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fox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ox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t
现有“汉语拼音”方案缺点太多,应于弃用.
提到废止现行的“汉语拼音”就要牵涉到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正是当初为了要进步,认为汉字不好,象形文字落后,方块文字不方便,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才是先进的,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按照当时的想像,让中国人先习惯了汉字拼音字母,以后逐步把象形的方块汉字,改为用字母拼音的拼音文字。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看到,阻碍中国的并不是方块汉字,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不但难以实现,而且也不可能有原来想像的那么多那么大的好处。从现在的实践来看汉语拼音的缺点也是很不少的。
1,zh ch sh翘舌音问题.
“汉语拼音”本身的称谓就不大明确,它首先排斥了众多的汉语子语言的地位,用“北方话拼音”代之“汉语拼音”更为准确。
而且这种完全以“北京话”为中心的拼音方案,也带来了“北京话”冗余的一面。比如说汉语拼音中的zh ch sh和z,c,s,,中国八大语系的人其中有七大语系的人分不清.其实zh ch sh本来就是多余的,因为这种读音是清初满州人卷着舌头说汉语的结果,汉语中原本是没有翘舌音的,取消这三种翘舌音对普通话的意义的表达一点影响也没有。再比如北京话特有的尾音“儿”,也堂而皇之的混入普通话之中,不禁让人对这“普通”二字大打折扣。
2.零韵问题.
"斯"和"施"是Si,Shi.其实这两个字就是"零韵母",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可以理解为就是没有韵母,既然是没有韵母为什么要加一个韵母"i"呢, Si中i不发音, Xi中i发音,这是什么道理呢?在民国的注音里面"零韵母"字就是不写韵母的.
3. X和Sh的问题.
英语中习惯sh就是近似于"西"的发音,X是KS,X开头的音老外是没有办法发的,既然人家有这个习惯了,干麻非要用X来代替Sh呢?可能是因为翘舌音用了sh,但是完全可以不用sh.
4. q和ch的问题
和上面类似,英语中习惯ch就是近似于汉语拼音"q"的发音,既然人家有这个习惯了,干麻非要用q来代替ch呢?
5. W,U的问题.
严格来讲WU,U是不同的音,但是汉语拼音中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一个作声母,一个作韵母.为什么不可以用同一个字母呢?本来26个字母就不够用,还要重复,既浪费,又让人费解.在民国的注音里面WU,U就是一样的.类似还有Yi,i的问题,是不同的音,但是汉语拼音中它们是一样的.在民国的注音里面Yi,i就是一样的.
6 ü,ê
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汉语拼音还有这两个字母,没错,它们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一般不写,ye的"e"和"e"是两个字母.既然用拉丁字母,何必要创造两个新写法,台湾的通用拼音,ü=iu,不就挺好吗.7.p,t,k和b,d,g的问题.这是最难以理解的一点,也是北方人不可能理解的区别,学拼音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p,t,k是清音;b,d,g是浊音.这是错的,mandarin没有浊音。
现代北方话的b,d,g是浊化清音,专业点叫不送气清音。南方方言有真正浊音,法语也有。北方人学法语时是无法理解浊音的.举个例子,英语,pork,sport,born,第一个p是送气清音(语言学中写法是ph,h表示送气),第二个p是不送气清音,第三个b是浊音,mandarin中只有前两个,没有浊音.但是汉语拼音用浊音来表示送气清音,极不合理.对于北方人来说,他分不清p,b,但是对于很多老外,他分不清ph,p,所以"北京"的北,你以为是bei,很多老外念pei."北京"原来英文名叫Peking,就是p开头.
如果汉语拼音要让老外接受,我建议用,ph,th,kh代替p,t,k;用p,t,k代替b,d,g.这个问题造成了我们在教英语时的一个大误区,几乎我看到的所有北方籍英语老师都告诉学生sport的p就发b的音,错,大错特错.一般我都懒的去纠正, 因为你说了他也不懂.如果英语老师是北方人,我更不会说,我要说了,他还以为你普通话不标准,是我搞不清.其实汉语拼音声韵母算上组合的就50几个音, 我们上海话87音.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只有翘舌音发不了.
以上我说的都是孤立的看汉语拼音的问题,把音放到句子中去,汉语拼音有更多的问题,太复杂,不说了.有人说了,中国特色吗,干麻要让老外看懂,没有必要尊守英语习惯.如果你不需要老外看懂,那大可以用汉字,注音符号,不要用什么拉丁字母,北方话拼音功能就是给老外发音.我觉着辅助学习汉字不需要汉语拼音,5000年历史中国人没有汉语拼音,不一样学古文么?所以我认为,汉语拼音主要是要给不懂中文老外发音,也就是,汉语拼音功能应该定位于国际交流,那就必需尽量靠近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