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 (2005-1-3) leeshine · 夏日里的1碗 (2007-12-31) 美讶
· 征文活动-我眼中的澳洲护圣火之旅 (2008-4-25) likespring · 在路上 - 三个月飞行三万英里的完美旅程 (2024-3-25) 剪刀石头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滴滴答答

[IT] 受刺激了:一个.Net工程师对职业发展的迷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6 08: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别人说有什么用?累死累活问了在别人面前表现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起了一个鬼佬同事说的事,好几年前中国某银行的人来澳洲培训,是省一级的IT技术人员,和鬼佬说我们一个省就有2000多万帐户,把那鬼佬吓得一跟头,都赶上澳洲人口了
like hell

发表于 2009-10-16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飞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飞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uowzd01 于 2009-10-15 23:21 发表

我知道国内的工作环境不能和这边比,但是你和别人说起来,我在澳洲的团队有20人,国内的人说,我们这边有500人,哪个牛逼呢?


所以这里要的就是local experience。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

发表于 2009-10-16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09-10-16 11:13 发表
想起了一个鬼佬同事说的事,好几年前中国某银行的人来澳洲培训,是省一级的IT技术人员,和鬼佬说我们一个省就有2000多万帐户,把那鬼佬吓得一跟头,都赶上澳洲人口了


这是个小省吧。

发表于 2009-10-16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va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va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不知道大家在国内都是怎么样公司,单就研发来说,我的经验是国内一定强过澳洲。那些500强公司几年前就开始把美国英国的HC砍掉移到中国来啦,一般软件的到印度多,硬件的中国多,毕竟manufacturing也在中国,不是长三角就是猪三角。一个研发中心几千人不奇怪。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发表于 2009-10-16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sjr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sjr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帖子太好了,
谢谢每一位的发言和讨论,我和lz有着同样的困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rc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rc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uowzd01 于 2009-10-15 23:21 发表

我知道国内的工作环境不能和这边比,但是你和别人说起来,我在澳洲的团队有20人,国内的人说,我们这边有500人,哪个牛逼呢?


20个人能做的比500人好,那才厉害

发表于 2009-10-16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uowzd01 于 2009-10-15 23:21 发表

我知道国内的工作环境不能和这边比,但是你和别人说起来,我在澳洲的团队有20人,国内的人说,我们这边有500人,哪个牛逼呢?

大哥,这又不是黑社会出去砍人,比谁人头多。再说了,牛比有什么用?滋阴壮阳吗?

发表于 2009-10-16 1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vatar 于 2009-10-16 11:40 发表
我不知道大家在国内都是怎么样公司,单就研发来说,我的经验是国内一定强过澳洲。那些500强公司几年前就开始把美国英国的HC砍掉移到中国来啦,一般软件的到印度多,硬件的中国多,毕竟manufacturing也在中国,不是长 ...

中国的研发基本上不接触核心,再多也没用的

发表于 2009-10-16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10-16 12:59 发表

大哥,这又不是黑社会出去砍人,比谁人头多。再说了,牛比有什么用?滋阴壮阳吗?


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做个小领导,手下也有一帮兄弟,前呼后拥,也是人生的一种追求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oceango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16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W 于 2009-10-16 13:07 发表


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做个小领导,手下也有一帮兄弟,前呼后拥,也是人生的一种追求阿。

嗯,追求这种感觉的还是快点回国吧,澳洲估计混一辈子也很难这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va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va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10-16 13:01 发表

中国的研发基本上不接触核心,再多也没用的

不知道什么叫核心呢?现在有些产品线全部在中国,从最开头的idea到出厂销售。multi-billion dollar production line,请注意,不是million。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发表于 2009-10-16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vatar 于 2009-10-16 11:40 发表
我不知道大家在国内都是怎么样公司,单就研发来说,我的经验是国内一定强过澳洲。那些500强公司几年前就开始把美国英国的HC砍掉移到中国来啦,一般软件的到印度多,硬件的中国多,毕竟manufacturing也在中国,不是长 ...


人多不代表研发能力强。

我来澳州后,接触了很多高手,以前在国内很少见到。

澳洲人英语不是问题,很容易掌握最新的技术以及和世界范围内的各路高手切磋。或者加入Open Source Team。 国内的程序员掌握这些东西慢一拍,毕竟英语不是母语。交流也只能限于国内的范围。

移到中国和印度是因为人多而且便宜,并不能说明水平高。如果以人数来比较水平高低,也太不靠谱了。

发表于 2009-10-16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vatar 于 2009-10-16 13:12 发表

不知道什么叫核心呢?现在有些产品线全部在中国,从最开头的idea到出厂销售。multi-billion dollar production line,请注意,不是million。

可能行业不同,IT软件行业来说,国内的研发大多是测试和汉化,我出国前帮助美国总部筹建过中国R&D中心,了解他们的目的,就是节省成本。

发表于 2009-10-16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W 于 2009-10-16 13:07 发表


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做个小领导,手下也有一帮兄弟,前呼后拥,也是人生的一种追求阿。


这帮兄弟可不是好伺候的,你要让他们觉得舒服,不燃背地里会给你弄点小麻烦。你还要帮她们擦屁股,捅了娄子你要想办法给上面交待。

还有不管你做到多大领导,总有人比你大,你要伺候好他。

发表于 2009-10-16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va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va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3:13 发表

人多不代表研发能力强。

我来澳州后,接触了很多高手,以前在国内很少见到。

澳洲人英语不是问题,很容易掌握最新的技术以及和世界范围内的各路高手切磋。或者加入Open Source Team。 国内的程序员掌握这些东西慢一拍,毕竟英语不是母语。交流也只能限于国内的范围。

移到中国和印度是因为人多而且便宜,并不能说明水平高。如果以人数来比较水平高低,也太不靠谱了。


如果你去美国的研发中心看看就会发现,做开发的工程师也是印度人和中国人居多的,这也不奇怪,获得美国的工程类学位的美印两国人逐渐上升。前一阵看到的数据,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本科来自清华北大的已经超过伯克利跃居榜首了。(“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人工便宜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如果因此而降低研发水平,那就是自掘坟墓,资本家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我个人的感觉,他们一般会让那些在美国混的不错的带头人先回来铺摊子,反正他们也想回自己的祖国,做同样的事,拿同样的钱,何乐而不为呢?水平也不会怎么降低的,毕竟也是同一帮人同一件事,就是做的地点不同而已,现在什么年代了,地球早就平了。然后美国的人员裁掉,再本地化,你愿意走也行,不愿意就本地化罗。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owzd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owzd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3:13 发表


人多不代表研发能力强。

我来澳州后,接触了很多高手,以前在国内很少见到。

澳洲人英语不是问题,很容易掌握最新的技术以及和世界范围内的各路高手切磋。或者加入Open Source Team。 国内的程序员掌握这些 ...

有道理,但是比例还是太少吧,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公司是真正开发产品的,感觉不多啊

发表于 2009-10-16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美国的中国人和留在中国的是不同的,首先英语已经不是问题,其次工作环镜,学习经历也大不相同。就如美国华裔能够拿Nobile Price。而在中国做学问就拿不到。

全球化是不错,但不代表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其他地点去做。核心技术就不会那到国外去。在中印设的研发中心名字好听些而已,技术含量却不高,里面干活的大部分是软件蓝领。

还是那句话,看人数说明不了问题,Unisys有12万员工,Apple只有3万,你能说Unisys里的人技术水平比Apple高吗?

发表于 2009-10-16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滴滴答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滴滴答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bourner1978 于 2009-10-16 13:18 发表

可能行业不同,IT软件行业来说,国内的研发大多是测试和汉化,我出国前帮助美国总部筹建过中国R&D中心,了解他们的目的,就是节省成本。

不排除在国内有很多测试和汉化的项目,但至少就我接触的几个公司来说,都是“承包”本公司或“外包”世界级大公司的研发from scratch。只有需求是从国外来。他们要求你有很好的设计能力,能根据需求搭建软件构架。

特别的感觉是,很多重量级大公司都开始在北京设置研发中心或扩展已有的研发中心,不明白北京有什么优势?包括微软也要把亚太区总部建在中关村了。

总的来说,就像很多人预测的一样,上海逐渐变成亚太的金融中心,大连变成外包中心,北京可能是研发中心?

千万别等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得想办法到中国找工作,就像我们现在这些人出国寻求发展。

发表于 2009-10-16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滴滴答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滴滴答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4:05 发表
在美国的中国人和留在中国的是不同的,首先英语已经不是问题,其次工作环镜,学习经历也大不相同。就如美国华裔能够拿Nobile Price。而在中国做学问就拿不到。

全球化是不错,但不代表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其他地点 ...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普通IT人来说,在澳洲谈核心技术就是多余的。
首先,澳洲的IT就没有什么自己的核心技术,让我说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澳洲IT公司,我还真说不上。真正想接触核心技术还是去美国吧。

其次,以大多数平凡的IT人的水平,我想,接触核心技术还为时过早。连使用核心技术的应用级开发还没又做到游刃有余,去搞核心技术只能越高越咋。

发表于 2009-10-16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owzd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owzd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4:05 发表
在美国的中国人和留在中国的是不同的,首先英语已经不是问题,其次工作环镜,学习经历也大不相同。就如美国华裔能够拿Nobile Price。而在中国做学问就拿不到。

全球化是不错,但不代表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其他地点 ...

unisys和apple好像不好比吧,一个软件,一个硬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ple难道没有软件吗? Leopard和Safari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09-10-16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滴滴答答 于 2009-10-16 14:32 发表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普通IT人来说,在澳洲谈核心技术就是多余的。
首先,澳洲的IT就没有什么自己的核心技术,让我说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澳洲IT公司,我还真说不上。真正想接触核心技术还是去美国吧。

其次,以大多 ...


所以说也不需要看到人多就说水平如何如何高,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不管澳洲,中国和印度都离老美在这方面差多了。

发表于 2009-10-16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va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va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4:41 发表


所以说也不需要看到人多就说水平如何如何高,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不管澳洲,中国和印度都离老美在这方面差多了。


我说人多是回复楼上有人说国内500人的研发团队很少来说的,并没有说人多就水平高。不过大家讨论一下也挺好,至少知道国内的先进水平是怎么样的。刚才看到你的回帖诺苯二将两个单词都拼错了,又不像笔误,就挺犹豫要不要指出来的。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发表于 2009-10-16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Doubl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Doubl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uowzd01 于 2009-10-16 14:34 发表

unisys和apple好像不好比吧,一个软件,一个硬件



Unisys 能和 Apple比吗? Unisys撑死是个做项目的公司,是做应用的。Apple系统级的IT公司,人家做的是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从技术上看,不再一个层次上

发表于 2009-10-16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说人多是回复楼上有人说国内500人的研发团队很少来说的,并没有说人多就水平高。不过大家讨论一下也挺好,至少知道国内的先进水平是怎么样的。刚才看到你的回帖诺苯二将两个单词都拼错了,又不像笔误,就挺犹豫 ...


没关系,我错别字很多的,中英文都狠多。电脑用多了字都不会写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16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ongb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ongb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滴滴答答 于 2009-10-16 14:11 发表

千万别等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得想办法到中国找工作,就像我们现在这些人出国寻求发展。。 ...



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跟在中国那种残酷竞争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应该没有办法比
唯一的好处, 就是这里的小孩, 天天做Show and tell , 长大应该能忽悠

发表于 2009-10-16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hongbingo 于 2009-10-16 14:49 发表



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跟在中国那种残酷竞争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应该没有办法比
唯一的好处, 就是这里的小孩, 天天做Show and tell , 长大应该能忽悠


这个东西比技术厉害多了。

讲PPT的人收入远高于编程的人。

发表于 2009-10-16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09-10-16 14:51 发表


这个东西比技术厉害多了。

讲PPT的人收入远高于编程的人。


技术搞得再好,也是个蓝领工人罢了,虽然是用脑袋劳动的蓝领。

发表于 2009-10-16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滴滴答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滴滴答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好奇,这里都有多少前辈是40岁以内,且靠PPT或是其他任何形式忽悠吃饭(年薪>10万)的真正的白领?包括manager及sales,consultant之类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