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惊闻合唱团的”政变分裂”。。。 (2005-10-14) 飞儿 · 沈阳特色——沈阳小土豆 (2007-6-18) powermao
· 烤酸奶芝士蛋糕 (2008-11-9) cctang · 我的Outback鳌拜购买之路和团购作业 本次Subaru傲虎团购大成功!成功认购13台(Syd+Mel)! (2015-4-8) 捷足先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ulumelon

[NSW] 一个孩子很寂寞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0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儿容易养儿难,要真心喜欢孩子并且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的适合生二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21 09: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inana 发表于 2018-5-20 10:23
自己的经历,在父母健康出问题的时候,有个兄弟姐妹是个太大的安慰了,血浓于水,手足之情,只有有了才能 ...

你说的都是事实。
但孩子长大成家了最亲密的是老婆孩子,再是父母兄弟姐妹,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们不会靠他。所以反过来他肩上没有这个担子。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8-5-21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okyey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okyey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8-5-21 09:44
你说的都是事实。
但孩子长大成家了最亲密的是老婆孩子,再是父母兄弟姐妹,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们不会靠 ...

这个不是你们要不要靠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除非你能从小控制住不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别说如果孩子还没成家,父母就出问题了,连自己的老公/老婆都靠不到啊。

比如我表妹,独生子女,在美国工作成家,但父母在国内先后诊断出癌症,各种检查治疗开刀,她的外祖父母也健在,都90多岁需要人照顾,没办法她自己带个1岁的小孩子回到国内帮忙,老公在美国,几个月飞回去一次帮帮忙。还好她妈妈这边有兄弟姐妹,她爸爸这边还有我妈,可以出主意或者经常搭把手。身体累还是次要的,最致命的是精神上的打击,总得有个人讲讲,帮忙出主意。还好表姐妹之间感情还不错,毕竟都是一起长大的家里人。老公毕竟是外人啊,虽然能帮的都帮了,但对她的父母的感情还不如我对她父母的感情深。

岔开话题了。其实一个孩子几个孩子都没问题,只要家长保证能教育到位就好,各有各的好处。对家长来说,孩子多了麻烦也大,一个孩子好管教。我家的两个,分开时候都很乖,像天使一样,但只要凑到一起,各种点子层出不穷,一会儿笑一会儿闹,东西翻得乱七八糟,我已经被他们弄得没脾气,爱咋咋地吧,完全放羊了。

对我自己来说,我也是独生子女,有时候真的很希望有个哥哥姐姐,有什么事可以跟他们说说,不是什么事都能跟老公讲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发表于 2018-5-21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cwh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cwh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二没出生时,老大一个人玩真的很寂寞,去游乐场其他孩子都是和自己兄弟姐妹玩,根本不能和其他小孩玩一块。两个小孩一起打打闹闹,学东西也快点。

发表于 2018-5-21 11: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心话,两个孩子父母累了很多。但一个生命带给整个家庭的喜悦,超过任何理由。虽然当初妹妹是哥哥一心想要的,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想像家里如果没有可爱的妹妹,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孩子越多,越考验父母的智慧。这件事情的确需量力而行。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21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8-5-21 11:43 编辑
smokyeyes 发表于 2018-5-21 10:53
这个不是你们要不要靠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除非你能从小控制住不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别说 ...


可以理解你的意思,不过我们说的不是一个内容,谈责任的时候最好不要牵扯感情(感情再不好,父母重病子女还是要去看望的,这个做人的基本道理),感情是另外一个话题。
谈责任容易,因为有了兄弟姐妹,责任可以分摊。多了兄弟姐妹,操心是少了一分。
谈感情难,因为即使有了兄弟姐妹,因为父母身体健康而产生的忧虑,难道因为有了姐妹兄弟,你的担忧就少了一分了?
而且你举的例子还有一种情况是弟妹未成年,责任更重大也未可知呢。
若我一个子女能妥善照顾父母,或他们能妥善照顾自己,以上和有兄弟姐妹在并无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玎珰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21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想念天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想念天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就是坚定的只要一个,我们都是很爱孩子、很享受孩子成长过程的,但是就是觉得责任重大,担一个刚好可以了。

我和我老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虽然在照顾父母上确实可以分担。但是兄弟姐妹还多出一份操心呢,真心觉得无所谓。

发表于 2018-5-21 17: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西人家庭一个孩子的很少,而国内连一个都不想要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原因。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5-21 1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eenhor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eenhor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的孩子喜欢独处,有的孩子喜欢有兄弟姐妹热闹,有的兄弟姐妹处得好,有的从小打到大,真的没法一概而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5-21 1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18-5-21 20:09 编辑
smokyeyes 发表于 2018-5-21 10:53
这个不是你们要不要靠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除非你能从小控制住不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别说 ...


在国内父母生病了,确实麻烦。看护,送饭,陪床等。在澳洲完全没这个问题,去医院看病,根本不需要家人做什么。如果不缺钱就更好办了,可以请高级看护和保姆。
其实国内以后也是这个趋势,老实说也就我们这代人还给父母养老,以后不会再有这些概念了。

而且人老到不能动了,也就那么几个月,或者几年。长期卧病在床的都少。我妈算是卧床10几年,最糟糕的例子了,子女们都没做什么,全指着爸爸跟保姆。朋友的妈妈不能走路10几年,都是跟保姆一起过的,她家还7个孩子呢。谁能回来照顾呢。要么离得远,要么自己家老公也病重要照顾,要么自己孩子才一点点,要么工作忙到不行,总不能让各个孩子辞职,不管家了来照顾父母吧。

发表于 2018-5-21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okyey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okyey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8-5-21 19:52
在国内父母生病了,确实麻烦。看护,送饭,陪床等。在澳洲完全没这个问题,去医院看病,根本不需要家人做 ...

对呀,你说的我完全同意。但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角度的想法,不希望靠着孩子。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为人子女的时候,如果父母身体有恙,一定会很着急很难过,这时候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可以一起就算分担下心情也是好的。不过各家有各家的过法,只求自己做好了就是,也不能强求别人一定只能生一个或者绝对不能只剩一个。不管怎样都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21 21: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8-5-21 09:44
你说的都是事实。
但孩子长大成家了最亲密的是老婆孩子,再是父母兄弟姐妹,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们不会靠 ...

这根本不是谁靠谁的问题。
我只能说关于手足之情姐妹之谊你如果没有体会过则永远不会懂。
这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她(他)跟你拥有同样的妈妈爸爸,这种感觉,只有彼此才能懂。
而老婆孩子,完全是另外一个范畴里的,那是自己的家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佘太君122 + 2 我很赞同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21 2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8-5-21 21:35 编辑
melinana 发表于 2018-5-21 21:10
这根本不是谁靠谁的问题。
我只能说关于手足之情姐妹之谊你如果没有体会过则永远不会懂。
这世界上,有那 ...


我是没有体会过,不过还是那句话,有得有失。永远是平衡的。
不否认有兄弟姐妹很好,但没有并不是末日。我也可以说身为独生子女的那种自得和被关注度如果你没有体会过则永远不会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lena_sokolov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8-5-21 21: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条大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条大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之一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5-21 2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18-5-21 22:08 编辑
smokyeyes 发表于 2018-5-21 21:09
对呀,你说的我完全同意。但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角度的想法,不希望靠着孩子。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为人子女的 ...


我想你说的是那种情感上的依赖。说到底,人跟人不一样,各种情况有各种情况的活法,在自己已有的情况下活的最好就行了。

发表于 2018-5-21 2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a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a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也是一个小孩 没觉得她寂寞 她有同学,朋友和表姐妹和她玩 业余活动非常丰富。 长大以后她自己建立家庭,也不存在寂寞的问题。很多人说独生子女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但我也见过很多多子女的家庭, 为了父母遗产闹矛盾,吵架打官司,对父母照顾问题互相指责,推脱,最后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子女倒是没有这个问题,责任和义务明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5-21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inana 发表于 2018-5-21 21:10
这根本不是谁靠谁的问题。
我只能说关于手足之情姐妹之谊你如果没有体会过则永远不会懂。
这世界上,有那 ...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有兄弟姐妹的不知道没得感觉,没兄弟姐妹的也不知道有兄弟姐妹的感觉。。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5-21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跟老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我们女儿刚出生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在要第二个孩子,因为我们感觉不想把自己的爱分给别的孩子,尽管那个也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哈哈
老实说这是心中最真实的感觉,所以我们没接着要老二,后来孩子大了点,目光渐渐从孩子身上移开了,但是自己年龄也大了,觉得再要老二孩子之间的年龄gap也大了,也不会一起玩,就决定不在要了。。



发表于 2018-5-21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8-5-21 22:25
我跟老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我们女儿刚出生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在要第二个孩子,因为我们感觉不想把自己的爱 ...

理解。刚有老大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能把爱分给另外一个孩子。即使怀着二宝也觉得以后自己肯定偏心。是一本书拯救了我。二宝出生后才发现还真的会有更可爱的孩子,还真的能同时爱着两个孩子。如果还有老三,我也有信心给他足够的爱。所以说,生孩子也会上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shurman + 3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5-21 2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5-21 22:40
理解。刚有老大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能把爱分给另外一个孩子。即使怀着二宝也觉得以后自己肯定偏心。是一 ...

哈哈。看来好多父母都有这种感觉。我可不想生孩子上瘾,生孩子疼,养孩子累。我又怕疼又怕累。现在刚觉得解脱。

发表于 2018-5-21 23: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mokyeyes 发表于 2018-5-21 21:09
对呀,你说的我完全同意。但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角度的想法,不希望靠着孩子。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为人子女的 ...

太对了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不能理解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情感安慰
根本不是靠谁来伺候父母的问题,就是彼此间的一种情感安慰,是别人根本无法替代的,包括老婆老公。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22 0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5-21 22:40
理解。刚有老大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能把爱分给另外一个孩子。即使怀着二宝也觉得以后自己肯定偏心。是一 ...

哈哈 一样一样的
有老大的时候我无法想象我会有老二,怎么可能会再爱另一个小孩呢?不可能啊!
结果妹妹出生之后,哇塞爱的呀,实在太太太可爱了,娇滴滴的小姑娘,佩服自己一个太会生了。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18-5-22 00: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8-5-21 22:20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有兄弟姐妹的不知道没得感觉,没兄弟姐妹的也不知道有兄弟 ...

是这样的。
但通常有没兄弟姐妹的更喜欢去猜测有兄弟姐妹的各种弊端。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18-5-22 02: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mxu 于 2018-5-22 02:37 编辑
2KMUM 发表于 2018-5-21 17:52
感觉西人家庭一个孩子的很少,而国内连一个都不想要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原因。 ...


这个原因值得深思!
这么多的讨论,无不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父母的智商还处在,问智力不健全的小小孩,要不要弟弟妹妹的阶段。
从家庭繁衍或民族延续来说,平均每个家庭生二个孩子是最好的,有人口危机或政策因素的情况则是例外情况。
同样生多个小孩,西人或MSL或印度人难道没有种种困难和问题吗?她们是怎么解决的?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因素确也使得中国人主观或客观的生育能力明显下降,有些人还在振振有辞、煞有介事或自娱自乐。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问题多多,但大多数独生子女本人自我感觉良好。
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发展史已经说明了一个民族应该具有的责任或一个家庭所应担当的职责,这与小孩的成长是否寂寞或老人能否养老等有关,有时也无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ollysn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22 0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mxu 发表于 2018-5-22 02:20
这个原因值得深思!
这么多的讨论,无不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等因素的影响,有些 ...

看看国内大力鼓励二胎政策就知道了。上一代独生政策不但影响了至少两代人,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平衡发展。为什么是短短三四十年后政府就放弃独生政策?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发表于 2018-5-22 07: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inana 发表于 2018-5-21 23:58
太对了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不能理解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情感安慰
根本不是靠谁来伺候父母的问题,就是彼此间的 ...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人倾向于以个人经历做出判断。如果自己的弟兄姐妹关系不太满意,家庭资源严重缺衡的人,可能倾向于只生一个。以前穷人多生育只是避孕套不够普及。反之,自己或者父辈的弟兄姐妹关系好的人就会觉得多生孩子好。我看到的情况大多如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22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青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青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了老二你就知道两个的好。

发表于 2018-5-23 0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forjewelle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forjewelle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兄弟姐妹多了关系不好,所以不打算也不觉得有必要多生地,或是说把兄弟姐妹关系好可以互相依赖,不寂寞之类的,作为二胎理由,其实没什么意义。
就如同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有人跟父母关系好,有人跟父母关系很淡薄,甚至结仇结怨。只要是个人,是家庭都会有两面。关键还是看家庭氛围是怎么形成,这个跟考虑生不生二胎真的关系不大。
我觉得只要物质条件你能承受,自己也愿意接受挑战,那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成员吧,我自己觉得很感恩,主要是上天让自己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养儿和育女原来真的很不一样,很有趣。我再想哪怕都是一样的性别,你也会发现,养一个和养两个真的是不一样的体验。我是从没纠结过的,就是一定要两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23 0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了这么多年, 大家不管是从意识形态上还是经济投入和生活方式上, 都已经习惯了独生子女的方式, 甚至以为理所当然. 政策惯性太大了. 大道不管是出了国生几个都没有限制的华人, 还是国内现在要开放生育, 大家已经都不愿意多生了. 

一种文化一旦流行, 想要彻底推翻要几代人吧. 独生子女在国人这里已经是一种主流文化了.

发表于 2018-5-23 0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臭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臭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真的很可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