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VIVI的日常穿搭 随手拍。。#570:最近的一些。。#527: 几件心水单品。。一楼直达电梯 (2015-8-18) VIVIbear · 【征文】一部曲:2011,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房子:众里寻它 - 租房篇& 买房篇 (2011-2-2) lovemylife
· 80年代经典电视剧译制片之一 - (献给生于70年代的人们) (2008-10-30) zmzhu · 因为春天——宏图细绘周日的brunch party(顺便跟大家分享下凝凝是怎么在家准备午餐会滴)蛋糕方子补完 (2011-9-19) feicunzi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ondon

[NSW] 周末阴天随便聊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6 20: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10-26 20:23
如果不是学校强制使用电子设备,我觉得中学生也没必要整天拿着个电脑看。但学校要用。有什么办法呢?我孩 ...

有过这样的论调,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这事情上暂时没商量,给过机会,事实证明这阶段不适合用电脑游戏做所谓的“放松”。他们也接受,事实如此,也就过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6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26 20:00
从情感上,很同意你的观点。

但人类社会的复杂之处,在于个体的选择无法匹配社会的最优解。

咱就说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毕竟在这里发言,咱就不 “胸怀天下”了。

想来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 “家无余粮”非得“等米下锅”的应该不多吧,应该不是没条件“种树”,而是怕树长得慢、怕别人家的稻先熟。

所以才是说,除了“快收成”,还有“慢扎根”这件事,同样重要。

发表于 2025-10-26 20: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oqi45 于 2025-10-26 20:48 编辑
zhbc 发表于 2025-10-26 20:38
咱就说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毕竟在这里发言,咱就不 “胸怀天下”了。

想来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  ...


是的,但孩子的天赋也是不同的。可能别人在“慢扎根”,但表现出来的比“快收稻”还要快,所以更加焦虑了。

归根到底,还是和自己比。找好自己的定位,有能力,尽全力。自己进一小步,也是进步。

发表于 2025-10-26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谈“成长量化指标”这个话题。

除了学习指标外,仍有些 “非学业成长” 是可以通过指标衡量的,比如 “劳动与生活能力(劳)” — 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家务、整理、自理内务、参与分担家庭家务;是否具有干净整洁的习惯 – 这个做家长的其实心知肚明。

有些方面难以量化但可观察,比如:道德感与责任心(德)、心理成熟度(智的内在部分)、 社交与沟通能力(情商)等。

而无法量化但最重要的部分,成长中最核心的往往是这类“质”的变化:

价值观的形成、人生意义的理解、内在驱动力、判断力、创造力。这些成长维度超越了考试和数据,

正如“情感”和“信念”无法精确测量,但它们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

成长不是完全不能量化,而是越接近人性的核心,越难量化

如果教育只盯着“能量化的部分”,那培养的就不是人,而是产品。

发表于 2025-10-26 2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bc 发表于 2025-10-26 20:38
咱就说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毕竟在这里发言,咱就不 “胸怀天下”了。

想来澳洲本地的华人家长群体  ...

Can’t agree anymore

发表于 2025-10-26 21: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bc 发表于 2025-10-26 20:57
再谈“成长量化指标”这个话题。

除了学习指标外,仍有些 “非学业成长” 是可以通过指标衡量的,比如 “ ...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这些非量化的指标,是成长中更重要的。学业的成长,只是这些指标的成长,自然反应到学业中的副产物。

其实,论坛上一些家长,是按照这个思路,有耐心和宽容的去教育孩子,也带来学业上的成长。往往是没有按这个思路的家长,会限于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别人是卷出来的,而忽略了别人教育的其他因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6 21: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10-26 20:11
刚才看到你孩子跟我孩子一样是year7,year5呢。我家老二除了假期每天两小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其 ...

7年紀要搞到10點30,誇張的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6 21: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剛剛和小朋友一道看好電影,都去睏覺了:):)

发表于 2025-10-2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10-26 20:21
剛剛和小朋友一道看好電影,都去睏覺了:):)

你家是所有孩子都8点多就睡觉吗?包括中学生?好像跟我们都不是一个星球上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6 2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10-26 21:57
你家是所有孩子都8点多就睡觉吗?包括中学生?好像跟我们都不是一个星球上的。 ...

9點多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6 2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10-26 21:57
你家是所有孩子都8点多就睡觉吗?包括中学生?好像跟我们都不是一个星球上的。 ...

小的一般7點鐘睡覺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6 22: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10-26 21:57
你家是所有孩子都8点多就睡觉吗?包括中学生?好像跟我们都不是一个星球上的。 ...

時間居然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5-10-26 23: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10-26 21:00
小的一般7點鐘睡覺

悉尼的七点,太阳光依然晃眼呢

发表于 2025-10-27 0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里朋友周末都有空上足迹的么?
不应该是各种做任务,兴趣班还有playdate哇!

发表于 2025-10-27 0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司机 发表于 2025-10-26 14:30
都是不肯刷题的孩子。我家老大试了一星期pre uni就坚决不去说这种刷题班除了家长没有孩子会喜欢去。 ...

我家娃也试一周假期班,她喜欢去啊!都是熟人局!
但我不打算送了!她根本就是去study date的!
主打快乐但不走心!

发表于 2025-10-27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司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司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08:14
我家娃也试一周假期班,她喜欢去啊!都是熟人局!
但我不打算送了!她根本就是去study date的!
主打快乐 ...

只要喜欢就应该去,玩嘛,孩子开心就好,哪天作业多了烦了就停
加分怎么加?加满啊!分用完了?加金币啊!没金币?买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7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10-26 14:57
你看这帖子里大家的分享,年代,地域,家庭背景不同,经历就不同。

我现在复盘我小学那些同学,不是不卷,而是自己小不大懂而已。
80后大多都是家门口小学初始,然后就是中考,高考这普通人路径。
我记得小学时候班里有孩子学手风琴,钢琴,扬琴的。
我自己跟着学校学竖笛,还有参加合唱团的。
我记得有一个音乐老师是音乐学院背景的会教点音乐鉴赏的东西。
小学三年级就有数学兴趣班,是老师在年级里选择数学好的同学学奥数。
也是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但是体育老师教的,我家邻居就是学校语文老师。
后来5年级的时候移民墨尔本,再后来教英语的体育老师和社科老师结婚后也移民澳洲了。
语文老师现在在墨尔本依旧教中文。

到中学,就更藏龙卧虎了,去过一个同学家,石库门整个是她家的,墙上挂着院士爷爷和领导人的集体照。
然后,高一就去美国了。

现在大了回想一下,那时候不是不卷,就是渠道和没有社交媒体这些传播信息。

但从学校借阅一些杂志,还是可以感受到大环境的变化的。

比如《中国青年》还是新青年,记不清了,采访张朝阳,还有新东方的报道,让很多教育培训落地给普通人知道了。

我是比较喜欢看杂志的,主要是二姨夫的书房里找,他家好些杂志,还有89年的life,他恢复高考跟着去考也是被体制里的子弟同学带着的,才没荒废。

所以,我觉得现在虽然卷,但相对公平,起码信息对称。

发表于 2025-10-27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10-26 16:42
我们小学电子产品管的严,小学时候家长有相对多的控制权。PAD买的晚,买了也不给装游戏。当然也不搞极端 ...

现在不大一样了,因为技术有迭代了。
我家娃会要求我给她Ipad上装上和学校里她的Ipad一样的app。
有次她问我如何改book creater的字体什么的,说她同桌教过她,她忘记了。
我自己后面都研究了半天,此外还有Scratch,我是没让她玩mindcraft。
但要是娃在学校需要制作类似的小游戏的时候,操作上就会差一些。
没办法,家里的ipad又给安装了Scratch。

发表于 2025-10-27 10: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三文鱼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三文鱼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09:14
我家娃也试一周假期班,她喜欢去啊!都是熟人局!
但我不打算送了!她根本就是去study date的!
主打快乐 ...

跟我家这个一样。没有熟人,还整出几个新朋友。现在还在Roblox 上面聊着。成绩是一点都没有上去。我后来也懒得送了。

发表于 2025-10-27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文鱼贝贝 发表于 2025-10-27 10:12
跟我家这个一样。没有熟人,还整出几个新朋友。现在还在Roblox 上面聊着。成绩是一点都没有上去。我后来 ...

我现在就在琢磨做减法的事情,各种兴趣班有的没的要取消一点。
我知道打算走OC和精英赛道的普娃一般最晚Y2下半年就要去各大补习社报道了,不然真的来不及啊!
给娃送去补习社试了下水后想想还是算了,她是能抄答案就不自己做题的,不适合刷题题海战术的。
送去也就凑个分母而已,何必呢!

发表于 2025-10-27 1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楼开的好!
可以随便聊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7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10-26 21:17
7年紀要搞到10點30,誇張的

十点半睡觉还好吧。

发表于 2025-10-27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ippa 于 2025-10-27 10:26 编辑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10:16
我现在就在琢磨做减法的事情,各种兴趣班有的没的要取消一点。
我知道打算走OC和精英赛道的普娃一般最晚Y ...


四年级开始补习也ok的啊。关键是孩子的逻辑悟性,还有英语水平。另外就是不要太早放弃。我家老二四年级第二个学期才去补习,一开始作业一塌糊涂的,每次测验3040分(100分满分)。但第三个学期就好了很多。补习班作业两三小时就做完了,测验成绩也上去了。不说考不考得上什么学校,就是这个规范学习的过程也是很好的经历。从老大那里看到,中学对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要求忽然高了很多。现在不慢慢适应,去了中学也得适应啊,

发表于 2025-10-27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10-27 10:21
四年级开始补习也ok的啊。关键是孩子的逻辑悟性,还有英语水平。

普娃,这个范畴很宽。
有上普,中普和下普。

发表于 2025-10-27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文鱼贝贝 发表于 2025-10-27 10:12
跟我家这个一样。没有熟人,还整出几个新朋友。现在还在Roblox 上面聊着。成绩是一点都没有上去。我后来 ...


我跟你讲,你要倒过来思考。
送补习,你花钱,娃提分,你开心。
家里蹲,你省钱,娃没减分,你不肉痛啊!
最糟心,送补习,你花钱,娃花时间还不提分,简直是互相折磨!

发表于 2025-10-27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08:47
现在不大一样了,因为技术有迭代了。
我家娃会要求我给她Ipad上装上和学校里她的Ipad一样的app。
有次她 ...

关于minecraft,有些学校是鼓励玩。我家老大10年级进私校,虽然是自己的电脑,但是学校给安装各种软件,其中就包括了minecraft,说是学校鼓励孩子玩这个游戏,说是益智游戏。我家小女儿4岁的时候就被姐姐教会了minecraft后就玩得很溜,5岁时就可以跟10岁的孩子一起打(甚至别人还打不过她)。后来她自己在游戏里建立了一些特别的场景并以此为豪。可惜后来的孩子都不爱玩这个游戏了,现在也是抱着social media不放。还不如继续玩minecraft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7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10:25
普娃,这个范畴很宽。
有上普,中普和下普。

只要家里没矿,孩子始终要学会独立面对学业的压力。从这点出发,我觉得早适应一点不是坏事。我知道门口普通中学也有快班制度,普通班会一直很放养,然后十一年级忽然拔高难度。我朋友就是一直不管,直到十一年级发现孩子的数学差得无法接受,现在才送补习,孩子不适应,也很难提高,他们愁得不得了(幸好爷爷奶奶有几套投资房)。然后同一个学校的快班竞争非常激烈,我老大参加过year 6升上去的快班测试,他说数学题的难度高于精英考试的。而且是每年刷人。这个班的学习氛围和成绩会明显高于普通班,其实也不容易啊。观察下来,无论未来读精英还是普通公校,竞争不可避免,这个压力属于这代年轻人。

发表于 2025-10-27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10-27 09:36
我现在复盘我小学那些同学,不是不卷,而是自己小不大懂而已。
80后大多都是家门口小学初始,然后就是中 ...

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你都不知道人家卷,自己傻乐乎  但我喜欢那个年代的无知感,因为每一样我努力的事情都是自我探索所驱动,探索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收获。现在很多是为结果而努力,即使成功了也不乏自问到底自己想要什么。这个心理差别就大啰

发表于 2025-10-27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3g 发表于 2025-10-26 20:33
有过这样的论调,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这事情上暂时没商量,给过机会,事实证明这阶段不适合用电脑游戏做 ...

对孩子来说,别人有的自由他没有,在学校被朋友笑话,觉得没面子,这点我理解的。只能说现在的社会太容易随波逐流,做少数个体是不容易的

发表于 2025-10-27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过科普节目,据说有夜猫子也有白日神,不一样的人,他们精力旺盛的时间段不一样的。我自己九点多就睡觉了,但我老公就是夜猫子,估计孩子随他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