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在玩乐中成长~~七月亲女假期 (2013-7-1) ayeeda · 参加活动:介绍一本我读过的好书——彼岸在《人间》 (2011-8-17) amon54
· 豇豆 (2016-11-10) qld · 荷兰猪的养护 (2012-2-13) datou2z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West

悉尼的重点中学及录取分数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爱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爱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5 10:41
不用焦虑的, 偶发誓懂这么多的家长没有几个的, 小孩也照样成长的

我也相信。父母的眼光放远放大,才是令小孩发挥出真本事,以后很多机会让他们在竞争舞台再较高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5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Kingsl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Kingsl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long way to go.

发表于 2014-3-5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u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u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4-3-1 08:35
提起天才, 不少人认为天才是不可能复制的. 说到大师, 很多人都相信大师是可遇不可求的. LZ在前面认定大师是 ...

发表于 2014-3-5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hj 于 2014-3-6 00:33 编辑
JuJu 发表于 2014-3-5 10:39
感谢分享, 理解你的说法, JR家长=私校奖学金家长, 代表了华人家长, 这贴子是自我反省.不过身为私校家长,  ...


也许你有所不知, 自己虽然身为私校家长, 同时也是公校家长, 精英家长. 自己孩子也上过普通公校, 也曾经交全费上私校. 这些经历使自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对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看法. 由于孩子的缘故, 自己曾与普通公校, 精英, 私校, 甚至state bottom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打过交道. 发现他们的作风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对学生教育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其实, 只要到不同类别学校的校园走一圈, 感觉都不一样.

由于某种工作的关系, 自己曾经走访过Sydney西区的一些贫困家庭. 谈到孩子教育, 精英, 私校对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 对于我们这里的热门话题, 他们也知道极少. 我甚至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们, 自己孩子上的正是这些精英, 私校.

由于其它工作的关系, 自己跟Sydney西区不少学校的老师, 学生(及家长)时有联系. 这些学校包括JR, BH和其它公私校. 在跟这些学校的接触之中, 发现与其它学校的淳朴风气相比, JR有着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JR学生(及家长)的高智商无处不在. 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中, 也表现在生活的其它方面.

自己过去在帖子中提到的事情, 基本上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观点是个人的. 大家不必接受. 检讨过去, 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公校,私校都是自家的学校.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都是自己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35 收起 理由
onemum + 3 感谢分享
冬迹之樱 + 11 感谢分享
joyfulraco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6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4-3-5 23:39
也许你有所不知, 自己虽然身为私校家长, 同时也是公校家长, 精英家长. 自己孩子也上过普通公校, 也曾经交 ...

公校,私校都是自家的学校.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都是自己的事.

这个说得很好, 了解了

发表于 2014-3-6 0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jianyun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jianyun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帖子,学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6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secake 发表于 2014-2-21 11:15
我朋友孩子目前在JR,从KINDY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补习,现在是私人数学补习老师到家补习,成绩一直 ...

噢!孩子喜欢补习吗?我们家儿子不干!老子也不干!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6 1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ec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ec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in 发表于 2014-3-6 12:42
噢!孩子喜欢补习吗?我们家儿子不干!老子也不干!

他家家长和孩子都喜欢,孩子好胜心特强,一定要在前三,一有一点下来就紧张。我家完全相反,家长孩子都不喜欢补习,放羊的日子很舒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6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longs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longs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 J R , 就是这样一群 "千人一面"的大师 。

像韩国整容少女,倒模一样。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6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longs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longs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4-3-5 22:39
也许你有所不知, 自己虽然身为私校家长, 同时也是公校家长, 精英家长. 自己孩子也上过普通公校, 也曾经交 ...

很可惜,很少华人家长有您的目光和见识
着眼之处竟是分数,补习
一只铅笔,一顿早餐可以回好几页
可叹,可悲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4-3-6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secake 发表于 2014-3-6 12:53
他家家长和孩子都喜欢,孩子好胜心特强,一定要在前三,一有一点下来就紧张。我家完全相反,家长孩子都不 ...

总算找到了知音了!我们家儿子不干。妈怕他拉下,给他报了名,结果,每一次去补习,只能听儿子使唤,满足他的要求。最后只能投降!重要的就是,孩子不成熟。不要上进。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6 15: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seF 发表于 2014-3-2 09:44
学习不再 是 兴趣 而是 为利益  真是 登峰造极

同感!觉得特悲催!

发表于 2014-3-7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seF 发表于 2014-3-2 09:44
学习不再 是 兴趣 而是 为利益  真是 登峰造极

我就很悲催,工作是为了工资,没工资再有兴趣也不会全职做,顶多业余玩玩

发表于 2014-3-7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e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e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生的一大幸事情不就是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且 还可以挣到钱
做事有激情 能做到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14-3-7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nowoliv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nowoliv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好贴

发表于 2014-3-9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4-3-1 08:35
提起天才, 不少人认为天才是不可能复制的. 说到大师, 很多人都相信大师是可遇不可求的. LZ在前面认定大师是 ...

附上原文节略部分.

周末闲文, 仅供娱乐. 看看就好, 不必较真, 无需纠节.

-------------------------------------------------------------------

天才都是牛娃吗? 不错, 不少天才都象牛(Bull)一样固执, 认定的事情绝不回头. 有一股牛脾气, 不畏权威. 靠着一股牛劲, 勇往直前. 天才不一定能成为大师, 大师很多从小就是天才. 大师和天才一样, 都不是完人. 他们只是某一领域的大师, 某一方面的天才. 在其它方面, 他们也许比凡人还不如, 比凡人还无知.

这些天生的牛娃与人工培养的牛娃有什么不同? 此牛(Bull) 非彼牛(Cow). 天生牛娃牛脾气大, 恃才傲物, 智商高, 情商低. 热衷于大处着眼, 不屑于小处着手. 只顾往前走, 难得向后看. 创造力高, 生产力低. 忽视经济效益. 不懂得只有先造福个人, 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 天生牛娃聪明有余, 精明不足.

人工牛娃就如同人造珍珠,人造钻石, 完美无暇. 情商高, 智商也不低. 凡事从小处着手. 深知在小处也可能作出大成就, 取得大收获. 坚信个人利益是推动现代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人们在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 也造福了整个社会. 人工牛娃讲究策略. 重视经济效益. 既抱西瓜, 也捡芝麻. 生产力高, 财富的创造力更高. 人工牛娃既聪明, 更精明.

精英和补习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神话. 在这里, 什么人都可以成为牛娃. 什么人都可以捧到金饭碗. 什么人都可以找到通往上流社会的捷径. 精英和补习的成功给我们平民百姓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 并指出了前进的道路.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 能学医, 学法律. 能当金领,捧金饭碗,进上流社会. 那还有什么可犹疑的? 补, 补, 补.  补=>OC=>再补->精英=->再补=>HSC得高分=>学医/学法律(=>再补?)=>当金领, 捧金饭碗=>进上流社会. 一代就能成贵族.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5 收起 理由
冬迹之樱 + 14 感谢分享
joyfulraco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有意思.

会有那么多父母是big-dreamer 吗? 大部分父母不会想"大师"之类, 把小孩培养成合格的社会螺蛳钉-或许是医生, 律师, 精算师, 工程师啥啥才是父母们的目标. 今后是否大师与否, 一般不会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能成大师的总能成, 陶哲轩不管他父母有没有给他补过, 都不会影响他成大师.

从另一个角度看, 对于资质不是成大师料的, 只知道"脚底下那块巴掌大地"也不错, 用好听一点的话来说, 叫down to earth.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eta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9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4-3-9 12:09 编辑

ahj,  你很有见解, 很想听听你对这个的看法 (慢慢读不着急, 后面的很多评论非常有意思,)

http://www.nytimes.com/2011/11/0 ... wanted=all&_r=0

发表于 2014-3-10 0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9 12:08
ahj,  你很有见解, 很想听听你对这个的看法 (慢慢读不着急, 后面的很多评论非常有意思,)

http://www.nytim ...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理工科太难,美国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胜任不了大学理工科的基础课,大部分人都dropout, 即使那些高中的学习尖子高分学生或者从小热爱科学的.  就起原因(1)数理基础太差,没办法跟中印这些从小从题海中拼搏出来的孩子比。(2)大学教授这些课比较枯燥,没有经费投资更有趣生动的教学法。  



下面一大堆吐槽的是生物学博士后,说白学了,没工作。 社会不重视科研,钱和声望现在都在追逐金融娱乐行业。  还有做工程师的说大学四年过的像狗,文科的同学天天爬梯。 但是几十年过去,他觉得值。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JuJu + 3 谢谢奉献
West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12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10 07:26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理工科太难,美国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胜任不了大学理工科的基础课,大部分 ...

谢谢讨论, 不好意思刚刚才有空来回复. (对不起楼主有些跑题, 不过好歹都是教育)

偶一直觉得在中学到大学的衔接这点上美国做得要比澳洲好啊, 在美国学得好的中学生在好点的学校都可以先修AP课程, 很遗憾我们澳洲没有这样的安排, 美国那些准备到好大学修科学,数学的好学生,中学大多已经先修了AP课程, 数学微积分, 物理电磁学力学都学了, 这里只有4U数学算是差不多, 其他物理之类感觉一概不行, 现在还为了对不修数学的学生公平, 把物理化学里面的计算部分全都抽掉.  连美国这样衔接的学生, 去到大学还觉得数理课目难到不可克服, 让那些教授大叫学生程度低到不可思议, 即使是被认为好中学的尖子生的, 程度都很低. 不禁让人有些怀疑澳洲(也是美式的) 这种西式中小学数理教育对学生进大学读理工课的准备程度到底如何, (特别尖子的那些除外, 这些学生通过自身强大的兴趣, 掌握到了比一般还算优秀学生多得多的知识, 差距已经拉开太大)

西方教育界自己也在反省, 这里有篇长文分析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http://www.csun.edu/~vcmth00m/AHistory.html

美国20世纪初的时候受著名教育家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的影响, 认为学习应是完整的经历, 而不是片段的知识, 现代的西方数学教育方式根据他的理念在六十年代重新设计, 注重快乐教育, 螺旋式上升, 看他的语录, "We have in the past taught algebra and geometry to too many, not too few." 我们过去在中学教的代数和几何太多, 而不是太少了. 结果造成目前中小学的数理教育根本无法为大学做好准备.

而现在数学好的那些东亚国家, 新加坡, 斯洛伐克, 还是沿袭美国改革之前的教育方式内容, 中印韩国也是这样, 现在在数学教育上反而更加成功, (其实就是题海那一套) (这里都不讲最最拨尖的学生, 只说今后准备读理工科的数理相对比较优秀学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eta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12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nerwest 于 2014-3-12 21:39 编辑
JuJu 发表于 2014-3-12 18:46
谢谢讨论, 不好意思刚刚才有空来回复. (对不起楼主有些跑题, 不过好歹都是教育)

偶一直觉得在中学到大学 ...


西方人对理工科的看法也跟国人有很大不同。 中印韩日等国刚从落后走到富强就是靠科技兴国,所以对从事和学习理工课的人都很尊敬,认为这些孩子聪明能干,以后有好工作。但是西方小孩和他们的家长认为理工科相对文科,经济,演艺,体育等既难又无聊,学的人多是苦逼移民,而码工职业不够cool高富帅。 所以一流聪明的西人孩子都去学金融进华尔街,或者医生律师政客之类的“风光”职业。 美国有大量的高科技移民,这些人和他们的第二代还可以支撑美国科技繁荣一段时间,而且美国硅谷几个高科技公司的成功,还是可以激励一部分聪明孩子pursue STEM careers.  但是澳洲基本上就全线崩溃。

至于数学基础薄弱,补的方法多得是,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高中是义务教育,也就算了。 但是大学是精英教育,理应更tough一点。 太难之类都是学生的撒娇和借口。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beta + 3 我很赞同
JuJu + 3 感谢分享
Burwood1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12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12 21:29
西方人对理工科的看法也跟国人有很大不同。 中印韩日等国刚从落后走到富强就是靠科技兴国,所以对从事和 ...

的确如此, 有个评论也说他来自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同胞还是别的亚洲国家的人)觉得数理好的人很酷, 而西方国家基本上就觉得数理好的人就是nerd, 体育好的才酷, 社会舆论导向就是如此, 没办法.

如此看来, 在澳洲从事理工科真心没有多少前途, 如果要搞学术, 也还是要大学就去美国的顶级学校, 不然被人家甩开的距离实在太大, 根本不具备今后成为优秀学者的机会了.

发表于 2014-3-12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12 21:37
的确如此, 有个评论也说他来自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同胞还是别的亚洲国家的人)觉得数理好的人很酷, 而西方 ...

不要说优秀学者了, 一般的工程师都够呛。 劳动力白痴化,产业空心化,政客官僚化,国民福利化。 一国人靠卖给外国人矿,农产品和度假屋过日子。 采矿的技术设备,还有农产品的种子还要靠进口。有点可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omeduties + 3 戳在澳土的死穴上了 赞!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12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12 21:44
不要说优秀学者了, 一般的工程师都够呛。 劳动力白痴化,产业空心化,政客官僚化,国民福利化。 一国人 ...

高中是义务教育, 大学是精英教育, 小学中学的链条断掉了, 精英教育想tough 也tough 不起来.

发表于 2014-3-12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12 21:48
高中是义务教育, 大学是精英教育, 小学中学的链条断掉了, 精英教育想tough 也tough 不起来.

...

跑题一下,看到一篇文章有点意思。

“高中学微积分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要。因为大多数高中微积分课程(比如美国AP微积分AB,BC)都只停留在微积分使用/应用水平(不同于数学分析)。在这个水平上,微积分已经是个很完善很强大而又很直观很简洁的完美体系。大部分的练习不但有明确的问题和答案,而且有明确,简单的解决套路。哪怕是作题海,也只是熟悉这些套路和雕虫小技,提高答题速度,正确率,和得分率。这相当于熟背乘法口诀,不能说不重要,但对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洞察和深入分析能力没什么培养。

CRITICALTHINKING的能力是判断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复杂问题往往不但没有明确现成的解决套路,甚至可能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或许可能连问题本身都不明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但要有必须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够见招拆招,发散思维,多步分层逻辑分析,等等,在AP微积分课程以外的训练。当然,这既不是微积分的错,也不是AP微积分教学的错,而是盲目提倡,夸大其作用者的错。”

似乎在唱反调,实则不然。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12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CRITICALTHINKING的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能力, 这个我很同意, 但是我现在比较怀疑目前的这一套, 有没有培养到这个能力. 有些知识还是得学会了, 才能够帮助思考数学的其他领域, 西方数学是老早就涉及一些概念, 但是讲得不透, 也不搞题海, 学生很可能就是一知半解, 糊里糊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12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题就在这里,一个数学物理或编程的概念怎么才算“讲的透”? 比如套公式,或用某种algorithm,把正确结果找出来了,但是解题的人本身对这个问题还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那么算不上“讲的透”了呢? 还是能举一反三,自如应用到任何可以应用的领域,或者自己改进,优化,证明更好解题方法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份时间精力花的值不值得?还是从“性价比“考虑,达到稀里糊涂一知半解可能就可以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12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假如一两年都是系统地学一样东西, 会不会就比较容易讲得透,  假如象这里这样, 一会儿几何一会儿代数, 每样都浅尝辄止下又马上换个东西学, 会不会就比较学不透? 学生能举一反三, 自如应用, 得是有很高天赋和极大兴趣的人才行.

发表于 2014-3-13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12 22:37
假如一两年都是系统地学一样东西, 会不会就比较容易讲得透,  假如象这里这样, 一会儿几何一会儿代数, 每样 ...

从大脑的效率来说,专注的把一个概念学到一定高度深度才能真正掌握,但是肯定有专家跳出来说,中小学基础教育以兴趣为主,不能为了“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所以,什么都是浅尝辄止,生怕太难了让小孩学倒了胃口反而放弃。

归根结底,中国的教育为了是选拔培养精英,从独木桥上淘汰下来的孩子自谋生路去吧,而西方的中小学教育是照顾最weak的孩子,学有余力的聪明孩子look after yourself去吧。 家长觉得小孩在学校里浪费时间,学的东西有限,所以各种补习班应运而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JuJu + 3 感谢分享
薰衣草18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17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ky67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ky67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umbdow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