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雷诺科雷傲四驱在越野中的不俗表现-精华啦! (2014-1-5) relaxchair · 参加活动 那一只单飞的鸟儿 (2011-11-10) 明河素月
· 奥迪S3置换RS3,提车分享,悉尼 (2018-4-2) tmnzw · 闲聊新加坡 -新加坡的交通 459楼 (2011-6-7) cygrac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春浅

[原创作品] 食物记 [复制链接]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8 17: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jrlisa 于 2011-11-13 13:56 发表
城里的孩子从没见识过这些...就是电视上见了.
LZ阅历丰富,可以考虑出书, 描述山里孩子们的快乐生活,让城里人都开开眼.

孩子应该都是快乐多,无论是山里还是城里,山里孩子也有不那么快乐的事
只是年龄小,体会不到那么多苦,而且玩伴那么多,一时的不快在天天的玩乐里消解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8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LMAILBOXLL 于 2011-11-21 00:30 发表
荆芥

这个是草药居多吧,我应该没吃过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8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ger_Karen 于 2011-11-24 18:41 发表
俺有个小学同学是壮族的娃,在东北很少遇到壮族人,宽额头,瘦身板儿,很机灵的长相

广西壮族,多在南宁,隔壁就是越南;壮族人大多不是高个,偏黑,猴精的,有少数民族的勇毅和直爽

发表于 2011-11-28 1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th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th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学校放暑假回老家住,邻居在天黑的时候在院子里点着一堆柴火,树上的知了就纷纷扬扬地往火里飞,等到火灭了,飞来的知了也熟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8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无语的猫 于 2011-11-25 20:24 发表
一直想尝试一下昆虫宴。对了,现在如果去广西旅游的话,有机会可以吃到老鼠肉么?

市场上卖老鼠的不是没有,不过也是很少见的,饭店一类的也是一样,除非那些摆了特色招牌的
我们村落想吃也要野外去捕捉才行,一般晚上行动抓老鼠比较多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8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记(3)

此文章由 春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一食一故

扣肉:

    惠州有一道菜式:梅菜扣肉。我却是在湘菜馆吃过最多,如果在湘菜馆聚餐,常常有人要点。不过大家只是尝个味道而已吧,因为吃两片以上的人大概很少。扣肉在乡下是个招牌,喜宴上有扣肉和没有扣肉说出去的名声是大不同的,好像主人家舍得放一碗扣肉,这喜宴便档次大升,极有面子。想来不怪,在几月不闻肉味的年代,能一下子吃到一大片肉块,实在是奢侈且有福气得很。记得有一年四月初八,桐岭村的姑妈说邀我们去过节,顺便有个亲戚摆喜酒,有扣肉吃。我那时应该是念小学吧,和一帮孩子浩浩荡荡去开吃。那顿饭吃得敞,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很痛快。别的菜且不必说,扣肉上了两碗,我们孩子那桌吃完了,别的桌居然有吃不完的。于是一律堆到我们那桌去,一碗吃完,再来一碗,吃完一片又一片。我们吃饭的屋子里电视正热播《水浒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气干云的我们吃到五片以后就拼吃,最后,听说我以狂吞九块独占鳌头。从此家里吃肉,肥一点大家吃不动的都惦记着夹给我,余之感动非言语可形容矣。

馒头包子:

    我当然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上了初中转学,在柳州才吃到馒头包子,然而喜欢吃馒头、对馒头怀有特殊感情的历史,屈指十多年。

    初三临近中考的那段时间,我境况堪忧。也许考普通高中问题不大,但对我这样异地读书的学生来说,考不上重点中学的公费生,就意味着以后再没有读书的机会了。转学的时候,学校答应的条件就是,考过重点中学录取线,然后留在本校,那么学校高中部就接收我继续读书。

    不巧我所喜爱的英语老师休产假,班主任说为了带动班级学习积极性,把我的座位从中间调到最后一排,和一群所谓不热心向学的同学混在一起。临近中考还有两月余,目标地区高中。下午放学不回家,随便吃些就上自习去。那时学校后门常常有一个三轮车拉馒头过去卖,三角钱一个,五角钱两个。每天我就买两个冷馒头当晚餐。晚上下自习,背着绿色的老式解放军包,脱了凉鞋,光脚跑步回家,一路狂奔,野气十足。结局还算不错,中考大概是不善考试的我唯一超常发挥的一次,可惜那时候地区高中不认柳州市考区的成绩,虽然题目并无不同。后来读高中又有变故,已经是后话了。我还记得的,有几件事——后排的同学刘向给我写过一个纸条,大意是,你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别埋没了自己;努力付出过就不会对自己有愧疚感,每个人都如此不同,满怀热爱和希望奔跑在路上;还有就是,冷馒头怎么就会吃出甜甜的味道来了呢?上大学后遇到生活窘迫,我便施施然去吃馒头,一餐一个,还不亦乐乎,颇有“想当年”的情趣和野气在。

    说到包子,高中的朋友都喜欢那个肉乎乎白里透红灿烂可爱叫做包子的同学吧?如果有人问完美的女生是什么样子的,我必答曰:408+包子。话说包子十九岁生日,朋友们拜托我买了十九个不同大小不同馅儿的包子来庆祝,一人分发一两个,在班上大吃。可恨女生们小肚鸡肠,大个的吃不完的都留给我吃,于是我有生以来一次吃了最多的包子。

粽子:

    粽子一般分角粽和年粽。角粽是端午时包,三角,似锥形,拳头般大小;年粽当然是过年时包,长扁枕头状,大小不一,视食量而定,子粽一般若芒果,母粽一般如木瓜,再大的都可以包,看过趣闻说,做一个粽子可以全族人分吃的,不敢想象那个蒸锅该有多大。

    粽子里可以放很多不同口味的馅儿,放黄豆,绿豆,红豆都可以,包点芝麻,包一条五花肉进去,这是我们家常的做法。还有的人家,放板栗,排骨之类的,味道好极了。在大家庭里,我爱吃糯米做的食物人尽皆知。有一年春节,年夜饭,下午的时候粽子蒸好刚出锅,大家都吃了一点尝尝味道,留着肚子吃完饭。我呢,敞开了吃,好像这才是我的正餐一样。等到晚饭的时候,兄弟们分鸡腿,我们家的惯例,过年杀鸡,鸡腿是要留着的,按排行从小到大分一个大鸡腿。因为吃粽子太饱,家里的土鸡肉我都吃不动,看着大家动筷子,还以此取笑我,我不屑地回了一句:我觉得粽子比鸡肉好吃啊。从此,“粽子比鸡肉好吃”成为我在家里的座右铭。

糍粑:

    北方有汤圆者,白糯米面外观,黄糖馅儿衬里,一勺一个,甜而不腻。故乡有糍粑者如汤圆,不同之处在于,馅儿有甜有咸,各自名曰糖粑、葱粑,大如拳头,圆圆可爱。逢年过节,糍粑几乎是必备美食。提前几天就有村妇去磨糯米,互相间随路打招呼,“你家做几斤粑啊?” 糯米磨好回来,需放在布袋子里,水分还未去,袋口打结挂着一阵滴水,然后放在案子上,拿个板子压着,板子上放重物,把多余的水分再压出来。小时候家里有大块磨刀石,做糍粑的时候常用来压糯米面的。这些准备好以后,开始正式启动,炒内陷,揉米面。各家做法不同在于内陷,喜欢吃什么就炒什么,我们家常放的是木瓜,莲藕,腐竹,调料一般都放豆鼓。在家,一般是小孩子生火,三伯父炒馅儿,三伯母揉面,我们几个小孩也洗手玩着参与。包馅儿的活有些巧,三伯母教得会二姐,我们几个男孩子没一个学得出师的,偷食炒馅不说,偶尔包成功一个,模样走形棱角分明,有时连内陷都露出来了。包好的糍粑暂摆在米筛里,摆满了双手捧一筛去一个一个放到滚烫的大锅里煮,等糍粑慢慢浮上来,就煮好了。热气腾腾夹一个,轻轻咬一口,内陷的香味扑鼻,全然不顾烫不烫嘴巴。我们尝味道一般每人一碗两个,等吃晚饭的时候还要再吃一两碗。剩下的放在凉水盆子里,可以存上一两星期。不过冷的糍粑没有热糍粑来得香,还是趁热吃了吧。

[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011-11-28 19: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outheast + 2 好看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