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爪子痒痒了,也发发回忆录《一》(受AS等回忆录的启发) (2007-6-16) lilytop · 先看图,再说话-越南 柬埔寨自助游(照片贴完,文字添加中) (2009-5-28) patricb
· 2011年2月26日 狗聚会照片 (迟到版) (2011-2-28) twister · 川味粉蒸肉 (2009-3-16) tintin197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cfc489

[往事如烟] 重回过去的时光-府学胡同和张自忠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这次在人大院又见到了,是流浪猫.数了数足有七,八只,看着脏了点但挺肥.应该是有院里的好心人喂它们.




我们以前的东院也有,是野猫.院中的建筑底层有些圆洞,直径有20公分,是用来排气排水的.那些猫就生活在那儿.我们那时候常用弹弓,嘣弓枪打它们. 它们的后代现在可是幸福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8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院子就先写到这儿, 下面给个不错的链接,是关于它的一些文和画.若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922/103.shtml

[ 本帖最后由 bcfc489 于 2012-6-28 12:08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8 1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gp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gp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发现北京养狗的比其他地方多

发表于 2012-6-28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它城市不知道,北京到处看到遛狗的人

发表于 2012-6-28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说说那天的事儿.
出了铁1号(现在的3号院)院门,右转沿着张自忠路向西,就是我上小学的路了. 先经过的是5号,剧作家欧阳予倩的故居.接着是7号,和敬公主府. 搜一下我的记忆,这两个门脸我都没有印象了.只记的7号院有个大緑铁门,属北京卫戍区,常常看见一对对执勤士兵从这里出入.当时特好奇,总想进去看看.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人大院的有孩子曾爬墙进去过. 这两红门,当时应该也有,但肯定不起眼. 欧阳先生逝于六十年代初,他的故居和那公主府在文革中是最不受待见的了,哪里像现在,光鲜夺目,以示路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6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8 感谢分享
虞宅与美丽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6-28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时王榭堂前燕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8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2-6-28 15:42 发表
旧时王榭堂前燕啊.....

感谢加分
这条街向西至北海后门,一路的名宅古巷.本来不想提我的小学,只是它在我上学之前和最近这一,二十年,都比较有名.我是在它最落破的时候入读的.那条胡同,那个人物是罩着它的光环,直到今天

发表于 2012-6-28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w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w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永恒失去缘分的不甘心,很多时候可以看看比自己老的慢的事物来缓解一下。
如果这一切.....
从从前永远的那一点到以后永远的那一点,是否有不受外力影响而不变的?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本帖最后由 tower 于 2012-6-28 16:22 编辑 ]
生命在于运功.....

发表于 2012-6-28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ower 于 2012-6-28 16:21 发表
跟永恒失去缘分的不甘心,很多时候可以看看比自己老的慢的事物来缓解一下。
如果这一切.....
从从前永远的那一点到以后永远的那一点,是否有不受外力影响而不变的?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里我想我是没有什么不甘心的,只是走走老路,感慨一下.我的小学生活,活的很开心

发表于 2012-6-29 1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坏果子 于 2012-6-27 21:27 发表
[quote]原帖由 bcfc489 于 2012-6-27 15:25 发表
今年年初的一天,我回到了那个大院. 没想到的是带给我却是失望和伤感.


这组照片,很有感觉的。LZ再上点儿?

我也喜欢这种暗色调,阴森森的感觉.只是它的内部太过陈旧,不用来办公,就那么闲置在那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8 感谢分享
坏果子 + 4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9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过那个大院,朋友的爸爸是人大历史系的,在那个院里有间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9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6-29 10:22 发表
去过那个大院,朋友的爸爸是人大历史系的,在那个院里有间房。

好了,终于有个熟悉那院子人走进来了

发表于 2012-6-29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cfc489 于 2012-6-27 16:18 发表

好啊,有个链接就好了


如果没有错的话应该是这个 Edie Brickell - Good Times - YouTube

www.youtube.com/v/iqL1BLzn3qc20

Nov 2009 - 3 min - Uploaded by EdieBrickellVEVO
Music video by Edie Brickell performing Good Times. (C) 1994 Geffen Records. ... I remember this on the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牵黄擎苍 + 2 想当初反复听了好多次.
bcfc489 + 2 好,有空儿看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9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了,我继续聊
沿着张自忠路再向西, 23号院,是中山先生去逝的地方.不过我的上学之路在这之前向右转了,进了个胡同,中剪子巷胡同.
这条胡同曾住着我的六,七位小学同学,他们的名字,外号我还记的.当我走到路口时,没能看到路牌,问旁边一大爷,是的,就这儿了.现在这里的路面可是窄多了,各种商业广告,小店在路的两侧,杂乱无章.我现在站的位置,应是原来路口的厕所位置.(以前的许多胡同,居民家里没有厕所,所以在胡同的两端设有公共厕所) 每经过这儿,都有一股臭味.不过一走进胡同路面是宽广干净的,两边灰色的平房,有的很规整,但大多很破旧.但总觉的比现在看着舒服.我的一个好朋友,同学,家的四合院就很标准,进门是影壁,拐进去是院子,有个葡萄架,住着三户人家,门口好像还有门埻.以前放学后常去他家玩.我试着想找到那门脸,但没能如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9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gp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gp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cfc489 于 2012-6-28 14:47 发表
再说说那天的事儿.
出了铁1号(现在的3号院)院门,右转沿着张自忠路向西,就是我上小学的路了. 先经过的是5号,剧作家欧阳予倩的故居.接着是7号,和敬公主府. 搜一下我的记忆,这两个门脸我都没有印象了.只记的7号院有个大 ...


我好象也拍过一张
流浪 - 流动的浪漫
地球村体验之旅,每日进行中...

发表于 2012-6-29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贴上来看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30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cfc489 于 2012-6-29 12:53 发表
好了,我继续聊
沿着张自忠路再向西, 23号院,是中山先生去逝的地方.不过我的上学之路在这之前向右转了,进了个胡同,中剪子巷胡同.
这条胡同曾住着我的六,七位小学同学,他们的名字,外号我还记的.当我走到路口时,没能看 ...

说到胡同就会想到电视剧“风车”:胡同里的故事。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部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3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1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了中剪子巷,就是府学胡同了,我的小学,府学一小就在这条胡同里。不同于北京大多数胡同里的小学,名子来自胡同。府学胡同的取名却源于这所学府。看看国际儒学网上是怎样说的吧: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府学原址是一寺庙,名报恩寺。1358年,徐达攻克大都,朱元璋下令军队一律不许进人孔庙。报恩寺主持仓皇中把一座木制孔子像立到殿中,并声称这是孔庙,躲避了军队的进人。军队走后庙中的和尚骑虎难下,不得不把这座寺庙改为学校。这就是府学的原型。朱元璋改年号为洪武元年,大都改名为北平府。由于大兴县的县衙设在现大兴胡同,故把这所学校定名为大兴县学。1369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要求学校开设卜、乐、射、书、数五门学科。这个出身贫困的皇帝在诏书里说:“教秀才们用心讲究善行”。要求学生必须:“人才俊秀,容貌齐整,年及十五以上,巳读论语、孟子、四书”。要求从“有才德、有学问、通达习务者”中选择教师。并要求学校把他的圣旨刻在石碑上。但当时一个县才招收20名学生。师生的伙食均由官府供给, “每人日支米二升,柴盐油酱在内”。
  明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又改为顺天府,大兴县学改名为顺天府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府衙门的直属学校,这个名称一直延续了500多年。其间虽几经修缮,几度扩充,但到清末,校舍已相当破旧,居民混杂,脏乱不堪。
  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清政府把府学的东半部改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近代小学。当时,学校规定设9门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格致(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图画、音乐、体操。每周上课36小时,学制三年,学生年龄13 -15岁。1905年学校又改名为“左八旗小学堂”。
  1923年,顺天府学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1934年又改为“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当时,这所学校在北平全市是校舍、设备、教师力量等方面比较好的一所小学。建国以后,改名为‘北京市三区中心小学”、“府学胡同小学”。”

我这里不是在炫耀它的过去,我读书那前儿,对它一无所知。直到去年,当我想回来看看时,才注意到它,才知道我认为再普通不过的小学有着那么久远的从前。
我印象中的学校,北面是主教学楼,四层楼有暖气,操场的东西两侧是平房,矮过操场地平面,冬天上课要用煤球炉,这些是老式平房。南面是音乐教室,最为古老,教室中有着几根圆形木柱,角落里有架钢琴,这里夏天非常凉爽,同学们都喜欢上音乐课,不是因为喜欢音乐,是因为当时的音乐老师特漂亮。
操场的东边是学校礼堂,从操场走过去要经过一些石碑,横七竖八的,有立着的,有躺着的,我们课间时就在上面折腾。这些年有人对碑文作了考证,共12座碑,8座出自明朝,4座出自清朝,记载的校制。
以前校门朝东,所以我这次自然地向北拐,进了帽儿胡同,现在叫文丞相胡同了。现在的校门朝南,我当然找不到北。正好有那么一位从街的平房出来,就过去问路,告我不知道,TNND,不知是当今治安太乱,还是我看着就那么像个坏蛋
其实沿着府学胡同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先是63号文丞相祠 ,然后是65号就是府一的正门了。这天是周末,我还是进不去。说实话开门我也不想进去,它现在是今非昔比啦。按明,清时的规模重建了。但我只想看它从前的摸样,我们读书时的小样儿。操场北侧那棵歪脖子枣树应该是不在了,记的枣子成熟时我们每个同学还能分到几颗。当我在门前发呆时,来了一对年轻人,站在门前也开始发呆,不禁一问,是学妹,90年代从这儿出来的。聊着聊着又一板爷插话了(他正好拉一客人在此下车)。问我是哪个中学的,他看着是我的同龄人。我说不是在这儿上的中学,我以为他也是府一的。他读的是21中,他的同学中有许多来自府一。不错,府一的毕业生是按片儿去5中,165中和21中的,那时还没有考重点中学一说。我离开府一以后,我那个班的同学又在府一戴帽了一年,后来大多去了5中。

府学胡同



胡同中的胡同



在报恩寺原址上建的顺天府学的棂星门(中国孔庙建筑中轴线上的第一座门是棂星门)



现在的府学胡同小学




[ 本帖最后由 bcfc489 于 2012-7-1 20:5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0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0 感谢分享
明河素月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7-1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皇城根下,是不是随便捡起一块砖,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呵呵

喜欢胡同里的故事,让我想起江南的弄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bcfc489 + 4 对你描述的江南小巷印象很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1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兔宝和猪宝 于 2012-7-1 20:51 发表
皇城根下,是不是随便捡起一块砖,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呵呵

喜欢胡同里的故事,让我想起江南的弄堂

内城的东城区,西城区,遍地是这种砖

发表于 2012-7-1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兔宝和猪宝 于 2012-7-1 20:51 发表
皇城根下,是不是随便捡起一块砖,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呵呵


我妈说过,那年政府决定拆北京城墙,她带着学生参加了。当时人的觉悟都太高了,要是随便往家顺几块城墙砖,现在也值个万八千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vr 于 2012-7-1 21:15 发表


我妈说过,那年政府决定拆北京城墙,她带着学生参加了。当时人的觉悟都太高了,要是随便往家顺几块城墙砖,现在也值个万八千的。

呵呵,参与破坏文物啊

发表于 2012-7-1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小姨是解放初期上的府学,当年可是好学校。不知为什么我妈上的旁边的黑芝麻胡同小学,她俩就差一岁。

发表于 2012-7-1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以看看我2010年在南锣鼓巷拍的照片。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iewthread.php?tid=423165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bcfc489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1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vr 于 2012-7-1 21:39 发表
我小姨是解放初期上的府学,当年可是好学校。不知为什么我妈上的旁边的黑芝麻胡同小学,她俩就差一岁。

我看过50年代学長写的博克,我去找找看。没准你小姨还认识他们

发表于 2012-7-5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说说文丞相祠
文天祥,南宋的最后一位丞相,兵败被俘后押至元大都(今北京).被关于兵马司土牢,就是现在的府学胡同. 关押期间,元世祖多次派人劝降不遂,最后亲自召见, 文丞相仍是宁死不屈.“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文丞相于公元1282在柴市(现在的府学胡同西口)慷慨就义.
当时南宋已灭亡四年, 南宋恭帝及众臣子尽数投降.难怪元世祖曾经感慨地说: “南人无如天祥者”.
文相走时,天公大怒, 狂风大作,昏天黑地, 元世祖想尽办法方才平息上天的怒气.
《帝京景物略》是这样记载的:“风沙昼晦,宫中皆秉烛行;百官入,亦秉烛前导。世祖以问天师张,悔之,赠公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庐陵郡公,谥忠武。命王积翁书神主,洒扫柴市,设坛祀。丞相孛罗行初奠礼。旋风起,卷神主云中,云中雷啍啍(tun),如怒声,昼逾晦。乃改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天乃霁”。
明初1367年,顺天符学文丞相祠在此设立.以供后人祭拜.
文丞相祠已毁于建国前,现在的祠是按照1930的图纸文革后重新建造的.占地600平米,分前,后二进院.一走进前院,就先看到现在文人写的楹联:
“地老天荒,不忘一部中华史;山呼海啸,齐唱千秋正气歌.”
院的右墙碑刻着文丞相囚于此地时写的”正气歌”
穿过前院就是正殿了,在文天祥半身塑像后面的屏风上有毛泽东手书的文相在"过零丁洋"中的那首名句.
走入后院,先看到的就是那棵枣树了.据说是文丞相亲手所栽.重建时的选址也是由它来定位的. 枣树的主枝干指向南方.被人称作”指南树”,应验着文丞相的诗作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丞相祠,在中国有若干个,府学的这儿的应该是最值得祭拜的了.他囚于此,死于此.人们祭拜他,为他的浩然正气所感动.同时也为他而惋惜: 可怜一介书生,状元之身,怎能带兵打仗呢
我走进时,没见到任何游人,出来时也是这样.很冷清,孤孤零零地坐落在那个角落.与其它地方的文丞相祠比,它太新太小, 太不起眼也太过憋屈了.明清时的建筑没能保留下来,很遗憾,它原本不该这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6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8 感谢分享
明河素月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3 1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周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周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次读老兄的文章!

粉衣女孩是你女儿吧?

发表于 2012-7-13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周周 于 2012-7-13 12:55 发表
第一次读老兄的文章!

粉衣女孩是你女儿吧?

是,欢迎光临

发表于 2012-7-13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就爱这一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就爱这一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7年了,有时在梦中依稀可见小时后的场景,那古老的北京,是那么多遥远,仿佛就在眼前,却是在千里之外

发表于 2012-7-14 0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就爱这一口 于 2012-7-13 22:52 发表
在澳洲7年了,有时在梦中依稀可见小时后的场景,那古老的北京,是那么多遥远,仿佛就在眼前,却是在千里之外

欢迎也来聊聊小时候的北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