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北陆枫行--- 一个人的追枫之旅 (京都,东京,完结) (2016-8-11) woodywup · Lanshan:南瓜面包,六股辫子面包,扭结包,椰蓉卷 (2011-3-13) lanshan
· 长篇连载--忽尔十年(#223精彩更新,#102有pp的封面) (2009-2-15) 哈他真的生气了 · 参加活动 --- 朝花夕拾 一个七零后的寂寞回忆 (2013-6-4) thinkbi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凯瑟琳琳

[行情讨论] 澳洲房产真有泡沫?让我们来仔细捋一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7 00: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yuad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yuad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过两年,就知道了.18,19年谁能知道澳洲房价会暴涨,而中国的房价会大跌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0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w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w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4-25 03:13
你拿非官方平台数据、特例价格、边角新闻当主流指标,是没法认真讨论问题的。

香港工资中位数是HK$20,5 ...

agree,有理有据有节
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买到就是赚到

发表于 2025-4-27 08: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月悠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月悠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说的这些理由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大体符合
泡沫持续的时候 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25-4-27 0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minos 于 2025-4-27 09:14 编辑
明月悠悠 发表于 2025-4-27 08:01
楼主说的这些理由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大体符合
泡沫持续的时候 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
...


新西兰刚去过,现在比较惨,到处衰败样子。和十年以前去感觉明显不一样。主要治安差,以后再也不去了。

我十几岁时候经历过东北的下岗潮,当时大国企倒闭,城市失业率至少上升20%甚至40%。城市的那种味道,说不出来。到电影钢之琴,漫长的季节里体会吧。或者英国电影光猪六壮士。新西兰现在就这样了。到处零元够购。墨尔本比以前也差了好多。要是新西兰现在这样,可以考虑未来了。
头像被屏蔽

木屐族

发表于 2025-4-27 11: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25-4-27 13: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lvann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lvann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08:26
新西兰刚去过,现在比较惨,到处衰败样子。和十年以前去感觉明显不一样。主要治安差,以后再也不去了。

...

炒房本质上是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总有透支不下去的一天,就跟人撸小贷一样。炒房立国总有一天要还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5: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00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00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拿香港50平的公寓和悉尼的别墅比总价谁便宜?这是搞笑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wei2001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7 15: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00007 发表于 2025-4-27 15:28
拿香港50平的公寓和悉尼的别墅比总价谁便宜?这是搞笑么?

楼上确实是这么比的。确实搞笑。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4-27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s全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s全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tt 发表于 2025-4-25 15:27
您都认为澳洲没有未来,那您跑了没有,没有的话,何来“差了就树倒猢狲散”

跑了,就如同我隔离贴所说的 ...

你这逻辑不对呀
他现在没跑,说明现在树还没倒啊。
现在树没倒,不代表未来树不倒啊。
未来树倒了,他没跑你再说他那才符合逻辑吧。

话说,也不排除有人树倒了但他却没地儿跑了的,一定会坚定地认为1. 树不会倒 2. 树倒了大家都跟他一样不会跑

发表于 2025-4-27 2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eels全家 发表于 2025-4-27 17:15
你这逻辑不对呀
他现在没跑,说明现在树还没倒啊。
现在树没倒,不代表未来树不倒啊。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正常人会等树倒的时候再跑吗

发表于 2025-4-27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qsj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qsj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年前到香港的时候,房价基本上是千万左右,那时候觉得不是我能肖想的,现在还是觉得不能。香港的房价一般人买不上吧?澳洲要容易很多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lvannus 发表于 2025-4-27 13:57
炒房本质上是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总有透支不下去的一天,就跟人撸小贷一样。炒房立国总有一天要还的 ...

那要是跨国,比如拿中国炒房赚的钱,疫情开始后到澳洲来炒房。不需要还吧?我觉得论坛上肯定有一定的人刚好是这波操作。实际上中国很多开发商也是乘着这个时间节点进场。

发表于 2025-4-28 00: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eels全家 发表于 2025-4-27 17:15
你这逻辑不对呀
他现在没跑,说明现在树还没倒啊。
现在树没倒,不代表未来树不倒啊。


你的逻辑才不对



发表于 2025-4-28 01: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五道口技工学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五道口技工学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烦预测这预测那的,你自己什么来头,列各种数据长篇大论。

发表于 2025-4-28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4-27 15:34
楼上确实是这么比的。确实搞笑。

其实呢,泡沫没什么不好

有泡沫才有横财,在泡沫破裂之前就是没有泡沫

说泡沫终将破裂,就像说人终将死去一样,正确但毫无意义

一块涨到一百块,再跌回一块,这个过程狠重要

没有泡沫的市场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25-4-28 1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q052b 发表于 2025-4-28 11:54
其实呢,泡沫没什么不好

有泡沫才有横财,在泡沫破裂之前就是没有泡沫


同意。资产价格本身就是周期性的叙事与情绪产物,泡沫不是异象,而是常态。

不过我想稍微补充两点:
        •        泡沫本身不是机会,波动才是机会。
        •        真正重要的是理解泡沫在资产结构中的位置、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以及自己能否穿越周期。

说白了,泡沫=横财成立的前提是:你在泡沫膨胀期上车,在破裂前离场。否则泡沫不光不是机会,还是收割场。

就像你说的,“人终将死去”是事实,但活得精彩还是浑浑噩噩,是两回事。

至于澳洲,我倾向认为目前是基本面良好+结构性支撑,
远没到典型意义上”泡沫破裂前夜”那种状态。周期波动有,但系统性风险很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13: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卖房子,很关注。旁边的拍卖一周看几个。来了墨尔本20多年了,不同时期买过几个房子,对买的区算是了解。

说土拉壳不是中产或是工薪阶层买的,我承认。但是hawthorn,malvern,kooyong等这几个区绝对是工薪阶层的,当然是高端一点的工薪。很多以前同事都在这些区买的。最近看的,随便能看上眼的地小的都200以上了,地要是大些,没个300根本拿不下.房子在好点,都500-600了。挨着铁道kooyong700米地,1950年老房子都要350了。这都不是工薪阶层能承受的了。打工的几个一年50万的。我有房的都认为房价太高了。

发表于 2025-4-28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笑澳江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笑澳江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谁能想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下跌?当时房价上涨的理由遍地开花,比如丈母娘买房论、中国人土地情节论、土地稀缺资源论,到了泡沫破裂那一天,什么论都没用了。击鼓传花的游戏,看来撑不过40年就得洗一次牌。

发表于 2025-4-28 1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笑澳江湖 发表于 2025-4-28 13:26
谁能想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下跌?当时房价上涨的理由遍地开花,比如丈母娘买房论、中国人土地情节论、土地 ...

中国房价基本面一直很差。完全经不起我主楼那样推敲。

发表于 2025-4-28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笑澳江湖 发表于 2025-4-28 13:26
谁能想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下跌?当时房价上涨的理由遍地开花,比如丈母娘买房论、中国人土地情节论、土地 ...

可是早上车的人都赚到了不是吗?

头子活络的更是疫情后就把京沪的房卖了,高位套现然后移民了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的

傻空和傻多是一体两面,二十年来一直念叨泡沫会破的结果就是错过了大牛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蘑菇头晶晶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4-28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s全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s全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25-4-27 21:59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正常人会等树倒的时候再跑吗

那树没倒的时候, 凭什么说别人怎么还在树上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笑澳江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笑澳江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4-28 13:35
中国房价基本面一直很差。完全经不起我主楼那样推敲。

NO,NO,当年中国房价也有百条千条上涨的理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4-28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8 13:17
最近卖房子,很关注。旁边的拍卖一周看几个。来了墨尔本20多年了,不同时期买过几个房子,对买的区算是了解 ...

高有高看,低有低走嘛。。。。。你看得上的都是200个以上的。。。。。但是事实上,50-100个左右才是主流,才是刚需(我们不提SYDNEY).

发表于 2025-4-28 1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5-4-28 16:54
高有高看,低有低走嘛。。。。。你看得上的都是200个以上的。。。。。但是事实上,50-100个左右才是主流 ...

不是的,感觉100多万在墨尔本是主流。想想,20多年前刚来澳洲时候,都认为是边远穷差的clayton,早就超过100万了,说明中产区不能低于这个。所以100-150才是主流。悉尼平均都162了,说明平均值才是主流。

发表于 2025-4-28 1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hilg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hilg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笑澳江湖 发表于 2025-4-28 16:15
NO,NO,当年中国房价也有百条千条上涨的理由

一直到2019年,中国房价上涨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网上的讨论列出来的理由比新足迹的要多得多,看起来也更有信服力。但是中国泡沫是主动刺破的,绝对比被动刺破危害小的多得多。如果中国想要维持这种泡沫,向澳洲一样各种政策搞起来,恐怕到现在还没开始跌呢。但是经济规律不可违背,迟早会被被动刺破,估计中国国运都要被终结!不过现在看这波危机基本可控了。

今天看到大选候选人拉票。问了几个问题。看来是个脑子没货的主。
上帝不会青睐懒惰的民族,澳洲没有未来。

发表于 2025-4-28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v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v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hilguo 发表于 2025-4-28 17:49
一直到2019年,中国房价上涨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网上的讨论列出来的理由比新足迹的要多得多,看起来也更 ...

中国确实是主动刺破的,提前瘦了身,否则这次关税战都没法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1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hilg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hilg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vd 发表于 2025-4-28 18:15
中国确实是主动刺破的,提前瘦了身,否则这次关税战都没法斗

中国的房地产和能源,美国的股市和债市,是各自最大的弱点。中国提前拆雷,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做准备。
上帝不会青睐懒惰的民族,澳洲没有未来。

发表于 2025-4-28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悉尼这种城市买中等水平house,从90年代到现在都是不容易的事,至于是不是有泡沫,肯定有泡沫,JP Morgan和悉尼大学经济系讲师在2000年就预测悉尼房价会跌30-40%, 他们模型已经在2000年和2008年发出预警,已超出100%,可是JP模型组都在买入悉尼house,25年了,他们组的人自己都不信。一边怀疑一边买入。

发表于 2025-4-28 2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笑澳江湖 发表于 2025-4-28 16:15
NO,NO,当年中国房价也有百条千条上涨的理由

一条人口下降就是死结了。还有什么好推敲的呢。

发表于 2025-4-28 22: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房子开始跌的时候人口还没下降。而且移民国家经济不好移民会走。统计上人口可能没下降,但是本国居住的人成分变了很多。新西兰最好的例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