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udoudebab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doudebab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udoudebaba 于 2020-8-11 00:39 编辑
igotowhere 发表于 2020-8-10 20:55 
所以,你说的网速和我说的网速不是一个,对吧?
咱小孩过家家呢,不带这么玩的吧? ...
呵呵,他说那种远古时代小区里的所谓百兆我经历过,记得铁通搞过那种LAN,装的话交换机给你一个以太口,一个小区也没几个人用,因为没人用的起,共享带宽,没多久就废了。
工作原因我几乎参与了从新千年之后中国整个宽带接入发展的完整历程,简单说可以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所谓远古时代,持续到2000年之后,在很多地方甚至到2005年左右。这阶段运营商比较多,市场还没有一个规范,大家随便玩,不过总用户数太少了, 除掉教育网那一大块,家庭宽带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时候全中国就几乎没有家庭有开通上网业务,教育网搞好之后大城市里靠近高校的地方可以蹭教育网,算是那时候最快的网络了。
第二阶段是2000年前后,固定话音收入到达巅峰,运营商抓住机会开始大力建设综合接入数据业务,实际上就是adsl,这一阶段持续了10年以上,到2012年基本全国电信运营商完成了adsl网络的建设。全国超过80%的家庭宽带上网接入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adsl时代网速有几个节点,比如2M,4M,8M,大概到2008年之前主流是2M,2008之后由于各家运营商开始推iptv, 带宽逐步升级到4M和8M(很少)。也就是说在2000-2012年,中国平均宽带网速不会超过4M,这十几年,中国的网络是落后于世界的,不是一般的落后,是远远落后。举个例子,2007年我们在国内用2M网络,到了香港发现家家最慢都是20多M,快十倍不止,2008年香港宽频开始提供1000M桌面接入,199还是多少港币一个月,跟我当时国内电信顶级套餐E9价格都差不多了,我的E9只有尼玛的2M,2009年才升级到4M。所以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如果有记忆应该不会忘记,媒体上只要一提到宽带上网,都是恨铁不成钢。我们那时候经常海外各处跑的,每次回国去看那个网速都痛心疾首。
第三阶段是从2010年开始的光进铜退时代,或者叫pon时代。电信集团很早就年开始组织各厂商研发产品搞试点,2008之后厂商产品开始成熟可以进入商用。集团公司2010年开始安排几家省公司开始大规模商用试点,比如到2011年为止,南京完成了在几个新开发的小区铺设pon网络的试点。上海电信非常积极参与,所以2010-2011上海开始了光网建设狂潮,最后试点都亏的不像话被集团公司给叫停了。光进铜退总体在2013之前推进受阻,2012年全国每个省平均有30-60万用户切换到光网,2013之后开始发力(铁公基投资狂飙)到2017年基本成型。这一阶段网速提升了数量级,平均向百兆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算说的过去了(其实按中国的条件应该会更好)。
所以说每个人成长的时间段不同可能会带来非常不同的评价,有的人没有2012年之前的记忆,你跟他说那时候中国网络烂的跟垃圾一样,他不会有概念,还以为你在黑中国。2013年之后国内网络建设的狂飙其实只是大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靠的是什么,靠带着巨量低人权廉价劳动力加入世贸。
说说澳洲,其实移动网络澳洲真不慢,尤其是4G网络是世界最先商用的几家了(不太记得了,好像是第一第二?),速度一直都比较领先,国内先天条件决定覆盖比较好,但速度就不说了。家庭宽带以前排名也不错,只是2012年之后搞了NBN之后有点蛋疼,主要工期太长了,开通之后使用体验还凑合。好几年前去过朋友在port macquaire那边内陆的农场,发现他家nbn已经开通了,瞬时觉得也没有那么埋怨NBN的低效了,那样偏远的地方专门给你铺到桌面,arpu值不知道负多少了,保障弱势群体这一点做的太好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也有,但是也不是很多人说的一无是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