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悉尼筒子喜欢住哪儿?请大家友情参加,优秀建议,一律加分鼓励 (2005-2-1) albertzhou · 入院亲身经历 (2013-4-24) amber2009
· 西餐大赛 -- 大头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2010-12-25) datou2z · 西澳outback (2011-5-30) cigm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ats

[NSW] 大新闻:精英考试名额20%会给弱势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0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_guo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_guo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31415 发表于 2022-7-20 11:39
西悉尼大学确实是对西区的孩子降分录取的。

也谢谢你的确认,我没记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实话,我觉得这几年补习风气越来越疯狂,把入学分越推越高,不补习的孩子几乎不可能考上top selective导致的。确实有“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感觉了,看看Facebook后面的comment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22-7-20 1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olee 发表于 2022-7-20 11:01
没看出现在的举措还只是在和稀泥掺沙子么?不满意归不满意,这个国家毕竟不是我们的。美国那边亚裔细分都搞 ...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而且一项政策出来本来就有人受益,有人损益,我虽对这政策立意良善,但有人觉的不公就有人直接上诉,我也觉的很好,让其他的想法传递出去,不就是让这个国家或政策更完善吗?

发表于 2022-7-20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jk06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jk06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年考完志愿填完的这批也得让25%名额出来的吗?

发表于 2022-7-20 12: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ngjk0618 发表于 2022-7-20 12:00
今年考完志愿填完的这批也得让25%名额出来的吗?

是的,从今年开始

发表于 2022-7-20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rgeor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rgeor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0 11:32
谢谢回复。

我不是很理解,但似乎你想表达的是出生决定论或运气决定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 ...

“是出生决定论或运气决定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族,父母,智商,出生环境,家庭财富都是出生决定的)就别努力了,因为努力也无法收获相应的地位和成就???”

这是一道Thinking Skills问题,
前提:
1. 努力不能保证成功
2. 努力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
结论:努力没有用。

是不是从前提完全无法推导出结论?从前提只能推导出,努力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有时候过度保护也是歧视的一种你同意么?”

首先,过度保护在政策制定上是很难定义的。如果5%是保护还是过度保护?那10%呢?直到50-60%呢?
其次,如果一个Disadvantaged小朋友能够通过克服相对困难的环境,达到录取分数线的90%,这个要求我实在难以认为是“过度”保护。

“后面会有多少空子?如果政策不够细致,那会导致什么结果?”

所有政策都一定会被钻空子,会有FreeRiders。如果在执行之后带来错误和损害,需要有合理的机制能够调整。所以我支持大家发起反对,华人需要更多的政治参与,为本族发声。
同时,政策的受损者应该可以要求获得补偿。这个具体案例里面,我其实不太明白大家到底受到什么损失了。孩子仍然是自己的孩子,能力仍然是自己的能力,哪怕从JR掉到了Sydney Boys,大家都掉了,周围的同学仍然大致是一致的,学校差距也远远不明显,上大学的分数优惠也不足够明显。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同学身边真真切切的看到,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随意的上补习班,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他的Disadvantaged同学会让他们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和状况。是培养孩子眼界,同情心,和理解世界的宝贵经验。家长们真的应该好好看看自己的内心,究竟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受损了,还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不能上JR而让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受损了。

但是我仍然支持大家发起反动动议,我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而且在反对的过程中如果的确发现了可以调整甚至推翻的重要证据,那就更好了,这也正是我们来到澳洲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吗?

“土著和偏远地区居民,一定是又穷又弱?我见过好几位巨富的澳洲农民和土著好嘛,他们的孩子生活条件可能比我们好多了,也能得到优待?为什么,仅仅是因为血统和居住地址?”

这就是FreeRiders的问题。

“穷也有很多原因,当然有迫不得已的,肯定也有自作自受的。对此也是一视同仁么?”

我们看到穷人时有时会说,他为什么吸毒,为什么赌博,为什么家暴,为什么不去工作要去乞讨,为什么不参与最基础的保险。也许这些看起来是他们的“自主”选择,但是人恰恰因为不能保持“理性”,而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援助。越是身处在艰难的环境,越是难以保持积极,越是容易因为信息差和压力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urgeorge 发表于 2022-7-20 12:19
“是出生决定论或运气决定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族,父母,智商,出生环境,家庭财富都是出 ...
但是我仍然支持大家发起反动动议,我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而且在反对的过程中如果的确发现了可以调整甚至推翻的重要证据,那就更好了,这也正是我们来到澳洲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吗?


你写的,我都赞同,我也一样支持大家找到合理的理由,找到行政在法律中的漏洞,发动动议。

这的确是我们来到澳洲的最重要的原因。

尽管,我支持新州政府的这个改变,但是每一个人依然有自己反对的理由,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找到最合理的方式去反对它。这是,我喜欢澳洲的根本。

发表于 2022-7-20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烦不烦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烦不烦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育局改革我们没有意见,但是不可以说考完了志愿填好了才告诉大家今年录取有变化, 而且不告诉分数,太奇葩了。就像运动员比赛完了不告诉你得了几分全由裁判告诉你有没有进入决赛,然后再说我们这次只选前5名,这样太不公平。完全可以从明年开始嘛,家长在报学校时就会慎重。

还有最主要的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去挤精英和OC那不就是为了一个学校分吗,以后完全可以取消学校分完全靠自己,这样大家也不怕遇到猪队友狼队友了,这样什么OC 精英也就没有那么吃香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0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20 13:45 编辑
sourgeorge 发表于 2022-7-20 13:19
“是出生决定论或运气决定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族,父母,智商,出生环境,家庭财富都是出 ...


1.
“每个人的人生中绝大多数的收获都不是由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你的性别,你的国籍,你的民族,你的父母,你的智商,你的财富,你的环境,甚至某一时刻突如其来的好运气或者坏运气都在很大程度上比你的“努力”更重要。”

“你口中的“努力”往往是你目前所收获的地位和成就当中不那么重要的一条。”

Thinking Skills,你混淆视听了。你说以上的发言表达的意思难道可以等同于
1. 努力不能保证成功
2. 努力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

?

我看不是吧!你的意思是:“努力根本没那么重要,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其他因素都比努力重要。”才对。

2.
“首先,过度保护在政策制定上是很难定义的。如果5%是保护还是过度保护?那10%呢?直到50-60%呢?
其次,如果一个Disadvantaged小朋友能够通过克服相对困难的环境,达到录取分数线的90%,这个要求我实在难以认为是“过度”保护。”

在我看来,给一个体格人格健全,家长职业得体,家庭收入富足的土著孩子或者偏远地区孩子这样的优待,仅仅因为他们的血统和居住地,就是过度了。


3.
“这就是FreeRiders的问题。”
基本同意

4.
“我们看到穷人时有时会说,他为什么吸毒,为什么赌博,为什么家暴,为什么不去工作要去乞讨,为什么不参与最基础的保险。也许这些看起来是他们的“自主”选择,但是人恰恰因为不能保持“理性”,而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援助。越是身处在艰难的环境,越是难以保持积极,越是容易因为信息差和压力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难处,大家理解。但谁家没有难处。再说一遍,这里是澳洲,不是赤贫国家。即使吃低保拿医保,也是生存不愁的。我们是否要集体为’不理性‘的人的决策买单,需要很谨慎。


因为社会的总体风气,还是应该奖励正确的行为。对于错误的行为(吸毒、赌博、家暴造成的贫穷),可以减轻惩罚,但不能加大奖励。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0 12: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企鹅男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企鹅男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挺好的政策,否则大家都拼命卷

发表于 2022-7-20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rgeor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rgeor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0 12:32
1.
“每个人的人生中绝大多数的收获都不是由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你的性别,你的国籍,你的民族,你的 ...

“我看不是吧!你的意思是:“努力根本没那么重要,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其他因素都比努力重要。”才对。”

是的,我的态度是这样的,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其他因素比努力重要。仍然无法推导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族,父母,智商,出生环境,家庭财富都是出生决定的)就别努力了”这个结论。

“在我看来,给一个家庭健全,收入富足的土著孩子或者偏远地区孩子这样的优待,就是过度了。”

其他条件相等,偏于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就是Disadvantaged,不是吗?
至于要同时满足“土著家庭”,“家庭健全”,“收入富足”,“考试成绩达到90%”这四项标准,究竟占比多少,是不是极大影响了名额分配,需要教育部门公布信息,这也是我赞成反对和决策透明的原因。

“有难处,大家理解。但谁家没有难处。再说一遍,这里是澳洲,即使吃低保拿医保,也是生存不愁的。”

生存问题不能替代公平问题。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不是仅仅温饱的社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ys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ys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点儿晕,降分10%后,排在前面的还是补习的孩子多吧。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0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20 14:09 编辑
sourgeorge 发表于 2022-7-20 13:48
“我看不是吧!你的意思是:“努力根本没那么重要,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其他因素都比努力重要。” ...


欢迎理性讨论,

1.
“是的,我的态度是这样的,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其他因素比努力重要。仍然无法推导出“出生不好的(包括性别,国籍,民族,父母,智商,出生环境,家庭财富都是出生决定的)就别努力了”这个结论。”

我们可能脑回路不一样,我无法理解你的思路:你说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那么努力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努力能产生结果,改善生活?

2.
“其他条件相等,偏于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就是Disadvantaged,不是吗?”

不是的,如果其他条件相等,那么选择居住偏远只是一种life style,离Disadvantaged还有点差距。

3.
“至于要同时满足“土著家庭”,“家庭健全”,“收入富足”,“考试成绩达到90%”这四项标准,究竟占比多少,是不是极大影响了名额分配,需要教育部门公布信息,这也是我赞成反对和决策透明的原因。”

比例很重要,个人也很重要,即使达到这四项标准的孩子才个位数,那也会影响另外几位孩子人生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
而且你不觉得在土著里,肯定也是家庭健全,收入富足的孩子更有机会考出好成绩么?那等于优待这些孩子了。

另外退一步说,如果真没有多少能符合条件的,那就是装装样子。这就更值得玩味了。

4.
“生存问题不能替代公平问题。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不是仅仅温饱的社会。”

如果你承认温饱问题能解决,那还有什么是生存对大的压力?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靠别人的同情来换取的么?
我们都想要公平,我们都想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弱者。
但公平肯定不应该是通过’奖励‘过往’错误‘的行为,同时’惩罚‘了好好面对生活好好工作的家庭。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0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X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X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政策没问题,符合澳洲价值观,但要给一个缓冲期,之所以说政策没问题,因为澳洲类似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太多了,如太平洋岛国啥的每年都有抽签名额移民澳洲的,为啥其他国家没有,为啥大家都不反对这个政策呢

发表于 2022-7-20 1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o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o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6Sydney 发表于 2022-7-20 11:50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而且一项政策出来本来就有人受益,有人损益,我虽对这政策立意良善,但有人觉的不公 ...

可能您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人。
我是现实主义的,而且很多时候想事情比较悲观。我觉得这样走下去,早晚社会里会出现美国那样的种族配额。
我们的意见可以表达,但是不可能成为主流声音。
举个例子,我曾经供职一个英国公司,同事们表面上都是一团和气,每天都在讲就事论事不贴标签的平等关怀。然而都知道只要有一点权势的位置都是英国人在做。这种情况下,澳洲本地人在公司里很郁闷,或者天天摸鱼,或者跳槽。

发表于 2022-7-20 13: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_guo2003 发表于 2022-7-20 11:38
谢谢确认,事实证明历来就有政策极大的优惠这些弱势群体,94和99.95的差别还需要精英中学学校分助力吗? ...

西悉尼大學給本區學生的優惠是否照顧弱勢群體,我不能確定。但以我的了解,澳洲醫學院設 rural entry 的初衷,主要是因為偏遠地區醫生短缺,但來自城市的畢業生不太願意去那些地方工作,所以政府希望鼓勵偏远地區學生報讀醫科,畢業後回老家幫助那裡的社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rgeor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rgeor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你说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那么努力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努力能产生结果,改善生活?”

努力可以为了结果,但是结果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很多孩子都努力了,但是考上好学校的孩子总是一小部分。社会中努力生活的人太多了,但是获得最大资源的往往并不是最努力的。沉浸在我的成功/地位/收获都是我的努力得来的是一种Myth。有一个很短的四格漫画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On a Plate。

2.“不是的,如果其他条件相等,那么居住偏远只是一种life style,离Disadvantaged还有点差距。”

住在偏远地区可以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考察配套设施,居民普遍收入,偏远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仍是Disadvantaged。

3.“比例很重要,个人也很重要,即使达到这四项标准的孩子才个位数,那也会影响另外几位孩子人生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

我不能理解从JR到Sydney Boys为什么就影响了孩子的人生。所有的孩子就算学校降级,也不存在从1类掉到3类的大幅跨越吧。

“而且你不觉得在土著里,肯定也是家庭健全,收入富足的孩子更有机会考出好成绩么?那等于优待这些孩子了。”

所有政策都有FreeRiders,如果为了避免FreeRiders,也就意味着永远无法出台任何政策。如果这些孩子像你说的只是个位数,按理说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退一步说,如果真没有多少能符合条件的,那就是装装样子。这就更值得玩味了。”

这项政策就算是装样子,也是好的,一方面没有影响大量也许会受损的华人家庭,另一方面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取向。我不赞同阴谋论。

4.“如果你承认温饱问题能解决,那还有什么是生存对大的压力?”

受教育的权利,受人尊重的权利,不被暴力对待的权利,努力学习不被取笑的权利。这些对于那些身处Disadvantaged状况下又自强不息的孩子很重要。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靠别人的同情来换取的么?”

这是政策,不是同情。并且被录取的孩子是不知道自己是由Disadvantaged而录取的,学校是不公开的。当然了,可以说里面有暗箱操作的可能。这也是我赞同发起反对动议的原因,我非常乐意看到我们真的能找到暗箱操作的证据。归根结底,我孩子同样要考OC,要考精英,名额不减少肯定对我自己是不差的。

“但公平肯定不应该是通过’奖励‘过往’错误‘的行为,同时’惩罚‘了好好面对生活好好工作的家庭。”

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是“过往的错误”是什么呢?是因为我出身土著吗?是因为我的爸妈是穷人,我也没法好好读书,没法改变社会阶层吗?是因为我没法买到悉尼核心区域的房子吗?是因为我只要丢掉工作,结束婚姻就是我本人的错吗?是因为我周围都是坏朋友,我因此而沾染上了暴力和毒品就完全是我的错吗?何况归根结底,这些小朋友需要达到90%的标准。你可能自始至终都忽略了身处Disadvantaged环境当中,大部分孩子的悲惨状况,以及那些在这种状况当中仍然能够收获90%分数的小朋友们有多了不起。

公平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惩罚。这两个词汇都是带有道德意味的。公平或者正义意味着,当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分配时,平均应该是第一要素,当不平均时,照顾弱势群体应当是第一要素。现实政治和正义原则是不相符的,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支持推动迈向公平正义的政策。

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孩子和那些克服种种困难达到目标成绩的孩子相交换,站在那些孩子的角度上,他们更想不通,我们的孩子只是从JR落入了Sydney Boys就群情激愤,而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却无疑是像救命稻草一样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6 收起 理由
hhuang + 2 我很赞同
whocares2014 + 8 我很赞同
神探狄仁杰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0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恢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恢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XZZN 发表于 2022-7-20 13:24
政策没问题,符合澳洲价值观,但要给一个缓冲期,之所以说政策没问题,因为澳洲类似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太多 ...

大家确实没有反对这个政策,你可以看看petition,反对的是执行政策的公平公正透明度,现在考分都不给了,只有一个模糊的区间,连总分都没有,这个怎么保证20%是给到了真正的弱势群体?而不是教育局的个人喜好?政策一点问题没有,但是要保证是合理合法的实施,还有今年的孩子都考完了,马上要出结果了,现在说名额少?之前有没有consultation?申请的时候也没说,教育局这样随心所欲的改规则绝对不合理

发表于 2022-7-20 14: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把它理解成类似某个学校重新分班,或某个班级重新排位,就没那么多问题了。

发表于 2022-7-20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恢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恢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不只是华人签名了,fb上也在转,很多鬼佬,印度和其他亚裔家长也都签了,有个鬼佬妈妈留言说她自己是单亲妈妈,但是恰好孩子去的学校iscea指数超过1000,孩子刚刚查出adhd,所以她打电话问教育局能不能把这个加进孩子的profile,结果是不行,所以她也狠frustrated

发表于 2022-7-20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olee 发表于 2022-7-20 11:01
没看出现在的举措还只是在和稀泥掺沙子么?不满意归不满意,这个国家毕竟不是我们的。美国那边亚裔细分都搞 ...

不会的。美国亚裔才5%.澳洲超过10%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_guo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_guo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恢恢 发表于 2022-7-20 14:07
现在不只是华人签名了,fb上也在转,很多鬼佬,印度和其他亚裔家长也都签了,有个鬼佬妈妈留言说她自己是单 ...

所以教育局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一堆家长都想了解自家孩能不能算进弱势群体,ADHD不算,那么ASD能不能算?阅读障碍能不能算?啥啥啥能不能算?没完没了!

发表于 2022-7-20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衣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衣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umbing down the kids

发表于 2022-7-20 14: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yuan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yuan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英语国家是重视民族比例的,华人的上限好像是15%?所以说出国要趁早,来晚了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
现在澳洲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与三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0 15: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20 16:12 编辑
sourgeorge 发表于 2022-7-20 14:31
1.“你说你现在成功和努力关系不大。那么努力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努力能产生结果, ...


1.
“努力可以为了结果,但是结果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很多孩子都努力了,但是考上好学校的孩子总是一小部分。社会中努力生活的人太多了,但是获得最大资源的往往并不是最努力的。沉浸在我的成功/地位/收获都是我的努力得来的是一种Myth。有一个很短的四格漫画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On a Plate。”

虽然结果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那你的观点还是正面看待努力这件事的对吧?
社会中努力生活的人太多了,大部分都能获得和努力“成正比”的资源,这里有没有说要追求最大资源好么。

2.
“住在偏远地区可以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考察配套设施,居民普遍收入,偏远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仍是Disadvantaged。”

前面我特指了是住在偏远地区富有的人,他们是有能力迁徙的。

3.
“我不能理解从JR到Sydney Boys为什么就影响了孩子的人生。所有的孩子就算学校降级,也不存在从1类掉到3类的大幅跨越吧。”

既然你举了具体的例子,那我也就这个例子说一下。家住山区的,从JR落到SBS,等于每天要在路上多消耗1-2小时。怎么没有影响?

4.
“所有政策都有FreeRiders,如果为了避免FreeRiders,也就意味着永远无法出台任何政策。如果这些孩子像你说的只是个位数,按理说是可以接受的。”

你说过的有个度。一两个无所谓,十二个呢?一两百个呢?现在的政策就这么出来了,谁也没有确切数据。我反对一刀切也是这个原因,结果如果证明FreeRiders很多,以后即使再修正。对实验的这批小白鼠,结果不可逆了。这个你赞同对吧?

5.
“这项政策就算是装样子,也是好的,一方面没有影响大量也许会受损的华人家庭,另一方面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取向。我不赞同阴谋论。”

装装样子的政策,但是风向很明显了。以后各个场合都可能会适用。

6.
“受教育的权利,受人尊重的权利,不被暴力对待的权利,努力学习不被取笑的权利。这些对于那些身处Disadvantaged状况下又自强不息的孩子很重要。”

即使现在,也没有人剥夺了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受人尊重的权利,不被暴力对待的权利,努力学习不被取笑的权利。这些权利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不仅仅是Disadvantaged的。谁都应该有资格获得这个权利,即使不吃福利的中产家庭的孩子也应该有。

7.
“这是政策,不是同情。并且被录取的孩子是不知道自己是由Disadvantaged而录取的,学校是不公开的。当然了,可以说里面有暗箱操作的可能。这也是我赞同发起反对动议的原因,我非常乐意看到我们真的能找到暗箱操作的证据。归根结底,我孩子同样要考OC,要考精英,名额不减少肯定对我自己是不差的。”

这个政策的出台,不就是为了平等。为什么给他们降分就平等了?因为是把他们视为弱势,本着同情怜悯的骑士精神去’帮助‘他们,多给他们机会么?
这个政策对你比我对影响更大,但最终,还是会落在我头上。

为富不仁不对,劫富济贫也不对。

8.
”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是“过往的错误”是什么呢?是因为我出身土著吗?是因为我的爸妈是穷人,我也没法好好读书,没法改变社会阶层吗?是因为我没法买到悉尼核心区域的房子吗?是因为我只要丢掉工作,结束婚姻就是我本人的错吗?是因为我周围都是坏朋友,我因此而沾染上了暴力和毒品就完全是我的错吗?何况归根结底,这些小朋友需要达到90%的标准。你可能自始至终都忽略了身处Disadvantaged环境当中,大部分孩子的悲惨状况,以及那些在这种状况当中仍然能够收获90%分数的小朋友们有多了不起。

公平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惩罚。这两个词汇都是带有道德意味的。公平或者正义意味着,当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分配时,平均应该是第一要素,当不平均时,照顾弱势群体应当是第一要素。现实政治和正义原则是不相符的,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支持推动迈向公平正义的政策。

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孩子和那些克服种种困难达到目标成绩的孩子相交换,站在那些孩子的角度上,他们更想不通,我们的孩子只是从JR落入了Sydney Boys就群情激愤,而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却无疑是像救命稻草一样的吧。


出现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当然不都是我的问题,但也不都是别人的问题...各打五十大板。本身就应该先从自身找问题,因为这是这些人最能够做的。凡是都是别人的错,那还怎么进步?

我没有忽略:"这些小朋友需要达到90%的标准。",但这90%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89%就不行了?85%难道不也了不起么?

现在不想谈这个,因为我啥数据支持的依据都没有,政府就抛出这20%和90%来。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再去讨论着90%是否合理。

这么个大改动,却没有足够说服力的依据,怎么都感觉仓促而不够谨慎,条款不够深思熟虑。我最反对的是这个。

另外,普通学校也不是洪水猛兽。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0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恢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恢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_guo2003 发表于 2022-7-20 14:15
所以教育局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一堆家长都想了解自家孩能不能算进弱势群体,ADHD不算,那么ASD能不能算? ...

确实是,预感教育局是再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不给成绩想着没法找他们了,结果可能找的人更多,谁属于弱势群体,怎么是属于残疾,像这个妈妈这样adhd是不是属于?而且没有提前告知,现在profile也不给加了,人家肯定要找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0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rgeor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rgeor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7-20 15:04
1.
“努力可以为了结果,但是结果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很多孩子都努力了,但是考上好学校的孩子总是一小 ...

我真的很高兴我们能取得一些共识,这就是讨论的意义。我同意90和20这两个数字的任性,也同意要求政府公开这两个数字背后的决策理性。我同意政策貌似出台的仓促,但是我也印象有人提到政府很早就强调过要改革精英学校的录取方式。

作为悉尼知名男校奖学金获得者的妈妈,你觉得这份奖学金是单纯奖励自己孩子的“努力”呢?还是对你们中产或以上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支持和爱,孩子继承了爸爸妈妈优良的基因这些更重要因素的奖赏呢?孩子当然是要努力的,但是孩子没有上面这些,想要努力是难上加难的。

政策的制定一定有受损的一方,也永远不可能是从结果上公平的。例如纳税,大部分都被拿去补贴弱势群体了,那么一定就会有人要求为什么是19cents 32.5cents 37cents 45cents,为什么不是20 20 20 20,甚至为什么不是45 37 32.5 19。“那些穷人应该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这类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多多益善,但是需要透明的决策过程。政策不是同情,不可以将政府拟人化。政策的目的就是如何正义且公平的分配稀缺的资源,10%的降分远远弥补不了弱势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差距。

为富不仁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国那样的相对低赋税低福利,甚至可以理解成我国那样的高赋税低福利。杀富济贫我们可以理解成北欧那样的相对高赋税,高福利。这些政体之间的优劣完全是其他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o-summe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0 1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urgeorge 发表于 2022-7-20 18:48
我真的很高兴我们能取得一些共识,这就是讨论的意义。我同意90和20这两个数字的任性,也同意要求政府公开 ...

我们是自费的。

另外我家孩子能拿到精英的入取,肯定有我们的助力。但我依旧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学习很认真很努力,毕竟家长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如果说认真和努力天生父母遗传的,那就没办法了。

大家讨论有不同观点挺好的,求同存异。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7-20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X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X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JXZZN 于 2022-7-20 18:37 编辑
恢恢 发表于 2022-7-20 14:01
大家确实没有反对这个政策,你可以看看petition,反对的是执行政策的公平公正透明度,现在考分都不给了, ...


弱势群体是不是指领central llink+土著,不懂阿猜的


google 一下:

The vulnerable populations research at UWA aims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social outcomes of some of society’s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s, through evidence-based best practice. The groups we work with include:

People experiencing homelessness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s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incarceration
Refugee and migrant populations
Veterans
Victims of family and domestic violence
‘At-risk’ or socially disengaged adolescents

发表于 2022-7-20 19: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东亚南亚技术移民家庭孩子在学习上的“强势”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从小到大有认真努力的work ethics。把这种culture传了下去。认真努力大多情况下不是遗传的也不是补习班培养的。

而这种强势/优势是弱势群体最缺乏的。说白了,如果他们的家长有这种态度,他们也不会弱势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