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往事如流水,前程似聚沙——我找工作和工作的经历 (2006-3-15) poloand · 宝贝第一发高烧——玫瑰疹(幼儿急疹)——以及一些认识 (2009-10-30) brightVera
· 我在澳洲这几年 (2012-1-26) Goofy · 北京之行FB记(内含图片不过没有做法)之三 (2005-1-18) cheer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elbourner1978

[学习培训] 从中国到澳洲,挨踢10年中国篇(全文完)-10月22日更新随笔312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啊?

此文章由 hou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u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本据说也是虎狼之地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11 18:58 |显示全部楼层

士为知己者死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银行的上海总部非常气派,设在陆家嘴的黄金区域,办公室里可以僚望到滚滚的黄埔江。项目组报到的第一天,终于看到了S公司美国总部直接派来的项目经理老LZ。

老LZ大约40多岁,50不到带一副眼睛,满沧桑的,第一眼就给人一种很亲近的老大哥的感觉。老LZ的经历其实非常传奇,如果写一本小说绝对畅销。他早年清华建筑毕业,去了美国读博士,刷过盘子,洗过碗。不知道为什么反而进了IT行业的S公司,其实想想也很简单,数理化很多都是相通的。老LZ的太太也是在读书时相识的,也进了S公司,被美国总部直接派到中国区作财务总监。于是两口子带着2个孩子,还有1条狼狗,又漂回了中国。更神的,老LZ在纵横IT几十年以后,突然大澈大吾,又回到自己的本行,北京开了一家颇有规模的装饰设计公司,当然这已经是我出国以后的事了。

北京支援到这个项目的包括我有3个人,另外两个同事还在国外training中,后面会提到,剩下的都是上海的同事了。PM老LZ给我引见了前端组的组长老B,此君络腮胡子,娱乐人士打扮,一个字形容,”酷”。自己在前端组的职责是负责技术(算是technical leader了),带着另外一个上海的同事小J。S公司在前端组的火力配置基本就是这样,剩下的一些兄弟都是从partner公司来的,是负责coding的。

当晚老LZ和我去了一家饭馆,边喝边聊中才知道这个项目的前因后果,人头关系。老LZ像大哥哥一样的嘘寒问暖,问自己一个人在上海还需要什么,有这PM作老大,兄弟以后为了你也拼了!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2 13: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6 收起 理由
bulaohu + 15 谢谢奉献
红杉 + 3 我很赞同
degra + 8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1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不识愁滋味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负责的这个产品模块并不成熟,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拿了G银行做了小白鼠,之前在全球没有一个像G银行这种规模的客户使用,从美国产品部门到亚太的support部门,没有一个人有足够的经验应付这样的客户规模,不管是从数据并发量考虑,还是功能模块,基本是bug连连。这可苦了我们在客户第一线的炮灰,每一个Bug提交上去都要经过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流程。

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跟项目经理主动申请,私下反编译代码,自己修补丁,在外企混过的TZ可能知道,流程上讲,很多公司是根本不允许这么作的,即使你有足够的knowledge,也必须通过产品部门。不过老LZ就是原来产品部门的人,他给我吃了定心丸,所有客户现场修好的 补丁可以返回到产品部门,对自己反编译改产品,也最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那个时候自己的心境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有大概几周的时间每天只睡2,3个小时,去读整个源代码和FIX Bug,幸运的是在清华封闭开发练到的本领终于用到了。

自己的IT梦想是从高中在电脑报上读到求伯军的故事开始的,一个少年梦想着仗剑闯天下。在那个IT个人英雄主义横行的时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认为凭着热情可以翘转地球,改变世界。自己是lucky的,凭着清华练出的通读代码能力,修补了几个重大的Bug,得以让项目能够继续。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一个有150人团队(从Sun Java小组借调的资源)开发4年的产品是不会被一个毛头小子在几月读懂和改变的,没有人这个时候能够发现这个产品中蕴藏着可以撕裂整个项目的危险。在日后的产品危机中,第一次感到自己个人的无助,江湖已经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年代了。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20 22: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4 收起 理由
coocoogu + 2 你太有才了
西皮二黄 + 2 精品文章
柠檬飘香 + 3 好文章,加分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9-11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yssa 于 2009-9-10 21:51 发表
沈阳人民有那么实在吗?


吉林省长春市,不是沈阳。

发表于 2009-9-12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太牛了,王强的圈子圈套我也看过了,是不是有个人物原型就是楼主?呵呵,不过楼主从技术方面讲故事,也是很精彩啊。期待后续。

[ 本帖最后由 小山 于 2009-9-12 10: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2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良师益友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周后项目中终于见到了传说中E兄。E兄是这个项目的技术经理,和我同来自北京office,因为终日出差,没有见过几面。他是这个圈子里的传奇大佬,技术的翘楚,也是日后我的良师益友,铁哥们。纵横圈中十余年,至今还在经营着自己的事业,而N年后选择退出的我每次在MSN上看到他还是对S公司的技术如此之热情,甚是惭愧。

E兄是不折不扣的技术狂人,对新技术,新玩意总抱有无比的热忱,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热情十余年如一日。每一次聊到技术,就会情不自禁的喋喋不休,打了鸡血一般,扁平的小嘴有节奏的开合,以至于俺的LD给他起了个外号“小鸭子”。

一提到E兄,我就回想起我们俩游荡在上海大街小巷的日子。我讥笑他是3里外都能闻到卖hifi音响店的味道,他取笑我是3里外能闻到卖游戏器材店的味道。那时侯我们约定若干年以后开个hifi音响店和游戏店作邻居,如能这样,真乃人生第一大乐趣。但遗憾的是理想和现实间总是越差越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12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E兄当年的随笔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S**(即为S公司)的零碎印象(1)

不管你以何种方式接触S**,不管你接触S**已经多久,“S**是什么”,始终是一个几乎无法回答的问题。

不同应用领域的人使用的S**特性差异,可以大到像不同公司的产品。所以,S**交流大会,经常听到的惊呼是“啊,S**还可以这样做”,而发出这样惊呼的人,不乏很多资深者。

因此有种说法是“S**博大精深”,可是事实上似乎不是S**本身而是S**涉足的领域博大精深。去考察一下S**产品和方案模块的各个细分市场,几乎每个都是竞争对手强悍,业内知识浩繁;再去考察S**的各种成功案例,主要的成分往往都是使用者的智慧积累而非产品功能,与同业软件并无大异,很多时候案例的吸引力是决策分析领域相对于其它领域的吸引力,不是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其实,公平的说法好像应该是,使用S**的人,往往是愿意在决策分析方向上不断思考的人,他们会通过S**产品,在决策分析领域进行深入实践,最终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气候。

很多情况下,S**用户所做的事情已经让S**厂家感到非常惊异,所以说“S**OR博大精深”仿佛更贴切些。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2 13: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2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S**(即为S公司)的零碎印象(2)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S**发展的功能范围,时间跨度和地域差异上去思考一下,也许可以离“S**是什么”的回答更近一些。

S**的功能范围,大致上是从专业统计分析到企业级应用,从工具销售到解决方案销售逐渐演进的。从90年代初开始,也就是S** V6系列的产品起,S**加大了企业应用类模块的开发和推广,主要是数据存储管理,复杂报表工具,大型分析套件,前端应用开发工具,企业应用系统管理工具,还有针对性更强的特定应用套件,2000年以后,更是把专业咨询服务作为发展重点,所谓的解决方案,就是定制的系列产品线+特定内容的咨询服务的收费组合。十几年的发展,按照现在国内软件企业的流行说法,已经形成了“几横几纵”的格局,横指的就是从数据管理,分析建模到前端展现各个环节的工具层,纵指的是金融、电信等行业和细分行业的针对性方案,组合了各种工具和服务。这种变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同样也遭遇了更多的强劲对手,更遭遇到了企业级应用领域的诸多难题,客观的讲,S**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并不明显比对手好。到目前为止S**在企业应用领域的声誉并没有超过在专业统计分析领域的声誉,即便是革新时期声名鹊起的代表作Enterprise Miner,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经典统计算法的扎实基础。所以,很多关于“S**好还是不好”的争论,放在不同的应用层面,结论会大有不同。

个人看法是,S**具备“两强一有”的特点,就是分析强,处理强,企业级应用的大体功能环节都有。S**的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其深度和广度,至今还是业界最高地位,其它产品如S-Plus,SPSS等,综合比较很难占到上风,当然,反过来说S**的优势也不是绝对的;

处理功能说起来有点像一滩浑水,因为处理的范畴很大,但是通常讲,把数据从原始状态转换成适合于各种分析的状态,不考虑回滚、事务等特征,S**在语言功能上的丰富性是有优势的,它的分析对手尤其是强调免编程的对手,在这方面功能不免捉襟见肘,它的处理对手尤其是数据库系的对手,在针对分析的变换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个优势比分析优势还大,只不过这个领域比较模糊,不容易形成明确印象罢了;至于说到企业级的应用,不论从数据仓库工具,OLAP工具,报表工具,到风险管理方案,市场营销分析方案,大大小小S**还都有,和其它厂家一样,这年头也是言必称CRM,数据仓库和Java。就是这“两强一有”,让S**在决策分析领域有独特的地位。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2 13: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2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S**(即为S公司)的零碎印象(3)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S**是不是好用”的问题,一种说法是“S**是架钢琴”,上手不容易,但是可以玩到至高境界,而其它竞争对手如S-Plus和SPSS则像“电子琴”,上手容易,想玩儿的很深很灵活比较难;的确,S**的学习曲线初期是比较长,不仅对用户,甚至对工程师内部学习都是这样,而真正事倍功半的境界需要较长的积累;不过现在的事实是,S**和竞争对手都在向“合成器”这个方向上使力,做成傻瓜加专家都适用,“演奏”都可以登得厅堂的产品,所以S**开始发力前端,甚至Java架构不离口,但是在这方面,毕竟是晚生后辈,而其它竞争对手也是全力以赴,或加强后端,或收购合并,像SPSS收购了ISL的Clementine,在数据挖掘上从易用性到功能上对S**形成了极大冲击,要知道ISL是业界最早以产品化思路研发数据挖掘的公司之一,功能设计上的功力也非同一般;目前,S**这架钢琴的学习曲线尚未明显缩短,而以Clementine、QuadStone为代表的产品在功能深度上的迫近却是咄咄逼人,S**的排位也因此变得微妙。

另一种解决易用性的方法是加入向导服务,也就是,“S**的人教你弹钢琴”,是S**卖服务的思路,存在的问题是:“造钢琴和保养钢琴的知识不代表能弹好琴,或者教好琴”,很多决策分析应用服务的成熟性和重用性都相对不高,连达到ERP的规范级别都难,要想用好不仅仅是看懂语法那么简单,“钢琴教师”需要懂产品,懂行业,可以举一反三,还要有传授知识的方法,这些往往靠多年的专业服务经验积累。S**的服务经验多来自参与项目人员的自发经验积累,水平高低往往看各人的造化,以商务模式有组织的发展专业服务,S**公司自身也需要一个积累学习的过程,并不像商务宣传口号那般简单;所以,在很多场合下,“S**是不是好用”,还要看用户自身的水准,以及与产品服务的沟通。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2 13:01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2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S**(即为S公司)的零碎印象(4)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公司发展的时间阶段来说,S**公司的策略也如其它厂家一样,在各个阶段有明显变化,特别是从2000年以后,S**在推广策略上进入了大转型阶段,从公司CI,到产品组织,都不断地变化着。这一点从S**网站上可以明显看出。很多时候,S**在新版本的更新中,不是在开发新的功能,而是重新拆分和合并模块组合,改变宣传口径,有些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同时,在过渡期,也造成了相应的混乱;常有的情形是,看到一个神奇的名称,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几个老模块改了个名字,或者是,老用户突然在新版本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模块调用了;V9很多变化是这种重组的结果,相对来说算是一个总结,但是这种架构是否稳定到下一版本,也很难说。所以考察S**方案,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形,更要摸摸它的模块……

对于S**功能和发展方向的转型,各个地域消化并不均衡,有些时候,不同S**分公司的对于S**的推广,也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比如历来S**有北美和欧洲两大强势阵营的划分,北美阵营以工具销售为主,强调软件的通用功能和强壮性,而希望用户及推广伙伴去开发针对性应用,欧洲阵营重视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强调根据具体应用特点自己主动进行二次开发,认为对用户的适用性比软件的绝对性能重要,结果经常是欧洲开发了一些应用,反响比较好的,拿回北美总部去做引擎整合。因此,看欧洲和北美的客户案例,感觉不一样。再看亚太区,日本是传统的统计分析工具式的销售仍占主导,单纯的Base 或加上STAT的组合销量很旺,用户的应用是扎实稳健,但是技术的发展有些滞后;台湾是在V6的时候重点推广了QC和针对性OLAP应用,一时成为亚太的亮点;韩国则是骤然加速,在电信流失分析和制造行业管理分析上成为领头羊;说到中国,则像现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一样,有的方面很前卫,有的方面又滞后得多,有极强的动态性。所以,如果有机会去亚太转转,不同人讲的S**故事会让你想“这是一家公司的产品吗”……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2 13: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lyssa + 1 不懂IT,Lz是否可以不要隐名啊,难度太大了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2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好文, 严重同意,用S**几年了,觉得是S**是入门容易,越用越高深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12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rlind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rlind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强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希望俺出道10年后也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回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12 1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等待下文...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12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s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s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强人、强贴!

发表于 2009-9-12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al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al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09-9-12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布版和各位老大加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12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下文了吗? 不是还没写澳洲了吗

发表于 2009-9-13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码字真伤人,还有好多很有意思的素材不得不扔掉,如果全写,我要吐血三升。

写还是要继续写的,澳洲这几年其实更有意思,也对很多刚来技术背景的朋友很有帮助的。

叶多爸爸写个建筑行业的,我也打算写个IT行业contract的。

[ 本帖最后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3 13:55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3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we are still moving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银行这个项目前前后后持续了好几年,圈里的TZ都说这是个很失败的项目,人人说起来都跟G行是冤大头一样,搞的我都很难为情的说自己做过,不过G行好歹还在用。在全世界的IT行业来看,过了一定规模的项目就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全是困难矛盾重重,最重要的客户有没有继续用下去,只要“still moving”就算是OK了。

以后在打单子的过程中,经常有人说“某某项目太烂了,要是我们上肯定如何如何”,这就是一句放屁的话。就象我现在的行业里,Accenture跟IBM天天互掐,其实IT服务,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还有在IT服务行业,一条不变的道理就是“人多力量大”,象S公司这种连扫地的都算上,全球就7,8千口的规模,还没人家的delivery center的人多,怎么玩?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产品供应商的一亩三分地。现在看到这几大IT服务公司码人(印度人)的劲头,往往不寒而栗。人多就是硬道理,全自动洗屁股的程序做不出来,简单,叫几个印度兄弟亲自为您服务(手洗?),只要能保证“still moving”就一切好说。

BTW,现在看到印度兄弟欢天喜地的排队拿着working Visa来澳洲,就惴惴的揣测IT contractor这碗饭还能吃多久。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7 收起 理由
JuJu + 6
kingkongfei + 6 精品文章
bulaohu + 15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14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ha, 强, 白条白条!

发表于 2009-9-14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num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num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世界真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14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ckynumber 于 2009-9-14 10:06 发表
世界真小。。

老兄熟人?

发表于 2009-9-14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num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num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14 10:08 发表

老兄熟人?

跟你可能素未平生,但跟王强一起工作过

发表于 2009-9-14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sh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sh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两位都是强人, 看来足迹确实卧虎藏龙啊

发表于 2009-9-14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叶多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叶多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挨踢也是劳动密集型啊?

发表于 2009-9-14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爸爸 于 2009-9-14 13:49 发表
原来挨踢也是劳动密集型啊?

要不怎么叫挨踢呢,跟叶多爸爸的行业一样的,都是从抹灰的小工干起,NB的以后混个包工头,更NB的直接去揽项目,没啥差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14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msi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msi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进来敬仰一下楼主,IT 的高手。

在中国接触过几个SAS 赛仕公司的员工(是这么写的吧?),很久以前了,我对他们印象非常好,学院派的,温文儒雅,气宇轩昂的,没有商人的油头粉面。 那些大公司的,IBM之类的,远远的你就认出他们了,派头两样,住的宾馆,穿的衣服(蓝色巨人嘛),举手抬足,两样。  可是赛仕的,属于我这等女生很仰慕的技术型的。

就是打单的时候,从不直接往前面冲,旁敲侧击的类型。我都替他们着急。

发表于 2009-9-14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msi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msi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9-9 22:19 发表
刚进公司的时候,看到手里的名片,大喜过望,终于不挨踢了,改Consultant了。什么是consultant,这么多年我到现在还是迷迷糊糊,俺LD一直问我什么是consultant,我想了想,你就当是会说话的挨踢吧。不过那个时代,co ...


楼主对 consultant 这一段的描述,让我回想了一下当年。  

售前:以前一直叫 presales,后来改了,称为 Sales Consultant。由于公司里同时还有做实施的 consultant,容易混淆,于是就有同事问了 sales做啥,sales consultant做啥呢?  我说:

sales 就是骗人说谎话的 —— 某某客户啊,你这个需求就应该买我们这个产品,满足了你的业务需求,而且,你看和别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xxx 。
sales consultant 就是帮着前面的 sales 来圆谎的 —— 嗯,的确我们的产品是可以做到这个需求的。这样,先来看看演示,我们在同行业(或者类似行业)成功实施了xxx,我来演示给你们看一下。具体看看你们的业务需求,让我先了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个啊,不能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方法,同样达到效果啊。。。实在你要坚持那样啊,这要等到实施顾问 implementation consultant 做实施的时候 来度身定做满足你们的需求了。 我们可以约 implementation consultant 来给你们报个价先。     

看,成功的又替公司推出了实施服务,公司又赚一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hinara + 3 哈哈,对,最后实施的人当炮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4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乱七八糟才TMD的写了一年多,再这么下去就变成老太太的裹脚布,决定精兵简政。

发表于 2009-9-14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西瓜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西瓜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牛人啊
文笔很不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