29 02:04 编辑
shine_on 发表于 2018-6-29 01:11
你记性还挺好的
我本来也只是随便看看,后来特别喜欢Peter Capaldi,觉得他演得出那种人文关怀 ...


我以前房東還有另外一個朋友超愛Dr Who。我覺得就是一低成本的偽SiFi劇。。。
表打我
拒絕恐同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29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就是来看看楼主又吃了啥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