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手表 (2008-1-20) sdly69 · ¡Viva España! (2009-4-6) joaquin
· 小男孩的生日蛋糕__cars (2008-11-22) 紫雪花 · 简单谈谈关于澳洲医疗 (2018-1-29) elena_sokolov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dootbear

[其他] 父母银行十万澳元馈赠,如何改变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0 2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c393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c393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像中国一样搞,超高层设计疯狂提高容积率,把人都放在进鸡笼里,全民背债,政府和开发商狂赚。然后刺破泡沫收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0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ewchapter 发表于 2025-8-20 13:27
差别不是一般大,有父母托举,起跑线就跑赢10年,当没有父母托举的孩子付完很多年的房租后,进入楼市,有父 ...

这样的父母很多。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25-8-20 23: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rh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rh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ewchapter 发表于 2025-8-20 13:27
差别不是一般大,有父母托举,起跑线就跑赢10年,当没有父母托举的孩子付完很多年的房租后,进入楼市,有父 ...

嗯,这样的父母一般都经常会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以后什么东西都是你的”

发表于 2025-8-21 0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rhug 发表于 2025-8-20 22:57
嗯,这样的父母一般都经常会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以后什么东西都是你的” ...

现在人的寿命都长,谁先走还不一定呢。

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在孩子没那么老的时候帮助他们,这样的帮助会更有价值。而不是等到孩子60-70岁了再继承遗产。

发表于 2025-8-21 0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自北方 发表于 2025-8-20 10:41
看看身边的朋友同事啦。华人的孩子这边长大,没见比父母混得差了。

如果只考虑收入,这个还真不好说,比如现在拿足迹平均收入的一代移民,他们的孩子未来还真不见得会赚的更多。

发表于 2025-8-21 0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awara 于 2025-8-21 08:28 编辑

按他说的这个通货膨胀率和房价上涨速度,6,70 万的房子变600万,几十年以后的140万相当于现在的不到20万。

但他又说什么改变一生,简直扯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1 0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dx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dx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自北方 发表于 2025-8-20 09:44
要是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混得比父母还要差,也算父母的失败。

还真的有很多。

发表于 2025-8-21 06: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朋友小孩牙医,据家长说毕业三年买了套Rhodes 的公寓,攒了5%首付!

主要unit apartment 也不涨,买房只是为了小孩攒钱,不乱花钱,的不是投资工具。

小孩会攒钱,且已经住进granny flat 的是不是就不用买房了?

发表于 2025-8-21 06: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sle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sle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到65岁,房奴一辈子,人生赢家!?

发表于 2025-8-21 09: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chyd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chyd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生重在体验,年轻人攒点儿钱各处旅游不香吗?只要有份好工作买房早晚的事,人家老外租房一辈子不也活的好好的

发表于 2025-8-21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ya 发表于 2025-8-21 05:05
朋友小孩牙医,据家长说毕业三年买了套Rhodes 的公寓,攒了5%首付!

主要unit apartment 也不涨,买房只是 ...

牙医三年攒了5万,差评。Coles 理货员都可以攒这么多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1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ortland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ortland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chyd1 发表于 2025-8-21 08:20
人生重在体验,年轻人攒点儿钱各处旅游不香吗?只要有份好工作买房早晚的事,人家老外租房一辈子不也活的好 ...

你这话里假设好多啊

发表于 2025-8-21 1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wchap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wchap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25-8-20 23:05
现在人的寿命都长,谁先走还不一定呢。

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在孩子没那么老的时候帮助他们,这样的帮助会更 ...


就是这样,60岁以后再继承遗产,也花不动,最重要的是,孩子一生中大富,财富暴涨的红利期已经过了,继承不是很多的话,还真不如孩子最困难累积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帮一把,后面带来的复利影响更深远。

发表于 2025-8-21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ute-heb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ute-heb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拿到法律学位。他们都很努力、很优秀,并各自找到年薪9.7万澳元的好工作。"

他们这种背景和工资在小红书上会被嘲讽爆掉

发表于 2025-8-22 08: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管閒事的路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管閒事的路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管閒事的路人 于 2025-8-22 07:59 编辑

跟房子的關係很牽強。他說那麼多,開始10萬, 42年後多140萬,irr約6.5%。直接通過super存投資的話估計最少也有8%,也就是多250萬。

发表于 2025-8-22 16: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4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4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月境天 发表于 2025-8-20 07:59
这个假设里面 公寓房升值是个错误。 七十万买的公寓房十年后还是七十万并不能积累财富换房。
呵呵。  ...

对。亲身体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2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ture2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ture2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兩個例子都是典型的有產階級。

发表于 2025-8-23 0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an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ed 发表于 2025-8-20 08:47
应该是先向家庭信托开刀,然后才遗产税

历代政府都有这个意愿,但是太难了。首先政府高官就是家庭信托(还有大量房地产)的控制者和受益人,其次家庭信托在澳大利亚搞了这么多年,根深叶茂,动的话,动的蛋糕太多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