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truetypez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uetypez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ruetypezk 于 2016-10-23 00:19 编辑
sssddt 发表于 2016-10-22 23:07 
先引用你的说法及所谓折扣表
我怎么觉得你们争论的这个问题很没有意义啊,“几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具体节省了多少才是实际需要考虑的。
之前5222e也说了,除非ebay上有完全免费的变现方式,不然你就是在花150拿到了200的东西。这两个关联的shops不能分开算那是肯定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你在买东西自己用还是在做一个二道贩子。我们假设mint在卖硬币,免邮,全民无门槛做贩子。
case 1:shop1买了150的东西,shop2买了50东西,都自己用了。花了150买到了200的东西,折扣是(200-150)/200=25%。
case 2:shop1买了150的东西,shop2买了50硬币.花了150买了150的东西,退款50实花100,折扣是(150-100)/150=33%。
case 3:shop1买了100的东西,50的硬币,shop2买了50硬币.花了150买了100的东西,退款100实花50,折扣是(100-50)/100=50%。
case 4:shop1买了150的硬币,shop2买了50硬币.花了150买了0的东西,退款200实花-50,折扣是(0-(-50))/0=+inf。
但是,除了我们一般所讲的主动的变现(贩子倒卖东西或者买硬币这种),我们也会有被动的变现行为,即所谓的“刚需”。无论如何也要买的inelastic demand。任何人都可以把上面的硬币替换成自己的“刚需”,因为这个是你无论如何也要花掉的cash。(当然再严谨些应该加上对应cash的discount rate,比如说你能在ebay上以$50买到$50的coles GC,你也能用你的信用卡买到4%的打折GC,你这个discount rate就是4%,你的$50就只值$50*(1-4%)=$48。
写了这么多,我的point就是你们争论所谓的折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对于一般consumer impulse buy,你就是花了150买了200的东西,折扣就是25%。你要是买的是打死也得买的刚需,那你就相当于赚了$50块钱。对于变现能力强的二道贩子,人家就是把150块钱变成了200块,和折扣完全无关。
所以折扣多少,完全看个人的消费pattern。唯一不变的就是,你得到的东西比你实际花出去的钱多了50。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