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人寿,医疗,重疾,意外以及责任 保险我的认知分享 (2020-5-27) f221644 · STAGE ONE孩子阅读的点点滴滴 (2017-9-3) 神探狄仁杰
· 解读My School V2.0 (第二页开始更新如何看学校的财务数据) (2010-12-4) patrickzhu · 四岁娃娃的澳洲雪山之行(Snowy Mountains)——吃穿住行,超详细记录!穷人带宝宝适用!超多美女靓图! (2012-6-26) 海边小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transformer

谁说四十以后不能 干 IT 了?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6-11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n.and.Andy 于 2012-6-11 20:07 发表
IT 做到 55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就是太累。55 以后估计精力就跟不上了,牛人多大都有,什么类型都有,有的直接属于认知学的范畴,有的属于边缘学科的范畴,有的就是长期经验的积累。

入门的门槛其实很低,但是顶点却很高,刚入门 ...


我觉得技术再好也就那意思了。出个新东西,又不会了。 关键是如何做人,这个是亘古不变的东西。会了这,一切通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Dan.and.Andy + 4 太对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11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内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内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loucester 于 2012-6-1 13:44 发表
JIRA 也是澳洲的


+ OpenSSL

~~~快快长大~~~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12 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i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i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transformer 于 2012-6-11 20:53 发表


我觉得技术再好也就那意思了。出个新东西,又不会了。 关键是如何做人,这个是亘古不变的东西。会了这,一切通吃。


看你的职位了,工程师光会做人可不行,还得出活啊
C.B

发表于 2012-6-12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软件博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软件博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uji1 于 2012-5-15 10:23 发表
是啊,我的team有个50多的LADY,60的GENTLEMAN,都奋战在一线。
记得去年有个程序错误无人能搞定了,请了个华人的one day contractor,绝对>60岁,搞了一天解决了,3000AUD也揣兜里了。

是啊,我看那些city, north Sydney的白人,华人IT老头都50,60多了,白发的华人IT男一件西装,一个双肩书包一背就下班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6-12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oolioo 于 2012-6-12 22:02 发表


看你的职位了,工程师光会做人可不行,还得出活啊



只要按部就班,都能出活。 就是质量好坏的差别。

发表于 2012-6-14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ebra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ebra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情况不同何必一概而论。我国内遇到30岁让当it manager的,干了没多久就不干了,说还是做engineer好。国内是当官了钱多事少,自然大家巴巴的往上挤,但是否愉悦就很难说了。
我虽不是it,但在国内也管过人,真不是好当的,遇到个有背景的刺头或者和上头睡过的骚包。。。
我也庆幸一家出来了,我现在想想国内那些年,我觉得现在真是幸福死了。
现在特羡慕private trader,做的好的有钱不用给比人打工,到哪里都能养家糊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6-14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ebra1000 于 2012-6-14 20:50 发表
个人情况不同何必一概而论。我国内遇到30岁让当it manager的,干了没多久就不干了,说还是做engineer好。国内是当官了钱多事少,自然大家巴巴的往上挤,但是否愉悦就很难说了。
我虽不是it,但在国内也管过人,真不是好当的,遇到 ...


所以说,管人是需要能力的。

发表于 2012-6-14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psi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psi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transformer 于 2012-6-11 20:53 发表


我觉得技术再好也就那意思了。出个新东西,又不会了。 关键是如何做人,这个是亘古不变的东西。会了这,一切通吃。


公司里就有很会做“人“的人,屁事不干也能混几年,但是大家讨论的口气还是透着一种味道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6-14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epsico 于 2012-6-14 21:19 发表


公司里就有很会做“人“的人,屁事不干也能混几年,但是大家讨论的口气还是透着一种味道的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发表于 2012-6-15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仙客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仙客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是新兴行业,行业的周期影响也比普通行业大。

一旦4,50岁的时候遇到行业周期下滑,很麻烦。

等危机过去后,一般都是新技术出现,大公司都愿意招刚毕业的。

由来只见新人笑,有谁见到旧人哭。

发表于 2012-6-15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th_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th_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el 于 2012-5-17 15:37 发表

这个不一定对,我对IT行业不熟悉,但是因为老公常年从事这个行业所以也有听闻。他和一个同事2个人上几个月帮TELSTRA做了整个NETWORK的审计,把所有问题都弄出来,结果有人内部调拨说他们肯定没有能力做的好的,于是TELSTRAA出 ...

首先,cisco AS猫本就在101 collins st,悉尼在St Leonard,如果T家要找cisco做咨询,大把的本地资源,不会从美国请人过来,除非T记的PM脑子有病
其次,T家现在网络规划和测试大部分都外包给wipro做了,三哥们做的东西质量大家心理都有数,你老公找出问题很正常
最后,不是这个行业,发表意见还是谨慎一点,mm崇拜自己老公可以理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18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we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we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人有这种想法其实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做管理工资高。绝大多数国人认为有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第二,做管理可以管人,不会被人管。所谓做得“人上人”。
第三,做管理相对轻松。
这三点在澳洲都不成立。

发表于 2012-6-18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hua4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hua4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公司有一编程的,快70了。

真实故事。

发表于 2012-6-20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有文革,改革开放也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有断层。这才是主因。现在70后逐渐站稳管理层了,80后跑得快得才有机会,90后,安心做技术吧,没以前那么多上升机会了。
like hell

发表于 2012-6-20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rkf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rkf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12-6-20 09:32 发表
国内有文革,改革开放也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有断层。这才是主因。现在70后逐渐站稳管理层了,80后跑得快得才有机会,90后,安心做技术吧,没以前那么多上升机会了。

国内外企70后的这播人升的速度都让我目瞪口呆,以前国内一起混的老同事,很多都升到大外企(Oracle,SAP,ACN,西门子,四大)的Director级别了,做中国区VP/CEO的也都有2个了,都是70这播的

发表于 2012-6-20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orkflow 75# 帖子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上面是真空。老的技术人员基本是没有的。老领导都不懂技术,而且多数连正规的本科学历都没有。
年轻人,一半做了FQ,一半吊丝,还有大把出国的,只要不是太烂,别人推都把你推上去了。
like hel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rkfl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rkfl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12-6-20 11:26 发表
因为上面是真空。老的技术人员基本是没有的。老领导都不懂技术,而且多数连正规的本科学历都没有。
年轻人,一半做了FQ,一半吊丝,还有大把出国的,只要不是太烂,别人推都把你推上去了。

那一播同事,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去加国的,还在做一线的屌丝技术工作

发表于 2012-6-20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h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h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连我当时组里的新近组员,现在都是大manager了。。。

发表于 2012-7-23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_wat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_wat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40歲才創業, 寫IPHONE 遊戲寫得很開心

发表于 2012-7-23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风拂山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风拂山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r_watson 于 2012-7-23 14:11 发表
我40歲才創業, 寫IPHONE 遊戲寫得很開心

I'm glad to hear that. 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our own business. I hope I can start mine someday.

[ 本帖最后由 清风拂山岗 于 2012-7-23 14:59 编辑 ]

发表于 2012-7-23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王江民

  起步:江民科技创始人

  现职:辞世

  “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之一;45岁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产品很快占据反病毒市场的80%以上。”这些事实已经让我们无法忽视王江民对中国软件开发带来的影响力,在业内被尊称为老师的王江民,凭借坚持而开拓出了杀毒软件市场,这也成为中国软件产业所仅有的几个亮点之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24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偶尔为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偶尔为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公司好几个50+的老头。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7-24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amii 于 2012-7-23 14:59 发表
王江民

  起步:江民科技创始人

  现职:辞世

  “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之一;45岁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产品很快占据反病毒市场的80%以上。”这些事实已经让我们无法忽视王江民对中国软件开发带来的影响力,在业内被尊称为老师的王江民,凭借坚持而开拓出了杀毒软件市场,这也成为中国软件产业所仅有的几个亮点之一。


时势造英雄。 那个时代,可能。现在,没戏

发表于 2012-7-25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行业,土澳的影响力虽然没有美国强,但是甩中国几条街几条街~~~~~~街~~~街。 我知道的中国很多企业级项目都是用的J2EE来构架,其中Spring+Hibernate+XXX基本上是标准配置,去问一个Java的工程师,如果说没听说这两个开源项目,等于澳洲人没吃过fish and chips。
Spring 的Founder:  ROD JOHNSON (悉尼大学PhD), Hibernate的founder: Gavin King 都是澳洲人
能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片土地上,鄙人感到很高兴,很渺小。

美国IT的强不是技术,是人家的创新的氛围和条件。从来没听说Jack Dorsey 或者 Mark Zuckerberg的牛逼地方是技术强。。。

发表于 2012-7-25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nnis Ritchie, C语言的发明者,没有他的发明,20世纪的科技史可能完全不一样。那绝对是技术大拿啊,去年去世的时候,除了IT行业,没多少人知道的。Jobs去世,每个用iPhone,用mac的估计都知道。

发表于 2012-7-25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transformer 于 2012-7-24 21:04 发表


时势造英雄。 那个时代,可能。现在,没戏


乔布斯40岁才靠玩具总动员翻身,43岁重归苹果。之前他基本都是失败失败再失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25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oot 于 2012-7-25 11:58 发表
从来没听说Jack Dorsey 或者 Mark Zuckerberg的牛逼地方是技术强


你可以没听说过Jake dorsey是注册按摩师,还可以不知道mark zuckergerg喜欢在任何场合穿拖鞋,但你不能不知道他们这种start up entrepreneur如果没有很强技术面支撑,vc不可能给他们投资的,他们更没有今天的成功。

前两年facebook的board还在抱怨mark投入过多的精力到coding,从而忽视了对公司的管理..

美国成功的IT公司无论大小,大多的共性是管理层大多技术出身,而且都在社区有很强的影响力。

优秀的vc的确是美国强出其他国家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否认entrepreneur在初始阶段对技术面的专著,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uowzd01 + 5 偶像啊
atransformer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25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owzd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owzd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amii 于 2012-7-25 12:48 发表


乔布斯40岁才靠玩具总动员翻身,43岁重归苹果。之前他基本都是失败失败再失败。

这个实在是荒谬绝顶。根据他的传记,乔布斯二十几岁的时候苹果公司就上市了,那时他就是亿万富翁了。如果这也算失败,那这个世界没有成功的人了

发表于 2012-7-25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不同的发展道路吧,很难放在一起比吧,四十岁的时候你可以
1。自己创业,做技术方面的咨询因为你是技术牛人
2。自己创业,回头给你的原来公司做咨询因为你认识人而且你对公司的业务很清楚
3。自己创业,因为你认识了该认识的人而且是技术牛人
4。呆在大公司做一个技术工作,但是因为你把业务搞得比那些做业务的人还清楚
5。呆在一个咨询公司因为你对他的产品熟到不能再熟
6。做一个开发经理因为你熬到了
7。。。。钓鱼,旅游。。。等等。。。。
但是不管干什么,包括第七个,都得不停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没跑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transformer + 2 我现在就在干第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25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无视 于 2012-7-25 14:55 发表

优秀的vc的确是美国强出其他国家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否认entrepreneur在初始阶段对技术面的专著,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我觉得美国IT方面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虽然养活了一大批混饭吃的法律人士。不过如果没有对IP的保护,什么牛人都挡不住山寨
like hel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