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虎妞收藏烹饪秘籍共享之一———饺子馅全攻略 (2008-9-19) Tiger_Karen · 日本商务酒店小心得(完结) (2015-11-6) shintaku
· 胖最近的Lunch Box (2009-7-24) edith921 · 小记一下两年前ULURU徒步之旅 (2017-8-24) 飞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uang89

[病友交流] 国内医生 VS 国外医生 哪个医术好?就不讨论医德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3 1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8:26
澳洲以后是中国富人和底层群体的乐土

底层移民不过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ynette 发表于 2017-5-13 14:39
我家老公在国内华西肝胆外科博士毕业,现在澳洲是GP, 他和他的医生朋友们都认为澳洲的医疗体制要完善得多, ...

我妈妈不幸患了癌症,作为正在经历这一切的女儿,我必须要说:你说的太对了。

医疗水平我不好说,但澳洲的医疗体制太感人了。我妈的同学跟我妈患了一样的病,现在也在放化疗,情况不太好,副作用比较大,医疗费惊人,每天一早看到的不是今天的治疗方案,而是今日缴费明细。至于医生护士的态度,就更不用我多说了。

澳洲这边,我个人感觉,医生完全不会考虑钱的问题,他们会尽力救人,用他们能用的所有可以治愈病人的药。就算是不治之症,也会尽力让病人感觉心情好,生活有质量。

患上癌症非常不幸,但在澳洲治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negar + 2 祝福你母亲,永不放弃
Lynette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17-5-13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8:24
他写出个医学专著,弄个药典出来也就是比没有强。

李时珍弄个药典出来是走遍了名山大川,足迹踏遍大江南 ...

澳洲也有大医院啊,只是为了民众方便,在大医院之间,近民居的地方有了诊所。毕竟80-90% 的小病都可以在诊所解决,居多还不用验血照片,干嘛劳民伤财到大医院去?

来澳住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懂了。

大医院最脏了。这里连换心肺这样大的手术,病者都是等到手术那一天才进医院,术后几天就转到没那么脏的康复医院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negar + 2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9: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yunsun 发表于 2017-5-13 18:41
底层移民不过来。

申请难民 偷渡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行者wuj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行者wuj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行者wujiang 于 2017-5-13 18:54 编辑
hughway 发表于 2017-5-13 16:58
说几句:

1.  医生来源:澳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生来源,一般都是一流的学生才有机会读医科。国内是不是这样的 ...


高分的学生不一定就适合读医。澳洲垄断封闭的医学教育制度,注定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医生。

遇到过个别医生,可以说连基本的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常识都没有,你让这种人去治疗病人去手术,那简直就是害人。手术和治疗方案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有很多取舍(比如哪个方案更安全,那个更有治疗效果,那个对病人的伤害更小),有很多PlaneA,B,C。但实际中很多医生就很木讷,不可能驾驭这么多。

对常见病,医生就是一个技师,越熟练越简单,对病人越好。比如有个头疼脑热,手到病除就是神医。可澳洲,GP就和傻瓜一样,折腾一个遛够,也说不出啥,搞得气氛紧张,神经兮兮。让GP抽血能把胳膊扎烂。


对疑难杂症,医生的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探索出最好的治疗方案。这个时候才需要最聪明的学生。
但是,在这类科研型医学实践中,医生需要和其他类别的医生配合,需要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反复验证医生的判断,医生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在澳洲如果反复的检验几次可能半年过去了。可能最佳治疗时机过去了。(但在中国,几天,几周就可搞定)。
总之,澳洲的散兵游勇式的医疗制度和过分垄断的医学教育体系,效率低下,环节多,漏洞百出。

中澳医患关系的最大不同是:
在中国病人可能会结束在手术台上,在澳洲不但能在手术台上结束,而且会结束在手术漫长的等待中。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20: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行者wuj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行者wuj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一切先进的医疗制度都是花架子。
在澳洲,拍个X光,要等一两周,整个CT的排队一两个月。如果专科大夫认为片子拍的不好,在拍一次CT,又得等一两个月,等确证了就半年以后了。对于很多病,这半年就错过了治疗时机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2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rie7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rie7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9:12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一切先进的医疗制度都是花架子。
在澳洲,拍个X ...

这个我同意。 我是觉得生病看病, 抢的就是时间,及早诊断。别误诊。 只要不是太拮据还是自己看私立或者去专家自己的诊所,有些检查可以快点做不用等, 我之前生病急诊看眼科, 诊断后转到公立医院的OUTPATIENT CLINIC, 结果要排队N久才会有复查。 我自己直接和医生说您有诊所吗, 我愿意花钱去您的诊所复查, 只要能快点, 而且我能随时接受检查。结果就是我每2-6个星期就复查一次, 当然看一次5分钟加检查180块钱。 MEDICARE 只报30块钱,PRIVATE INSURANCE 不报。 自己看一次病掏150. 虽然贵但是我觉得心里踏实 我能知道自己生病后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了, 而不用去等,等到严重了 才给我治疗。很多病真的是不URGENT, 但是等不了, 可是澳洲的公立系统没有办法, 只有等。

发表于 2017-5-13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en204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en204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9:12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一切先进的医疗制度都是花架子。
在澳洲,拍个X ...

很好奇哪个城市的X光和CT需要等那么久啊?

发表于 2017-5-13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gaox 发表于 2017-5-13 17:44
何为人家的奖?

日本人拿到的非和平经济诺奖不少吧?

西方发达国家, 日本也在内的

发表于 2017-5-13 21: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9:12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一切先进的医疗制度都是花架子。
在澳洲,拍个X ...

很好奇哪里拍个ct需要这么久?
我做过ct,第二天做的。我妈这次生病做ct,当天做当天出结果,都是gp给做的。
然后隔天看的专家,再隔天就做了核磁共振。

至于x光,从来都是随去随做,当天出结果,直接找gp看有没问题。x光我自己做过,我妈做过,我儿子也做过。

坐标悉尼。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17-5-13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urch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urch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这里就是要得要死的病,慢性病什么的还是国内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gt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gt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人口基数来说,肯定是中国医生技术好,因为每天看那么多疑难杂症,但是澳洲据说设备都很先进,至少很多是德国进口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完全看运气和人品,我有听说国内做的不好的手术,但在澳洲做的很好的手术,也有一点小毛病在这里半天看不好,回去一个小诊所就搞定了。所以这事很难说。。。
~~**【穷澳村的三观一直被国人刷新着】**~~

发表于 2017-5-13 21: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ga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ga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妮 发表于 2017-5-13 19:56
西方发达国家, 日本也在内的

油菜

发表于 2017-5-13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o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o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9:12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一切先进的医疗制度都是花架子。
在澳洲,拍个X ...

怀疑你在澳洲就没看过病。

最近我比较倒霉,抽血,X光,CT,还有一个特殊的检查,全部都是看完GP当天搞定,第二天结果就会到GP电脑里。

发表于 2017-5-13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守望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守望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国内医术好的就飞回去看病
觉得这里医术过硬的就在这里看。

发表于 2017-5-13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ysersoz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ysersoz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eysersoze 于 2017-5-13 20:57 编辑

制度不同不好比,如果国内医院有关系那肯定是国内,澳洲医学不觉得很发达,就算很发达你也要等,如果私立价格也昂贵,你还的买保险。还有一点是楼主遇到人明显在秀优越感。
Leave me alo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o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o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看病有几种情况

1. 严重的危及生命的, 澳洲医疗体系不会耽误这种病,GP如果发现可能是这种情况,会在refer specialist的时候帮助解释,可以早看,specialist如果认为是这种情况,不管公立还是私立有没有医保,都会尽快安排手术或者相应治疗,不需要排很久。这一类的,在澳洲治疗绝对比国内好。

2. 不严重不死人的,要看的快就有买保险,全走公立就要等。这一类的又不想花钱的,还是国内好。

发表于 2017-5-13 22: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in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in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8:15
看你的id貌似89年来澳的 不了解中国现阶段阶层了
国内低保户有医保 政府负担一半门诊费
在职的都有医保  ...

你又用北京把全中国代表了

发表于 2017-5-13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eg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eg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同学国內看门诊,一个上午40-50个,后面还有护士不停地催,忙的头也不抬起來,洗手間也沒時間上,
这样的“经验” 不知道能学到多少東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egar 发表于 2017-5-13 21:14
有同学国內看门诊,一个上午40-50个,后面还有护士不停地催,忙的头也不抬起來,洗手間也沒時間上,
这样的 ...

应该说国内医生牛,3-5分钟打发一个疑难杂症

发表于 2017-5-13 2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服出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服出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7-5-13 21:53 编辑
huang89 发表于 2017-5-12 19:12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看到的病人多,水平自然高。
也就是说,印度医生的水平比中国医生高,因为他们的人 ...


真的不能一刀切。
李冰冰的例子据说是澳洲医生按常规治疗,无奈她对抗生素有耐药性,飞回中国治疗才见效。
我父亲的例子真的就是这样,他有慢支,结核病史,移民过来没多久,着凉咳嗽不止,后来还低烧,各种检查甚至,住院观察,抗生素也不管用,后来慢慢好转些,赶快回国门诊先锋6号搞掂。对于整个过程,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导致身体底子不同,因为中国医生给病人的抗生素份量大,而这里的医生对抗生素是很谨慎的,所以不可以一下子诊断正确,用药恰如其分,一点也不出奇。这并不表示这里的医生水平不高,反而更能体验他们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反,试过回国的时候,上呼吸道发炎,吃了医生开的抗生素,喝白开水都要放点盐才喝得下,回来后立刻停。
相信来这里住得越久,会对这里的医疗系统更有信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2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in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in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守望者 发表于 2017-5-13 20:55
觉得国内医术好的就飞回去看病
觉得这里医术过硬的就在这里看。

simple
iWhinge.

发表于 2017-5-13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wwd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wwd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wwdot 于 2017-5-13 21:57 编辑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8:24
他写出个医学专著,弄个药典出来也就是比没有强。

李时珍弄个药典出来是走遍了名山大川,足迹踏遍大江南 ...


GP每年有强制学习。
GP的工作内容很清楚, 就是看99%的常见病,慢性病。 1%的疑难病转给专科医生。
最大的好处是GP是全科医生,也就是各科都知道一些, 能准确分诊。
国内是患者自己分诊。举个实际的例子。
家里的亲戚,总觉得心跳快,睡眠不好。她看了4家大医院(沈阳,北京)的心脏科,做了很多检查,都正常。后来去了家私人医院,推荐她看精神科。她得的是抑郁症。

发表于 2017-5-13 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微服出巡 发表于 2017-5-13 21:28
真的不能一刀切。
李冰冰的例子据说是澳洲医生按常规治疗,无奈她对抗生素有耐药性,飞回中国治疗才见效 ...

李冰冰得的是腺体病,抗菌素无效。回国内吊针退烧是腺体病发烧也就那么2周,不吊针也自然退烧

发表于 2017-5-13 2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ms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ms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2 18:39
澳洲的gp相当于国内综合大医院里的总服务台的导医角色,或是社区小卫生站的全科医生(国内称之为“卫生员”) ...

这想当然的水平,您要是敢称第二全足迹没人敢称第一

发表于 2017-5-13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3:41
离着近的医生水平一般般,有病最好直接看大医院医生,未必专家

澳洲大医院门诊的专家,主要是带实习生的,你去那里有一半以上机会见的是实习生,最后实习生向专家报告再让你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wbu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wbu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的吗。。。我碰到一个上海仁济医院来的GP。。。他说在中国是一个外科主治医生。。。到这里想做外科医生。。。

无奈考不出。。。只能做GP。。。考GP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继续在读。。。希望十年以后能够如愿以偿。。。

你们想想哪里的医术高。。。。。。
公牛

发表于 2017-5-13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wwd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wwd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的手术科室,象眼科,脑外科,心脏外科,一年全澳洲才招几个进培训。能进的都是人精。

发表于 2017-5-13 23: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服出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服出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2 22:26
也就是说gp没有表现出与其学历相称的能力来

请问楼上是什么学历,什么资历,居然可以断言评估GP的能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2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行者wuj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行者wuj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行者wujiang 于 2017-5-13 22:51 编辑
wmwbull 发表于 2017-5-13 22:12
真的吗。。。我碰到一个上海仁济医院来的GP。。。他说在中国是一个外科主治医生。。。到这里想做外科医生。 ...


第一,国内的医生考不过澳洲的行医资格,主要是英文这一关难过。
第二,能来澳洲的人,多数是在国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一个好的医生在国内是香饽饽,根本用不到移民。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