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大头怀念的北京小吃(十一)-- 稻香村的牛舌饼 (2012-11-20) datou2z · 自己做pest control的一点分享 (2019-1-20) sxfly1983
· 参赛-山珍海味汤 (2007-2-15) 泡泡 · 大热天,来点凉凉的..拌米粉 (2008-1-31) bluesumm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gjoy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大学音乐系老师数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6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5-4-16 20:12 编辑
云叶子 发表于 2025-4-16 00:07
我们家小朋友现在就在这位老师这里学钢琴,真的觉得挺幸运的。老师不仅很有耐心,也很懂孩子,会根据孩子 ...


很高兴得知你家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真心喜欢音乐。

虽然我水平很有限,但还是希望能尽最大力量帮助更多孩子,热爱音乐,愿音乐伴随一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7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感受到西方和东方逻辑哲学层面的差别。

仅仅拿“现代人学音乐目的”这一点简单高度概括来说,

西方人学音乐同样遵照的是框架导向思维,进一步细分:撒克逊和日耳曼文化对此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简单说:虽然同为导向型,但两者还是显著不同:日耳曼文化认为学音乐(比如钢琴)是精神培养,个人在社会下的一种传承、责任,而不仅仅是兴趣。撒克逊文化则更多重视形式,强调外在自我,

当代中国人学音乐则更多是问题导向型思维,这其实从孔孟时期就已经做出了选择。近代我们当然更容易了解,各个领域都体现非常明显。所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不说落后多少,但开创性的发明较古代时期,中国在世界领域的占比更加小了。

所以在西方(当然包括咱澳洲),中国人学习音乐(包括其他专业),实际上是学习了西方的框架导向思维,这种方式具有高度哲学逻辑能力,对后面的进步是实质性的。

(记得在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的一位数学老师跟我讲过,班上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术方面都很突出,但从第二学期开始,随着难度深入,欧洲来的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数学推理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蘑菇头晶晶 + 2 你太有才了
astin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7 1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德奥派的老祖宗就是建立框架。最直接的两个例子:赋格曲式和奏鸣曲式。这两个框架有了,一听就是western music。 如果咱们把唐诗宋词写成赋格曲式,就可以说是中西结合了。
你说的结果导向,中西方共有的就是和声走向。本质上都是以cadence为结果导向进行前期的一些变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7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5-4-17 22:47 编辑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17 18:57
德奥派的老祖宗就是建立框架。最直接的两个例子:赋格曲式和奏鸣曲式。这两个框架有了,一听就是western mu ...


纯交流:

德奥音乐,我认为跟那些作曲家所秉承的哲学思想(或者叫社会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奥那套哲学体系严谨,锋利,同时也冷冰冰。反映在音乐上,也曾长时间反映出这种思想。

当然在形式上,它们的音乐特别是后来多声部织体纵向、横向的发展,也反映出框架导向思维下的缜密,如果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很难想象在什么时代才能出现更复杂的多声部,比如Ensemble,Symphony。所以这些音乐能诞生于欧洲并不是偶然的。


我们中国,中国人,目前普遍存在着东西方互溶的东西,缺乏统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已经断代(阉割),对西方的(体系)也只片面吸收功利那部分。共产主义虽不是什么人类先进体系,甚至是反人类的,但它在一些地方“统一”了人的思想,其本质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纵观中西方历史,可以看出一种思想学说能够成为社会主流,让所有人追随(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一定是理想主义。

所以,当下中国(人)所遵循的价值观,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我们这些跳槽到西方社会的中国人,到底要让我们的孩子重蹈过渡性的,还是西方已经构建成的,还是选择中间路线?重蹈过渡性的那批人及其后代在西方社会就很难被接受。选择中间路线的,应该有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及其后代,在一定时期能为宽容的社会所接受。

现在回过头来深究,可能正是基于这些,冥冥之中让我们没走急功近利(功利主义让人看不到希望。如果让孩子变成功利主义,就更不是我们当年出国的初心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鸡娃方式,的深层次原因吧。


发表于 2025-4-17 22: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ky3g 于 2025-4-17 23:08 编辑

……

发表于 2025-5-6 0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5-5-6 00:30 编辑

最近在翻看墨大音乐系教师名单,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各细分领域里老师数量和Dr.Prof占比

作曲——————————————    4位老师 (Dr.4/4)
Interactive composition——————    5位老师 (Dr.2/5)
Jazz and improvisation—————— 16位老师  (Dr.3/16)
Musicology———————————    7位老师 (Dr.7/7)
Ethnomusicology————————     1位老师
Music Performance - Percussion——  1位老师
Music Performance - Brass————   4位老师  (Dr. 2/4)
Music Performance - Conducting—     3位老师 (Dr. 2/3)
Music Performance - Guitar————  3位老师   (Dr.2/3)
Music Performance - Keyboard——  13位老师 (Dr.10/13 )
Music Performance - Strings————  2位老师   (Dr.2/2)
Music Performance - Voice————    9位老师  (Dr.2/9)
Music Performance - Woodwind——   5位老师  (Dr.2/5)
Music Psychology————————   4位老师  (Dr. 4/4)
Music Therapy—————————   13位老师 (Dr. 9/13)


网址:https://finearts-music.unimelb.e ... vigation-musperfkey

根据经济原则——生源数量决定老师数量。看来:

(1)流行乐、键盘、和音乐治疗、声乐学生都不少;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学弦乐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啊,这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混乐团的人数不太相符吧?
(2)搞流行乐的现在也要博士才能胜任了啊,真够卷的。
(3)学音乐理疗的真的很多么?

有没有明白人给我们讲一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5-6 06: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thiaZ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Z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4-15 21:43
逐步有惊喜,这段时间,只要我开车,孩子坐旁边的时候,基本都是ta播放蓝牙,从手机里找曲子,我想听流行的 ...

我们钢琴老师也是特别赞Danii,可惜Hamer hall这个厅不给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6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nthiaZ12345 发表于 2025-5-6 06:16
我们钢琴老师也是特别赞Danii,可惜Hamer hall这个厅不给力

Hamer Hall为什么不给力呢?想听听

另外,我觉得那个指挥没把乐团发挥出来。而且MSO的长号(或是法国号)有点弱,一次抢拍,一次跑偏了。

发表于 2025-5-6 15: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thiaZ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Z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5-6 12:34
Hamer Hall为什么不给力呢?想听听

另外,我觉得那个指挥没把乐团发挥出来。而且MSO的长号(或是法国号 ...

最近这一场我没去听,之前听过几场钢琴协奏曲,包括Daniil 的,感觉钢琴声音好遥远,不清晰,可能跟坐的位置有关,但是我试过不同的位置都不大好,当然我也没钱买VIP的票。加上后面乐团的声音,钢琴声音更听不到细节。但是MRC的音效就好很多,不用坐最好的那些位子音效都很好。所以我现在很少去Hamer hall听钢协了,交响乐还可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6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nthiaZ12345 发表于 2025-5-6 15:55
最近这一场我没去听,之前听过几场钢琴协奏曲,包括Daniil 的,感觉钢琴声音好遥远,不清晰,可能跟坐的 ...

那听过其他人的么, 去年有一个R2的,那个声音小的,Daniil的声音已经好多了,这两场我都没听啊,但是我丫头去听了之后说的。
这个Hall可能是音效墨尔本最好的了,也有麦克风你仔细观察,但是一般来说那个麦克风不给钢琴扩音,给管弦乐扩音。
不像Scotch那个厅,所有的声音都外扩。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6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sic Performance - Strings————  2位老师   (Dr.2/2)
String类是不是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列上去, 我至少认识两位女士都在墨大教,可能不是Full time,墨大的chamber acedamy里面那两个女士都是吧。  
还有好多都参加Fintan Murphy的排练的那些学strings的是咋回事, 我亲眼就看到两次她们去彩排。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5-6 16: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5-6 00:29
最近在翻看墨大音乐系教师名单,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各细分领域里老师数量和Dr.Prof占比

作曲————— ...

墨大的string是不是不太强?悉大的string好像很强,所以悉尼string的孩子多是留在悉尼。

发表于 2025-5-6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ayki 于 2025-5-6 16:27 编辑
yddlx 发表于 2025-5-6 16:20
墨大的string是不是不太强?悉大的string好像很强,所以悉尼string的孩子多是留在悉尼。
...


这个不太了解,只认识两位女士老师,和以前Fintan Murphy还有,老William H有过接触。
知道后面这两位都教的很好,但是年纪都大,一般的学生也不接。
对不起,回错了,也没法删除,请string家长指正吧。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6 16: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ki 发表于 2025-5-6 16:15
Music Performance - Strings————  2位老师   (Dr.2/2)
String类是不是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列上去, 我 ...

应该是有没列上去的。我知道有个长笛老师今年去了墨大,表里就没有。

发表于 2025-5-6 16: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25-5-6 16:27
应该是有没列上去的。我知道有个长笛老师今年去了墨大,表里就没有。

知道以前墨大的钢琴都不列讲师的,只有教授Ian,和副教授,其他的客座,以及不是full time都不列。 现在好像还列出来了。 这个
Music Performance - Keyboard——  13位老师 (Dr.10/13 )
可能也就是4-5 full time,其他都是part time的讲师。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6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25-5-6 16:20
墨大的string是不是不太强?悉大的string好像很强,所以悉尼string的孩子多是留在悉尼。
...

整体上澳洲音乐学院的水准都非常低,欧美好点的音乐学院里最差的到了澳洲的音乐学院也是最好之一。具体到MCM不能笼统说它的Strings强或不强,前几年小提琴的确一般,可以说很差,但大提琴可以说非常强,和我儿子同一届大提琴,一个全奖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德国,不同老师的学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蘑菇头晶晶 + 2 我很赞同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5-6 18: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thiaZ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Z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ki 发表于 2025-5-6 16:09
那听过其他人的么, 去年有一个R2的,那个声音小的,Daniil的声音已经好多了,这两场我都没听啊,但是我 ...

听过不少不同钢琴家的演出,包括朗朗,都是差不多,听不清,Daniil 真算不错的了,就是这厅不行,墨尔本要hold这么大的乐团也就这个厅了,没办法

发表于 2025-5-6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25-5-6 16:43
整体上澳洲音乐学院的水准都非常低,欧美好点的音乐学院里最差的到了澳洲的音乐学院也是最好之一。具体到 ...

那个去德国的cello小姑娘跟你儿子一届?她小时候经常去MSV表演,跟其他人相比,水平高一大截。

发表于 2025-5-6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ki 发表于 2025-5-6 16:31
知道以前墨大的钢琴都不列讲师的,只有教授Ian,和副教授,其他的客座,以及不是full time都不列。 现在 ...

记得有一次Open day,我在老的音乐老楼的Kithchen里,看到个Mail Box用的staff list,全系的人,大概90多个,应该包括所有上课的老师名字,跟现在这个网站上的数量差不多。

发表于 2025-5-6 1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5-6 19:11
记得有一次Open day,我在老的音乐老楼的Kithchen里,看到个Mail Box用的staff list,全系的人,大概90多 ...

估计钢琴系新招这两位是full time 还有Jerry,Glen之外其他估计都玄乎。 早几年莫那什过去那几位都不是。 其他也不熟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6 1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nthiaZ12345 发表于 2025-5-6 18:48
听过不少不同钢琴家的演出,包括朗朗,都是差不多,听不清,Daniil 真算不错的了,就是这厅不行,墨尔本 ...

我本人没听过朗朗,家人她们听过,但我听过王羽佳还是早几年呢,真不错,声音穿透力很强,倒是这几年她一味的强调快不喜欢了。
其实MRC 钢琴独奏更好一些,Piers Lane有一次票价还便宜,太爽了听着。 去年老David告别演出也不错,虽然R3有点错误,但是老头太有意思了。 Shine的电影也很好。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5-6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5-6 19:07
那个去德国的cello小姑娘跟你儿子一届?她小时候经常去MSV表演,跟其他人相比,水平高一大截。 ...

不是同一个人,你说的那个比我儿子高一届,墨大+ANAM模式。我说的那个那年德国那个音乐学院大提琴研究生全球只招了一个。

发表于 2025-5-7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音乐学院的水平就像大选一样,在两个很烂的选项里选个相对好一些的,其实基本也差不多。
不说别的,澳洲选手想去参加一次比赛路程都非常远啊。
澳洲的小提琴算是好的了,ray chen,christian li,多亏了有悉尼的张世详教授启蒙把关+曾经在mcm的robin wilson可以和其他国家选手较量。其他乐器类基本上好一些大学本科毕业就去欧美了,可惜为时已晚。演奏家最宝贵的塑造时期是本科阶段。

发表于 2025-5-7 1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5-7 11:14
澳洲音乐学院的水平就像大选一样,在两个很烂的选项里选个相对好一些的,其实基本也差不多。
不说别的,澳 ...

也有本科毕业过去出了头的。柏林爱乐的长号是澳洲出去的,挺年轻的。LA Phil的圆号首席是澳洲出去的。
不过澳洲的本科音乐教育确实跟欧美差距挺大的,所以下定决心要走音乐道路的,还是应该尽量争取本科就去欧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蘑菇头晶晶 + 2 感谢分享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7 1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ayki 于 2025-5-7 11:49 编辑

澳洲音乐学院水平低是不是因为老师不行? 不知道墨大去年两位钢琴新老师会不会有所改善?
当然知道学苗是通过好的老师,以及提高学校综合排名来提高的,不能一味的强调澳洲学苗差,因为就全球的区域来看,各国和区域都相差不是太多,当然你说加拿大有邓泰山我们没有那也是事实。

因为就音乐设施来说墨大绝对是一流的,当然没有去RCM内部观察,但是去了慕尼黑音乐学院,和维也纳的音乐学院。

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7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音乐一心奔演奏家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可能性很小很小,单纯靠演奏活的还很好的独奏演奏家全世界不超过30个。事实上真走上这条路的也没几个真的傻傻地一心奔着演奏家去的,因为其难度相当于上太空,不仅在于厉害的人太多太多,还在于了解了真相之后,否则已经Leeds拿了第一名的Eric Lu为啥还要继续去肖邦比赛,这本身可笑,更多的是无奈。但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并不是他们傻,相反很多智力过人。澳洲出去的基础往往比别的国家的学生差,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天赋很好,毕竟大多都是业余散养的,另一个就热爱音乐的程度那都是出自内心的,我儿子身边同学很多附小+附中+名校出来,最多的是韩国还是国内的,最不缺的是天才神童,但这些人往往非常痛恨音乐。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yddlx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5-7 12: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ki 发表于 2025-5-7 11:41
澳洲音乐学院水平低是不是因为老师不行? 不知道墨大去年两位钢琴新老师会不会有所改善?
当然知道学苗是通 ...

我觉得就是因为老师的水平,硬件我觉得Sydney Con的水平应该好于很多欧洲的老牌公立音乐学院了,奈何没有好的师资。可能只能等到在欧美的澳籍演奏家们退休后看能不能回老家教书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ayk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7 1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ric Lu现场贝多芬很warm啊,这个是当时一起听的川音的妹妹说的,当然这个川音妹妹在UK留学,可能现在回国了。
@yddlx 同意,那就下面期待Andrea and Konstantin 在墨大有更好的表现吧。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于 2025-5-8 0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25-5-7 12:14
我觉得就是因为老师的水平,硬件我觉得Sydney Con的水平应该好于很多欧洲的老牌公立音乐学院了,奈何没有 ...

sydney con老师很大一部分是欧美空降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本科后去欧美读研究生和以上学位的不少。至于本科阶段本身的学习我觉得强度还是不太够:曲目量和难度。和整个的体系架构以及整体学生素质水平都有关系。而且澳洲教育系统我观察发现最令人诟病的一点之一是假期太长太多。第二点比赛不足,整体氛围太温和有好有坏。对于需要比赛和audition的表演专业来说没有太大益处。

发表于 2025-5-8 00: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25-5-7 12:13
学习音乐一心奔演奏家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可能性很小很小,单纯靠演奏活的还很好的独奏演奏家全世界不 ...

钢琴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独奏家的。你说的30个国际独奏钢琴家,相对于其他乐器(小提琴除外)已经算是很多很多了。如果说bassoon或者tuba,估计连专业音乐学生都叫不出一个世界级的演奏家吧?现在培养的活着的作曲家,甚至倒退30-50看世界级的当代作曲家有谁还能写出李斯特那样的独奏钢琴曲?肖斯塔科维奇再到phillip glass,当代钢琴音乐对钢琴角色的理解已经和100年前完全不同了。
这么看就不奇怪了。市场需求变小,曲目非常内卷。其他乐器都有很新的首演曲目钢琴独奏却没有或者很少。很多钢琴家和钢琴老师总觉得独奏和concerto才是真正钢琴家,collaberative piano被很多人默认为低人一等。我觉得学习钢琴专业的大学生也要摆正心态,多接触和结交其他乐器的朋友合作 出路更广阔。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