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泰式红咖喱 (2012-3-16) 河水洋洋 · 【新足迹读书半月谈】 (11月上) —— 解读张爱玲:恋父情结 (2008-10-31) jasonliu234
· 谢谢曾经的朋友,无内容,勿进 (2008-7-14) toolaa · 懒人菜饭 (2005-5-26) 小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ylittlelover

心痛!! 14个月的女儿手臂骨折了!!! -- 已痊愈 / 老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4 0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宝贝早日康复!!
看个医生怎么就这么慢?没有办法快点吗?我自己也有个小女儿,心疼啊。如果买了保险,去看私人医生是不是要快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4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落灯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落灯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偶也想知道私人医疗保险是不是会快点,看到好几个帖子都是等啊等的,骨折留血什么的,在医生眼里都不算严重,晕,澳洲的医疗什么的福利也不过如此啊。

发表于 2007-8-30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92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92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爱的小姑娘,健康成长,理解你做母亲的心情,支持

发表于 2007-8-31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为母亲,我深深体会到LZ的心痛,边看边擦眼泪,愿宝宝早日康复!

说到国内的医疗,我也谈谈看法.两年前我生第一个宝宝,让我终身难忘,当时我在产房待了24个小时,几乎没有人来理我,身上绑着胎心监护仪,根本起不了床,又不让家属进来,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几乎没吃东西.后来宫口全开了一个多小时,助产士也不怎么管,因为产妇太多,她只是不停地催我快点生,没有任何帮助,最终由于宫缩无力,不得不剖腹产.气得我妈妈和LG都想找医院打官司.

现在我再次怀孕,又碰到国内的生育高峰,每次产检LG都要早上5点不到起床才能挂上专家号.检查一次排好几个小时队,非常辛苦.

还有就是我外婆股骨骨折要做手术,医院没有床位不收,找了熟人才住进去,而且等了一星期才手术,其间医院以仪器搬运不方便为由,让我80多岁的外婆从这幢楼到那幢楼来来回回地做各种检查,我们除了忍耐以外,还能怎样?

发表于 2007-8-31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祝愿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07-11-14 0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感受是:在国内你有钱有熟人有路子还可以马上找到医生做最好的护理和治疗,另外三甲医院的急诊一般都绝对不会怠慢的.

但是我自己亲身经历了起码10次以上半年内澳洲的急诊(我在墨尔本),辗转过墨尔本几乎所有的大医院急诊科(内科,外科),以及各种拍片B超等,包括我儿子也前后进去了2-3次医院2次急诊,这些都在半年内.我的感受是:除非你有非常好的专业内英语(医学方面),除非你自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急救和医疗知识,除非你得的病是你以前就犯过并治好过的...除非你不是疼到要死要命,除非你有家人能随时守护你..
除非以上这些,你千万不要在澳大利亚生病,尤其是急病.能整得你不想再去医院了.

漫长的等待还是可以忍受的,不能忍受的是你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病,一次一次的抽血,今天急诊给你弄的不疼了(病没有好,仅仅症状被各种潘拿朵止疼片压下去了)完事你每天接着又犯病又送去医院给你接着重新抽血重新重复再重复,然后病依然不好,一个简单的化验结果要等好几小时甚至3-4天...医生的水平在这里是无庸置疑的,我承认就是比国内的混日子的医生有医德有水平,但是,护理水平我个人觉得实在跟不上,说句实话,在澳洲的这半年,我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病,但病起来都很急很严重,而且查不出具体原因,医院的外科内科各种乱七八糟仪器设备都使唤上了,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次一进去,二话不说就是静脉留置针头,然后护士基本没有一次成功的,最长的一次中间换了2个人,第一个护士走的时候就让针头那么耷拉着,我看着我的血流得床单地上都是的,但是我病得没力气说话,只能等着流了半天换人过来,还有数不胜数的护士一去不复返的经历,不过倒是没有经历过华裔护士的嘴脸,可能我运气好.有一次,在boxhill的医院,护士联系了出租就硬把我请出去了,我当时已经2天没吃东西了,抱着儿子挽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就在医院急诊的大门口傻等着,因为护士说出租很快会来,我不能占着床位.
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和儿子在太阳底下晒的头昏眼花,车没来,我快哭了,再想进去,保安拦着不让进去,我哭着在医院门口拦住一个挂牌子的鬼佬医生,让他进去帮我问问,结果人家倒是去问了,但是是问的保安,等于没问,出来告诉我没办法我只能在这里等,于是我就疯了,不顾一切闯进去,幸亏里面的工作人员一个老太太曾经在我的病床边问过我要不要喝牛奶的看到了我,她从里面出来,问了情况以后跟保安讲让我进去,并帮我重新预约了出租,还 好心的在烈日下帮我站大马路旁边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出租,那一次我真是永生难忘,我觉得自己到澳洲来就象是个拖着孩子逃荒到外地的妇人...

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因为在澳洲治不好病或者其他情绪作用影响才说上述这番话,我在澳洲除了遇到1个不好的GP外,遇到的所有的医生都对我非常非常好,而且正真的认真负责.碰到的华人翻译也都真的让我感受到来自同胞的帮助和温暖.但是我真的以我自身的例子告诉大家:身体不好不要来澳洲,当然癌症,残疾,心脏病换肾等大病重症除外.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Mylittlelover + 6
villa + 8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1-14 0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的有位说在国内生孩子如何不好,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在武汉生的孩子,我觉得比澳洲好.

好处如下:以武汉市三甲医院为例(同济,协和,省妇幼保健院)其他还有一些三甲医院,不一一例举.

病房可以选择单人的,全新,24小时热水,双床位,亲人可陪伴,有电视,超大衣橱,中央空调,微波炉,卫生间可以比得上酒店,另有客人来坐的宾馆椅,茶几,婴儿床.  也可选择双人间和四人间
每个房间配主任医师一名,儿科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护士2名,护士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生孩子24小时保证有主任级医生在场主持.

可选择有经验的助产士,导乐,点名可选金牌助产师.

定时检测产妇 主任每天查房
孩子生下来以后所有手续和出生疫苗等等一次办理,不需往返医院,
新生儿一出生就享受全方位护理,护士每天定时抱去洗澡按摩游泳,并手把手教你怎么擦洗脐带,没有奶的负责辅导你出奶
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捂了点热疹出来,马上护士就发现了,比我们还仔细,然后立即就开药擦药,连着几天细心护理,就好了.还手把手教我怎么抱孩子孩子不容易哭,一般孩子什么时候出大便,一天多少小便是正常的,喝多少奶够,每天量好几次体温.
然后我孩子出生以前就在医院专门的护理中心预约了有经验的月嫂,孩子刚刚出生的头几天确实给手忙脚乱的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就连孩子开始出黄疸了,也是月嫂最先发现的,并教我们了很多有用的护理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因为这些月嫂都是医院培训的,有的是医院的老护士退休了返聘做月嫂的.

大家可能都觉得我花了不少钱吧.我孩子是胎盘早剥紧急剖腹产的,连手术费,加7天的住院费(我住的就是那种单人VIP房间),加孩子办各种乱七八糟手续,一共6400块.

产前检查,我们这里附近的医院不用预约就可以检查了,到了该检查的时间早点去,通常不用排队,我生孩子的医院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那里产检的人满为患,但是申请预约也可以随到随检查,每次多交8块钱,第一次一次性付完.我之前大部分是在家附近的医院检查的,因为基本没人不用排队,也不用搭车,走路就可以到.后来8个月以后也就是去家附近的医院每天去听胎心仪,那种胎心仪医院是可以自己租回家听的,240块钱一个月.我觉得不贵,应该说这个坛子里所有的人都负担的起.

回家以后,月嫂我们请了2个月(她们是按28天一个月算的).之后就是自己带孩子.我们后来回家换了月嫂就不怎么样了,因为换了家月嫂的公司,之前那一家医院的太紧俏,要等,我们等不了就随便请了,事实证明真的不好.不专业.

我朋友请的月嫂挺好的,就是那种可以把孩子调得白天吃,晚上睡的那种好月嫂,好月嫂的标准是:能安排产妇的休息,体力恢复,能给孩子做体操按摩和各种基本护理,能有应急的儿科医疗常识,能煮手好汤,做科学搭配的产后餐,能负责居室的清洁消毒,保证孩子的母乳喂养.给产妇做产后的乳房腰部按摩.

发表于 2007-11-14 0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的说得我都想回去生第二个了

发表于 2007-11-14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思思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思思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ttag 于 2007-11-14 02:48 发表
我的感受是:在国内你有钱有熟人有路子还可以马上找到医生做最好的护理和治疗,另外三甲医院的急诊一般都绝对不会怠慢的.

但是我自己亲身经历了起码10次以上半年内澳洲的急诊(我在墨尔本),辗转过墨尔本几乎所有的 ...


安慰!半年10次急诊

我觉得boxhill医院ICU的护士很好的,又认真又热心。我接触的病房的护士工作就没那么好了。

是啊,在国内有钱有关系,生活是比澳洲好多了。

发表于 2007-11-14 1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BBECA09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BBECA09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完全能体会妈妈当时的心情, 祝宝宝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07-11-14 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都回去生吧霍霍~~我自己是觉得在国内生干什么都容易,现在所有的婴儿用品尿片子啥的都可以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几乎足不出户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买东西,买菜也是方便极了,天天在家坐月子想吃啥吃啥,吃啥都是活杀活宰的,生孩子之前没什么胃口就天天吃自助餐,一顿也才50多点钱,在家坐月子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生完孩子6个月以前坐飞机再回澳洲一样有生育补助几千澳币一分钱都不少,何必辛苦自己妈妈婆婆千里迢迢来澳洲照顾,老人出去买东西生活都不方便,中国人坐月子还是要坐好的,少很多病.我坐月子的时候出去洗头吹了风搞成风疹了,没做成月子不说天天出去打针,结果大家看我现在身体就没有生孩子前好了,月子里走多了路弯多了腰现在腰也不行了,经常疼得要命..

所以大家都回去生孩子吧,真的是值得的,但是前提是拿了公民再回去,这样孩子出生就是公民,省得再办各种手续那么麻烦了.我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一生下来大使馆就给办了,很容易的.再国内生还比较容易保留中国户口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1-14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little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little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来自己的老贴不想再顶, 有些事情经历过了就不想再去回想, 那段时间过的不容易, 但好歹挺过来了, 有这么多人的关心, 很开心.

在澳洲看过几次病, 的确没什么好经历, 包括女儿拆石膏以后有一次手上的护套脱落, 也是急诊室里面等了4个小时愣是没看着, 回家去了. 看GP也是一个样子~

搞的我真想回去生老二了, 反正这里也没人照顾. 听其他的tx说在这里生护士看你累还会把孩子抱走, 到喂奶的时候再叫醒你, 那么好的事儿偶就是没摊上. 生萱萱的时候, 奶水还没下, 女儿饿的整夜哭, 怎么哄也哄不好, 值班的midwife又不让加奶粉, 只是一个劲儿的让我把小孩哄好不要影响其他人睡觉.....惨, 后来我几乎是抱着女儿在feeding room里面坐整夜, 在医院的两个晚上都没睡上什么觉.
高高山岗立 深深海底行

发表于 2007-11-15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思思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思思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ylittlelover 于 2007-11-14 23:31 发表
本来自己的老贴不想再顶, 有些事情经历过了就不想再去回想, 那段时间过的不容易, 但好歹挺过来了, 有这么多人的关心, 很开心.

在澳洲看过几次病, 的确没什么好经历, 包括女儿拆石膏以后有一次手上的护套脱落, ...


我觉得生孩子的时候主要靠运气,有好医院好医生,也不一定很顺利。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红房子生的,也是认识的医生,结果被侧切,又撕裂了,一个月后才能坐,宝宝并不大,刚3公斤。
生完了当然是有人照顾一下最好,在澳洲生是锻炼老公的一个好机会,呵呵。

发表于 2007-11-15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上往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上往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天为70多岁的父亲去中山医院挂专家门诊,凌晨4点就去排队.去是已有5,60人在排了,我旁边排着2个的都是年过70岁的老太太,老先生.----------老先生------那个75岁的是肾被切除过的,那个73岁的,是3年前胆被摘掉的.他们的子女都要上班,所以,"自家好动的就尽量不叫他们".

在中国,有钱,有特权的日子还是蛮好过的.

发表于 2007-11-15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rah可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rah可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江上往来人 于 2007-11-15 15:52 发表
前天为70多岁的父亲去中山医院挂专家门诊,凌晨4点就去排队.去是已有5,60人在排了,我旁边排着2个的都是年过70岁的老太太,老先生.----------老先生------那个75岁的是肾被切除过的,那个73岁的,是3年前胆被摘掉的.他 ...


说的有道理,医疗技术是一方面,但是制度更是关键。

发表于 2008-1-28 2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苏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苏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萱萱已经康复了吧?真是个坚强的孩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2-3 0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得我心一颤一颤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2-3 1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那个贼可爱的小丫头吧?!

可怜死了; 好好养养啊

发表于 2008-2-6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xi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xi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很多指责这里护士挂瓶技术不好的, 想说几句: 国内护士相对技术好是为什么, 挂瓶说白了,无它, 手熟尔,在国内享受到护士一针见血的代价是有别的病人做练手,这回是别人,下回可能就是你,这不是护士的错, 除此多外没有其他途径提高技术.   国内医生爱开点滴, 个中原因想来大家也知道, 所以护士练习的机会也多,这是事实.在这里 除了急诊室,ICU及病房个别有CERTIFICATE的护士外, 放JELCO(静脉留置针)基本是医生的责任. 而且不到不得已医生是不开输液的.

发表于 2008-3-14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9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9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妈, 加分
萱萱现在全好了么?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3-14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little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little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加分! 早就好啦, 差不多是将近1年前的帖子了, 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3-14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9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9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好了就好
孩子永远是妈妈的心头肉,这件事恐怕是一辈子也难忘记了

发表于 2008-3-14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th-newc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th-newc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怜的小姑娘……做妈妈的一定要坚强啊!要不然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

发表于 2008-4-1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w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w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安慰! 不过LZ请放心,骨头伤过的地方愈后更结识。

发表于 2008-6-22 2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n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n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的很感人,读起来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尤其看到你在医院里哭的场景,自己都不禁流眼泪。这里的医院服务真的不太好,人与人之间很冷漠,虽然这里看病是免费,但是医院真的不是好去处,深有体会了。

发表于 2008-7-4 1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an9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an9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猫汤姆 于 2007-5-26 00:21 发表
可怜的小姑娘, 小小年纪受这么大的痛苦。 慰问一下楼主和小朋友。祝孩子早日康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2-1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ylittlelover 于 2007-5-26 00:37 发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买medi bank才会这样, 我朋友说, 免费的医疗就是这样的了.

如果这样, 我宁愿选择买Insurance, 我不要她多受那么多苦.

有句话说的不对大家不要介意, 我们一直都说国内的医疗有多黑 ...


这话我赞同。哪里来得那么多好事,医疗免费还有精心护理和高超医术?想要免费的,就得受罪,就得等。想要好的医疗服务,那就得交钱。这年头,交钱能办好事已经磕头了,不要想免费的优质服务,这个基本上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别老是在中国同胞面前吹嘘澳洲的免费医疗了。吹嘘的人,一是自己没进过医院,二是虚荣心太重。

(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没有医疗保险,就算买了medibank,自己要交的也是相当多的。而且,就算在私立医院,也要等候。在有病的时候,多等一分钟的那种焦虑心情也是难以忍受的,那可不是在超市排队结账啊!)

发表于 2009-2-1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denmcgor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denmcgor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nks for sharing
we will be more careful with our little one.

发表于 2009-2-1 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ni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ni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的我眼泪也要出来了,我女儿也8个月了,我想起她20天的时候打点滴的往事,,哭的我心都碎了,,,,,,,,难道公立医院就是这样的?   

我还没买私立的医院保险,是不是买了,看病就可以快多了,,这样的话,我一定要去买的,万一我的宝宝有什么状况也可以及时接受医疗服务

楼主不要自责,,,现在要时刻观察孩子的恢复状况,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留下什么不好的,,,,,


要是我老公的话,,真的会被我骂死的,,,,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原谅他的   ,


祝你宝宝快快恢复  ,

发表于 2009-2-1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nniao 于 2009-2-1 12:21 发表
看的我眼泪也要出来了,我女儿也8个月了,我想起她20天的时候打点滴的往事,,哭的我心都碎了,,,,,,,,难道公立医院就是这样的?   

我还没买私立的医院保险,是不是买了,看病就可以快多了,,这样的话, ...


2年前的贴了,不用祝也早恢复了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