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5 13: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索契冬奥会那一章没有什么太触动我的。写了场馆建设过程中俄罗斯本地和前苏联地区民工的各种胡搞,以及一心想好好搞滑雪但是不得不面对各方利益纷争的德国教练,还主要写了Lipnitskaya和Sotnikova两个人的背后故事。一个是高开低走,团体赛震惊世界后来个人赛失误,一个是团体赛被俄体协抛弃后来个人赛冠军。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冬奥会加了个团体赛,不伦不类的感觉。Lipnitskaya那里写到了她妈作为单亲孤注一掷卖了老家的房子来莫斯科,遇到了当时还默默无闻连冰场时间都不容易拿到的面姐,索契冬奥会团体赛后俩人都一炮走红。
作者写到了Lipnitskaya她妈对她的绝对控制,我觉得这个是双刃剑。一方面的确在最合适的时候出了成绩,另一方面之后也导致burnout昙花一现早早退役。所以也难说哪条路更好。像我的确支持真心热爱一项运动,为了奥运金牌或者奖牌能坚持到30多岁的人。比如这次自由操决赛的Ferrari, 06年就是世界冠军了,但为了奥运奖牌一直坚持到现在。相比之下这次体操团体拿金牌的Listunova, Ferrari拿世界冠军时她才一岁,但在东京同一赛场上人家这次就是已经奥运冠军了。
我也不知道Ferrari回想自己崎岖的奥运道路是什么感觉,就像作者多次在书里问为了成为奥运冠军而花费的时间金钱以及满身伤病,有些运动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当然包括作者在内,绝大部分运动员的答案都是值。觉得不值的人早就用脚投票不会一直坚持到现在了。
作者在索契关于Sotnikova的女单完全没提到后来的打分争议。也许是因为作者太支持Sotnikova, Sotnikova的教练在运动员时期跟作者就是好友。或者是觉得这个话题太大和专业不好写,干脆就不写了。作者也完全没写到安贤洙,对我来讲他才是索契冬奥会的大部分回忆。不过也能理解,一个是语言不通,一个是索契之前绝大部分俄罗斯人完全不懂短道,作者也许也是这样,就没太大必要写自己不很懂的东西。
其实想到安贤洙再想到这届的ROC运动员们,就觉得这届命还是好多了。没有国旗国歌跟莫名其妙没有参赛资格比根本不是事。从里约田径队无差别禁赛,到平昌白名单,再到这次全员允许参加,IOC和WADA在几次实践后还是找到了既能恶心俄罗斯又不损伤运动员利益的道路。我不禁想起来了作为澳洲去年COVID唯一捅了篓子的维州,今年面对Delta竟然做到了几乎清零,而去年一直做得好的新州现在却不行了,就证明再烂的组织只要多加练习,还是大概率会有进步的。
但是安贤洙相比这届的运动员真是太惨了,白白坚持了四年,运动生涯并没有任何禁药丑闻,但是人家就是说你不能证明自己没吃过药,无法想象他的憋屈。明明就是一个只想好好滑冰的运动员,却两次因为其他破事不能参加奥运会。
索契这章就结束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一些什么,但就是觉得哪怕没有太有趣的东西每章也要记录一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