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这样的情人节礼物够Sweet 吧 (2008-2-14) Rena · 为了一双鞋,也是拼啦!(更新晕船及海上救援事件)最新鲜热辣版cruise游轮经验分享 (2016-10-14) 童瑶妈妈
· 新足迹读书半月谈 (10月下)– 幽默大PK(规则略有更改,请看一楼,在本贴内跟贴) (2008-10-10) 老陶 · 自己动手换玻璃 有照片哦 (2010-12-17) Er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ijia

[NSW] 送娃上公立精英中学什么时候开始补课比较合适 [复制链接]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8 1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5-4-28 19:36 编辑

刚刚看了国内初中高中开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有些省份会开信息学。

这换到澳洲就是:英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一门外语(中文),体育,technology(木工之类的)。但澳洲孩子除了上面还开:视觉艺术,一门外语(拉丁),music,宗教。到了9,10年级 加3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就广了,啥都有)。

澳洲孩子学时短,但学的东西比国内多,如果比较中学这块,澳洲孩子基本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学的少。
感觉澳洲孩子到11,12年级选科时候才开始精进。所以数学跟科学基本到11,12年级才开始进难度。但中国数学科学从初一开始就是主科,学的时长比澳洲孩子要多得多。所以基本功扎实。
澳洲注重英文,从小学就开始,英文一直是重点。对英文教学跟国内语文教学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中学阶段,更注重逻辑跟分析跟批判性思维养成,主要以写essay形式出现。更具有创造性,覆盖范围更广,我觉得澳洲文科教学比中国先进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4-28 19:15
刚刚看了国内初中高中开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有些省份会开信 ...

对,英语这一点是澳洲相比中国更有优势的学科。但是如果和英美比,不知道是否有优势,手头没有样本,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聊聊。
个人感受,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本科3年级以上,master,doctor区分开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只是本科四年毕业工作,不会有太大影响,至于在职场上的影响程度要看行业和职位了。
自己目前会参考很多论文,yale和德国的论文遣词造句那叫一个精深。而且大多数文科学者自带英语+至少一门欧洲语言(德语,法语,拉丁,希腊,西班牙等)流利程度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核心能力,非论文检索能力。因为一个人的表达地道和专业,无论是说出来还是写下来的水平是能够让他人真切体会到的实力。

发表于 2025-4-29 0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a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a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appyabc 于 2025-4-29 09:31 编辑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8 21:11
对,英语这一点是澳洲相比中国更有优势的学科。但是如果和英美比,不知道是否有优势,手头没有样本,有知 ...


有些人心底瞧不上澳洲,总觉得这边的华人不是在东奔西跑,就是在疯狂卷补习。要真有这份心气,不如把眼光放高点,直接瞄准英美,忽略澳洲。个个说得墙国空降的孩子,轻松拿下悉尼精英中学学位似的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9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5-4-29 12:21 编辑
dondon 发表于 2025-4-28 18:59
个人浅见:
澳洲教育是孩子要学就有东西学,孩子不想学就不学。主要是启发性教学,培养内驱力跟自我发现能 ...


你说的大部分我是赞同的,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说澳大利亚整体水平差,底线太低,我可以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但是真实数据不是这么说的

首先澳大利亚的受教育指数(用成人识字率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共同衡量)是非常高的(全世界前十),就是说底线很高

其次25岁-34岁完成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澳大利亚也是名列前茅的(全世界前十),就是说整体水平也很高


我们只能说从我们教育背景出发,周边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所以会有一种好像这里基础教育不行的错觉。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9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5-4-29 13:00 编辑
dondon 发表于 2025-4-28 20:15
刚刚看了国内初中高中开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有些省份会开信 ...


我最爱澳洲的地方就是你上面说的孩子要学就有东西学,而且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但凡花点时间精力下去,就能有很好的产出,各种不同方向可以百花齐放。

我感触很深的是这十年的一个变化风潮。原来OC和selective都是70%的准确率就可以进前十的好学校,现在恐怕要85%以上,这就是卷的效果了。

关于你说的基本功,这里小学和中学做得题目量确实太少了。大家不补习的情况下70%就是最好的...85%的和原来的70%可能是一样的人(补习和不补习的状态),但是不补习的就很难上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5-4-29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4-29 11:17
你说的大部分我是赞同的,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说澳大利亚整体水平差,底线太低,我可以理解 ...

国内的炮灰,这里卷补习的父母是看不见的。

因为本身起点都已经不一样了。

要澳洲rural area教育和中国大西北基础教育做做比较才可以得出所谓中国基础教育好过澳洲的结论才厉害。

在某些人心里,这些孩子和基础教育都是不存在的。

说基础教育,都得复旦附中这种档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melinana + 5 我很赞同
大杨树 + 3 精品文章
蘑菇头晶晶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9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4-29 12:58
国内的炮灰,这里卷补习的父母是看不见的。

因为本身起点都已经不一样了。


一声叹息

最近这两年我有几位亲戚和同事的子女在上海参加高考,都是市重点中学排名中上游的学生,我们当年这个水平的话基本985没问题,即使考砸了也能211保底。现在是拼了命也只能去外省的985或者211,连上海大学都高攀不上了。

我们这里的孩子想上世界排名领先的大学是分分钟的,对于专业还可以挑挑拣拣,不是幸福多了么~~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5-4-29 1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蘑菇头晶晶 于 2025-4-29 12:34 编辑

实事求是,楼上各位不必起跳。现在澳洲一线城市的幸福感和当年我来澳洲(10年前)相比说实话真的落差很大。疫情过后中年人高物价高税收高房贷的经济压力加上孩子中小学阶段父母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火车司机罢工,鸡蛋买不到这种奇葩事情都开始出现。和国内一线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不知道所谓的幸福感哪来?如果放在五年前甚至疫情期间有国内要举家移民我是持鼓励意见的,现在我不会。按照悉尼现在房价中位数,很少有工薪阶层可以接受。我没觉得澳洲不好,但我一点也没有优越感。当然这是个人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9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5-4-29 15:18 编辑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9 13:24
实事求是,楼上各位不必起跳。现在澳洲一线城市的幸福感和当年我来澳洲(10年前)相比说实话真的落差很大。 ...


不知道你说的楼上各位是否包括了我...

你说的这个澳洲最近两年高物价高税收高房贷的经济压力确实是存在的,尤其对于外来移民,对于本地人倒是还好。

国内其他城市我不清楚,上海也是高物价高房贷高强度工作的压力,很多外来人口回流了,同样对于上海土著倒是还好。

大家都是放弃熟悉的国内的生活移民过来的,对这里期望很高也正常,优越感倒是不必要有,土澳嘛,小池塘,小摊子,自己开心就好。我们国内很多亲戚朋友孩子都到高考年龄了,比我们焦虑多了...从初三开始就每天拼到晚上12点,就这样还不一定能考不上上海一本,这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3 有共鸣
蘑菇头晶晶 + 2 感谢分享
xinkaish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5-4-29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sdraf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sdraf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补习就考上的那是在家里家长教的, 一对一效率更高, 更有针对性。

发表于 2025-4-29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4-29 12:38
不知道你说的楼上各位是否包括了我...

你说的这个澳洲最近两年高物价高税收高房贷的经济压力确实是存在 ...

北京也有这个感觉,我去年回国和前同事聚会,
其中几个是我离开时刚入职的年轻人,分别从英国、美国、香港回京发展,
聊着聊着就聊到在超一线城市生活的压力,尤其是新北京人。
其实和新移民定居澳洲一样,车子、房子、孩子样样要花钱;

老领导们的孩子大多是高中面临高考,或者大学要考研,
按道理在教育口已经算是掌握资源人脉足够的家庭了,
其中一位孩子考研分数已经刷到了400还是落榜了。
最近消息是二战总算上了,老领导心疼的要命,说养着女儿也没事。

澳洲的教育要我看也不差,存在问题也是肯定的,
既然来了澳洲,作为家长,我是多看优点,
同时觉得不够好的地方看孩子需要再去补充不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9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9 12:24
实事求是,楼上各位不必起跳。现在澳洲一线城市的幸福感和当年我来澳洲(10年前)相比说实话真的落差很大。 ...

也是说我吗?

假期我刚回了趟国。

最后一周孩子们度日如年想回澳洲。飞机落地的时候他们欢呼雀跃。说finally we are back.

带了点茶叶走申报通道,officer问我带了什么,我说茶叶和小核桃。他说没别的了?我说没别的了。他说,那你们可以走绿色通道过去了。我跟他good day,他回了一句,welcome home.

呼吸一口沁凉的空气,终于摆脱了无序的电瓶车,停满人行道的汽车共享单车,烟味,和随处吐痰的人群,和难用无比的微信支付宝,安检安检刷脸刷脸无数次的各种交通方式,到银行存钱取钱,像是被抓进了公安局登录身份,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微信小程序和让人恼火的预约系统。

我一回来就去超市买一瓶比国内最普通的都便宜一半的牛奶,喝一口用54刀一公斤的咖啡豆煮一杯味道比上海星巴克34块中杯的flat white好两倍的咖啡,坐在我掉满落叶的后院里,享受我的自由,我的幸福感爆棚了。

比你早移民好多年,刚来的时候,一下飞机,我想这神马荒凉的地方,当时给墨村打了65分,给上海打了55分。从来没有任何优越感(一个羊背上的农业大国,有啥好优越的东西?),但就是觉得那个多一点点的10分,正好是我寻找的自在的感觉。现在我给墨村还是打65分,上海50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国际大都市的那种taste,只有一些硬件空客,讲真还不如80年代。

发表于 2025-4-29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4-29 12:06
一声叹息

最近这两年我有几位亲戚和同事的子女在上海参加高考,都是市重点中学排名中上游的学生,我们当 ...

我当年玩着都考上了后来所谓的985。

最多花30%精力在学习上,其他时间都在玩。按我爸的原话就是..“玩物丧志”。

我小学班主任教越剧,去老人院给老人表演……各种好玩的,一个班三十几个学生,数学老师用上海话教书,好玩的很呢。

看看现在国内的孩子,鸡毛乐趣。

我带娃去某地一个大学,逛着逛着,我跟娃说,你们数数迎面过来的男学生几个不戴眼镜?娃纸数了,最后说,妈妈,还不如数没戴眼镜的,太多了!

我看那些男生个个不是豆芽就是球状,一眼都不离手机,太夸张了。我一学长当年天天踢足球,还是省队的,现在五十多了,依然肌肉男。当年高考他所属城市全市第二的家伙。

发表于 2025-4-29 16: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4-29 12:38
不知道你说的楼上各位是否包括了我...

你说的这个澳洲最近两年高物价高税收高房贷的经济压力确实是存在 ...

你朋友的这个情况绝对是非常真实的。
可能也是当初来澳洲时可以预估到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情况所做出决定的很重要一个因素!
我没有说一定要包括谁谁,但有一位说孩子中学从国内到澳洲就来晚了,澳洲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学的很先进已经无法比较我是很有看法的。在我的认知范围内,这和当初我在上海时有些上海土著歧视外地人没什么区别。
LZ的问题是是否中学阶段来澳洲转学还是再等几年。这个问题对我来讲属于通俗说来“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很多身处国内的认知和在澳洲呆了好多年的老移民是偏差很大的。地理位置是可以改变一个人想法太多。别说国内和澳洲了,我发现论坛上就算悉尼和墨尔本还存在互掐(算不算中国特色?)也是很值得思考。

发表于 2025-4-29 16: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4-29 14:34
也是说我吗?

假期我刚回了趟国。

哈哈,可能论坛上属于精神和你高度契合吧。
不瞒您说虽然我在澳洲呆的时间没有你长,但没回国。要是别人问我为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信,那就是我很不喜欢上海。
当初短登澳洲下飞机第一站直奔维州mt macedon, 当时真的惊为天人。因为从小就很讨厌水泥森林和人工没有大自然的环境,在那里觉得自己的肉身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种感觉是过了十年也忘不掉,淡不了的。可能我是属于情绪和喜好起伏比较大的一类人。喜欢你打分前后比较的办法。我可能十年前澳洲100上海20 现在澳洲60上海10 嘻嘻。。。

发表于 2025-4-29 16: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4-29 13:23
北京也有这个感觉,我去年回国和前同事聚会,
其中几个是我离开时刚入职的年轻人,分别从英国、美国、香 ...

喜欢你的分享,真实。是的,北京人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日子不好过,甚至官二代富二代只要不出国。我家亲戚人大研究生毕业也没找上工作,只能继续读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9 2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较教育系统的优劣,就比下限,比较那些在班级学校地区里不那么优秀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水平。比尖子生没什么意义。那些轻松考上清北的学生家长,需要来论坛了解情况吗?那些有千万资产的家长,需要在中国或澳洲做出选择吗?

发表于 2025-4-29 2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8 21:11
对,英语这一点是澳洲相比中国更有优势的学科。但是如果和英美比,不知道是否有优势,手头没有样本,有知 ...

你不用羡慕这些德国人的。 大多数的德国人 the 和 de 不分, s  z 不分。 欧洲语言吗, 就好比会说上海话, 广东话,普通话。 有些人说不定还会个宁波话加个苏州杭州话的, 还能听明白加个闽南话潮州话。

发表于 2025-4-29 23: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8 11:09
北上广的市重点高中,和悉尼的selective,为什么没有可比性了呢?我们就是谈公立学校教育的优劣。
我觉得 ...

中国以公立学校为主, 比民办学校的数目高多了。 成绩足够好的话, 不走体制外, 都会选公立名牌学校。 这和澳大利亚非常不同。澳洲, 有钱的, 成绩好的都会首选私校。 ( 当然有例外, 比如有些人会有点左) 所以你不可以完全这样比的。

澳洲普通的初中小学在有些方面是比中国差,尤其是数学/ 物理的深度 (不是广度) 。 但是我想生物 / 地质学等等 是比不上澳洲的。 小科目如艺术/ 美术 , 音乐, 演艺,  身体卫生 也比不上 。 别的科目如经济, 法律等等 中国都不开, 没法比,

每个人都只有24 小时, 你语数化学多了, 别的就少了。
学习做人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如果你只看语数外, 澳洲是不强。
初中( 大概9 年级) 世界性的统考评分报上登过几次, 在Covid 之前。 中国排名第一。 但是在中国考的学校是上海的市三女中 ( 市重点) , 澳洲用了西雪梨的普通中学。 这个能比吗。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很多人不在这里长大是看不到这里优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30 0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25-4-29 16:11
哈哈,可能论坛上属于精神和你高度契合吧。
不瞒您说虽然我在澳洲呆的时间没有你长,但没回国。要是别人 ...

上海的问题无法归咎于上海本身。

上海是一个强行被扭曲的城市。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无法讨论。它曾经是一个自由奔放开朗的大脚妹,现在是被裹起小脚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上海在精神上和墨尔本更加类似,始终被打压,羡慕嫉妒恨。

我从来不喜欢上海发展的速度,但是依然认为它是全国最好的城市。让我选常住,我还是会选择上海。它那种接纳和包容各种文化是其他城市所看不到的。

如果上海只能打10分,那其他城市都得是负数了,哈哈。

所以回到教育上来,用中国大城市的基础教育和澳洲的教育相比,是不合适的。

即使比较上海和澳洲大城市的基础教育,基本也都类似——不谈“卷”这个问题的话。如果说上海教师的水平高于澳洲——也未必。至少英语这块教育来说,上海小学英语课程已经减少到每周只有三节课。很多年轻教师的水平实在也烂的很。但是在活动丰富的情况来说,上海的普通中学还是有不少选择的,并不比澳洲差到哪里去。

发表于 2025-4-30 0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isperfect 于 2025-4-30 10:11 编辑
jungle 发表于 2025-4-26 19:53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下。补习班分两种,一种叫做WEMT,一种叫做Trial Test。一般来说,每个补习社都会提供 ...


哪里的trial比较好?
我都不知道wemt 没有用。
线下和线上有什么不同/ 优点缺点? 万分感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30 09: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0:52
您觉得在国内上完初二过来咋样

看你需要什么。
如果是融入的话, 那太晚了些。
如果要高考数理化成绩的话, 那可以。 当然这是在他/她在中国读个省重点为底。
但是对将来的事业发展的好处, 那是需要早一点来的。
我给你打个比方,中国人都知道哪吒, 托塔天王,白蛇,  济公, 岳飞的精忠报国, 岳家七小将之类的吧。 这些都是小学学的。 后来很少会接触到。 如果你从一个不同的社会初二去了北京杭州, 也许一辈子不会对这有了解。 有时会被排外。在澳洲也一样。 其实出生在澳洲的华裔小孩有时也不可以完全融入, 有点是由于习惯的不同, 对有些事物的不理解。
从英语角度来说, 有些谚语也是从小就知道的, 比如  won’t buy a green banana , submarine with  a screen , bob’s my  uncle 等等.

发表于 2025-4-30 10: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3:42
我是自我感觉国内的教育资应该比这边要丰富,在国内选择一个国际学校读完初二,数学等理科啥的估计是没问 ...

我看到你说国际学校了。 那不用为了数学物理读到初二了。 比不上上海的四大八大, 北京的海淀和各种附中的, 还是离开吧。
在上海如果是个市北理, 那可以考虑。 损失不会太大。

发表于 2025-4-30 10: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杨树 发表于 2025-4-27 14:29
晚了。
澳洲小学教育不是中国能比的,,语言,逻辑,思辨,动手能力都是碾轧的优势 ...

我同意, 尤其是私立比国际。 而且国际学校交友是很短时间的

发表于 2025-4-30 1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vc8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vc8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回复越跑越偏了。楼主问补习的事情,我周围认识几个,2年级开始补习的。考得上精英与否不知,因为孩子们都还小。

发表于 2025-4-30 1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taci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taci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vc889 发表于 2025-4-30 10:17
感觉回复越跑越偏了。楼主问补习的事情,我周围认识几个,2年级开始补习的。考得上精英与否不知,因为孩子 ...

我孩子上公校kindy的时候 孩子生日party就已经知道三两个谁谁谁不会来因为要上补习

校长入学第一次给新生父母开会说他听到有人kindy入学前花钱参加面试培训。说完摇头。一个公校 这些父母是有多焦虑 还是这帮补习社有多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30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ppyabc 发表于 2025-4-29 07:14
有些人心底瞧不上澳洲,总觉得这边的华人不是在东奔西跑,就是在疯狂卷补习。要真有这份心气,不如把眼光 ...

知道隔壁街区有个华人小孩,是在国内出生的,虽然年纪不大,但过来几年了,语言还是不太过关,然后现在准备回国上学了 听说是小孩子觉得日常交流不顺,也交不到朋友。。。。咳。。。。。

发表于 2025-4-30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5-4-30 11:39
知道隔壁街区有个华人小孩,是在国内出生的,虽然年纪不大,但过来几年了,语言还是不太过关,然后现在准 ...

挺多的。

特别是那种来自国内其他内陆城市的孩子,甚至包括北京,在文化上简直是isolated的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维州现在不少公立小学教学很左,literacy用的都是aboriginal内容的,教个什么words都是用土著的传说故事,老师上课读故事都是aboriginal legendary stories。然后也会在课堂上给孩子看stolen generation story——很多内地来的小孩,英文也不好,然后上课跟听天书一样。学校讲politics的时候,小孩对democracy完全无法理解。大多数都不大会主动去学习这些,所以一般也就是数学看起来好点,但是在social和文化方面,很多struggling。

上语言学校也没什么用,还是跟一帮一起国内过来的孩子一起玩,讲中文。

发表于 2025-4-30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ntacity 发表于 2025-4-30 11:20
我孩子上公校kindy的时候 孩子生日party就已经知道三两个谁谁谁不会来因为要上补习

校长入学第一次给新 ...

kindy就要上补习了????????咳。。。这些都是华人家庭吧?这么卷?

发表于 2025-4-30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a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a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5-4-30 11:39
知道隔壁街区有个华人小孩,是在国内出生的,虽然年纪不大,但过来几年了,语言还是不太过关,然后现在准 ...

上海一线城市又如何?连Google,chat GTP都不能随意用,不明白有些人为何如此自我膨胀。亲戚俩孩子,降了一级入学公立学校,一个一年级,一个三年级,半年后会听一点,说读写并没有太大提高。房租和生活费撑不下去,把孩子骗回去了。回国不适应,大孩子哭闹了好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