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二手kawai钢琴的选购宝典+买琴记 (2011-9-6) PurpleRipples · 巧克力饼干 (2007-10-2) 花生
· 如何出口澳洲葡萄酒(完+后续补充+再补充) (2010-8-8) yuxuanlin · (已经拿到offer) 4年半后更新:纪念我的20个面试及最后的offer! (2010-5-21) lovemylif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士多可

[澳洲] 聊聊悉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8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8 20:26
是吗?海丰农场?

奉贤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1-21 0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uari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uari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欢迎LZ来悉尼定居,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悉尼游记。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星期五去了Parramatta,这和上次去Redfern 的理由一样的,是几十年以前就有的想法。

三十多年前,刚来澳洲,还没有时间或者心情关心歌剧院或者大桥那些名胜之类的东西,那时,常看青岛日报或者留学生办的报纸,更关心的是有关留学生生活的新闻,希望能从中找到共鸣,这有点像当时看“上海人在东京”或者“北京人在纽约”一样;我猜想,当时在上海或者北京的人看这类电影,多少会产生一种神秘感,恐惧感,同情感甚至浪漫感,而留学生是不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欣赏这类故事的,身临其境,是没有什么神秘和浪漫的,脑子里只有抓紧时间赚钱还债,所以,他们更理解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那时我们常看那些报纸也是去寻找共鸣和安慰,在墨尔本看悉尼,觉得很多留学生住在Parramatta或者红坊,所以一直想去看看。多年后,来过悉尼很多次,去了歌剧院,去了海鲜市场,去了Bondi beach, 去了唐人街,去了达令港,却从来没去过红坊或者parramatta,搬过来了,就要去看一看,前几天去了红坊,所以星期五去看Parramatta。

是坐火车去的,去Wollstonecraft车站,问站台工作人员,去Parramatta,是否要在Central 转车,站台人员看了看他的时刻表,说,下一班车可以直达Parramatta,有点小惊喜,没几分钟就上车了。过了红坊,我这班车好像就变成了express了,从红坊到Parramatta,只有三站,发现这几站特长,用手机查了查,发现每站都有十几公里,这在墨尔本好像没有。

在Parramatta站下车,如同任何现代化的城市车站,先看到Parramatta车站广场,很多现代化大楼,有美食广场,但是,和任何其它地方一样,澳洲人对传统和历史是很珍惜的,(记得在红坊看到过一座1917年建立的纪念碑,是当时的市长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牺牲的当地人建立的,很漂亮)。走出车站,就在车站广场内,你就能看到ST. John’s Anglican Cathedral。就在此地,早在1802年,就建立了澳洲最早的教区,而Parramatta 这个教堂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只供参观的历史遗物,而是自1803年4月10日开始向公众开放做礼拜以后,直到今天,依旧如此,人们还是来这里做礼拜。还去看了1880年建造的市政大厅(应该翻修过的吧),还有那个双塔教堂。看到这里,想起一个读者曾留言,“在悉尼就不用出去旅游了”,此话虽有些夸大,却也有一定道理,就一个月多点,我就看了很多地方,已经让我目不暇接,而且,去到每个地方都只能浮光掠影。悉尼(澳大利亚 to be exact ?),从古(土著人的历史)到今(现代科技),就是与众不同:你既能欣赏到悠久的历史,也能享受到现代的文明;你既能观赏到超群的人工建筑,也能随时融入无瑕的大自然。所以,住在悉尼,(当然包括墨尔本或者澳洲其它城市),你就是一个幸运的人,

如果时间多点,还会更深入一点,但是要回去煮饭了,喝了一杯啤酒就回家了。

几个月以前,带继子来悉尼,去学校面试,住在一家旅馆里,旅馆旁边是一个酒吧,叫“Rag & Famish  Hotel“,里面有卡拉OK,那天晚上就去了,很开心。几个星期前,又去了,被告知,圣诞节卡拉OK暂停,要到一月二十号回来,记下日期。昨天晚上去了。

回中国时,朋友常带我去卡拉OK,那种坐在包厢里,有D姐,有吃有喝,有猜拳,有比谁唱得好,但没什么Fun。我的朋友告诉我,大陆早期的卡拉OK也是如此,在大厅里大家点歌轮流唱,现在这已经都过时了,但我还是更喜欢这种“过时”的形式。

在Rag & Famish,没有人在意吃什么(但必须有喝的),也没有人在意谁唱得好,一首歌开始了,旁人就加入了,跟着吼,跟着唱,跟着跳,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want to be happy? …..sing as no one is listening; dance as no one is watching….”,在Rag & Famish, 悉尼人就这么演绎了No worry, be happy”。

喜欢悉尼。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5 感谢分享
peanut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21 10:57
星期五去了Parramatta,这和上次去Redfern 的理由一样的,是几十年以前就有的想法。

三十多年前,刚来澳洲 ...

Parramatta这几年的改变很大,多了很多高楼和印度裔移民。周五下班吃了晚饭也在Parramatta附近沿着河散了个步,自行车道天桥座椅休闲设施建的很好。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发表于 2024-1-21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fern到Parramatta之间有无数个站,只是你恰好坐了一班express的,很多没停而已
喜欢历史的话,Wollstonecraft附近也有很多有历史的地方可看
https://www.northsydney.nsw.gov.au/directory/15/walks/category/59
事实上Wollstonecraft,Berry这些都是早期殖民者的名字,Wollstonecraft还是早期女性主义作家Mary Wollstonecraft的侄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gongxd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4-1-21 12:36
Redfern到Parramatta之间有无数个站,只是你恰好坐了一班express的,很多没停而已
喜欢历史的话,Wollstone ...

我也猜是这么回事,回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快了很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anut 发表于 2024-1-21 11:11
Parramatta这几年的改变很大,多了很多高楼和印度裔移民。周五下班吃了晚饭也在Parramatta附近沿着河散了 ...

记得逛的时候也到了一条河边,很漂亮。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quarius 发表于 2024-1-21 01:22
欢迎LZ来悉尼定居,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悉尼游记。

你不是悉尼人?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7: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74届是最后第二届有去农村的,75届是最后一届。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yboardgod 发表于 2024-1-16 23:34
你这走的路我也经常走….下北沿水边走很漂亮,不知道你有没有沿着luna park ,Wendy secret park 这外围走 ...

记得走过,因为我是走过lunar park,还进去看了看,是否和墨尔本的差不多。

发表于 2024-1-21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uari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uari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澳洲后一直住在悉尼,可是你刚来就去看的地方,我还未曾全去过,惭愧。所以看着你的游记,也算是让我这个悉尼人开开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1-21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uari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uari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哦,建议你去看看总理府,离你不太远。那里的环境不错,也算比较有意义的地方。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2 0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是星期天,去走了Gore Cove Tracks.

Wollstonecraft 火车站坐落在Berry Creek里面,出入车站就是出入Creek,在Wollstonecraft 车站坐过好几次火车,感觉就是身处bushland,有过几次浅浅的explore,今天决定去走一走。

从台阶走下去,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Berry Creek and Gore Cove tracks,感觉车站是在Track 中的某一点,随便选了一个方向,开始了bushwalking。

不可思议,自己就住在原始深林的边缘,一路上,除了几处,为了安全,搭建了一些简易扶手或者铺了一点木板路,整个track是保持着原始状态。因为多次带学生去Grampians 露营,我逐渐培养起了在野外徒步,在这里我注意到,不同的的地貌有不同的bush landscape,在Grampians,多有巨石,常会有一种情形,走着走着,一拐弯,突然一坐光秃秃的山迎面扑来,让人胆战心惊,Grampians可用阳刚之气来形容;相对Grampians而言,Gore Cove tracks 可以用feminine来形容,树枝大多细腻,伴随着小溪流水,更像在葡萄牙,西班牙徒步时走过的乡村小道,所以,想起了Camino de Santiago。

走Camino时,我学到了很多:在大自然里行走能给人带来很大的益处,因为你的的周围的树木不断产出大量氧气,让人头脑清醒,思维清晰。行走时,不要急匆匆完成行程,停下来,听听小溪的流水声,摸一摸身旁的那颗小树,和路过的bush turkey (谢谢Shine-on,你教我认识了一个新动物)打一个招呼,这个时候,人生的恩恩怨怨,烦烦恼恼都会消失殆尽,此时,一种break free的感觉油然产生了。

整个行程其实就是沿着一条小溪在走,有些部分彻底干涸了,有些地方还有潺潺流水,天气很闷热,茂密的树枝遮住了阳光,感觉更闷热了。有一颗倒下的大树,拦在路中间,我只能从树杆下钻过去,还看到天然形成的岩石凉棚,猜想,多年前,它一定帮助土著人遮过风,挡过雨。一路上也看到好几批徒步者,有单个的,也遇到了一对夫妇,五十岁左右,搬来附近五年了,这是第一次来这里,他们感到很惊讶,这么好的bushwalking 地方,就在自家的backyard却不知道。

走着走着,路朝上走了,不久就走出了Creek,到了一个坡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那里竟然能看到悉尼大桥和市中心的大楼。

汗水湿透了汗衫,在微风下觉得特爽,站了一会,欣赏了风景以后,就又朝下走去,从原路回家。

在悉尼好像有去不完的地方,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2 0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块石头应该曾给土著人哲过风,挡过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2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从下面钻过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2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豁然开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1-22 1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么快就走到Gore Cove track了
那是我lockdown期间最喜欢去的地方,家附近最接近bushwalking的路线了
还经常看到很明显是想出来放风的中老年夫妇,运动鞋都是崭新的

发表于 2024-1-2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走上了一条岔路,过了河爬上了Vista Street lookout
如果不过河,从左边上山,可以一路走回Shirley Road,然后接着去Berry Island走个圈

多年前的Vista Street lookout,那时Crown Hotel还没建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1-23 12: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yboardg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yboardg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到过这个点了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3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终于登上了悉尼大桥的Pylon Lookout 了。

其实经过这个桥头堡很多次了,每次都对自己说,回来的时候上去看一看,但每次回来的时候都很晚了,没去,昨天就特意去那里看看。

卖票的人提议,先登上顶,眺望一下,然后下来看建桥历史,所以我先登上了observation deck。不错,虽不是悉尼的最高处,却还是有“登高望远”,“尽收眼底”的感觉,还看到了一队人在爬大桥。

然后就走下了几层,去看大桥建造史。

早先,一直觉得,大桥的造型很有气魄,新年的烟花更衬托出它的壮观,但看了介绍以后才知道,大桥的建造史比大桥本身更震撼,举几个例子:

1,        虽然大桥是在1926年开始建造,但是,悉尼人早在1814年就有这种想法了,整个19世纪,悉尼人就不断地提出要想建一座大桥,把悉尼的南岸和北岸连起来。
2,        桥的设计是:四条铁路线,六条车道和两条步行道,承受能力是每小时能通过160辆火车,六千辆汽车和四万行人——一百年以前的设想和设计;
3,        介绍说:Given the right care and attention, Sydney harbour bridge has an infinite life, 大意是,维护得当,悉尼大桥的生命是永恒的。,(比千年大计还要千年大计)。
4,        建造这个桥头堡和引桥需要大量的花岗岩(granite),所以建筑公司就在悉尼南面360公里的地方(那里是花岗岩采石场)凭空造出了一个小镇,里面建了72幢预制板屋子,一个学校,一个旅馆,一个邮局和一个活动中心,供250个采石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居住。大桥通车前一年,采石工作结束,但那个小镇却永久地存在下来了,它就是今天的Granite Town。(这种人文关怀就是今天也不是很普遍的。)

大桥建成后,丘吉尔说:There can be little doubt that in many ways the story of bridge building is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By it, we can readily measu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 people’s progress.  毫无疑问,在许多方面,桥梁建设的故事就是文明的故事。通过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衡量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部分。

厉害了,悉尼!

一个小故事:大桥建成后,预定由州长J. T. Lang为通车剪彩,但是,一个愤怒的前军官F. De. Groot在剪彩前几分钟割断了剪彩用的丝巾,为此,他不仅被罚款5磅,而且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传奇。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zhangm0930 + 2 感谢分享
shine_on + 5 感谢分享
Aquarius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3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一队人在爬大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3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登高望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3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上要合拢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3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1-24 1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风细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风细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5 19:43
八十年代初的上海已经变了很多了,我75年初离开上海去农场,79年上大学,直接搬去了大学,83年毕业工作, ...

LZ 去的是海丰农场吗?
然后第一届考上大学?
简单的幸福 幸福的简单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4 1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quarius 发表于 2024-1-21 20:48
哦,建议你去看看总理府,离你不太远。那里的环境不错,也算比较有意义的地方。 ...

好啊,有机会去看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4 1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4-1-22 13:43
楼主走上了一条岔路,过了河爬上了Vista Street lookout
如果不过河,从左边上山,可以一路走回Shirley R ...

记住了,下次去走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4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yboardgod 发表于 2024-1-23 13:55
楼主到过这个点了吗?

好像没有,但沿着lavender street  走,好几个地方有类似的角度。谢谢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1-24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4-1-24 20:13 编辑
微风细雨 发表于 2024-1-24 14:59
LZ 去的是海丰农场吗?
然后第一届考上大学?


说到这个,还有一个故事。77年是文革后第一届高考,我去考了,没录取(总分太低了)。我隔壁寝室有一个人,也喜欢英语,也在自学,但常来问我一些英语的问题,我教了他很多,78年失去了信心,我没去考,他去考了,考进了上海外语大学。我有点晕了,因为他的英语基本上是我教的,所以,我79年又去考了,考上了。79届是文革后的第三届高考。78年那年,我想去考的,但自以为考不上,就不考了,此次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对,是海丰农场,你也在那里?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微风细雨 + 6 感谢分享
Aquarius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24 1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24 19:00
好像没有,但沿着lavender street  走,好几个地方有类似的角度。谢谢

https://maps.app.goo.gl/5Q3f2inAQcdvXkUi8
楼上说的估计是这里吧,旧BP site
我比较喜欢马路对面coal loader下面的隧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