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双城记 - 伦敦与巴黎(图片更新到D4 -_____-b) (2011-10-10) 老猫晒太阳 · 航航小厨房(11)【喜欢小兔子以及不食兔肉者免进,切记切记。。。】 四川美食之我记忆中的那盘蘸水兔。。。 (2011-3-30) 航迹云
· 无本地经验,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你也可以活得很精彩+转行讨论+设计你的职业人生 (2013-6-22) 紫衣 · ~~~~~~参加活动~~~~~~流金岁月----我最爱的港剧----绝对值得收看!!! 前三名<我本善良><第三类法庭><流金岁月 (2011-8-8) nini0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ighay

[行情讨论] 到目前为止,有多少曾经买楼花的人是赚了的?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uliang19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uliang19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hay 发表于 2012-10-9 09:45
幸好他们是自住的。

服务式酒店公寓也有自住的,比例都较低。
一般它们的管理费高,还有住户流动性大(不像个有家的感觉),所以放到市场上买家少,所以价格低。
服务式酒店公寓投资一般作为一个投资组合中的一项,主要就是它的租金回报好,可以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健康程度。有些复杂,这里没法说清楚。
J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9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yang 于 2012-10-9 11:01 编辑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0:35
比如你20万买的,现在附近差不多的房子都40万成交的,那就认为你的房子升值了 . 到底升值了多 ...


呵呵, 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纸面的啊, 一旦成交完全拿到手的钱完全是两个数字, 而且20万到40万, 这个是5-6年前的故事了吧, 现在这个世道中介一个劲的忽悠,买家都在高处接盘了,20-40万容易, 40-80可能永远也可能了。

变现的途径多多哥哥可以指教吗?:)

发表于 2012-10-9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地产 发表于 2012-10-9 10:52
http://www.realestate.com.au/property-apartment-nsw-pyrmont-109686131

现在新的楼花一房要89万左 ...

所以我说高价的都是楼花,你拿二手房的价和楼花比怎么行,看新出来的楼花价格永远都是在涨价,根本看不出实际的市场情况。

你所谓的朋友买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为2手的了,不要去看楼花价了,回去看2手房市场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hsqhugh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Y我的签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uliang1958 发表于 2012-10-9 07:53
多多哥是个好人。我们只是在问题的看法上有分歧,对吧?

新移民,没什么钱,又没有投资经验的新移民,要 ...

嗯.其他不说了.

只提一句(其实说过好多遍了):

负扣税是非常次要的.

投资房产,最重要是搏升值.

没听说谁是靠负扣税发财的.

两个房子,一个年年负扣税,就是不升值, 另一个三年翻了五倍,但不能负扣税,你选哪个?

"投资房产, 是可以负扣税的",仅此而已.

负扣税绝不是投资房产的主要目的,更不是选择房产的判断标准,绝对不是哪个房子负扣税多就选哪个. 这是楼花中介惯用的技俩,尽管事实上他们自己未必明白真正的原理,只是跟着师傅人云亦云罢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忽然一悠 发表于 2012-10-9 09:59
所以我说高价的都是楼花,你拿二手房的价和楼花比怎么行,看新出来的楼花价格永远都是在涨价,根本看不出 ...

我是举例当年的那个楼从楼花价到现在的市场价。。。赚的例子。。。。不谈现在的楼花。现在的楼花以后由市场去检验。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2-10-9 07:59
呵呵, 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纸面的啊, 一旦成交完全拿到手的钱完全是两个数字, 而且20万到40万, 这个 ...

卖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9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hj053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hj053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赚钱都是偷着乐,哪有出来大声宣扬的

发表于 2012-10-9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1:03
卖了

卖了?按照我那个算法卖了可是亏的啊, 除非房价涨至少50%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2-10-9 07:59
呵呵, 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纸面的啊, 一旦成交完全拿到手的钱完全是两个数字, 而且20万到40万, 这个 ...

我那是开完笑了

你想一下,如果你当年20万时没买,现在40万时买,要付多少首付,每个月要多还多少贷款?

省下的钱就是你得到的.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9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1:07
我那是开完笑了

你想一下,如果你当年20万时没买,现在40万时买,要付多少首付,每个月要多还多少贷款? ...

所以还是那个道理, 先基本还清自住房的贷款,否则投资房是铁亏, 除非遇到05-07年那样的疯市。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2-10-9 08:11
所以还是那个道理, 先基本还清自住房的贷款,否则投资房是铁亏, 除非遇到05-07年那样的疯市。 ...

你那个例子计算太复杂,多多哥哥又懒又笨,没看完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正如我在楼上所说:
买房搏的是升值.不升值就没啥意思.

就是看你对房地产市场看多还是看空. 我本人看多,尽管澳洲不会象中国那样疯涨,但是稳步上涨是完全可能的.利用财务杠杆(贷款)赚取更高的收益.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9 1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地产 发表于 2012-10-9 11:02
我是举例当年的那个楼从楼花价到现在的市场价。。。赚的例子。。。。不谈现在的楼花。现在的楼花以后由市 ...

就算和当下的二手房比,也没发现你朋友的房子涨那么夸张,我要是说二手房有6-70万的,你就会说你朋友的房子有view,我要是说顶层才能卖上100万,你就会说你朋友的房子既是定层还有view
Y我的签名

发表于 2012-10-9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1:15
你那个例子计算太复杂,多多哥哥又懒又笨,没看完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 ,多多哥哥太谦虚了

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不过有个通涨的硬指标在,再加上一些地球人都知道投资方的硬性开销,过去几年我跟踪下来貌似综合跑赢通胀寥寥无几。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喜欢地产 于 2012-10-9 10:22 编辑
忽然一悠 发表于 2012-10-9 10:17
就算和当下的二手房比,也没发现你朋友的房子涨那么夸张,我要是说二手房有6-70万的,你就会说你朋友的房 ...


只是举个例子,不相信就算了。没必要去争。。。

多发发贴在这里帮多多哥哥盖个红红火火的楼 顺便骗个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hsqhugh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0:15
你那个例子计算太复杂,多多哥哥又懒又笨,没看完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多多哥哥你怎么起这么早,我怀疑你不在北京,而在悉尼。。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9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alfeng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alfeng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地理位置有优势以外!!!
不明白为什么来澳洲还买APT的。

APT升值只有一个途径: 中介的不懈努力——>找到更2的人接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地产 发表于 2012-10-9 08:21
多多哥哥你怎么起这么早,我怀疑你不在北京,而在悉尼。。

老年人都这样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9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来铁了心要买lane cove的镂花了,2房+study 62.8万

现在真是越看地产版面越不想买了

只能大吼一声: 多多哥哥,你赢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alfenglin 发表于 2012-10-9 08:29
除了地理位置有优势以外!!!
不明白为什么来澳洲还买APT的。


所以楼花apt广告都作到中国去了,依然卖不动。没办法,当地人不待见啊。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9 10: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yoshen 发表于 2012-10-9 08:52
本来铁了心要买lane cove的镂花了,2房+study 62.8万

现在真是越看地产版面越不想买了

你也赢了^_^
我赢什么都是虚的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9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uliang19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uliang19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yoshen 发表于 2012-10-9 10:52
本来铁了心要买lane cove的镂花了,2房+study 62.8万

现在真是越看地产版面越不想买了

Lane Cove 两房旧的要50万左右,新房、还有study 62.8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你不买有人买。你可以说他们是傻瓜。
其实还是那句话:这适合你吗?
天上不会掉馅饼,收益和风险总是并存的。
但是有些风险对不同人的影响是有很大不同的。
J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9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h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h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学家 发表于 2012-10-9 10:48
hehe,又是“朋友”的事例。每次听到、看到“我朋友”怎么着,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道听途说的事情弄的好 ...

这也没什么吧。一个人的身上怎么可能发生那么多事呢,见闻见闻,平时除了见就是闻了。我倒没你的这样感觉。从别人那里也能得到经验嘛。象多多哥,他自己买了AUBURN的UNIT,涨了赚了,但他身边的朋友买了楼花,亏了霉了。所以他的“远离楼花,亲近AUBURN UNIT”宗旨,不也是从自己和朋友那里得来的经验嘛。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多哥哥的UNIT当年也是楼花,长线看涨了多少

发表于 2012-10-9 1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uliang1958 发表于 2012-10-9 12:33
Lane Cove 两房旧的要50万左右,新房、还有study 62.8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你不买有人买。你可以说他们是 ...

我可没说买的人是傻瓜哦,我到现在还是觉得那边的房子性价比和其他一些区域比起来算是高的

只是看了地产版面多了之后,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想过的问题,所以觉得买镂花是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咯。。

发表于 2012-10-9 12: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udi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di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际例子非常重要,其它都是吹。新房比旧房贵是应该的,问题是贵多少。还有对比应该要同时期或同区

来自: 新足迹 iPhone客户端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udili 发表于 2012-10-9 12:06
实际例子非常重要,其它都是吹。新房比旧房贵是应该的,问题是贵多少。还有对比应该要同时期或同区

来自:  ...

同意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0-9 1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地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地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hay 发表于 2012-10-9 11:47
这也没什么吧。一个人的身上怎么可能发生那么多事呢,见闻见闻,平时除了见就是闻了。我倒没你的这样感觉 ...

绝对赞成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9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uliang19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uliang19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yoshen 发表于 2012-10-9 12:01
我可没说买的人是傻瓜哦,我到现在还是觉得那边的房子性价比和其他一些区域比起来算是高的

只是看了地产 ...

强烈支持你。要不断学习,每个人都一样。
大家来这里就是做个交流,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在这里你恐怕学不到全面的知识,权当是积累吧。

这个版面属于地产投资,参加者应该交流属于投资的范畴。
既然是投资,就是靠知识,靠胆量,靠运气。最终靠知识的一定胜出,走得最长。

有句话说:投资就是有知识的赚没知识的钱,有点狠,但还靠谱。
J亮

发表于 2012-10-9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csydney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csydney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投资要看眼光,经验,不能看见人家赚钱了就眼红,盲目进去,很多赚钱的多数都做了大量的功课,研究,不是跟风的。

发表于 2012-10-9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ril_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ril_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2-10-9 11:02
嗯.其他不说了.

只提一句(其实说过好多遍了):

这点我赞成。家庭年收入如果低于20万的话,还是不要考虑负扣税了。如果高于的话,可以结合各方面情况考虑负扣税(附加利益)。如果家庭年收入超过40万的,我觉得负扣税可以作为投资地产考虑的一部分,做5-10年长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