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tianya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a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anya168 于 2023-3-19 17:22 编辑
看了不少跟帖,我感觉很多家长的理念是进入大学就是孩子努力的终点站,并且因为澳洲绝大多数大学的绝大多数专业都不难进,所以没有必要太努力,分数高了也是浪费。有这样的理解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坛上大多数家长并没有亲历澳洲大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缘故。我基于自己澳洲8八大本科及硕士外加助教的经历,再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先说澳洲大学的运营逻辑。澳洲大学包括八大的核心运营理念就是尽量为国民提供工作技能教育,而非专注于培养精英。举个具体的例子,哈佛每年录2000本科生(基于全美3亿人口),牛津录3000(基于英国6000万人口),清华4000(基于全国13亿人口),悉尼大学则是1万+(基于纽省800万人口)。前几天坛上还有个帖子提到,某大一学生觉得同一专业有85 atar的,也有99.95 atar的,他们受一样的教育,都有一样光明的未来。其实不一样,至少大学不觉得他们一样,不会指望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都一样。所以大学有非常严谨的评分机制,把学生每门课和最终整个学位的成绩分成三六九等,具体来说就是50分+ Pass毕业,65分+ credit, 75分+ distinction, 85分+ high distinction这几个档次。注意,50分和85分的区别可不是10道题中前者答对5道,而后者答对8道这么简单,而是出题设计上努力把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结果用数字具现化并匹配到正态曲线中去,具体每门课的分数是怎么设计的就不展开说了。大体上pass毕业就是排名后40%,credit是top 60%到top 30%, distinction是top 30% 到 top 5%, high distinction就是top 5%。
澳洲大学的成绩,澳洲高教圈自然是懂得它的逻辑的,然而主流公司大多也是懂的。拿八大计算机专业来说,不同的大学成绩则意味着不同的就业起点:
- 50分+,杂兵 : 广大中小公司。这类公司的特点是尤为强调 “工作经验”。
- 65分+,青铜:有了申请知名大公司graduate program的资格,比如会计四大, 银行四大等。这类公司开始有了人才的概念。
- 75分+,白银:有了申请强调竞争的大公司graduate program的资格,比如投行,高频交易等。这类公司着重筛选精英型人才。
- 85分+,黄金:在申请顶级公司时更具优势,比如曾经的Google,顶级高频交易公司,麦肯锡,高盛。另外还具有申请全奖读PhD的资格 (作为1st class honours)。
- 90分+,王者: 正式名称叫University Medal,原则上每年只颁给每个专业的第一名。这个等级的学生大部分都迅速顺利成长为了业界大牛。
在之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诚然大学成绩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全部的因素,发展好的跨越(或者跌落)两个等级都是比较常见的。然而跨越3个等级,比如50分毕业却在工作几年之后进入高盛或者顶级高频交易,就相当罕见了。此外,University Medal获得者在澳洲各个专业领域的成才率出奇的高,在我看来这是个好事,说明澳洲社会大体上还是尊重顶级智力贵族而不是血脉贵族的。
总结一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如果一个孩子自己的目标是有一份安稳的生活足以,那努力读书绝对不是唯一的独木桥。但如果一个孩子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精英,那么进入好的大学并在大学中脱颖而出无疑是最可靠的王道。然而回到主题,在大学取得好成绩绝不只是进了大学之后发奋这么3-4年就够了,更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中学时的基础。其实道理先人们早已阐述得非常深刻,我们只不过是在又一遍的理解和实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