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大热天,来点凉凉的..拌米粉 (2008-1-31) bluesummer · SK 怀旧经典之《英俊少年》及音乐 (2008-3-27) steveking
· 七夕活动——一个人的约会 (2010-8-19) deepdeepsea · 60 Interview Qusetions for experienced job-seeker (2005-1-20) silenc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xsh2000

家里的娃子学数学 [复制链接]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6-30 1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4-6-30 17:57
星期五报名了ICAS二年级的英语和数学,八月的时候考。到时候看看数学考的如何

...

按我的经验,这个比赛题目质量不错,难度适中。
比赛本身有意思,往年试题可以看错题这点帮助孩子查漏补缺也很好。
但不要把比赛结果太当回事。因为结果是百分比,但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孩子的水平,尤其是头部,做过几套往年试题和没做过的会有很大差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6-30 20: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ge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ge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4-6-30 17:58
认知是不太一样,不过不妨碍探讨

木匠的人生未必就不精彩。当然啦

让我们回到上下文。木匠的引申,源自于你认为非华人圈(西人圈)也一样卷,只是各有各卷。我认为不是那样,有太多的西人家长真的不那么关注孩子的学业或其它你认为在卷的技能,真正意义上的在放养。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于是我首先假设你的周围没有那样的群体,你看不到他们。我不知道你的工作环境,但你孩子在哪个学校我大致猜得到,那里的家长群都是精英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才有了那样的假设和关于木匠的生活也可以是好生活的引申。

而在这之前我们不同的看法是,你认为卷是天性,我认为不是。

如果你也看到那个群体,也认可木匠的生活也可以是好生活,那么你是否同意成为一个木匠不需要我们在这贴所讨论的这种“卷”?人当然需要养家糊口,自食其力,但这是华人圈(或者亚裔圈吧)卷的目标吗?或者换个问题,你真的认为这种“卷”是通向良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fangchong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6-30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记得你好像是墨尔本的爸爸?还有一个数学很好的小胖子爸爸也是墨尔本的,以前那个发学数学帖子后来送娃去剑桥的爸爸也是墨尔本的!

墨尔本水土出数学牛爸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6-30 20: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4-6-30 20:56 编辑
gegewu 发表于 2024-6-30 20:22
让我们回到上下文。木匠的引申,源自于你认为非华人圈(西人圈)也一样卷,只是各有各卷。我认为不是那样 ...


在论坛就是探讨一下,不是写论文,所以只是很片面地讨论一个问题的某一个面。
要成为木匠并不需要和我们华人卷学术卷音乐卷体育,不过但凡村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木匠,那就会有卷存在。这里卷的定义是在能完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谁能更短时间完成,谁更便宜,谁的手艺更好等等。只要有比较,就会存在的,所以说是天性,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也可能我们理解不一样,或者我们讨论不在一个维度。没事,发帖拿分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4-6-30 20: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ge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ge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4-6-30 19:52
在论坛就是探讨一下,不是写论文,所以只是很片面地讨论一个问题的某一个面。
要成为木匠并不需要和我们 ...

我可是在认真讨论的,不是为了拿分。一直觉得你说话还是很严谨的,没想到也是只是为了拿分

好吧,我们对“卷”的定义不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6-30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是小胖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是小胖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egewu 发表于 2024-6-30 19:22
让我们回到上下文。木匠的引申,源自于你认为非华人圈(西人圈)也一样卷,只是各有各卷。我认为不是那样 ...

在这里插两句,如果有理解上的错误,请见谅。

通篇看下来,个人觉得你和虎妈的分歧点有些许的错位。

------------------------------------------------------------------

你的逻辑:
澳洲大环境下,蓝海的人生更舒适。比如学术路线太卷(竞争太激烈),我可以去尝试比如木匠,水管工,园艺师等等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工作。

虎妈的逻辑:
不管大环境如何,不管选择的方向如何,都要尽力做到最好(不那么极端的话,至少做到8分好)。

------------------------------------------------------------------

我觉得你们两者的观点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共存。做木匠,也可以(或需要)精益求精。

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在“如何更好的把学习/工作方向和孩子的兴趣相结合”这个方向进一步探讨。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飞飞鱼 + 2 前面还在说你呢,你这就到了,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6-30 21: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ge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ge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小胖子 发表于 2024-6-30 20:00
在这里插两句,如果有理解上的错误,请见谅。

通篇看下来,个人觉得你和虎妈的分歧点有些许的错位。

我的主要观点还真不是你总结的那些

不过无所谓了,我的观点没太多价值,忽略就好

发表于 2024-6-30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inkaishi 于 2024-6-30 20:25 编辑

出去玩了两天,刚到家,
分享个趣事,孩子带着《三体》路上看,
提到了一个解谜涉及数字增减的问题,
我其实没有细看过三体,不知道是哪个情节讲到的;
然后我们就谈到了几种数字增减变化的常用方式。
其实很多规律在三年级以前学校都有讲过,
个别稍微要分析一下变化规律的,还没有涉及而已。
嗯就这样,数学学习可以各种方式出现。

我个人是从论坛收获挺多的,新移民挺重要的一个信息渠道;
各位前辈的书籍分享啦、学校分析什么的,看看其他娃的成长经历也是一种学习,
只不过每个娃及每个家庭的可把握的资源、可以付出的时间精力等等变量太多,
别说借鉴别人的娃,就算自家一奶同胞的两个娃,也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没啥可“焦虑”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6-30 2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egewu 发表于 2024-6-30 20:59
我可是在认真讨论的,不是为了拿分。一直觉得你说话还是很严谨的,没想到也是只是为了拿分

好吧,我们对 ...

同学,我也是认真参与讨论的
拿分开个玩笑是因为尽量不要显得太严肃
大家意见的分歧有时候并不需要计较或说服对方
这种交流已经足够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4-6-30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小胖子 发表于 2024-6-30 20:00
在这里插两句,如果有理解上的错误,请见谅。

通篇看下来,个人觉得你和虎妈的分歧点有些许的错位。

墨尔本语法学校的数学是不是很厉害啊?

发表于 2024-6-30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的分我会慢慢继续加的哈!
欢迎探讨,更欢迎分享,特别是已经有相似想法和经历的前辈们,或者正打算或者正在走这条路的朋友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6-30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是小胖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是小胖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不是小胖子 于 2024-6-30 21:14 编辑
飞飞鱼 发表于 2024-6-30 20:32
墨尔本语法学校的数学是不是很厉害啊?


分享一段参加他们的school tour时和他们老师的对话:

听说你们学校有专门针对数学的奖学金?
是的。
请问申请这个奖学金,数学一般需要达到什么水平?
嗯...需要参加我们的奖学金考试。
这个(专门针对数学的)奖学金主要考量的是数学水平吗?
额...需要参加我们的奖学金考试。(言外之意,和其他奖学金没什么不同)
......

以上就是我对这所学校了解的和数学有关的全部了。

PS:今年感觉只有新洲的BHHS敢宣称数学“很”厉害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4 感谢分享
飞飞鱼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7-1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小胖子 发表于 2024-6-30 21:06
分享一段参加他们的school tour时和他们老师的对话:

听说你们学校有专门针对数学的奖学金?

请问您是上面“飞飞鱼”网友说的墨尔本关注孩子数学的爸爸吗

发表于 2024-7-1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是小胖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是小胖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4-7-1 19:59
请问您是上面“飞飞鱼”网友说的墨尔本关注孩子数学的爸爸吗

应该就是我,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叫我小胖子(我已经在名字里特别强调我不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7-1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小胖子 发表于 2024-7-1 20:23
应该就是我,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叫我小胖子(我已经在名字里特别强调我不是了)。 ...

好的,很高兴认识你。大家教昵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的名字的最后一部分

发表于 2024-7-1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a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a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4-6-28 22:05
说说我对数学的看法,关于东西方的注重点

西方,特别是英美澳,的数学着重和强调解决问题Reasoning and pr ...

你这样说我心里舒服好多。
之前孩子追着我做计算题,我都不敢让孩子多练,因为知道澳洲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怕说限制孩子思维啥的。

现在感觉双管齐下还是有用的。我见西方教育下的人(说的是大人)真是简单计算看着他们着急,没有扫码的地方,很简单的几个东西,个位数要按计算器。我都说出结果了,她还在按,然后很惊奇我算对了。

如果说计算练习不影响这边教学方式,能双管齐下练练也无妨。主要是孩子追着我要学,顺着他就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7-1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a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a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iresCC 发表于 2024-6-29 21:42
请问LZ,三岁开始学火花思维是在电脑上吗?会不会对视力不好呢?
我们刚三岁,尝试了教加减法之后放弃了, ...

对对,我们也是顾不上他的时候,自己看Number Blocks入门的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发表于 2024-7-1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是小胖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是小胖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4-7-1 20:36
好的,很高兴认识你。大家教昵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的名字的最后一部分 ...

很高兴认识你

发表于 2024-7-1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a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a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4-6-30 11:04
如果我要说这个孩子现在一骑绝尘,非常厉害。绝对会引起一种家长的焦虑。

如果我要说这个孩子现在有点儿 ...

大家不要玻璃心太脆弱好吧?

无论被说好还是说不好,都要只所关注探讨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是与非,而不是自己的心情。

否则,说什么话都会伤害到一类人,照顾玻璃心那大家就都好好好得了。

发表于 2024-7-1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naSun 发表于 2024-7-1 21:30
你这样说我心里舒服好多。
之前孩子追着我做计算题,我都不敢让孩子多练,因为知道澳洲的教学方法不一样 ...

是的,计算能力我认为是需要的。我记得九十年代末在国内,开始推崇国外的教育,包括快乐教育和各种学科的学习方式,还有所谓的“外国的孩子学数学,都是重视解决事情的能力,计算能力不需要,用计算器就好了”。然而在这边的经历,其实更加确定我认为需要计算能力的,要不什么都按计算器,而没有计算能力的孩子甚至大人,很多事情会由于不是自然而然的对数字的感知和反应,而失去对很多跟概率,数字,统计的直觉和能力。当然计算器可以帮忙,可由于过分依赖工具,最终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这块能力,以及这块能力所带来的直觉。

在计算能力增强的过程中,也需要增加一些数学解决事情的能力和逻辑的涵盖,如果计算能力过强而数学解决事情的能力没有跟上,很可能小孩子会自然而然的使用加减乘除的单纯计算,去取代这些加减乘除背后的逻辑还有相关的为什么有这些方法的来源。所以这边的初级数学教育,很多时候会在具体的课堂模拟中让孩子们知道,分数,加减乘除,概率,这些基本理论背后的意思,让孩子们去做实验去了解,然后能够更深刻的去了解计算的实际应用。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AnnaSun + 4
xinkaishi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7-1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naSun 发表于 2024-7-1 21:37
对对,我们也是顾不上他的时候,自己看Number Blocks入门的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

我们家的小朋友,在四五六岁也非常喜欢看number blocks,从一到一百,到数字的平方,再到各种各样的组合,算是很有意思的数字学习。而在看的过程中,也能体现数字的各种组合的来源和结果,到底这些数字的基本计算,过程和结果代表着什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7-2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4-7-1 22:16
是的,计算能力我认为是需要的。我记得九十年代末在国内,开始推崇国外的教育,包括快乐教育和各种学科的 ...

这点确实是,肯定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
只不过,有时候过分强调,大量的训练,会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计算能力强等同于数学能力强,
我从自家孩子身上看,甚至逻辑能力强,也不一定数学能力强。

澳洲的学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到了10年级以后,
学习的难度会骤然上个台阶,包括数学,
认识的一个孩子,聊天说起来就是原来数学可以拿到95%
开始中数、高数学习以后,觉得60%就好了,
开玩笑说,自己脑子里好像少了一把钥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7-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lf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lf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学这东西,主要是天赋,小部分靠卷,最后都会回归自己的天赋范围。
90%+-10%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7-2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4-7-3 13:59 编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鸡汤,但有时候确实只有这个道理可以解释。兴趣是不是天生的?我觉得先天和后天都会有影响,我们能改变的就是后天引导的部分。

六年级的时候小A对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进而开始自学物理教材,过了一段时间在运动和力的章节发现不会三角函数就学不下去了
他放下物理开始自学中学数学...过了一段时间发觉三角函数要到9年级才教呢...导致7、8年级教材没有看完就直接跳到学三角函数去了。

学完了回头再去看物理...这算是学以致用吧
我觉得这算是歪打正着,是学习知识最佳的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理解最深刻和也是掌握最好的。

Year 7 - Year 9
我们所在的学校并不是理科牛校,却有很有意思的数学老师。好几次期末/期中考试的最后一大题都会给学生们一点惊喜/惊吓。出的题目可能完全和这学期教的内容不相关,但也不涉及没有学过的公式或定理。经常是mental challenges。 比如The Puzzle of the 3 Hats,比如Josephus problem...可能一个孩子也做不出,可能就那一两个孩子能做出来。
可以想象这样'有理想有趣味'的老师来上课会是多么好玩,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借用楼上某些同学的说法,即证明了why也演绎了how,加上中学之后作业量上了一个台阶(足够的习题量),我观察下来学校的整体数学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反正我们跟着学校学到现在十年级过半,数学成绩一点没落下。

但我理解楼主写这个帖子应该不是仅仅为了讨论澳大利亚教学大纲的数学吧?所以接下去我想多说说数学竞赛相关的话题。在这个圈子里我们是资历非常浅的,或者说基本是打酱油的存在。一直在这个论坛上蹭经验,跟着牛人前辈一步步了解,然后孩子自己也在慢慢摸索。

这几年作为家长是慢慢放手了,所以更多是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孩子。关于数竞,我简直可以有一肚子的话可以倾述一天一夜呢,偶尔会找朋友说,但怕别人觉得我凡尔赛,往往只能和LD互相吐槽,或者在某些帖子里遇到家里有数竞孩子的家长,可以聊一聊。

这种心态有点类似于“却道天凉好个秋”,最后能说出来的是这是非常非常寂寞的一条路。往前看没有尽头,甚至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作为父母是相当纠结这种无止尽的时间投入。

这个和乐器是一样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程度越高,需要时间越多。到九年级末,比赛前两三个月开始准备,加上参加数学营(一年两次要大约96小时)等活动及其布置的作业。我们在数学竞赛上平均每周投入的时间大约是3、4小时。一年下来相当可观,只能说孩子愿意,我们也只好义无反顾支持。

小朋友的6/7年级正好是受到covid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记得上了挺长时间的网课。七年级那年学校连AMC好像都取消了(我们只好外面报名),AIMO倒是没有取消,来不及准备之下去参加的,记得三十五分的题就拿了十几分。我家这个不是天才型选手,他走得一直是磕磕绊绊的。我们对他基本不做要求,只要今年比去年好就完成了任务。对他而言也从来没有指标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完成。所以竟然也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每一年都比往年好一点,速度比我想象中还要快。

我这里也不劝任何人尝试或者不要尝试,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我只能建议说走自己选择的路,家长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兼听但不要轻信。经常调整计划和期望,随时随地和孩子沟通,做他的后盾,给他所需要的资源支持。

澳洲这片土壤,是简单模式小池塘,连竞赛也都一样。要理性分析问题,不管在这里得到什么成绩,清醒认识自己的实际能力特别重要,因为竞赛的最终形态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牛娃比。

但也感谢片土壤,让孩子有机会一窥世界顶尖的水准,即使我们远远没有达到,但这种影响是深远的。知道天有多高,才能更好地自由飞翔。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kmaenig + 2 感谢分享
hxsh2000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7-2 1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4-7-2 18:00 编辑
xinkaishi 发表于 2024-7-2 10:54
这点确实是,肯定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
只不过,有时候过分强调,大量的训练,会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计算 ...


隔壁有个数学老师帖子在说数学几个坎:函数,概率,微积分。我观察确实有孩子到了3U就学不动了。10年级开始考试还可以在年级前列,学期末就到中等了。
我家的这个似乎觉得越学越容易,这跟我感受也差不多,我也是觉得大学数学比中学更容易。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inkaish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7-2 1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4-7-2 17:0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鸡汤,但有时候确实只有这个道理可以解释。兴趣是不是天生的么?我觉得先天和后 ...

小朋友能自觉往前学这点就很强了,我几乎看不到我家孩子自学这个特质。现在有那么一点点,也是因为学校有学习任务,没有的话,很难去自己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7-2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4-7-2 17:24
隔壁有个数学老师帖子在说数学几个坎:函数,概率,微积分。我观察确实有孩子到了3U就学不动了。10年级开 ...

我的理解是中学数学如果能够排除高考的所有纯竞争性的准备和要求,其实难度不是非常的高。然而这不可能,由于中学数学的背后是为了高考,所以难度会以级数增加。而到了大学,基本的大学数学如微积分,数列等,其实就和非竞争性的中学数学差不多,难度并不会非常大,还是注重数学单概念的学习,而没有涉及到创新性的应用。而其实大学的数学,在更上面的各种灵活的应用学到的工具,解决和建模实际生活和商业中的难题,甚至是竞争性的竞赛,才是难度的级数增加,而这也和高考的那些等齐。绝大部分人学中学数学,都会为了高考;而绝大部分人学大学数学,就是学习知识;要求不同。

发表于 2024-7-2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朋友到今年开始前,除了考珠心算等级外,都没有正经的考过数学的考试。年初计划今年考个ICAS,刚刚好可以试试习惯不习惯,还有可以渐渐的适应数学考试的和做题。到现在为止,一个季度做一套题:

一月做了2018年的题,刚开始错了14题,其中8~9题都是会的,可不习惯做题,比如都是选择题,小朋友把算好的答案填进去而没选答案;比如不确定或者不会的题,全都空着;比如把计算过程写出来就完了;还有还没有养成习惯要检查,写完提早一半以上时间就算好了

四月做了2017年的题,已经开始习惯好好的做题,还有有了一些做完还有时间得检查的习惯,可感觉小朋友还不太知道,如果检查的话要怎么做检查,需要检查些什么。错了四道题,其中两道也是比较简单的题做错了。

由于小朋友还小,也就这么继续下来,也不需要纠正太多,让他慢慢的知道这些可能可以怎么做,然后等他慢慢的适应和习惯这些过程,并从中慢慢的学会怎么去提高。耐心我们是有的,这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期望要有,可急不来,并且态度要始终的好,家长永远不能比孩子还热衷于结果和成绩,而是孩子的成长。与其他事情一样,不能因为要成绩而加量,不能因为想要结果而单单使用赢或者结果去鼓励或刺激孩子努力,要不孩子得到的信息就是努力是为了赢,而非这个事物的本身。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7-2 2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4-7-2 19:56 编辑
hxsh2000 发表于 2024-7-2 18:24
我的理解是中学数学如果能够排除高考的所有纯竞争性的准备和要求,其实难度不是非常的高。然而这不可能, ...


我高考那会,中学数学覆盖内容少,几何先占了半壁江山,其他就是函数,高次方程,排列组合。

极限,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复数之类的都没有涉及,都是到大学时候才开始涉及。

但澳洲这里中学数学已经涉及上面种种,就是不深,到了大学才会深。澳洲这里中学数学已经不怎么考几何了。当然现在中国中学数学可能涉及也比以前广了。
我是几何比较差的,比较擅长代数,所以觉得中学数学比较难。反倒到了大学,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7-2 2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4-7-2 19:55
我高考那会,中学数学覆盖内容少,几何先占了半壁江山,其他就是函数,高次方程,排列组合。

极限,微积 ...

好奇问一下,这里的中学数学为什么几何比重减少了呢?是因为几何在数学中不那么重要吗?

我记得国内大学理工科学数学,除了学微积分什么的,还得学立体几何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