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黄瓜是怎样“炼”成的 (2007-1-19) 田园爱好者 · 谈谈fish &chips(46,47#更新) (2009-6-17) matt727
· SK 怀旧经典动画片之一 ~~ 哎呦喂,娜娜小姐唉,这下出状况了也 (2008-3-30) steveking · 最流行的硬摇滚重金属歌曲(强烈推荐给没听过的朋友) (2008-10-4) zm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ats

[NSW] 大新闻:精英考试名额20%会给弱势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2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金牛座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金牛座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rankren 发表于 2022-7-22 22:43
学校收进些傻子是为了给正常学生不学习的借口吗

傻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3 0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oy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oy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2 17:31
数据是慈善机构出的,我也查了一下,在澳大利亚:
In dollar figures, this poverty line works out to $ ...

我能理解层主的想法。因为,我年轻时原来也隐隐约约觉得努力总有回报,但是事实是像之前一位层主说的,努力只是  第三个包子  而已,大头和先决条件在  前两个包子  。

说到底,努力不是原罪,条件好不是原罪,但是,贫穷更加不是原罪,处于弱势更加不是原罪,出于这样环境的小朋友更加不是原罪,这个政策并不是对努力过上好生活的人的剥夺,否则,社会福利制度是,税收调节制度也是...... 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制度根基。

而且,这个制度是对小朋友,对于没有自主选择权,没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小朋友,自主努力的空间当然也受限,这个政策帮的是这个弱势群体中聪敏的小朋友

感谢层主坦诚分享了登陆澳洲时候的自身情况。坦率说,将近10年前的900刀每周,加有房子住(虽然要还贷款),有几万的应急资金,有回国的退路,有专业,身体健康,这个条件真的很好了。

其实,即便是澳洲,贫穷的广度和深度其实真的超过大多数中层社区的想象。我接触过很多家里有残疾人要照顾,自身有慢性病或者精神类疾病没法全职工作,或者即使工作,糊口之外的钱也用来治疗和买药了,到了月底只剩主食和罐头食品冷冻豆子,土豆洋葱胡萝卜可以吃,小朋友上学的蔬果盒基本都是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最便宜......

推荐一部美剧《女佣》,里面的女主,年轻,高中毕业,无语言障碍,健康,有一个孩子,够资格享受各种社会福利,但是过得又是何等仓惶......小朋友只能和妈妈一起颠沛流离。后来,编辑开了女主光环,让她通过写作拿到了大学写作计划奖学金,但是这种女主光环和禀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之少吧。绝大部分都是仓惶和无望的一天天活下去。对于这种家庭的孩子,如果考试只低了一点,值不值一个精英中学的机会呢

至于加分怎么判断,我支持推动教育局出台细则。其实,之前有坛友提到的,如果家庭和小学一直在一个ICSEA低的公校,就非常有参考意义了。因为,不是经济孱弱或者不care,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孩子在ICSEA低的公校待下去的。即使学区很烂又不能搬家,很多有一点条件又care教育的家长,都送进附近教会学校了。如果去ICSEA低的公校门口多转转就可以知道条件如何了。不少teenage来接弟弟妹妹的,家长都不知道在哪里。不买20刀一件的短袖校服,而去kmart买2刀-5刀相近颜色的短袖的学生比例明显高很多。book week parade 穿costume的学生明显少很多。排名好的的公校布置reading eggs,mathematics 作业,这里根本不会有。老师让家长手机下个app注册个账号,开学了好几周才注册一小部分。P&C永远说志愿者缺口非常大,食堂和各种活动不时因人手暂停。50%来自不说英语的家庭,不少家里有一位家长基本不会英语。学校新采取了一个举措,居然是早晨在校门口老师提供面包片,之前肯定做过调查,可见多少比例的学生没早餐吃直接来上学,才让学校出台这个政策。这才是低social-educational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常态,而这样的ICSEA低的公校,相信绝对不在少数,这里的学生,有disability的学生,如果考试只低了一点,值不值一个精英中学的机会呢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2 收起 理由
hhuang + 2 我很赞同
SRMO + 5 我很赞同
fiy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3 0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c_zhang 于 2022-7-23 01:26 编辑
快乐的小旗 发表于 2022-7-22 18:22
你们学校那么多全奖,其中不乏贫困家庭的,说不定学术还不如小虎,几十万都能想通;怎么精英公校降低标准 ...


小虎妈家孩子的学校号称私校中的精英中学,即使奖学金会发一两个给Means test的贫困家庭孩子,但是绝大部分奖学金都是给学术和音乐极其出色的顶尖孩子,这些孩子不可能是来自贫困家庭,所有的学术和音乐技能都需要金钱来培养,不能说绝对,但90%以上都是如此。

简单说,像小虎家这个学校,每个年级真的有三个以上弱势群体的孩子吗?表示怀疑。

发表于 2022-7-23 0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恢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恢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23 00:26
小虎妈家孩子的学校号称私校中的精英中学,即使奖学金会发一两个给Means test的贫困家庭孩子,但是绝大部 ...

这个所谓的mean test选的也是优秀的孩子哦

发表于 2022-7-23 0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j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j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笑了吧,什么私校根本眼晴盯着英美名校,多少利用IB分数换算ATAR高分?

发表于 2022-7-23 02: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j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j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onnewman 发表于 2022-7-22 22:27
我再说一遍:不要把公立的跟私立的去对比!

放心,每年自有主流各大媒体对比所有中学高考排名,公立和私立!事实就是公立精英完胜私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3 0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ckypeanut 于 2022-7-23 06:02 编辑

SG的奖学金应该不是从全费生家长交的学费里来的.  他们foundation很牛的. 估计Old boys也很给力, 每年都会收到很多钱.

找了下网上资料. 以2010年举例:

“Students at Sydney Grammar, the only
private school ranked by the Herald in the
top 10 performing high schools in NSW
according to NAPLAN results, were
supported by gross income of $39,348 in
2010, which included $3121 i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funding, $25,297 in fees
and parent contributions and $10.930
drawn from other private sources.”

其实很多学校都很有钱, 花不完的时候 只好搞capital projects 达到not for profit标准. 不然来年可能拿不到government funding啦.(不过可惜的是 每年各校还在拼命涨学费).

Reddam house除外. 这家更有钱 直接说我们不要government funding了. 自由更可贵
爱在深秋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3 11: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23 12:08 编辑
rboy22 发表于 2022-7-23 00:17
我能理解层主的想法。因为,我年轻时原来也隐隐约约觉得努力总有回报,但是事实是像之前一位层主说的,努 ...


谢谢分享,可能大家都搞错了。因为澳洲某些组织定义的贫困线是960/周,所以我才拿自己刚来澳洲举例的。想说明的是960没那么难过日子。
澳洲福利国家,失业有失业金,有孩子的有家庭补助,残疾的有残疾补助,租房有租房补助,家里单亲还有单亲补助。基本有两个孩子的双亲家庭,如果不工作,一周七七八八也快七八百吧。穷困里还有三六九等呢,要照顾到真正需要照顾的群体,才好。
所以再表明一下态度,条款不清晰,条件一刀切,那就不是好政策。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3 11: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23 01:26
小虎妈家孩子的学校号称私校中的精英中学,即使奖学金会发一两个给Means test的贫困家庭孩子,但是绝大部 ...


奖学金不是家长负担的,是前校友,前老师,前校董等等出的。
我们年级Mean test的至少有三个,助学金给了多少不清楚。
然后身体有一些先天不足的孩子可能也有两三位吧。其次有ADHD的或者autism的若干。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3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某些人变成了弱势群体
群里都不是弱势群体
应该感觉欣慰

发表于 2022-7-23 13: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2 13:49
我刚来澳洲的时候找了volunteering的工作,那时候也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当时cancer council就给了我一个 ...

其实吧,你看,你觉得我把努力和精英挂钩,但是我其实是说努力不要和成绩挂钩。不是有一个观点是大家很努力,但是弱势家庭不够努力,所以为什么要pay the price。我其实从头到尾,说的主要是两点,第一,弱势家庭的孩子成绩不好,不是孩子们不努力。他们的家长可能努力了,也可能不努力,但是这不是孩子在小时候需要承担结果的。第二呢,practical intelligence也需要从小培养。华人家长不要因为内卷而忽略了这个,毕竟考完精英就青春期了,在中学培养实在在没有小学培养好搞。

但是我为什么主要说努力呢,因为我越看这楼越觉大家可能真的没怎么接触过其他群体,没看到孩子努力也受到家庭的限制。

我做义工的时候,一大部分时间在和孩子打交道。刚来的时候,去帮一个华人家庭学英语。这家里只有一个看上去三十几岁爸爸和一个刚上小学的男孩,住在工厂区,在附近打工。我本来是去帮这个爸爸的,但是最后去帮这个孩子学英文。现在回头想想,这个小学的elc(忘记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是不是这个名字)应该是很不好的,这个孩子的越南裔小朋友后来也加入了,也是英语跟不上。其实需要做的很简单,每天读点绘本,但是孩子不认英文字,二十多年前手机都没有智能的,孩子也不会查字典,大人也不认识英文。

后来有一段时间住在一个地方,过去几个区是个其他族裔的聚居区,也是需要帮助英语。去了以后发现是个大社区公园,周末全家(还是extended family)孩子一大群都在公园里大呼小叫跑来跑去,这个女孩子跟我做棚子底下阅读写作。她的亲戚或者监护人很少出现,出现的时候也经常是不同的人。那会儿没养过孩子不知道,现在想想那个孩子学的很快。但是她的知识范围很狭窄,那会儿我还在念书,有一次天气很好,我就带着书去公园,顺带在那里看会儿书。她问我大学是什么样的,能学什么东西,为什么需要银行,最后一个问题当年真是震惊到我了,因为她那会儿已经五年级了。

再后来,有去过帮助病童家庭的义工。那会儿才意识到澳洲其实好医生不多,而且基本都在大城市。所以如果孩子病的很严重,家长就得带着孩子来城市求医。往往这个家长是妈妈,要是家里孩子多就会全家搬来,父母在城市里租房打工,照顾生病的娃和其他孩子,其他孩子从remote area学校来悉尼换了学校往往跟不上,那会儿去帮忙觉得这些孩子大多数真是非常positive,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差很多。也去帮过提供kids in foster care的,那些孩子的生活就更加波折。

上面是正面的例子,也有大量反面的例子,在帮忙youth off street的时候,感觉好像就从一个positive的世界到了另一个negative的世界,而且negative人数众多,怀孕的女孩,当混混的男孩。。。这些孩子住的区,和我前面说的努力的孩子住的区时常有重叠。那些小时候positive的孩子后来有些并没有维持住他们的乐观向上。毕竟是孩子,在小时候靠自己跳出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是诧异大家把家庭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画等号,弱势群体的孩子不是没有pay their price.当然有可能大家其实没有这么想,是笔误或者我理解错误。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36 收起 理由
nekoi1984 + 3 感谢分享
feifeirun + 3 感谢分享
ming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3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2-7-23 12:08
其实吧,你看,你觉得我把努力和精英挂钩,但是我其实是说努力不要和成绩挂钩。不是有一个观点是大家很努 ...

说弱势群体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自己懒,不努力的人,本身就是认知非常狭窄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boy2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3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ckypeanut 于 2022-7-23 12:54 编辑
rboy22 发表于 2022-7-22 23:17
我能理解层主的想法。因为,我年轻时原来也隐隐约约觉得努力总有回报,但是事实是像之前一位层主说的,努 ...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弱势家庭的. 我家孩子有个好友,从幼儿园 小学 oc 都一起. 他们家妈妈癌症爸爸英文不好做过工厂工 送货员 收入很不稳定. 那孩子没补习最后考上了oc 精英,我觉得很不容易.

还有一位朋友,是单亲妈妈,我认识她的时候癌症初愈,她自己政府部门工作但带着俩孩子 没买房子 经济非常紧张. 她家大女儿读医在乡下实习的时候,和妈妈说要去超市买菜 需要100刀. 妈妈说sorry 现在卡里没有钱,让女儿等几天再去. 那大女儿特别懂事 每次拿到youth allowrance全部给妈妈统一安排.
爱在深秋

发表于 2022-7-23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是回复1186#的,不知怎么变成了rboy. 包涵哈.

发表于 2022-7-23 14: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ollx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ollx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arollxq 于 2022-7-25 08:23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3 10:29
奖学金不是家长负担的,是前校友,前老师,前校董等等出的。
我们年级Mean test的至少有三个,助学金给了 ...


奖学金学生的确不是在读自费家长负担的,你提到的这些都有,还有一些私校有地产出租收益,一些投资收益,还有私校所在Council觉得这个区大多数女学生STEM科目差,会拔fund给几个奖学金考试中GA和数学强的女学生,鼓励更多的女孩学习STEM科目,也有机构资助土著孩子的。关于弱势学生的评估肯定是有标准的,我女儿有报一家私校Means test的奖学金考试,报名的时候就要求按照学校的表格和list交一堆材料,就是把你和伴侣的收入和家里的车,房和其他所有财产翻个底朝天,而且不是说说而已,是要交具体东西的。我们家条件就一般,但根本没有资格申请Means test奖学金,当然拿到Means test奖学金的孩子也一定是优秀的,还是有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是很优秀的,申请孩子也不是区区几个,学校还是要根据奖学金考试成绩过往school report 特长等选拔的。足迹网友好像都买房了,有的还买几个,其实悉尼没有买房租房的住公屋的人大把多,有的家庭全月食品就是慈善机构低价“礼包”。我大学时代是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同学的,但食堂伙食好也不贵大家都吃的不错。说实话我是真没有想到澳洲还有家庭长期吃这些罐头食品的,觉得不可能啊这些怎么吃的下去啊。这几年接触了一些弱势群体,慢慢理解了他们的无奈和挣扎,但澳洲人也是真的很幸运,哪怕你是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也有很多人在真心以平等的身份帮助,坛里一些人讥讽的圣母是真正存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Lily38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3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讨论了这么久,所以以后精英和OC大家还考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3 15: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私校means test标准非常模糊,绝对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低收入,我认识的一个朋友,taxable income 超过20万,孩子还是拿了means test 奖学金,这还是好几年前的行情了

发表于 2022-7-23 15: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ralh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ralh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teptor 发表于 2022-7-22 22:45
还有总责怪别人卷搞得自己也要卷的都是扯淡,自己真心不想卷的别人还能强迫你去补习么?真心可笑,自己卷就 ...

很难,很多家长都一边卷一边说自己佛系,好像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不需要学习就能每次考第一

发表于 2022-7-23 15: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墨水 发表于 2022-7-23 14:20
讨论了这么久,所以以后精英和OC大家还考么

以后都是弱势群体去考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3 18: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22-7-23 13:19
说弱势群体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自己懒,不努力的人,本身就是认知非常狭窄的。

...

一定要这么解读的话也是带节奏了,每个家庭肯定是不同原因导致的。
大家知道其中懒的比例,不努力的比例是多少么?没人说得清。说不清就一起混着咯。
反正躺平比努力容易。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3 18: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2-7-23 13:08
其实吧,你看,你觉得我把努力和精英挂钩,但是我其实是说努力不要和成绩挂钩。不是有一个观点是大家很努 ...

谢谢你码了那么多字回复我

1,没人否认有些人确实需要帮助的。没人否认家庭不幸的原因会让孩子处于不利地位。
2,好的生活除了天生的家庭,后天因素还是很大。不管百分比多少,请不要否定这些人靠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那个on the plate的漫画,家财万贯的败家子还少见么?得到了就全都是家长的功劳?他最多就是错在最后太高调。
3,不要过度宣传人定胜天的努力论。但也请不要过度否定努力的作用。这里没人说穷和不成功的人就一定不努力。这个推论是无端的。最多只能说同一情况和条件下,努力去对待的结果可能比不认真对待的成功率要高。
4,教育局是无法也没有能力甄别真需要帮助和没那么该帮的。只好一刀切。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3 1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c_zhang 于 2022-7-23 18:22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3 17:40
谢谢你码了那么多字回复我

1,没人否认有些人确实需要帮助的。没人否认家庭不幸的原因会让孩子处于不利 ...


我也觉得那幅on a palte漫画思考太浅,这种涉及阶级性的问题和矛盾,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讨论过了。西方还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无数遍反思了阶级差异导致两个智商和努力差不多水平的孩子,长大后会产生巨大的鸿沟。所以西方包括现在中国很多富人最怕自己的后代掉到下层阶级,掉下去再想要爬上去可能又要花费好几代人的努力,所谓三代人才能造就一名贵族。所以用什么办法来固化阶级,这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私校制度,这都是固化的手段之一。论坛里只要提到平权上私校,就不允许讨论,好像这是禁忌话题,当然这点澳洲比美国好些,美国好高中大学都是私立的,学费还超贵,澳洲私立便宜太多,比国内的贵族学校还便宜,稍微努力的中产家庭也能读得起,这是澳洲好的地方。但是同样资本主义国家的北欧,像挪威就基本没有私校(公校占93%以上),大家都在公立完成学业,公立学校的质量也非常好。

发表于 2022-7-23 2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3 17:40
谢谢你码了那么多字回复我

1,没人否认有些人确实需要帮助的。没人否认家庭不幸的原因会让孩子处于不利 ...


弱弱问一下,你这么努力,怎么没努力成马云啊,或是马斯克!是不是因为太懒了呀?
楼上几位大佬就差把社会学理论和实践全部给你过一遍了,你是不是犯懒没看呀?或是有其他方面因素,影响你阅读?
还有本人就是懒、不努力,所以没成为马云,马斯克。
另外您理论知识丰富,这么有有理有据,是不是考虑写一本社会学理论,给我们洗洗脑。一改澳洲不努力,懒惰的文化传统。

发表于 2022-7-24 0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oy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oy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这么高的楼,这么多的帖子,真的刻骨感受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啊。emphathy,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open-minded说起来没人不赞同,做起来真的难啊。别说实际去做了,践行这些原则,改变一下想法都很难啊。

发表于 2022-7-24 0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oy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oy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3 10:24
谢谢分享,可能大家都搞错了。因为澳洲某些组织定义的贫困线是960/周,所以我才拿自己刚来澳洲举例的。想 ...

感谢回复。

其实,很多政策都是先出台,后完善的。只要政策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进步的,也许我们可以容忍并推动政策不断纠错迭代。可否以刚出台的政策是否一刀切,是否标准够清晰,是否一点漏洞也没有,作为标准,来判断一个政策是否好坏,恐怕非常值得商榷

而且,感觉澳洲的很多政策,都是预设 "面对的对象是一个decent的诚信的人" 的立场,先自己申报,宽松审核,事后抽查,查到了后果很严重,查不到的在政策迭代之前难免有钻空子的。但是这样预设人是诚信的立场出台的政策带来的好处,和预设人是不诚信的立场出台的政策相比,从社会整体效果和效率的评估来看,是好处远远大于坏处的。

说起补助,真的只够温饱,全职两个最低工资工作,真的是基本什么拿不到。当然,covid相关补助有点失控,但是阶段性的,现在又回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hhuang + 2 我很赞同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4 0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家庭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无视自己是一代移民、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找工困难、居无定所,倾其所有培养孩子。精英中学和OC班是选拔人才继续培养的地方,而咱们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连咱们都没有照顾,还有比咱更弱势的需要照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4 04: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24 04:28 编辑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23 23:48
弱弱问一下,你这么努力,怎么没努力成马云啊,或是马斯克!是不是因为太懒了呀?
楼上几位大佬就差把社 ...


我又不姓马,干嘛要向马云马斯克看齐?社会成功人士多了去了,我走我自己通向成功的路。现在也没人羡慕成为马云了吧。
承你贵言,我会继续努力,也许有一天你就在报纸上看到我名字了。
至于你愿意躺平,安于现状,不想努力,我尊重你的选择。
冷嘲热讽人身攻击就大可不必了。
大家各自安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seashell.qd + 4 我很赞同
水月境天 + 3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4 0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cra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cra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oy22 发表于 2022-7-22 23:17
我能理解层主的想法。因为,我年轻时原来也隐隐约约觉得努力总有回报,但是事实是像之前一位层主说的,努 ...


说得非常好!首先我对此事持中立态度。名额可以给,可以增加名额啊,只是扣掉20给,对于被挤下的20%不太公平。为啥不增加呢?因为政府既不想额外出钱也不想额外出力,还想讨好部分弱势的和圣人选民

发表于 2022-7-24 09: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月境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月境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水月境天 于 2022-7-24 08:18 编辑
rboy22 发表于 2022-7-24 01:16
感谢回复。

其实,很多政策都是先出台,后完善的。只要政策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进步的 ...


我很佩服。
这个政策先出台再完善也无妨的观点。
哈哈哈把我逗乐了。
俄罗斯也是这样想的。先打一下乌克兰,急攻没攻下来我慢慢打啊。反正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欧洲社会的平衡发展。。

弱势群体也不是存在了几年,教育改革可以有各种办法。包括在各个年级,增加弱势学生插班,特别中学九,十年级,学生各个方面能力比较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挤压精英中学学生名额,而且是在学生考完以后。一看结果,反手出个政策捅一刀。
Unfair, unjusted.

算了别争了。就各自安好吧。。
最是那致命的温柔~~

发表于 2022-7-24 0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ki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ki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ttlecrab 发表于 2022-7-24 07:27
说得非常好!首先我对此事持中立态度。名额可以给,可以增加名额啊,只是扣掉20给,对于被挤下的20%不太 ...

群众斗群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