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3-9-21 01:16 
貌似前面33首诗词中抄袭并不多吧,诗词中化用绝非“最常用”,千古流传还多是原创。
兄台所言“历史上句 ...
你看,让我说你啥好呢,一根筋认定化用就是抄袭。
也罢,不是圈内人,终归外行话。
偏我也闲,观念方面是纠正不了了,却是可以告诉你你的见解是如何地。。。站不住脚。
不过我再闲时间也有限,33篇一一找出化用在哪实在是件杀时间的事,也就随便挑一点回复你吧。
33,龟虽寿——忘了是谁特推崇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战国策·楚策四》,有《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曹操反其意用之。
35.《春望》•杜甫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刘宋鲍照《拟行路难》:“白发零落不胜冠。”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3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左牵黄,右擎苍。
《梁书·张充传》,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亲射虎,看孙郎
(这句典故堪比霸王句,估计又有人要说理解不了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就少数人无法理解的话,应该是少数人自己的问题吧。)
《三国志·吴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汉书·冯唐传》:“令唐持节救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西北望,射天狼。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26,《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望帝春心托杜鹃。
《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又《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沧海月明珠有泪。
《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日暖玉生烟。
《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25,《行路难》•李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刘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举头四顾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宋书 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李白:长安不见使人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唐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唐杜牧《题横江馆》: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唐李山甫《上元怀古》: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中略)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唐刘禹锡《朱雀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汉书·霍去病传》:“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使人有封狼居胥意”然后北伐失败,建康城内居民都"荷担而立",值钱的东西都放在挑筐里,随时准备逃亡。
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12,《短歌行》其一•曹操
(记得前面有人赞曹操,且看曹操是如何打脸的。照抄诗经这种事,怎么放曹操身上,有些人就假装看不见了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东汉秦嘉《赠妇》: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古诗十九首: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管子.形势解》: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0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唐杜甫《成都府》:大江东流去。
02.《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唐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先秦越人歌:今夕何夕兮。
梁王台卿《陌上桑》:今夕是何时。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南唐冯延巳《更漏子》:凭朱阁。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宋初石延年赠友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01,《将进酒》•李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另外千古流传多是原创?你比较过?统计过?还是想当然耳?
比较过统计过拿数据出来说话,想当然耳这种主观言论就别拿出来秀了。记住,人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不调查不查证就没有发言权。
至于千古流传的佳句里化用的例子,我前一贴已经举例过一部分了,这里就懒得说了。
我说历史上句句化用不在少数,我什么时候说过历史上名篇句句化用不在少数了?你这偷换概念用的还真炉火纯青啊。还是说你压根就没理解我说的意思 ?
不过你找不到句句化用的历史名篇,我找给你看。
苏轼的南乡子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直接就写明了是集句,可见没一句是他自己的。当然你要非说这不是历史名篇我也没办法,毕竟也没个权威给诗词一个个盖戳是或不是名篇。
之前说的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其实也是句句化用,不信你自己去百度来看。
周邦彦还有一首瑞龙吟,历史评价是“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和西河一样入选宋词三百首,这总算是历史名篇了吧?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谢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几乎句句用典。
姜夔的扬州慢里各种用杜牧的句子。
吴激《人月圆》: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我记得吴文英也有类似作品,不过实在写得烦了,懒得找。
化用只是一种手法,用得画龙点睛就好,用得画蛇添足就不好。所以,请麻烦记住,我可没说化用是最好的手法,我说的是常见,谢谢。
霸王典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你还是觉得有疑问,我觉得已经不是毛的问题也不是典故的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你理解力的问题了。。。进牛角尖出不来了吧?
我就不明白了……
“应该率领剩下的豪勇壮士去追逐穷途末路的贼寇,不可以为了沽名钓誉而学习西楚霸王项羽(那样纵容敌人最后导致自己败亡)。要知道苍天如果有(心慈手软之)情它早就死了(意思就是说老天都没这种悲悯敌人之情),人间的正道可是沧海桑田(朝代的变化与交替)啊!”
以上这段话很难理解么?很难么?很难么?很难么?
还有咏蛙,以及那个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还有生长林彪尚有村的,这几个都说是前人诗作直接搬过来的。林彪那个姑且不论,我总觉得毛是故意那么写的,把林彪比王嫱什么的。。。。可另两首呢?
说咏蛙是谁作的,一共有三种说法:
1,清末安徽名士程正鹄。这个是最有趣的。程正鹄其人,百度谷歌都不可得。早期喷毛此诗是抄袭的人考证出这么一句话“据查该诗原是清末安徽名士程正鹄的作品,但找不到原诗(或原诗已不可得)。”请问……在原诗都不可得的情况下那些人怎么知道这是他原创毛抄袭?你别告诉我那年代能找到现在找不到了——那些人如果在现在找不到,那么是怎么知道它曾经存在过的?逻辑问题。有趣的是,在说完原诗不可得之后没几年,网络上居然又出现了程正鹄的“原作”。此诗确实很像毛的作品,可是这种“失而复得”的场景太戏剧太弱智了好么~!当人白痴啊- -。另外一体的是程正鹄此人生平,遍搜不到。好歹你也“留下过”那么有名的被毛抄袭的诗句,怎么自己生平反而不可考了?程老兄,你真的存在过吗?
2,严嵩。这个后来被人直接推翻了。
3,张璁。这个人历史上倒是有,问题是……人家的文集里完全木有收录咏蛙这首诗啊~,倒是有人说在2007年自己友人家家看到一本无出版社的山寨故事书,其中有一个写少年张璁的故事,故事中引用张璁《咏蛙》诗。好神奇哦……2007年才看见,还是无出版社的,山寨的故事书。然后有人拿来说这才是原创。当其他人白痴哪?
4,李世民。呵、呵呵,麻烦看过李世民的诗词再开口说这话好么?另外如果是李世民写的,怎么可能无记载?麻烦把记载此诗的史书找来。(李世民未当皇帝前写这种诗还有可能让他活到发动玄武门事变么?当了皇帝写这种诗,这是有多贬低李世民的智商啊……)
5,郑正鹄。这个靠谱点,可是有个程正鹄在先,这位还剩多少可信度呢?这回人学乖了,连出处都找了出来——《英山县志》,说的是郑正鹄在天水县当县令时发生的事。等等,天水在甘肃,英山在湖北,请问为啥甘肃任上发生的事会记载到湖北县志里去?而且县志这种记载当地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建置、学校、典礼、赋役、古迹、风俗、职官、选举、武备、人物、列女、艺文、杂纪的东西什么时候开始记载八卦了?还有就是这首诗韵部乱得一塌糊涂,八庚九青十二侵混在一起写,清时名士这水准?又拿别人当白痴是不?另外为啥我也找不到郑正鹄的生平啊?人家都那么有名了,连县志都记他的八卦,连毛都要抄袭他的诗词,为啥没半点事迹留世?说好的名士呢?!
你们妹啊,要说毛这首是搬别人的,能拿出板上钉钉的证据不?连原作者是谁都搞不拎清的,说出来的话可信度有多大?当天底下都你们妈啊,啥都惯着你们。遇到我这种丁是丁卯是卯的人,你们咋办啊!(以上针对林木森、黄飞英、何联华等一粉抵十黑的家伙,不对,你们就是高端黑吧?!你们成功了!你们立功了!)
另外还有一首就是毛的改题壁诗赠父了。这首也被人大为诟病,因为和月怜和尚的以及西乡隆盛的几乎如出一辙。
可问题是……毛写了那是《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好么~!看不到那个改字嘛?就好像苏轼人家南乡子写明了是集句你还要说苏轼抄袭一样荒谬好不好?就好像某贴明说了是转载你还要说楼主是剽窃一样荒诞好不好。人家已经说了是改诗你还要怎样嘛!至于月怜和尚,那是因为西乡隆盛本来就是改的他的好么!(说起来怎么就没人喷西乡抄袭剽窃?)
唉,我又要说改前人诗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了。好累。不举例了,网上好多,不信自己去搜。
至于你说的“但是这些句子终究是抄来得。这能说其本人有气势吗?化用也好,抄袭也好,这气势终究是前人得”云云……对于一个完全拒绝接受化用的存在且无法理解这种手法的人,我实在是没啥好说的了。
我只想说,想写出豪迈的人不会去抄去化婉约派,想写出婉约的人也不会去抄去化豪放派。诗句就在那里,怎么化用是看其本人的功力的。没那份心胸没那份气魄,就算你憋足了力气去化用,也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当然,鉴赏能力不够的人看不出来,但在水准高点的人眼里,就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了。
最后我重申我的论点——
1,化用不是抄袭。
2,我不否认毛的诗词里有抄袭的争论——只是争论而已,如果你坚持认为他抄袭了,请拿出板上钉钉的证据来。不然请闭嘴。什么叫板上钉钉?就是起码你在引用别人的说法前先过过自己的脑子,看看是不是站得住脚,查证下是不是会被人直接拍回来。
3,化用是种常见手法(我仔细想了下,诗词里最常用的手法应该是对偶,所以化用说是最常用不恰当),不代表肯定好或者肯定不好。什么有名篇无化用之类的废话请不要和我说,我又没说天底下名篇都得化用才算好。
4,但是类似千古流传原创多这种无证据的话也别和我说,想说可以,请拿出统计数据来。
5,毛的文采我承认,同时我也认为文采和政治无关,所以请不要用政治事来诋毁文采,谢谢。同样化用与否不代表文采好不好,而是和化用质量相关——文采好的人化用一般都精彩,化用不精彩的人文采也有限。但是化用质量好不好也见仁见智,所以这方面就别和我讨论了,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大家都歇歇不挺好。
6,别拿“我没看见”“我没听说”之类的例子当反证来和我讨论。没看见是因为你看得少,没听说是因为你听说得少,请先提高自己水准再来和我讨论。我只做学术讨论不做诗词普及工作。又或者说你不是来讨论是来讨教的?那请端正态度先。
7,总之,请对自己的论点、论据负责。讨论不是比赛信口开河,也不是拿自己态度上的不检点来秀,求人打脸。请认真对待自己说出的话。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除以上论点之外,其他任何偏离的言论我都基本会无视。没办法,精力有限,还请见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