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发帖纪录我的sourdough - 328 酸种土司 (2020-6-28) 胡须康 · 马来西亚新加坡10日 (更新完毕) (2011-6-6) HZZTT99
· 金融危机征文--自己的一点点感受 (2008-10-31) MingDeng · 大头家常菜 -- 泰式basil鸡,美式蘑菇虾 (2010-1-17) datou2z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ctionskyws

solve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7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y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y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这么多,赶上了就要珍惜。

如果有孩子,那考虑的问题要多很多。上月回国探望了北京的朋友们,事业上发展的都不错,但在孩子教育上花的精力和孩子本身做出的努力,都不是我们凸凹能想象的。即使是送孩子进国际班,然后去美国上大学,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这些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其实比国内参加高考的还累,二年读美国三年的课,有的考试还要到香港,台湾考。家长们还要去陪考,还要经常交流美国留学经。还不说金钱上的花费,经常是没去美国之前,50,60万人民币就花出去了。

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孩子们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可能北京家长们的文化水平高吧,各种牛娃层出不穷,都要挤进那几所名牌高中,听着人大附,清华附上的各种培训课,只有敬佩。

我们也是因为雾霾回到澳洲,但过了国内拼事业的阶段,吃也吃不多,喝也喝不动,国内的灯红酒绿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负担了。大商场里的商品大都比国外贵,经常二,三年一次商场都没去过,没什么好买的。我们反而喜欢澳洲的购物环境:简单,省心,没有太多的选择,基本上物有所值。

当然国内的朋友们也都非常注意养生,一线城市受条件所限,只能打打高尔夫。三四线的最潇洒,菜都是请人种,不上化肥,所谓的有机菜。钓鱼都去山沟里的小溪钓。

越来越多人纠结回不回国,这其实是好事,说明国内的发展机会多,也说明澳洲的生活环境让人割舍不下。还是那句话,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选择。如果在澳洲发展的不尽如意,不妨回国试试身手。已经在澳洲有不错的工作,就不用大费周折回去与人斗,与天斗。

安心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就是我们奋斗的的目标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bluesky + 5 感谢分享
paladin_au + 4 说的好,打字辛苦,多谢分享,我最多只能加.

查看全部评分

哪位高人能好心说下,现在吃什么是安全的? 回:吃亏最安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7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retty 发表于 2016-10-16 21:18
大家都散了吧,看了看lz发的帖子,和大多数屌丝一样,也在打听baby bonus怎么发,免费停车场在哪里,私立医 ...

呵呵,还是你牛,估计以后楼主要弃号了

发表于 2016-10-17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ilitsh 发表于 2016-10-17 10:27
跟楼主有着同样的纠结,情况大体都差不多,
只是我想去上海,老公不肯。
最近几天 也总是为这个在争执

握手 好好沟通

发表于 2016-10-17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国可以去江浙一带或者深圳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17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z@aus 发表于 2016-10-16 18:10
强扭的瓜不甜.这里的人是什么观点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老公的想法. 你老公是赚钱主力, 但如果他自己不愿意回 ...

换了我也宁愿15万在一个有充分自由的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而不去北上深100万天天为项目加班开会到半夜。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0-17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0-16 20:23
我同意你的看法。国内雾霾严重,各种有毒食品等等等等,但是寿命也没有比以前短啊。 ...

是的,人体是很复杂的构造,如果留在澳洲但是心情抑郁,更适应国内亲朋好友经常聚会的氛围,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7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下一楼, 感觉楼主老公是很有想法的人。

发表于 2016-10-17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lepop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lepop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挪活,树挪死,想回就回

发表于 2016-10-17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ladin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ladin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多人喜欢钱钟书的《围城》,原因就是读着读着就觉得写的是自己,方鸿渐就是自己!人们把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寄希望于换个环境,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换个身边的人。这些本就无法改变你的生活,或者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选择自己喜欢的很重要,但能静下心来接受现有生活的缺陷更重要,因为所有的生活都有缺陷。我之前认识几个家境非常非常好的,一样烦恼无数。很多人都在自己告诉自己,等我过几年怎么怎么样之后就会好了……根本不会,因为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和方式就是几年前之前的“几年后”,你生活质量提高了,经济变好了,不还是一样很多问题?

回不回国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像小马过河因人而异,你最好去问别人的感受然后了解优缺点,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用 澳洲的优点+国内缺点,去交换国内发展的优点,能,那就回,别人的意见真的不重要。

如果你不能改变生活,就去改变对生活的看法。前者很难,后者很简单。但都是去让你开心的方法。

供参考,欢迎讨论。
Lok'tar

发表于 2016-10-17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1:09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 ...

澳洲的孩子去美国读书,也不是很轻松就能拿到offer的。

澳洲本地大学水平一般,本土经济没有增长点,不会有facebook, google, BAT那样的企业。现在很多人complain澳洲就业形势不好,到了下一代,更好还是更坏还很难说。


很钦佩国内家长对孩子教育付出的努力,在澳洲不是没有这样的教育压力,只是很多家长还没有看到罢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17 11: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1:09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 ...

现在都去普吉岛考sat了,香港泄题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17 11: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1:09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 ...

现在都去普吉岛考sat了,香港泄题了

发表于 2016-10-17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y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y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6-10-17 12:19
现在都去普吉岛考sat了,香港泄题了

真的假的?太搞笑了。话说普吉岛中国人也不少,也容易泄题,呵呵。
哪位高人能好心说下,现在吃什么是安全的? 回:吃亏最安全。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17 1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6-10-17 12:42 编辑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2:30
真的假的?太搞笑了。话说普吉岛中国人也不少,也容易泄题,呵呵。


今年好像6月香港考场泄题,考试前2小时宣布取消考试,家长欲哭无泪,赶紧分析哪个考场泄题可能性小些,最后发现是普吉----国人考生少些

几个同事、朋友孩子9月底就奔普吉去了,都是北京各重点中学高中国际班的,那些学校一半学生要考sat,高一开始每年考一次托福,学校引入美国教材美国老师,跟不上的话,家长还请私教¥5000/月

发表于 2016-10-17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6-10-17 12:36
今年好像6月香港考场泄题,考试前2小时宣布取消考试,家长欲哭无泪,赶紧分析哪个考场泄题可能性小些,最 ...

美国本科教育比澳洲好很多,比中国也好。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17 12: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6-10-17 13:15 编辑
fellow 发表于 2016-10-17 13:03
美国本科教育比澳洲好很多,比中国也好。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些孩子还得在国内学网球 棒球 冰球这类美国大众运动 准备适应美国校园生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7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yssa 发表于 2016-10-17 11:26
看了下一楼, 感觉楼主老公是很有想法的人。

恩,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点:)

发表于 2016-10-17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tionskyws 发表于 2016-10-17 13:15
恩,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点:)

没移去隐秘版,你就偷着乐吧。
就冲这点, 你去隐秘发帖子,肯定被喷。。

发表于 2016-10-17 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yssa 发表于 2016-10-17 13:17
没移去隐秘版,你就偷着乐吧。
就冲这点, 你去隐秘发帖子,肯定被喷。。   ...

真的啊

看来我还是新手 才知道有隐秘版

发表于 2016-10-17 1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1:09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 ...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0-17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ladin_au 发表于 2016-10-17 11:30
很多人喜欢钱钟书的《围城》,原因就是读着读着就觉得写的是自己,方鸿渐就是自己!人们把对现在生活的不满 ...

我也喜欢看围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7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的想法逻辑上说不通。
看起来没孩,小钱也不缺,回国的目的应该是奋斗的,可为什么会建议老公选择相对稳定的大公司。要稳定呆澳洲好了。
个人建议,工作上你就听赚钱的主力吧,你能达到最后回国的目的就好

发表于 2016-10-17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ynot 发表于 2016-10-17 11:09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同的。LZ没提有没有孩子,如果没孩子,还是应该回去拼一下事业。国内的机会不会一直 ...

谢谢你的回复,你说的情况我以前在北京时经常听到同事讨论,北京的幼升小,小升初压力真的好大。我目前孕妈一枚,以前和老公两个人,不需要考虑太多,现在要越来越多的考虑宝宝以及以后的孩子教育。

发表于 2016-10-17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tionskyws 发表于 2016-10-17 13:15
恩,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点:)

所以在这种重大问题上要听他的, 看回帖你只有很多感觉,没有理性的判断权衡
听雨最好须在夏日山中寺院内躺在竹榻上

发表于 2016-10-17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tionskyws 发表于 2016-10-17 14:26
谢谢你的回复,你说的情况我以前在北京时经常听到同事讨论,北京的幼升小,小升初压力真的好大。我目前孕 ...

那你觉得国内教育和这里教育哪个好?
听雨最好须在夏日山中寺院内躺在竹榻上

发表于 2016-10-17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看到楼主是孕妈啊,那还折腾啥啊,至少最近别折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7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skyw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skyw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6-10-17 14:28
那你觉得国内教育和这里教育哪个好?

我真的还没对比过,我自己刚毕业几年,以前真的没考虑过小孩子的问题,比较多的也是听周围同事说,因为同龄人朋友也一般也没有小孩,或者刚有小孩。从我知道的角度来说,英语肯定是这里好,虽然北京现在也有很多双语学校,还是没法跟澳洲本地小孩比。数理化肯定是国内好。但是长远来看,尤其小孩长大了想去美国发展的话,还是留在澳洲好吧,一口native的英语会好很多。
欢迎交流。

发表于 2016-10-17 1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鄭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鄭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6-10-17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热烈欢迎回归祖国

发表于 2016-10-17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6-10-17 13:14
一些孩子还得在国内学网球 棒球 冰球这类美国大众运动 准备适应美国校园生活 ...

这些不知道会不会太过,小孩子worn out了反而不好。

这些家长应该是有美国留学经历,或者工作经常去美国吧。对孩子的教育很下精力,我各人很赞赏这样的家长的。青少年阶段是接受知识的阶段,也决定以后一生的高度。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送到私立学校就算了的,家长的付出是举足轻重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