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无痕之伟大 – 悼邻家阿婆 (2010-7-5) 东风 · 美时美刻---烟熏腊肉腊肠腊排骨,今年我呕心沥血投入巨资升级了一个集高科技内涵和外表炫炸得上天的极品炉子 (2018-7-16) ta_xiang
· 来墨尔本半年了,越呆越后悔 (2005-7-31) song · 念亲恩 -- 回首六年间 (三) (2008-7-25) simonw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luepeach

[美洲] 拖老带小穷游美国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1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peach 发表于 2014-11-26 11:10
费脑子不说,什么东西觉得不贵最后加上税和小费其实都不便宜。
最不习惯的是每天都要揣着很多零钱,否则 ...

是很麻烦。不过好像我在美国不怎么带现金,一次都没有从取款机取过钱,就是当初带过去的那些现金。客房服务一天1-2块钱就可以。没现金就跟酒店说下,在卡上扣好了。没用过提行李服务。不管价格怎么样,要是直接显示在最终价格上就好了。不然老是有心理落差,以为100的东西,最后要付125.直接charge我125好了。

倒是在澳洲发现没现金经常我饭都吃不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1-26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一遍,感觉像故地重游一样。谢谢了

发表于 2014-11-26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小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小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向楼主学习

发表于 2014-11-27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13,自驾开往拉斯维加斯,夜游赌城
在美国憋了很多天,现在终于有车开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购物,考察一下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CVS,food market 在跟团的时候都分别去过了,就找最大的walmart吧,结果网上搜搜,选择不多啊,而且距离都不近,哪象澳村这边coles, woolworth到处都是啊。
得,也别多挑了,时间不多,先去采购是真,找了个看着比较顺路的地址就上路了。结果不近啊,到了地头一看是个很大的shopping center,挺多店的,但感觉人气不旺,有点儿墨村20多公里以外shopping center的感觉,可能洛杉矶也确实铺的比较大吧。

超市里面转了下真的没发现什么便宜东西,食物不多,主要是各种百货,看着和kmart差不多吧。我们买了几桶矿泉水和一些水果面包香肠等食物就上路了,本来想着是备货的,因为听说拉斯维加斯这边水不好喝,也很贵。结果幸好我们备了些食物,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400公里的路,4个多小时,一路那都是荒漠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荒凉的地方,中国西北那俺也是去过的,虽然都是土色但不会几百公里没个人烟,连休息站都没几个,而且那休息站破的就象中国20年前农村小买部的水平。里面也没办法好好坐下来吃点儿饭,我们就干脆站在阴头吃了点儿香肠面包完事。

一路上俺岳父母甚至很怀疑我是否开错路了,这真的让我很受伤。终于,下午三点不到,看到了城市了。开进繁华地带,大家终于兴奋了,其实也不见得真的有多繁华,比如和时代广场和第五大道比也就那样吧,但被土色和荒漠包围了4个多小时后重新看到了繁华的都市,这个反差真的是太大了。

来不及赞叹美国人,先找到酒店再说。我们定在trump,全程唯一一次五星,女儿说去酒店游泳池去游泳很久了,怎么也要让她玩会儿。到了酒店之后,valet parking, 搬行李,小费付上。 房间还行,每间大概有个40-50 平方吧,甚至还有电磁炉, 让老的先休息一下,赶快带女儿去游泳。

游好之后,大家就做酒店班车到主街中心,凯旋宫。逛逛商店,转转赌场,看了个表演,看看夜色邻近,准备出去看夜景了。结果在在凯旋宫里面转了半天才走出来,很丢人的说。出来后,先去百乐宫,巴黎酒店,看看音乐喷泉,然后去火山喷发,威尼斯人酒店。

夜色很撩人,三点女郎不时可见。如果不是一家老小,真的可以小夫妻两个去看看什么限制级的show。现在嘛,那是眼睛都不能转的,赶紧的走路。景色转的差不多了,老的小的都要吃饭,这地方真的就没看到中餐啊,最后没办法,熊猫快餐吧。我觉得那个难吃啊,但岳父母却很happy,一天都没吃到米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otsxiaoxia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1-27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培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培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peach 发表于 2014-11-10 10:45
3。美国有感-小费文化
美国有一个与澳洲显著不同的就是小费文化, 一开始几天跟团随大溜还好,导游说多少给 ...

澳洲也是给小费的,只是大多人没到那个给小费的层次

发表于 2014-11-27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绿罗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绿罗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瀑布好壮观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8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NTA FE对比RAV4怎么算是“退而求其次”呢?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11-28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bbb 发表于 2014-11-28 09:14
SANTA FE对比RAV4怎么算是“退而求其次”呢?
谢谢分享

赫赫,就是不喜欢现代啊。

发表于 2014-11-29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irly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irly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准备去美国

发表于 2014-12-3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一篇美国澳洲对比的帖子,对我自己来说,美国的工作机会、高收入、世界中心地位、著名高校是加分项,而澳洲则太边缘化了,更像世外桃源,其安全,医疗及幸福指数应该比美国强。 如果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我不排斥去美国,否则还是窝在这边过安稳日子算了。


             美国与澳洲比较

虽然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但却有事实证明澳大利亚在很多方面都比美国强。那么这两个国家比较起来孰优孰劣? 澳大利亚新闻在线报道整理了一些事实和数据,比较了两国之间的生活质量,向您展示如果您生活在美国,情况会有何不同。

薪酬 & 贫困

如果您居住在美国,从事专业职务会得到更高的报酬,而从事最低工资的工作,那么薪酬将会更低。

您也会觉得在美国找工作更难,美国的失业率几乎是澳大利亚的两倍,而且男女薪酬差距也更加大。澳洲女性的平均工资是男性的 83.1% ,而美国女性的平均工资只有男性的 77% 。

另一方面,您在美国也许能赚更多的钱。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数据,在 2008 年,美国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为 37,690 美元,而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换算后,澳洲家庭的收入中位数只有 27,039 美元。(那时候澳元只相当于 0.6 美元,现在是 1.05 美元)

不过,您在美国也可能更加容易陷入贫困。联合国人类贫困指数( UN HumanPoverty Index )显示, 12.2% 的澳洲人依靠不足中位收入一半的收入过活。而在美国公民中,同等阶层或者收入更低的人数比例达到 17% 。

移民

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类似的移民历史。但如今在美国,您遇见在外国出生人的机率比在澳大利亚要低一半。只有 12% 的美国人出生在海外,而五个澳洲人当中就有超过一人( 27% )出生在海外。在澳大利亚每 1000 人当中,净移民增长人数达到 6.03 人,几乎比美国( 4.18 )多出两人。

教育

大部分美国人只是高中毕业,而澳洲人的学习时间则更长。

澳洲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为 21 年(从小学到大学),远超过美国人的 16 年。但正如以上数据显示,更多 25 岁以上的美国人完成高中学业。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的数据,有 38.54% 年龄在 25 岁以上的美国公民取得大专或学士学位。而在 2006 年之前,有超过 59% 的澳洲人取得高级专科文凭或者学士学位。

如果您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费用也更加高,私立独立院校的学费平均每年要 20,517 元,而在澳大利亚只需 7902 元。

医疗

美国的人均医疗花费比澳洲要高,但是很多美国公民依然要承受不必要的费用。在 2007 年, 62% 的人因为医疗费用昂贵而申请破产。

在美国的医疗总支出中,政府资助 18.7% ,而澳大利亚政府的贡献达到 70% 。两个国家公民死亡的五大原因都相同,两国具有相似的致命癌症率,但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平均高出 1.3 倍。美国 10 万人当中,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几乎比在澳大利亚高出 60% 。

如果您居住在美国,患 HIV/AIDS 的机率要高出两倍。患有这种疾病的美国人数比例为 0.6% ,而澳洲为 0.3% 。每 1000 名澳洲人中有 2.999 名医生,比美国的 2.672 要高。

寿命

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对您有好处。澳洲人的平均寿命比美国人长 40.8 个月,人均寿命达到 81.9 岁。如今澳洲女性的寿命为 83.9 岁,超过美国女性的 80.8 岁。男性寿命之间的差距也相似,澳洲男性平均寿命为 79.3 岁,而美国男性为 75.6 岁。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也比较高。每 1000 名婴儿中,美国的死亡率为 6.06 ,而澳洲为 4.61 。


发表于 2014-12-3 16: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s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s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daojiej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daojiej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帖。收藏了。

发表于 2014-12-3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sPinkPigl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sPinkPigl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12-5 0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guaba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guaba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多地方

发表于 2014-12-5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monteawith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monteawith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拖着一家老小去旅行, 只是想起已覺累...

发表于 2014-12-5 0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monteawithice 发表于 2014-12-5 01:24
拖着一家老小去旅行, 只是想起已覺累...

一次不得不走的旅行,既然不能改变,那就享受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6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桃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桃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LZ的岳父母根本不适合这样的旅行,应该让他们直接跟团就好了。

发表于 2014-12-7 0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桃汁 发表于 2014-12-6 15:43
感觉LZ的岳父母根本不适合这样的旅行,应该让他们直接跟团就好了。

赫赫,他们要的就是小辈带着他们走。跟团?几年前就找过专门的老人团,他们不去。

所以,很多事情是逃不掉的。

发表于 2014-12-7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桃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桃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peach 发表于 2014-12-7 09:26
赫赫,他们要的就是小辈带着他们走。跟团?几年前就找过专门的老人团,他们不去。

所以,很多事情是逃不 ...

哎。难为LZ了啊!

发表于 2014-12-7 1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lh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lh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现在美国好容易逃税哦
动不动就是现金小费

发表于 2014-12-7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orjac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orjac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楼主的形容,看来美国基层老百姓生活也不容易啊。 土澳还是有优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8 0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pe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pe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岳母的认识,美国也和澳洲差不多,本来他们觉得澳洲很落后。俺岳父的认识,美国还是大气。俺的认识,美国人贫富差距好大,这样每个人比较有干劲,你努力才能致富。澳洲嘛,就是养养老,不努力也能活,很努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发表于 2015-1-7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樱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樱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先收了,准备3月去美国,回头再慢慢看哦

发表于 2015-1-7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iel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iel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记下慢慢看,能拖老带小去旅行的都是超人。

发表于 2015-1-7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iel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iel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peach 发表于 2014-11-10 10:45
3。美国有感-小费文化
美国有一个与澳洲显著不同的就是小费文化, 一开始几天跟团随大溜还好,导游说多少给 ...

哈哈,这确是个文化差异啊。以前在国内大家都认为美国人最有钱,因为从美国回来
探亲的人出手非常大方。同理澳洲则被认为是没什么“钱”途的地方。来了澳洲才
知道澳洲人很多是孤寒财主啊。

发表于 2015-1-9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csydney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csydney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跑了这么多地方,楼主也真不容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9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t_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t_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5-1-12 17: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peach 发表于 2014-11-14 15:06
4。美国物价
美国物价真心不便宜,尤其啥东西都算上税和小费之后。
先说超市日常用品,面包从2刀起到5-6刀 ...

LZ要早一年半前去,那时澳币比美金贵。

发表于 2015-1-12 1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收藏了。。。

发表于 2015-1-12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tyisl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tyisl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收藏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