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果仁蝴蝶酥和巧克力饼干 (2007-7-8) poloand · 简单步骤,清理泳池 (2014-11-10) daniello
· E&E -- 南瓜枣椰司康 & 奶香玉米司康 (2011-3-18) 闲夏采薇 · 总算买到房子了,鸡冻~~~(更新了鸡冻的部分和一些经验,照片已上P2,坑填完!) (2009-12-15) luftluf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短腿小鳄鱼

Is It ture or story? [复制链接]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06: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凶妈”论可以休矣!
来源: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e-99268-page-1.html

                                                                                                作者:冷眼向洋  于 2011-1-13 12:2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中国凶妈妈,恐怖妈妈的说法把中国妈妈们推向了“招人讨厌”的顶峰。本来想保持沉默,可后来发现沉默不是金,沉默在此是默许。中国妈妈是凶妈妈的论调越唱越高,上了论坛,上了首页,上了美国网, 也上了中国网。国内的朋友Email中问我,你们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怎么这么臭名昭著呀? 我不能不站出来,为中国妈妈(多数)正一下名了。

多数的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朋友:我身边不乏中国的妈妈们,把他们的孩子送进了哈佛,耶鲁,麻省等美国顶级学堂。然而,我看到的听到的还没有一个妈妈天天凶巴巴地逼着孩子学习,或四六不着边际地选个藤上的学校当成孩子的目标,而且“二儿”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地步。因为她们明白,学习这事儿是靠两样东西: 其一孩子的智力,孩子的智力不仅决定了他/她能不能有一流的成绩,更决定了他们能不能给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其次是孩子的努力。孩子的努力不仅局限于专业课上,更在于在各个方面造就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网上所谓凶妈妈多数是指在大陆受的教育的女性(大学以前包括大学的教育),她们不熟悉美国的教育体制,在美国社会也不能游刃有余地搭起一张网。所以,于情于理她们都不可能依靠着她们的“凶巴巴”整出所谓育儿经。据我所知,多数的育儿有成的中国妈妈在给她们的孩子减压。她们是孩子的朋友。她们不是事儿事儿地和孩子天天扯那半瓶子英语。她们多数和孩子讲中文,因为她们知道,只有这样她们才能与她们的孩子做深入的交流。只有这样 她们的孩子 才能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他们自己。她们不愧是聪明的父母。

多数的中国妈妈是职业女性是孩子的榜样:多数中国妈妈是职业女性,因为从经济上,从心理上多数中国妈妈不能也不愿当职业妈妈。儿女心中的榜样不是黄继光,邱少云,而是他们的父母。我的很多朋友,她们自己就是搞研究的,她们知道怎样把孩子领进科学研究的大门。她们提供给孩子值得参考的信息,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不然就……”。当她们与儿子共同探讨他们的暑期实验室,暑期课题时,儿子的美国同学投来的是羡慕的目光。与孩子成朋友,就是无话不讲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曾和我讲,她的高中儿子就可以与她心平气和地一边翻看着他们的YearBook,一边饶有兴趣地探讨什么样的女孩合适做朋友。好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早恋”。

中国的育儿经在美国根本不灵:不明白有些中国人为什么对中国“凶妈妈”如此精精乐道。好像每个哈佛的中国学生身后都有一个凶妈妈虎视眈眈的眼睛。其实,大家知道的,中国的育儿经在美国是根本不灵的,中国的学生志在高考一搏,别无他求。美国的高中生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挑战。如果人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成心用中国凶妈妈,恐怖妈妈来炒作自己的文字,那恕我刻薄一把,能不能放中国的妈妈一码,放中国的孩子们一码。我帮您列个单子,您随便找个别的话题侃行吗?如果您还是对凶妈妈的话题情有独钟,劳您大架,加上“我这个”几个字,在“中国妈妈”的前面。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0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源: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96736.shtml


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 虎媽戰歌掀戰火


                                                                                                                                



【聯合報╱聯合報系記者崔芳、編譯組/報導】
2011.01.15 02:29 am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中),與大女兒蔡思慧(左)和二女兒蔡思珊(右)合影。
圖/蔡美兒提供
華爾街日報八日刊出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新著「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書摘,標題為「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引起廣大迴響,新書在出版當天即攀升到亞馬遜網站銷售排行第六名。亞裔移民紛紛就她描述的中國式管教發表意見。有人認為她有道理,有人表示她已接近「虐待」女兒。還有讀者指出,這是危險的「樣板」,可能為「仇華」人士提供更多口實,但也有人在網路上公開感謝他們的母親用類似方式管教他們(雖然不像蔡美兒那樣嚴厲)。
蔡美兒在書中敘述,她對兩個女兒嚴格規定:不准外宿、不准和朋友出去玩、不准看電視或玩電動遊戲、不准自己選擇課外活動、不准有任何功課拿不到A。這種管教方式令許多西方父母覺得無法想像。
現年四十八歲的蔡美兒是菲律賓華裔的女兒。她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時表示,由於華爾街日報標題驚人,近日來收到成千上萬封威脅信件,許多人指責她「虐待兒童」和「醜化亞裔」,「他們沒有閱讀全書造成誤解,這令我痛苦和難過,而貫串全書的是我如何改變教養方式。」她說,許多指責出於不理解華裔家庭文化背景。
蔡美兒說,丈夫魯賓福支持她的嚴苛教養,他是美國猶太裔,從小家裡管得鬆,「他倒希望父母對他嚴厲一些,逼他學習外語和樂器。」蔡美兒認為自己的成功歸功於父母嚴加管教,「我父母非常嚴厲,相比之下,我管孩子已很鬆了。」
蔡美兒表示,「虎媽的戰歌」出發點不是指導父母們養兒育女之道,而是在她的二女兒蔡思珊出現嚴重叛逆情緒、導致家庭危機時回顧十八年為人母的經驗,用兩個月時間揮筆寫就的回憶錄。
但多數讀者不贊同她的教養方式。兩歲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洛杉磯的克莉絲汀‧劉寫出有關她自己的「虎媽」回憶,充滿悲傷。虎媽的嚴厲管教對她沒有發生作用,但在她姊姊身上獲得成功。她姊姊畢業於哈佛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一帆風順,直到廿八歲。那年她服務的公司倒閉,初嘗失敗的她從此意志消沉,愈陷愈深,終於自殺。劉不怪罪母親,她說:「這是文化造成。蔡美兒也是文化的產物。」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D 今天说,妈咪你为啥不去做美食版版主?做亲子版版主,看那么多教育的理论,然后就来折腾我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hellojoey + 2 hahahaha
villa + 3 好可爱啊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1-14 23:11 发表
WSJ也不见得就做了一件歪曲这位妈妈思想的“坏事”,因为WSJ的网页上有专门的专栏让这位妈妈回答读者问题(The Tiger Mother Responds to Readers) ,在这些问答里,这位妈妈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其真实的想法。 ...


这点我很赞同, 但问题是很多中国人不认同这位妈妈可以代表中国妈妈, 如果采访二女儿的爸爸, 大部份犹太人同样不会同意被他代表了。

这位妈妈的discipline是很令人钦佩的, 我是做不到的。 再好的事说出来, 也不过三家同意三家反对, 自己开心就好, 人的一生又不为别人活。

我最近总结了一下对成绩好的孩子的大众反应, 如果承认是努力得来的,往往被标签成可怜的孩子, 没有天份, 被家长逼地没有童年, 长大后不过一平庸之辈给人打工而已。 最受追捧的孩子是那些家长不管, 平时不怎么学习整天玩, 一考就是全国全省前几名, 精英学校私校奖学金抢着求孩子去。 这种说法, 哪怕全世界的人全信, 我也是不会相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7 收起 理由
moody + 1
woodream + 3 我很赞同
旋木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Faith Hope Love

发表于 2011-1-15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yu_lao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yu_lao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ody 于 2011-1-14 21:08 发表
昨天晚上我从头到尾详细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挺真实的。这样的妈妈国内真的有,而且有一定数量一定代表性。但在海外还完全实施这一套的已是凤毛麟角。但如果一旦父母这么做的话,他们的子女就会表现为人中凤凰。在这里长大的 ...


如果凤凰的定义是单方面的成就,也许不错;如果凤凰的定义是生活的快乐,就未必了吧。
就怕成不了凤凰,反而成了凤凰男,凤凰女。

发表于 2011-1-15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林草123 于 2011-1-14 22:45 发表


I AGREE WITH YOU。BUT I STILL HAVE  TO SAY US OF A IS DEALING IT IN A BETTER WAY。


他们只是种族平衡好一些,Anglo白人大概66%,Spanish大概16%,Negro大概13%,在南方的一些州黑人超过50%,一些靠近Caribbean的州则是遍地Spanish。这样的实力对比造成了他们对种族问题不得不重视的局面,但对真正的少数族裔,比如华人、美洲土著等,还是一样糟糕。澳洲的种族分布太一边倒,这种情况下是没法奢望太多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5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ffodil 于 2011-1-15 11:38 发表


我最近总结了一下对成绩好的孩子的大众反应, 如果承认是努力得来的,往往被标签成可怜的孩子, 没有天份, 被家长逼地没有童年, 长大后不过一平庸之辈给人打工而已。 最受追捧的孩子是那些家长不管, 平时不怎么学习整天玩, 一考就是全国全省前几名, 精英学校私校奖学金抢着求孩子去。 这种说法, 哪怕全世界的人全信, 我也是不会相信的。


别人的评价和反应都无所谓,但“教育对象”——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反应是应该重视的。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别人的毁誉都更重要。

发表于 2011-1-15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yu_laohai 于 2011-1-15 11:46 发表


如果凤凰的定义是单方面的成就,也许不错;如果凤凰的定义是生活的快乐,就未必了吧。
就怕成不了凤凰,反而成了凤凰男,凤凰女。


在这里我对“人中凤凰”的定义就是“哇,这小孩钢琴十级”“喔,他拿到100%私校奖学金”“他被哈佛录取了”这种凡人看得见的成就。至于生活的快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成就的人未必不快乐,没成就的人也未必都快乐。

发表于 2011-1-15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适当的纪律和高期望值都可以促进小孩的学业表现,这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完美主义——不许犯错、不许失败,完美主义的观念更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这是有研究证明的。没看“虎妈”的全书,不知道她在操作中是怎样,单看断章取义的这些是有理由怀疑她在要求女儿在学业上完美。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过分了。当然有的孩子生命力极强,在严苛的教导下依然能快乐。但大多数人不会这么顽强的,想一想自己是否愿意在一个完美主义的上司手下工作就知道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ffodil 于 2011-1-15 11:38 发表


这点我很赞同, 但问题是很多中国人不认同这位妈妈可以代表中国妈妈, 如果采访二女儿的爸爸, 大部份犹太人同样不会同意被他代表了。

这位妈妈的discipline是很令人钦佩的, 我是做不到的。 再好的事说出来, 也不过三家同 ...



所以小孩成绩好了啥了, 自己偷着乐就好, 千万别想分享啥, 不定人家怎么想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粉猪妈妈 + 3 我很赞同
moody + 1 不行,你的经验我要学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来不对这些各家的理论有多少兴趣, 其实别人家怎么教小孩, 真的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还是多观察自己的孩子, 量体裁衣吧. 相信自己, 也相信自己的孩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1-1-15 14:46 发表
所以小孩成绩好了啥了, 自己偷着乐就好, 千万别想分享啥, 不定人家怎么想呢.

严重同意,大家都来翻译吧,普及科普知识,添油加醋写科普精品文章,也能繁荣论坛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阿朱大大的坏, 从来不亮自己的真实观点, 不信你敢对你女儿下手这么狠.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没有观点,只会翻译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14: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是, 有观点容易被批斗.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5 2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美国做妈妈》封面

========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华裔妈妈,和两个女儿、两条狗的故事。

  她身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华人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的教养方式来教育2个女儿。在这本书里,蔡美儿坦露了自己抚养两个孩子的心路历程,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两个女儿在妈妈的严格管教和倾心培育下,承袭了华人的优秀传统,在学业、音乐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在当地被誉为音乐神童。

  妙趣横生的家庭故事,激烈的文化冲突,执着付出的华裔妈妈,叛逆聪慧的女儿……使得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 本帖最后由 dootbear 于 2011-1-15 21:08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6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巴黎春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巴黎春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林草123 于 2011-1-14 22:09 发表
我觉得美国人对小孩的PUSH明显比澳洲人来的猛烈,而且他们对这种行为的认可度和忍耐度也比较高。他们整体对于“成功”的期待明显对“幸福”的期待高。 应该是竞争激烈和福利差的原因,以前连公费医疗保险都没有。奥巴马上台才有的。

澳洲社会对这种教育方法那可是积极反对的。我觉得澳洲小孩很有点被宠坏的危险。以后竞争力会不如这些美国中国的小孩。

美国的福利对穷人来说不差,免费医疗是有的。。
obama想要推广的现在还没正式上台呢。。
惨的是中产阶级,这个在全世界都一样。。

发表于 2011-1-16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巴黎春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巴黎春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老公(不是华人)看完了,说除了那个不能sleep over之外,他基本上其他的都赞同。。
他比我严格多了。。

发表于 2011-1-17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Be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Be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系统暂时繁忙, 请冲杯茶,马上就好...

发表于 2011-1-17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Be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Be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个女儿,都很漂亮。
想知道小时候是什么样子。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24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新闻上有这么一段,挺有意思的:

Consider this, Asians make up less than 5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but they account for nearly 13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t Harvard and 34 perc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 ... s/main7270361.shtml

大致是说亚裔占美国人口5%,而哈佛有13%的学生是亚裔,Berkeley有34%。

说明亚裔成材率还是相对高些,和家长在教育上的观念必然有关系。

这个mom我觉得她做的事情是一部分华人父母会做的事,只不过她做得很严厉,而最大的区别是她炒作了这事。

另外听美国友人说很多学校在入学分数上照顾老黑老墨,而白人华人得不到照顾。

最有趣的还是其中一个女儿说,"I'm amazed that my mom turned our totally boring life," said Chua's daughter Sophia, "into such a comedic, dramatic and meaningful story."

可惜这句在新闻稿里没有上下文,不能肯定小姑娘具体的意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4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有趣的还是其中一个女儿说,"I'm amazed that my mom turned our totally boring life," said Chua's daughter Sophia, "into such a comedic, dramatic and meaningful story."

这句话是女孩的自嘲吧,被母亲处处push的生活无聊透顶,而母亲出名以后就完全反了

发表于 2011-1-24 14: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ng01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ng01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的很多教育方法我们家里的人看了以后都很认同。

发表于 2011-1-24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_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_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这个妈妈有些做法不赞同。我希望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并学到能养活自己的技能就够了。

有些人很有才,但我看不惯,比如现在红火的Lady Gaga。
Gaga在4歲時聽著鋼琴聲學習鋼琴,她在13歲的時候寫了自己的第一首鋼琴敘事曲,並且在14歲時開始在晚間表演。在她17歲時,她獲得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校的提前錄取,她在那裡學習音樂。

像这位妈妈,在晚宴上可以造成其他客人流泪,并早早离开,对于这样咄咄逼人的表现,还很得意,记录在自己的书中。还受到大家的赞扬 。。。
The days that make us happy make us wise.

发表于 2011-1-24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的帖子

此文章由 York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rk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gree ,The author for whatever purpose does not serve our chinese with good effects in western country. Stereotype could be very bad thing to us and our kids.

发表于 2011-1-25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My opinion- by wheelers daughter (only ten years old!!!)

此文章由 wheele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s Amy Chua's way of teaching good or bad? This is a commonly asked question. Some people might think that her way is smart and logical,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it is far too harsh or horrible.

Amy only teaches like this not because it's fun, or enjoyable it is because IT WORKS. When it works, it's the best for her kids.

She doesn't let her daughters have boyfriends at such an early age because they distract the girls. A lot of parents don't care as much as her, and what happens to their kids? Some move out quickly and she wouldn't  want that, nor would you.

When you really want your child to do something, and you just say "do it". Would they? Rarely. Unless you threaten them, they wouldn't care and think you are just a bobblehead that thinks you can boss them around for nothing.
As Sophia (Amy Chua's daughter) has said, her mum has turned her life into a meaningful, cometic and dramatic life. Meaningful- this is because of the studying and it all comes down to one thing- their future. Sophie and Louise don't go sweeping floors of toilets because their mother has taught them to study and it makes their life meaningful.
                                                           GO AMY CHUA!!!
(As you may have realised, this isn't a really "complete" or "well written" article because it is written by a 10 year old)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你闺女太有才了
patrickzhu + 5 呵呵,小朋友很有想法,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25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heelers 于 2011-1-25 01:18 发表
Is Amy Chua's way of teaching good or bad? This is a commonly asked question. Some people might think that her way is smart and logical,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it is far too harsh or horrible.

Amy  ...

10岁的小朋友很有想法,要加分。:)

发表于 2011-1-25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oco24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oco24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 read about it and think she's just pure arrogant. No man on the right mind should judge other people.
Remember what Harry Truman said "Judge not lest ye be judged."

Its easy to tell someone what's right or wrong, but who knows what's right or wrong?

发表于 2011-1-25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岁的小朋友很有想法,要加分。

Thank you Patrick Zhu!!!    谢谢!!! 谢谢!!!

发表于 2011-1-28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葱包桧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葱包桧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1-14 16:06 发表
美国电视的报道,有10分钟长,很详细。
Chinese ‘Tiger mom’ defends tough parenting

http://www.msnbc.msn.com/id/26184891/vp/41017904#41017904

这个妈妈太牛掰了。

349221
Amy Chua with her daughters, Loui ...


我来八一下,11楼照片里这件衣服赌王老婆也有的,看最右边那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